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073 剥皮抽筋 bō pí chōu jīn 剥:去掉壳。形容对人恨之入骨或为人极端凶残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2回:“梅山猴头,焉敢弄术!拿住你定要剥皮抽筋!” BPC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MjZt.html bo pi chou jin
1428 勃然变色 bó rán biàn sè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BR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勃然大怒 转嗔为喜 ./a3Bh.html bo ran bian se
1429 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BRD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雷霆大发、暴跳如雷、怒发冲冠 和颜悦色 ./a3Br.html bo ran da nu
1990 勃然作色 bó rán zuò sè 作色:变脸色。因恼怒或惊怕而变脸色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谓己道人,则勃然作色。” BR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忿然作色 ./OGZyaw==.html bo ran zuo se
2126 博识多通 bó shí duō tōng 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BSDT 一般成语 ./a3Nj.html bo shi duo tong
1435 博施济众 bó shī jì zhòng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BSJ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普渡众生 ./a3My.html bo shi ji zhong
1097 搏手无策 bó shǒu wú cè 搏手:两手相扭。指扭着双手,毫无办法 宋 洪迈《夷坚丁志 谢生灵柑》:“(谢生母)老病不肯服药,以夏月思生柑,不啻饥渴,谢生搏手无策。” BSW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束手无策 足智多谋 ./Mmkw.html bo shou wu ce
1970 波涛滚滚 bō tāo gǔn gǔn 滚滚:大水奔流的样子。形容江河奔流而来或迅猛发展的潮流 元·郑廷玉《楚宫》:“便有那波涛滚滚长江限,假若是无敌手战应难。” BTG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波涛汹涌 ./ODVlOA==.html bo tao gun gun
1426 波涛汹涌 bō tāo xiōng yǒng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5卷:“盖因波涛汹涌,水遂为其所激而动也。” BTX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波涛滚滚 ./a21z.html bo tao xiong yong
2322 拨万论千 bō wàn lùn qiān 形容财产众多,花钱以万千计。 元 郑廷玉《忍字记》条二折:“谢兄弟肯留纳,我将那拨万论千这回罢,深山中将一个养家心来按捺。” BWL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拨万轮千 ./MzVmbQ==.html bo wan lun qian
2127 博闻辩言 bó wén biàn yán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吕氏春秋·疑似》:“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 BWBY 一般成语 ./a3Rx.html bo wen bian yan
2050 博闻多识 bó wén duō shí 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魏书 李业兴传》:“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 BWDS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博学多闻、见多识广 孤陋寡闻 ./Mmd3.html bo wen duo shi
1436 博闻强记 bó wén qiáng jì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 ... BWQ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博览群书、博文强识 不学无术、孤陋寡闻 ./a3Uw.html bo wen qiang ji
1437 博闻强识 bó wén qiáng zhì 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BWQ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博览群书 不学无术、孤陋寡闻 ./a3Vh.html bo wen qiang zhi
2177 博物君子 bó wù jūn zǐ 指博学多识的人。 《史记 吴太伯世家》:“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后汉 ... BWJZ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MzA1Yw==.html bo wu jun zi
2323 跛行千里 bǒ xíng qiān lǐ 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时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 BXQL 一般成语 ./MzVmdw==.html bo xing qian li
1438 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BXDC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博学多闻 胸无点墨、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a3V1.html bo xue duo cai
1439 博学多闻 bó xué duō wén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BXD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见多识广、博学多才 孤陋寡闻 ./a3Y0.html bo xue duo wen
2324 博学洽闻 bó xué qià wén 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晋书 荀顗传》:“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 BXQW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博学多闻 孤陋寡闻 ./MzVnNg==.html bo xue qia wen
2025 薄养厚葬 bó yǎng hòu zàng 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 BYH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OTdjMg==.html bo yang hou zang
2325 拨云睹日 bō yún dǔ rì 拨开云彩看见太阳。形容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朗,或比喻见到光明,大有希望。亦作“拨云见日”、“拨开云雾 ... 语出《晋书·乐广传》:“[卫瓘]见广而奇之……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 ... BYD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拨云见日 ./MzVoMA==.html bo yun du ri
1424 拨云见日 bō yún jiàn rì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BYJ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水落石出 ./a204.html bo yun jian ri
2122 拨云撩雨 bō yún liáo yǔ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元 刘致《一枝花 罗帕传情》套曲:“用一张助才情砑粉泥金纸,写就那诉离情拨云撩雨词。” BYL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拨雨撩云 ./a2w0.html bo yun liao yu
1074 伯仲叔季 bó zhòng shū jì 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BZS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甲乙丙丁 ./MjZ3.html bo zhong shu ji
1075 伯仲之间 bó zhòng zhī jiān 伯仲:兄弟长幼的顺序;老大、老二。就像弟兄们一样。比喻不相上下。 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BZZ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相上下 天渊之别、天壤之别 ./Mjc2.html bo zhong zhi jian
1071 拨嘴撩牙 bō zuǐ liáo yá 撩:引逗,挑弄。指挑拨是非,胡言乱语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围释》:“中间放着个蓼儿洼,明助着番家打汉家。通事中间,拨嘴撩牙。” BZL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挑拨是非 ./MjU4.html bo zui liao ya
1908 不安本分 bù ān běn fèn 本分: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形容不务正业,不守规矩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不安本分之人,竟一味的随心所欲。” BAB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守本分、不依本分 安分守己 ./NzdhZw==.html bu an ben fen
2326 不按君臣 bù àn jūn chén 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 《水浒传》第一一一回:“解宝身边取出不按君臣的药头,张人眼慢,放在酒壶里。” BAJ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zVoaw==.html bu an jun chen
2132 不安其室 bù ān qí shì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诗经·邺风·凯风·序》:“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 BAQ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不安于室 ./bDA0.html bu an qi shi
1101 不拔一毛 bù bá yī máo 形容非常吝啬 宋 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BBY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毛不拔 ./Mmp5.html bu ba yi mao
2133 不拔之志 bù bá zhī zhì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南史·沈约传》:“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 BBZ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bDB5.html bu ba zhi zhi
1102 不败之地 bù bài zhī dì 具有优势;不会遭到失败的境地。 先秦 孙武《孙子 形篇》:“故善者,立于不败之地。” BBZ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所向无敌、百战百胜 一败涂地、一败如水 ./Mms4.html bu bai zhi di
1443 不白之冤 bù bái zhī yuān 白:弄清楚;弄明白;冤:冤枉;冤屈。指无法辩白或无处申诉而被迫忍受的冤枉。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 BB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沉冤莫白、含冤负屈、覆盆之冤 真相大白 ./bDE4.html bu bai zhi yuan
1444 不卑不亢 bù bēi bù kàng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BBB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骄不躁、不矜不伐 俯首听命、俯首贴耳 ./bDFp.html bu bei bu kang
2134 不避斧钺 bù bì fǔ yuè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东汉 班固《汉书 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BBF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视死如归 贪生怕死 ./bDFz.html bu bi fu yue
2327 不辟斧钺 bù bì fǔ yuè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汉书 赵充国传》:“不敢避斧钺之诛。” BBFY 一般成语 ./MzVodQ==.html bu bi fu yue
2328 不避艰险 bù bì jiān xiǎn 不畏惧艰难险阻。 《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BBJ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难而退 ./MzVpNA==.html bu bi jian xian
2329 不避水火 bù bì shuǐ huǒ 指不畏凶险。 《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说不妨,便当不避水火,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BBS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不避汤火、水火不避 贪生怕死 ./MzVpZQ==.html bu bi shui huo
1445 不辨菽麦 bù biàn shū mài 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 ... BBS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愚昧无知、目不识丁、五谷不分 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bDIy.html bu bian shu mai
2330 不辨菽粟 bù biàn shū sù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清 龚自珍《农宗》:“婢妾之养不备,则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BBS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不辨菽麦、五谷不分 学富五车、见多识广 ./MzVpeQ==.html bu bian shu su
2331 不便水土 bù biàn shuǐ tǔ 同“不服水土”。 BBST 一般成语 ./MzVqOA==.html bu bian shui tu
2135 不辨真伪 bù biàn zhēn wěi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晋文公先年过曹,曹人多有识得的,其夜仓卒不辨真伪。” BBZ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真假难辨、鱼目混珠 ./bDJj.html bu bian zhen wei
1907 不便之处 bù biàn zhī chù 指不方便的地方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54回:“阿珠要自己去劝,毕竟有好些不便之处,亦不敢上楼。” BBZ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为难之处 ./Nzc5bQ==.html bu bian zhi chu
1619 布帛菽粟 bù bó shū sù 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宋史 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BB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 ./bmNh.html bu bo shu su
1136 步步登高 bù bù dēng gāo 一步一步地向高处登。比喻不断上升。也形容官运亨通;连续得到提升。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他只会从空放下,不会步步登高。” BBD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扶摇直上、一步登天、青云直上 一落千丈 ./Mnpz.html bu bu deng gao
1137 步步高升 bù bù gāo shēng 步步:表示距离很短;高升:往上升。指职位不断上升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8回:“并且事成之后,大人步步高升,扶摇直上,还望大人栽培呢!” BBG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步步登高 每况愈下 ./MzAy.html bu bu gao sheng
1963 步步进逼 bù bù jìn bī 一步一步地逼进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8回:“他俩见凌、通二妖步步进逼,心中也是大怒,忙使手中兵器上前敌住。” BBJ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步步为营、步步紧逼 ./N3ZtYQ==.html bu bu jin bi
1964 步步紧逼 bù bù jǐn bī 紧紧地逼近,毫不松懈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13章:“韩太太一句不让,步步紧逼。” BBJ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步步为营、步步进逼 ./N3Ztaw==.html bu bu jin bi
2174 步步莲花 bù bù lián huā 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南史·齐本纪下》:“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 BBLH 一般成语 ./bmRv.html bu bu lian hua
2332 不步人脚 bù bù rén jiǎo 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不因循守旧。 明 李贽《又与从吾》:“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虽千古未见其比,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下笔不作寻常语 ... BBR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步人后尘 ./MzVqaQ==.html bu bu ren j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