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53
|
落叶归根
|
落
|
luò yè guī gēn
|
树叶落到树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异乡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
|
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
LY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故土难离、解甲归田
|
流离失所、离乡背井、四海为家
|
./MXRqNg==.html
|
luo ye gui gen
|
|
9978
|
落叶知秋
|
落
|
luò yè zhī qiū
|
一看到落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了。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
宋 唐庚《文录》:“仙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
LY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
|
./ZHFx.html
|
luo ye zhi qiu
|
|
10140
|
络绎不绝
|
络
|
luò yì bù jué
|
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也是不断之意。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也作“络绎不 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也是不断之意。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也作“络绎不断”。...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
LY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连绵不断、川流不息、源源不断
|
七零八落
|
./MW85Zw==.html
|
luo yi bu jue
|
|
10440
|
骆驿不绝
|
骆
|
luò yì bù jué
|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等连续不断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南匈奴传》:“无所归,窜逃入塞者骆驿不绝。”
|
LY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络绎不绝
|
七零八落
|
./ZHB3.html
|
luo yi bu jue
|
|
10124
|
落英缤纷
|
落
|
luò yīng bīn fēn
|
落:凋落;英:花;缤纷:繁多杂乱。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LY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花团锦簇
|
|
./MW55Yw==.html
|
luo ying bin fen
|
|
11294
|
落月屋梁
|
落
|
luò yuè wū liáng
|
比喻对朋友的怀念。
|
唐 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
LYW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1jaw==.html
|
luo yue wu liang
|
|
10470
|
罗织构陷
|
罗
|
luò zhī gòu xiàn
|
罗织:收集编造;构陷:用虚构的罪名去陷诬人。形容千方百计地陷害别人。
|
《后汉书·顺帝纪》:“王圣等惧有后祸,遂与丰京其构陷太子,太子坐废为济阴王。”
|
LZG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罗织诬陷
|
|
./MW43bw==.html
|
luo zhi gou xian
|
|
11174
|
落纸如飞
|
落
|
luò zhǐ rú fēi
|
形容写字迅捷
|
唐·刘肃《大唐新语》:“词理纵横,文笔灿烂,手不停缀,落纸如飞。”
|
LZR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d6YQ==.html
|
luo zhi ru fei
|
|
10584
|
罗之一目
|
罗
|
luó zhī yī mù
|
网之一孔。比喻局部在整体中才能起其作用;脱离了整体,局部便不起作用。
|
《淮南子 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非昔比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
LZY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czNg==.html
|
luo zhi yi mu
|
|
11013
|
落纸云烟
|
落
|
luò zhǐ yún yān
|
笔墨落到纸上如同云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
|
LZYY
|
一般成语
|
|
|
|
./NGNyYw==.html
|
luo zhi yun yan
|
|
10311
|
罗织罪名
|
罗
|
luó zhī zuì míng
|
指捏造罪名,陷害无辜的人。
|
《旧唐书·来俊臣传》:“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
|
LZZ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故入人罪、罗织构陷
|
|
./NGNybQ==.html
|
luo zhi zui ming
|
|
10085
|
掠地攻城
|
掠
|
lüè dì gōng chéng
|
夺取地盘,攻战城池。形容向敌方进攻。
|
明·无名氏《精忠记·应诏》:“勤王报国应无惮,掠地攻城也畏难。”
|
LDG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攻城掠地、略地攻城
|
|
./MW5kOA==.html
|
lüe di gong cheng
|
|
10137
|
略高一筹
|
略
|
lüè gāo yī chóu
|
筹:筹码,记数用具。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处数语,略高一筹耳。”
|
LG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略胜一筹
|
相形见绌
|
./MW83OA==.html
|
lüe gao yi chou
|
|
9928
|
略见一斑
|
略
|
lüè jiàn yī bān
|
略:大致;斑:斑纹。大致可以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从见到的一点可以推知事物的全部。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
LJY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管中窥豹
|
一览无遗
|
./ZDNl.html
|
lüe jian yi ban
|
|
10582
|
略窥一斑
|
略
|
lüè kuī yī bān
|
比喻大致看到一些情况,但不够全面。同“略见一斑”。
|
明 张居正《答南列卿陈我度》:“孤虽不肖,其于人之贤否,略窥一斑,内不敢任爱憎之私,外不轻信誉之说。 明 张居正《答南列卿陈我度》:“孤虽不肖,其于人之贤否,略窥一斑,内不敢任爱憎之私,外不轻信誉之说。”...
|
LKY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略见一斑
|
一览无遗
|
./NDcxaQ==.html
|
lüe kui yi ban
|
|
10991
|
掠美市恩
|
掠
|
lüě měi shì ēn
|
掠美:夺取别人的美名或功绩以为己有。市恩:买好,讨好。用别人的东西来买好。
|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九:“所谓曲意徇物,掠美市恩,其用心要作甚?”
|
LMSE
|
一般成语
|
|
|
|
./NGNreQ==.html
|
lüe mei shi en
|
|
9929
|
略胜一筹
|
略
|
lüè shèng yī chóu
|
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指比较之下;稍强一点。
|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哥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所幸者生为男子耳,结局纵胜妹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哥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所幸者生为男子耳,结局纵胜妹十倍也。”...
|
LS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来居上、棋高一着、青出于蓝
|
相形设色、略逊一筹、相形见绌
|
./ZDNv.html
|
lüe sheng yi chou
|
|
11156
|
掠是搬非
|
掠
|
lüè shì bān fēi
|
搬弄是非
|
明·无名氏《四贤记·挑斗》:“你如今掠是搬非,干讨得鬼哭神愁。”
|
LSB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搬弄是非
|
|
./OHJoaQ==.html
|
lüe shi ban fei
|
|
10384
|
略施小计
|
略
|
lüè shī xiǎo jì
|
略:稍微,粗略。稍微运用小小计谋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略施小计鬼神惊,字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
LS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JnNA==.html
|
lüe shi xiao ji
|
|
10229
|
略识之无
|
略
|
lüè shí zhī wú
|
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最可笑的,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出了钱叫人代作了来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最可笑的,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出了钱叫人代作了来,也送去登报。”...
|
LSZ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略知皮毛、略知一二
|
学富五车
|
./MXFtZw==.html
|
lüe shi zhi wu
|
|
10583
|
略无忌惮
|
略
|
lüè wú jì dàn
|
毫无畏惧。形容非常放肆。
|
语出《礼记 中庸》:“小人而无惮也。”《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出入宫庭,略无忌惮。”
|
LWJ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肆无忌惮
|
|
./NDcxcw==.html
|
lüe wu ji dan
|
|
10252
|
略逊一筹
|
略
|
lüè xùn yī chóu
|
逊:次、差;筹:算筹。比较起来,稍微差一点。
|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六章:“但是书写有些潦草,个别地方选词不十分精确,略逊一筹。”
|
LX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稍逊一筹
|
|
./MXN1Ng==.html
|
lüe xun yi chou
|
|
9927
|
掠影浮光
|
掠
|
lüè yǐng fú guāng
|
指浮光掠影,浮于表面不深入
|
《新华日报》1943.8.28:“一个正视现实的人,不会只是去强调这掠影浮光,但亦决不故意去抹煞它。 《新华日报》1943.8.28:“一个正视现实的人,不会只是去强调这掠影浮光,但亦决不故意去抹煞它。”...
|
LYF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浮光掠影
|
一丝不苟
|
./ZDM0.html
|
lüe ying fu guang
|
|
9930
|
略知皮毛
|
略
|
lüè zhī pí máo
|
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7回:“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切瞠目无语,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岂敢乱谈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7回:“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切瞠目无语,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岂敢乱谈,贻笑大方!”...
|
LZP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略知一二、略识之无
|
|
./ZDN5.html
|
lüe zhi pi mao
|
|
11155
|
掠脂斡肉
|
掠
|
lüè zhī wò ròu
|
掠:掠夺,夺取;斡:旋转。比喻极其残酷地盘剥、搜刮
|
五代·贯休《酷吏词》:“有叟有叟,暮投我宿,吁叹自语,云太苛酷,如何如何,掠脂斡肉。”
|
LZWR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HJoOA==.html
|
lüe zhi wo rou
|
|
9931
|
略知一二
|
略
|
lüè zhī yī èr
|
指稍微知道一些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5回:“我同骆府虽非本家,向有亲谊,他家之事,也略知一二。”
|
LZY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略知皮毛
|
|
./ZDQ4.html
|
lüe zhi yi er
|
|
3264
|
麻痹不仁
|
麻
|
má bì bù rén
|
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
|
明 李贽《寄答留都书》:“今但以仁体称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为我麻痹不仁之人矣。”
|
MBB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麻木不仁
|
|
./ZHIw.html
|
ma bi bu ren
|
|
3904
|
麻痺不仁
|
麻
|
má bì bù rén
|
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
|
|
MBBR
|
一般成语
|
|
|
|
./NDc0aw==.html
|
ma bi bu ren
|
|
3453
|
麻痹大意
|
麻
|
má bì dà yì
|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
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
MBD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掉以轻心、漫不经心、粗心大意
|
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
./MXEwOA==.html
|
ma bi da yi
|
|
3920
|
马浡牛溲
|
马
|
mǎ bó niú sōu
|
见“马勃牛溲”。
|
明·王世懋《艺圃撷馀》:“杜子美出,而百家稗官都作雅音,马浡牛溲咸成郁致,于是诗之变极矣。”
|
MBN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马勃牛溲
|
连城之璧
|
./NGNydw==.html
|
ma bo niu sou
|
|
4426
|
马勃牛溲
|
马
|
mǎ bó niú sōu
|
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
清 褚人获《坚瓠十集 遗臭文词》:“马勃牛溲君受用,何须开口出而哇。”
|
MBNS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牛溲马勃
|
无价之宝
|
./ZHJh.html
|
ma bo niu sou
|
|
3764
|
马不解鞍
|
马
|
mǎ bù jiě ān
|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
郭小川《长江组歌 百万雄师过大江》:“马不解鞍连续战,一举解放大江南。”
|
MBJA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马不停蹄
|
|
./ZHJr.html
|
ma bu jie an
|
|
3841
|
骂不绝口
|
骂
|
mà bù jué kǒu
|
骂声不断。
|
《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卷上:“乃令经板夹而锯之,致死骂不绝口。”
|
MBJK
|
一般成语
|
|
|
|
./Mno4aw==.html
|
ma bu jue kou
|
|
3406
|
马不停蹄
|
马
|
mǎ bù tíng tí
|
停蹄:止步。马跑起来不停歇。形容人的行动急促或连续不断地进行工作。
|
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
|
MBT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夜以继日、再接再厉、快马加鞭
|
虚度光阴、岁月蹉跎、裹足不前
|
./MWxibQ==.html
|
ma bu ting ti
|
|
3714
|
抹不下脸
|
抹
|
mā bù xià liǎn
|
碍于脸面或情面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人家见他说得如此恳切,有些抹不下脸的,不免都应酬他几块,然而大注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人家见他说得如此恳切,有些抹不下脸的,不免都应酬他几块,然而大注捐款一注没有。”...
|
MB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为情、拉不下脸
|
六亲不认
|
./ODF3NA==.html
|
ma bu xia lian
|
|
3921
|
马尘不及
|
马
|
mǎ chén bù jí
|
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
明·都穆《都公谭纂》卷上:“王行昔望吾舅马尘不及,何先友为?”
|
MC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望尘莫及
|
|
./NGNzNg==.html
|
ma chen bu ji
|
|
4206
|
马齿加长
|
马
|
mǎ chǐ jiā zhǎng
|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
《谷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MCJ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马齿徒长、马齿徒增
|
|
./Nnh1cQ==.html
|
ma chi jia zhang
|
|
4580
|
马迟枚疾
|
马
|
mǎ chí méi jí
|
见“马工枚速”。
|
清·陈祖范《寄沈归愚》诗:“鹤怨猿惊怀故地,马迟枚疾斗新篇。”
|
MCM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马工枚速
|
|
./NGNzZw==.html
|
ma chi mei ji
|
|
3922
|
马齿徒长
|
马
|
mǎ chǐ tú cháng
|
见“马齿徒增”。
|
《穀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MCT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马齿徒增
|
|
./NGNzcQ==.html
|
ma chi tu chang
|
|
3818
|
马齿徒增
|
马
|
mǎ chǐ tú zēng
|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
《穀梁传 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MCT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马齿徒长
|
功成名就
|
./MXJ1bQ==.html
|
ma chi tu zeng
|
|
3427
|
马到成功
|
马
|
mǎ dào chéng gōng
|
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
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凭着您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
MDC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旗开得胜、水到渠成
|
屡战屡败
|
./MW9yaQ==.html
|
ma dao cheng gong
|
|
3923
|
马到功成
|
马
|
mǎ dào gōng chéng
|
见“马到成功”。
|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只愿你马到功成,奏凯而还。”
|
MDG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马到成功
|
屡战屡败
|
./NGN0MA==.html
|
ma dao gong cheng
|
|
3924
|
马耳春风
|
马
|
mǎ ěr chūn fēng
|
见“马耳东风”。
|
金·元好问《谷圣灯》诗:“纷纷世议何足道,尽付马耳春风前。”
|
MEC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马耳东风
|
|
./NGN0YQ==.html
|
ma er chun feng
|
|
3799
|
马耳东风
|
马
|
mǎ ěr dōng fēng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宋 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诗:“青山自是绝世,无人谁与为容。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
|
MED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
|
./MW85cQ==.html
|
ma er dong feng
|
|
3925
|
马翻人仰
|
马
|
mǎ fān rén yǎng
|
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贾琏家下无人,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贾琏家下无人,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
|
MFRY
|
一般成语
|
|
|
|
./NGN0aw==.html
|
ma fan ren yang
|
|
3842
|
马放南山
|
马
|
mǎ fàng nán shān
|
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
《尚书 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MFN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马入华山
|
兵荒马乱
|
./MnpyNg==.html
|
ma fang nan shan
|
|
4205
|
马肥人壮
|
马
|
mǎ féi rén zhuàng
|
壮:强壮。形容军威雄壮,精神抖擞
|
元·无名氏《射柳棰丸》第一折:“某麾下番兵浩大,猛将英雄,马肥人壮,不时在边抢掳。”
|
MFR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强马壮、兵强马壮
|
|
./Nnh1Ng==.html
|
ma fei ren zhuang
|
|
4581
|
马腹逃鞭
|
马
|
mǎ fù táo biān
|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MFT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N0dQ==.html
|
ma fu tao bian
|
|
4507
|
马革裹尸
|
马
|
mǎ gé guǒ shī
|
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
MGGS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赴汤蹈火、决一死战
|
临阵脱逃
|
./MXJueQ==.html
|
ma ge guo shi
|
|
3926
|
马革盛尸
|
马
|
mǎ gé shèng shī
|
见“马革裹尸”。
|
金·何宏中《述怀》诗:“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
|
MG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马革裹尸、裹尸马革
|
|
./NGN1NA==.html
|
ma ge sheng 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