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9
|
别无选择
|
别
|
bié wú xuǎn zé
|
没有别的选择余地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对那些企图投敌的巴彦,只能采取无情斗争的对策!”
|
BWX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无他法、仅此而已
|
|
./N3Z0cw==.html
|
bie wu xuan ze
|
|
1392
|
别有洞天
|
别
|
bié yǒu dòng tiān
|
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
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
BYD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天地
|
|
./azRn.html
|
bie you dong tian
|
|
2108
|
别有风趣
|
别
|
bié yǒu fēng qù
|
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调或趣味。
|
清·周亮工《读画录·张损之》:“损之此幅,别有风趣,反恐清言未必臻此。”
|
BYF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风味
|
枯燥乏味
|
./azUw.html
|
bie you feng qu
|
|
1393
|
别有风味
|
别
|
bié yǒu fēng wèi
|
别:另外;风味:指特色。另有一种特色。
|
清 王韬《瀛濡杂志》一 六七:“蕹菜一种亦来自异域,茎肥叶嫩,以肉缕拌食,别有分味。”
|
BYF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地方风味、家乡风味、别饶风趣
|
千篇一律、如出一辙
|
./azVh.html
|
bie you feng wei
|
|
1968
|
别有企图
|
别
|
bié yǒu qǐ tú
|
另外有别的打算或谋划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3章:“他拦住她,心里已经别有企图。”
|
BYQ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别有用心
|
|
./N3Z0OA==.html
|
bie you qi tu
|
|
2176
|
别有人间
|
别
|
bié yǒu rén jiān
|
犹别有天地。
|
清 卓发之《裓园嫘史》诗序:“清凉山之畔,竹径数转,别有人间。”
|
BYR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天地
|
|
./Mnp4dQ==.html
|
bie you ren jian
|
|
1394
|
别有天地
|
别
|
bié yǒu tiān dì
|
天地:风格或境界。另外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
|
唐 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BYT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洞天、引人入胜、流连忘返
|
索然寡味
|
./azVr.html
|
bie you tian di
|
|
1069
|
别有心肠
|
别
|
bié yǒu xīn cháng
|
别:另外。指另有打算和企图
|
鲁迅《朝花夕拾 》:“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
BY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肺肠、别有用心
|
|
./MjNr.html
|
bie you xin chang
|
|
1010
|
别有心肝
|
别
|
bié yǒu xīn gān
|
指另有打算
|
茅盾《子夜》:“尽管你那么说,我总以为做标金做公债的人们别有心肝。”
|
BYX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肺肠
|
|
./MWV1.html
|
bie you xin gan
|
|
1395
|
别有用心
|
别
|
bié yǒu yòng xīn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宋 朱熹《与刘子澄书》:“方别寻得一头绪,似差简约端的,始终文字言语之处,真别有用心处。”
|
BY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居心叵测、包藏祸心、心怀叵测
|
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光明正大
|
./azV1.html
|
bie you yong xin
|
|
2270
|
别有滋味
|
别
|
bié yǒu zī wèi
|
原意是另有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离愁别恨的滋味,指亡国之痛。后泛指文学艺术的情调、意蕴另有种动人的美感和 原意是另有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离愁别恨的滋味,指亡国之痛。后泛指文学艺术的情调、意蕴另有种动人的美感和趣味。...
|
南唐 李煜《乌夜啼》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尽头。
|
BYZ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风味
|
|
./MzR0eQ==.html
|
bie you zi wei
|
|
1737
|
别置一喙
|
别
|
bié zhì yī huì
|
插一句嘴。比喻提出不同意见。
|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此等书不知出于何伧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诳世之聋瞽。人家子弟,辄奉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此等书不知出于何伧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诳世之聋瞽。人家子弟,辄奉以为圣经贤传,不敢别置一喙,闻人出一议,辄摇手闭目,以为侮圣人之言。”...
|
BZ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人云亦云
|
./MzR1OA==.html
|
bie zhi yi hui
|
|
2271
|
别作良图
|
别
|
bié zuò liáng tú
|
另作好的打算。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
BZL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作他图
|
|
./MzR1aQ==.html
|
bie zuo liang tu
|
|
2272
|
别作一眼
|
别
|
bié zuò yī yǎn
|
谓另眼(相看)。
|
|
BZYY
|
一般成语
|
|
|
|
./MzR1cw==.html
|
bie zuo yi yan
|
|
1738
|
彬彬济济
|
彬
|
bīn bīn jǐ jǐ
|
形容人才盛多的样子。
|
郑观应《盛世危言 技艺》:“而目前由学塾以升入学院教育者彬彬济济,于工艺之道无不各造精微,此皆广设书 郑观应《盛世危言 技艺》:“而目前由学塾以升入学院教育者彬彬济济,于工艺之道无不各造精微,此皆广设书院教育得宜之有效也。”...
|
BB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R2Mg==.html
|
bin bin ji ji
|
|
1398
|
彬彬有礼
|
彬
|
bīn bīn yǒu lǐ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
BBY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文质彬彬
|
丑态百出、出言不逊、蛮横无理
|
./azZv.html
|
bin bin you li
|
|
2273
|
宾饯日月
|
宾
|
bīn jiàn rì yuè
|
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傧”,指迎接。饯,指送别。
|
语出《书 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 语出《书 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
|
BJRY
|
一般成语
|
|
|
|
./MzR2Yw==.html
|
bin jian ri yue
|
|
1396
|
宾客如云
|
宾
|
bīn kè rú yún
|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月明和尚度柳翠》:“穿著布素,闭门念佛;虽宾客如云,此日断不接见,以此为常。”
|
BK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宾客盈门
|
|
./azY0.html
|
bin ke ru yun
|
|
2039
|
宾客盈门
|
宾
|
bīn kè yíng mén
|
盈:充满。指来客很多
|
《旧唐书 窦威传》:“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
|
BKY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宾客如云
|
门可罗雀
|
./MWY0.html
|
bin ke ying men
|
|
2274
|
宾客迎门
|
宾
|
bīn kè yíng mén
|
盈门:满门。客人挤满门庭。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
|
《梁书 王暕传》:“时文宪作宰,宾客盈门,见暕相谓曰:'公才公望,复在此矣。'
|
BKYM
|
一般成语
|
|
|
|
./MzR2bQ==.html
|
bin ke ying men
|
|
2275
|
宾来如归
|
宾
|
bīn lái rú guī
|
宾客来此如归其家。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
宋 范仲淹《户部侍郎赠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娶楚国太夫人张氏而生公,教之亲仁,宾来如归。”
|
BLR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宾至如归、宾入如归
|
漠不关心
|
./MzR2dw==.html
|
bin lai ru gui
|
|
1011
|
宾朋满座
|
宾
|
bīn péng mǎn zuò
|
座:坐位。宾客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朋友很多
|
明 郭勋《雍熙乐府》第四卷:“醉仙楼听鹤鸣一派箫韶洞,宾朋满座,谈笑无穷。”
|
BPM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朋满座
|
|
./MWZl.html
|
bin peng man zuo
|
|
2276
|
宾入如归
|
宾
|
bīn rù rú guī
|
宾客来此如归其家。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
《国语 周语中》:“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 《国语 周语中》:“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
|
BRR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宾至如归
|
|
./MzR3Ng==.html
|
bin ru ru gui
|
|
1397
|
宾至如归
|
宾
|
bīn zhì rú guī
|
宾:来宾;客人;至:到;归:回家。客人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形容旅店、饭店等招待周到;起居 宾:来宾;客人;至:到;归:回家。客人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形容旅店、饭店等招待周到;起居饮食舒适;来客感到满意。...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
BZR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亲如家人、满腔热情、无微不至
|
冷若冰霜、漠不关心
|
./azZl.html
|
bin zhi ru gui
|
|
1966
|
兵败将亡
|
兵
|
bīng bài jiàng wáng
|
兵:军队。军队打败仗,将官阵亡。形容作战失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3回:“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也。”
|
BBJ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出师大捷
|
./N3ZzZQ==.html
|
bing bai jiang wang
|
|
1016
|
秉笔直书
|
秉
|
bǐng bǐ zhí shū
|
秉:握。书写史实不隐讳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
BB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ln.html
|
bing bi zhi shu
|
|
1419
|
病病歪歪
|
病
|
bìng bìng wāi wāi
|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你教大爷歇歇吧,他病病歪歪!”
|
BBW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病病殃殃
|
|
./a2lt.html
|
bing bing wai wai
|
|
1997
|
病病殃殃
|
病
|
bìng bìng yāng yāng
|
形容病了很久,身体虚弱委靡不振的样子
|
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四章:“为个穷放蚕的闺女,病病殃殃的,也没给你生个一儿半女,值得这么用心,花这 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四章:“为个穷放蚕的闺女,病病殃殃的,也没给你生个一儿半女,值得这么用心,花这么大的费用?”...
|
BBY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病病歪歪
|
|
./OG5kNg==.html
|
bing bing yang yang
|
|
1404
|
兵不血刃
|
兵
|
bīng bù xuè rèn
|
兵:兵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血。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
|
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
BBX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战而胜、所向披靡
|
血流成河、血流飘杵
|
./a2Jl.html
|
bing bu xue ren
|
|
2277
|
兵不雪刃
|
兵
|
bīng bù xuě rèn
|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
《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
BBXR
|
一般成语
|
|
|
|
./MzR4MA==.html
|
bing bu xue ren
|
|
2278
|
兵不厌权
|
兵
|
bīng bù yàn quán
|
见“兵不厌诈”。
|
《后汉书·虞诩传》:“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
|
BBY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兵不厌诈
|
先礼后兵
|
./MzR4YQ==.html
|
bing bu yan quan
|
|
1405
|
兵不厌诈
|
兵
|
bīng bù yàn zhà
|
诈:蒙骗。用兵作战可以经常使用伪装;以迷惑对方。在兵法中被称作诈。比喻在作战时战胜敌人;要靠谋略。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
BB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兵不厌权
|
先礼后兵
|
./a2Jv.html
|
bing bu yan zha
|
|
2112
|
兵不由将
|
兵
|
bīng bù yóu jiàng
|
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
|
明·徐渭《续英烈传》第22回:“燕兵知是天助,乘风大呼纵击。南兵乱慌慌,只觉风声皆兵,哪里还敢恋战。 明·徐渭《续英烈传》第22回:“燕兵知是天助,乘风大呼纵击。南兵乱慌慌,只觉风声皆兵,哪里还敢恋战。遂兵不由将,将不顾兵,各各奔溃。”...
|
BB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2J5.html
|
bing bu you jiang
|
|
2279
|
兵出无名
|
兵
|
bīng chū wú míng
|
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亦泛指行事无正当理由。《汉书·高帝纪》:“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晋书·石勒传》: 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亦泛指行事无正当理由。《汉书·高帝纪》:“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晋书·石勒传》:“昔赤眉、黄巾横逆宇宙,所以一旦败亡者,正以兵出无名,聚而为乱。”亦作“师出无名”。南朝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王书》:“辱告,承上党殿下及匹娄...
|
《汉书·高帝纪》:“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
BCW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师出无名
|
师出有名
|
./MzR4dQ==.html
|
bing chu wu ming
|
|
1420
|
病从口入
|
病
|
bìng cóng kǒu rù
|
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
|
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BCK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病由口入
|
|
./a2l3.html
|
bing cong kou ru
|
|
2280
|
并存不悖
|
并
|
bìng cún bù bèi
|
指同时存在而不冲突。
|
巴金《家》九:“但是风雅的事又怎幺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并存不悖呢?”
|
BCB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并行不悖
|
势不两立
|
./MzR5NA==.html
|
bing cun bu bei
|
|
1417
|
并蒂芙蓉
|
并
|
bìng dì fú róng
|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唐 杜甫《进艇》诗:“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
BDF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芙蓉并蒂
|
|
./a2g4.html
|
bing di fu rong
|
|
1406
|
兵多将广
|
兵
|
bīng duō jiàng guǎng
|
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就怕着他哩?”
|
BD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多势众
|
兵微将寡
|
./a2Np.html
|
bing duo jiang guang
|
|
2113
|
兵多者败
|
兵
|
bīng duō zhě bài
|
指兵卒过多的军队,常常会吃败仗,因为兵将各有所恃,号令不齐。
|
清 赵翼《陔馀丛考》:“古来用兵,往往兵多者败,差兵过多则号令不齐,气势不贯,必不能有臂指相使之用。 清 赵翼《陔馀丛考》:“古来用兵,往往兵多者败,差兵过多则号令不齐,气势不贯,必不能有臂指相使之用。”...
|
BDZ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2Nz.html
|
bing duo zhe bai
|
|
1414
|
秉公办理
|
秉
|
bǐng gōng bàn lǐ
|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
|
BG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公正无私
|
营私舞弊
|
./a2c0.html
|
bing gong ban li
|
|
1971
|
秉公办事
|
秉
|
bǐng gōng bàn shì
|
秉持公正之心做事,公事公办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昨儿巡抚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昨儿巡抚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
|
BG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公事公办
|
|
./ODVncQ==.html
|
bing gong ban shi
|
|
1017
|
秉公灭私
|
秉
|
bǐng gōng miè sī
|
秉:掌握,主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
|
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书》:“今不务为秉公灭私,振废起坠。”
|
BGM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大义灭亲
|
|
./MWlx.html
|
bing gong mie si
|
|
1070
|
秉公无私
|
秉
|
bǐng gōng wú sī
|
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搀杂私念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73回:“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重远近之别耳。”
|
BGW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不偏不倚
|
|
./MjN1.html
|
bing gong wu si
|
|
1407
|
兵贵神速
|
兵
|
bīng guì shén sù
|
贵:可贵;神速:特别迅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嘉表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嘉表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
BG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速战速决、事不宜迟
|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
./a2Qy.html
|
bing gui shen su
|
|
2114
|
兵贵先声
|
兵
|
bīng guì xiān shēng
|
指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势镇慑敌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
BG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先声夺人
|
|
./a2Rj.html
|
bing gui xian sheng
|
|
2281
|
病国殃民
|
病
|
bìng guó yāng mín
|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
|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相,妒贤妒能,病国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相,妒贤妒能,病国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
|
BGY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祸国殃民
|
利国福民
|
./MzR5ZQ==.html
|
bing guo yang min
|
|
1399
|
冰寒于水
|
冰
|
bīng hán yú shuǐ
|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BH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来居上、青胜于蓝
|
|
./azc4.html
|
bing han yu shui
|
|
1411
|
兵荒马乱
|
兵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
BHM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兵连祸结、内忧外患、鸡犬不宁、兵慌马乱
|
太平盛世、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
./a2Vx.html
|
bing huang ma luan
|
|
2282
|
兵慌马乱
|
兵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明 陆华甫《双凤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慌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
|
BHM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兵荒马乱
|
国泰民安
|
./MzR5bw==.html
|
bing huang ma luan
|
|
2109
|
冰魂雪魄
|
冰
|
bīng hún xuě pò
|
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海叙不遇》:“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海叙不遇》:“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
BHX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冰清玉洁、冰壶秋月
|
|
./azdz.html
|
bing hun xue 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