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28
|
捆载而归
|
捆
|
kǔn zǎi ér guī
|
形容带回的东西很多
|
明·冯梦龙《精忠旗·北朝复地》:“垂纛而入,转眼捆载而归。”
|
KZE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满载而归
|
|
./OGtzZQ==.html
|
kun zai er gui
|
|
13348
|
困知勉行
|
困
|
kùn zhī miǎn xíng
|
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KZM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困勉下学
|
|
./MW1uNA==.html
|
kun zhi mian xing
|
|
13429
|
悃质无华
|
悃
|
kǔn zhì wú huá
|
华:浮夸。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诚意,毫不虚假
|
明·艾南英《答夏彝仲文书》:“独取太史公所自为赞论序略者读之,其句字可谓悃质无华矣。”
|
KZW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悃愊无华
|
|
./OGtzbw==.html
|
kun zhi wu hua
|
|
13340
|
阔步高谈
|
阔
|
kuò bù gāo tán
|
阔步:迈大步。潇洒地迈着大步,随意地高声交谈。比喻言行不受束缚。
|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号曰《皇览》”裴松之注引《魏书·曹丕》:“乃弘三章之教,恺悌之化,欲使曩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号曰《皇览》”裴松之注引《魏书·曹丕》:“乃弘三章之教,恺悌之化,欲使曩时累息之民,得阔步高谈,无危惧之心。”...
|
KBG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谈阔步
|
|
./MW03dQ==.html
|
kuo bu gao tan
|
|
12887
|
廓达大度
|
廓
|
kuò dá dà dù
|
廓达:宽宏、通达。性格宽宏,通情达理。
|
太平天国 洪仁玕《干王洪仁玕等劝谕清朝官兵暗投明檄》:“尔等抑知我天朝廓达大度,胞与为怀,不分新旧兄 太平天国 洪仁玕《干王洪仁玕等劝谕清朝官兵暗投明檄》:“尔等抑知我天朝廓达大度,胞与为怀,不分新旧兄弟,皆是视同一体。”...
|
KDD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豁达大度
|
|
./MWs0dQ==.html
|
kuo da da du
|
|
13012
|
扩而充之
|
扩
|
kuò ér chōng zhī
|
扩:扩展。扩大范围,充实内容
|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
KE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trOA==.html
|
kuo er chong zhi
|
|
13438
|
廓开大计
|
廓
|
kuò kāi dà jì
|
廓开:阐述,发挥。阐发远大的谋略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鲁肃传》:“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
KKD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Fnbw==.html
|
kuo kai da ji
|
|
12815
|
阔论高谈
|
阔
|
kuò lùn gāo tán
|
指大发不切实际的空洞言论或广博高妙的议论
|
宋 许应龙《省试策问》:“阔论高谈者若善谋,轻举妄动者若敢为。”
|
KLG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谈阔论
|
|
./Yncy.html
|
kuo lun gao tan
|
|
13170
|
括目相待
|
括
|
kuò mù xiāng dài
|
用不同于以前的新的眼光来看待。
|
|
KMXD
|
一般成语
|
|
|
|
./NDRtMA==.html
|
kuo mu xiang dai
|
|
13420
|
括囊避咎
|
括
|
kuò náng bì jiù
|
括囊:束紧口袋;咎:罪责,灾祸。为人谨慎小心,不轻易说话,避免灾祸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赐传》:“不敢自同凡臣,括囊避咎。”
|
KNB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Ntcw==.html
|
kuo nang bi jiu
|
|
13236
|
括囊拱手
|
括
|
kuò náng gǒng shǒu
|
括囊:束紧袋口;拱手:两手合抱。指不敢进言,无所作为
|
《宋史·刘述传》:“赵拤则括囊拱手,但务依违大臣,事臣岂当如是!”
|
KNG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NtaQ==.html
|
kuo nang gong shou
|
|
13419
|
括囊守禄
|
括
|
kuò náng shǒu lù
|
括囊:扎紧口袋,比喻谨慎不说话;守禄:保住禄位。指大臣不敢进言,只图保住禄位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寔传》:“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以贱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寔传》:“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以贱废。”...
|
KNS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NtOA==.html
|
kuo nang shou lu
|
|
11301
|
拉捭摧藏
|
拉
|
lā bǎi cuī cáng
|
拉:摧折;捭:两手排击;摧藏:挫伤。指摧伤挫折。
|
晋·左思《吴都赋》:“莫不衄锐挫芒,拉捭摧藏。”
|
LBC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1rbQ==.html
|
la bai cui cang
|
|
10365
|
拉帮结伙
|
拉
|
lā bāng jié huǒ
|
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看着同学三三两两地闲聊天,拉帮结伙地搞活动,就好像一支行进中的浩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看着同学三三两两地闲聊天,拉帮结伙地搞活动,就好像一支行进中的浩荡队伍单把我抛撇在外头。”...
|
LBJ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拉帮结派
|
|
./ODF5bQ==.html
|
la bang jie huo
|
|
9838
|
拉帮结派
|
拉
|
lā bāng jié pài
|
拉:拉拢;结:组织。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
|
《人民日报》1983.2.20:“对于少数人在改革中抵制、怠工、失职渎职;乘机制造思想混乱,拉帮结派 《人民日报》1983.2.20:“对于少数人在改革中抵制、怠工、失职渎职;乘机制造思想混乱,拉帮结派,进行非法组织活动……就要严肃处理。”...
|
LBJ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结党营私
|
|
./Yndj.html
|
la bang jie pai
|
|
10364
|
拉不下脸
|
拉
|
lā bù xià liǎn
|
指碍于情面,不能拒绝或不便开口
|
王朔《浮出海面》:“我表示拉不下脸,只好随他们去抄,果然抓走一些嫌疑犯。”
|
LB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抹不开脸
|
|
./ODF5Yw==.html
|
la bu xia lian
|
|
10363
|
拉东补西
|
拉
|
lā dōng bǔ xī
|
多指欠债,借东家还西家,左支右绌
|
|
LD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拆东墙补西墙
|
|
./ODF5Mg==.html
|
la dong bu xi
|
|
10008
|
拉家带口
|
拉
|
lā jiā dài kǒu
|
带着一家大小(多指受家属的拖累)。
|
苗培时《矿山烈火》:“老李,我真再也没法过下去了,拉家带口的,可比不了那些光棍们好混。”
|
LJD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拖儿带女
|
孤孤单单、孑然一身
|
./MWwxbQ==.html
|
la jia dai kou
|
|
9992
|
腊尽春回
|
腊
|
là jìn chūn huí
|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
唐·孙道绚《菩萨蛮·梅》:“阑干六曲天围碧,松风亭下梅初白。腊尽见春回,寒梢花又开。”
|
LJC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春回大地、腊尽春来
|
春去秋来
|
./MWtpZw==.html
|
la jin chun hui
|
|
11181
|
腊尽春来
|
腊
|
là jìn chūn lái
|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回来了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且说腊尽春来,到了正月初四日。”
|
LJC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腊尽春回
|
|
./OHgzNg==.html
|
la jin chun lai
|
|
10521
|
拉枯折朽
|
拉
|
lā kū shé xiǔ
|
同“摧枯拉朽”。
|
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七卷:“食罢,将战,伦举兵一鏖,如拉枯折朽。”
|
LKS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摧枯拉朽
|
|
./NDRtYQ==.html
|
la ku she xiu
|
|
9839
|
拉拉扯扯
|
拉
|
lā lā chě chě
|
原指人和人之间的一种推拉动作。比喻不干脆;不痛快。现在常用来形容拉私人关系的不正之风。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黛玉将手一摔道:‘谁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还这么涎皮赖脸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黛玉将手一摔道:‘谁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还这么涎皮赖脸的。’”...
|
LL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拉三扯四
|
正经八百、要言不烦
|
./Yndt.html
|
la la che che
|
|
10404
|
邋邋遢遢
|
邋
|
lā lā tā tā
|
指人肮脏不整洁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2回:“裹一项油油腻腻旧头巾,穿一领邋邋遢遢泼戏袄。”
|
LLT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邋里邋遢
|
整整洁洁
|
./OThhcw==.html
|
la la ta ta
|
|
10255
|
拉拉杂杂
|
拉
|
lā lā zá zá
|
杂乱无条理。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11回:“但耳朵边已拉拉杂杂爆得怪响,倒像放几千万炮章一般,头上火星乱打下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11回:“但耳朵边已拉拉杂杂爆得怪响,倒像放几千万炮章一般,头上火星乱打下来。”...
|
LL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杂乱无章
|
井然有序、整整齐齐
|
./NDRtaw==.html
|
la la za za
|
|
10362
|
拉人下水
|
拉
|
lā rén xià shuǐ
|
比喻拉别人干坏事
|
钱宁《圣人》第26章:“他认为,阳虎诱之于利禄,手法不够精细。拉人下水,先要寻其短处。”
|
LR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拖人下水
|
|
./ODF4aQ==.html
|
la ren xia shui
|
|
10468
|
拉三扯四
|
拉
|
lā sān chě sì
|
指谈话或议论牵扯无关的人或事。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愿意不愿意,你也好说,犯不着拉三扯四的。”
|
LSC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说长道短
|
|
./MW42YQ==.html
|
la san che si
|
|
10444
|
拉闲散闷
|
拉
|
lā xián sàn mèn
|
说闲话,闲聊解闷。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五回:“拉闲散闷耍子而已。”
|
LXS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t1ZQ==.html
|
la xian san men
|
|
10522
|
拉朽摧枯
|
拉
|
lā xiǔ cuī kū
|
同“摧枯拉朽”。
|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
LXC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摧枯拉朽
|
|
./NDRtdQ==.html
|
la xiu cui ku
|
|
10138
|
来处不易
|
来
|
lái chù bù yì
|
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财物的取得,经过了艰苦努力。
|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LC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来之不易
|
召之即来
|
./MW83aQ==.html
|
lai chu bu yi
|
|
10523
|
来好息师
|
来
|
lái hǎo xī shī
|
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
|
LHXS
|
一般成语
|
|
|
|
./NDRuNA==.html
|
lai hao xi shi
|
|
9840
|
来鸿去燕
|
来
|
lái hóng qù yàn
|
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
|
清 黄景仁《稚存从新安归作此寄之》诗:“来鸿去燕江干路,露宿风飞各朝暮。”
|
LH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Ynd3.html
|
lai hong qu yan
|
|
10031
|
来回来去
|
来
|
lái huí lái qù
|
指动作或说话来回不断地重复。
|
|
LHL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翻来覆去
|
|
./MWxwaQ==.html
|
lai hui lai qu
|
|
10360
|
来来去去
|
来
|
lái lái qù qù
|
来和去。指往来不断的样子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这里接连着亲戚族中的人来来去去,闹闹穰穰,车马填门,貂蝉满座,真是: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这里接连着亲戚族中的人来来去去,闹闹穰穰,车马填门,貂蝉满座,真是:花到正开蜂蝶闹,月逢十足海天宽。”...
|
LL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来来往往
|
|
./N3RreQ==.html
|
lai lai qu qu
|
|
10359
|
来来往往
|
来
|
lái lái wǎng wǎng
|
指多次来和去交往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3回:“两个在阵前,来来往往,番番复复,搅做一团,扭做一块。”
|
LL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来来去去
|
|
./N3Rrbw==.html
|
lai lai wang wang
|
|
10256
|
来历不明
|
来
|
lái lì bù míng
|
来历:由来。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经过不清楚。
|
宋 周密《癸辛杂识 前集 郑仙姑》:“适新建县有阙氏者,雇一婢,来历不明。”
|
LLB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来路不明
|
|
./NDRuZQ==.html
|
lai li bu ming
|
|
10034
|
来龙去脉
|
来
|
lái lóng qù mài
|
来龙:龙头之所在。过去看风水的人把山脉比作一条龙;认为从头到尾都像血脉似的连贯着;可以看出从哪儿来; 来龙:龙头之所在。过去看风水的人把山脉比作一条龙;认为从头到尾都像血脉似的连贯着;可以看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比喻事情前后关联的线索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
明 吾丘瑞《运壁记 牛眠指穴》:“此间前冈有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山,处处合格。”
|
LLQ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头有尾、前因后果、一脉相承
|
有始无终、有头无尾
|
./MWx1OA==.html
|
lai long qu mai
|
|
10260
|
来路不明
|
来
|
lái lù bù míng
|
来历未验明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5回:“如今爹也没了,大娘他养出个墓生儿来,莫不也是来路不明?”
|
LLB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来历不明
|
知根知底
|
./NDdvMA==.html
|
lai lu bu ming
|
|
10139
|
来情去意
|
来
|
lái qíng qù yì
|
事情的内容和原因。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当下戴院长与宋公明说罢了来情去意,戴宗、宋江俱各大喜。”
|
LQ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来龙去脉
|
|
./MW83cw==.html
|
lai qing qu yi
|
|
10261
|
来去匆匆
|
来
|
lái qù cōng cōng
|
形容来和去迅速
|
王朔《许爷》:“也许他们在那条街就曾见过面,但来去匆匆,或淡然一瞥或偶一回眸。”
|
LQ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来去无踪
|
|
./NDdvYQ==.html
|
lai qu cong cong
|
|
10020
|
来去分明
|
来
|
lái qù fēn míng
|
形容手续清楚或为人在财物方面不含糊。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那时叫世人知我冰清玉洁,来去分明。”
|
LQF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xocQ==.html
|
lai qu fen ming
|
|
10067
|
来去无踪
|
来
|
lái qù wú zōng
|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
LQ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来无影,去无踪
|
|
./MW16dw==.html
|
lai qu wu zong
|
|
10068
|
来日方长
|
来
|
lái rì fāng cháng
|
来日:未来的日子。方:正。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
|
宋 文天祥《与洪瑞明云岩书》:“某利郡后,颇与郡人相安,日来四处无虞,早收中熟,觉风雨如期,晚稻亦可 宋 文天祥《与洪瑞明云岩书》:“某利郡后,颇与郡人相安,日来四处无虞,早收中熟,觉风雨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绵求牧,来日方长。”...
|
LRF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途无量、鹏程万里
|
日暮途穷、日薄西山
|
./MW4yZQ==.html
|
lai ri fang chang
|
|
11094
|
来日正长
|
来
|
lái rì zhèng cháng
|
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
巴金《雨》:“来日正长,不要贪图现在就卖掉了未来。”
|
LRZ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来日方长
|
日薄西山
|
./N3RrZQ==.html
|
lai ri zheng chang
|
|
9841
|
来势汹汹
|
来
|
lái shì xiōng xiōng
|
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接着便是来势汹汹地展开了追查一封写给党中央的所谓反革命的匿名信,稍事迂回,便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接着便是来势汹汹地展开了追查一封写给党中央的所谓反革命的匿名信,稍事迂回,便牵扯到我。”...
|
LSX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气势汹汹
|
|
./Yng2.html
|
lai shi xiong xiong
|
|
9842
|
来因去果
|
来
|
lái yīn qù guǒ
|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
|
谢觉哉《不惑集 领会》:“领会是‘心领神会’,不仅懂得文件的意义,而且懂得文件的来因去果。”
|
LYQ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来龙去脉
|
|
./Ynhn.html
|
lai yin qu guo
|
|
10406
|
来迎去送
|
来
|
lái yíng qù sòng
|
来者迎之,去者送之
|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销魂桥》:“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销魂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销魂桥》:“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销魂桥’。”...
|
LYQ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迎来送往
|
|
./Ynhx.html
|
lai ying qu song
|
|
11245
|
赖有此耳
|
赖
|
lài yǒu cǐ ěr
|
赖:依赖、倚靠。幸亏有一着(才得解救)。
|
《晋书·石勒载记》:“尝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 《晋书·石勒载记》:“尝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
LYCE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owaw==.html
|
lai you ci er
|
|
10040
|
来者不拒
|
来
|
lái zhě bù jù
|
对于来的人或送来的物品一概不拒绝。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
LZ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求必应
|
拒之门外
|
./MW0zbw==.html
|
lai zhe bu ju
|
|
9979
|
来者不善
|
来
|
lái zhě bù shàn
|
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
|
清 赵翼《陔余丛考 成语》:“‘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亦本《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句。”
|
LZB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
|
./MWpkMg==.html
|
lai zhe bu shan
|
|
10524
|
来者居上
|
来
|
lái zhě jū shàng
|
后来居上。原指资格浅的新进反居资格老的旧臣之上。语出《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 后来居上。原指资格浅的新进反居资格老的旧臣之上。语出《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后亦用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
语出《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
LZ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来居上
|
|
./NDRubw==.html
|
lai zhe ju sh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