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2804 口传心授 kǒu chuán xīn shòu 心授:不立文字;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通过口头讲述和心中悟解来传授。 明 解缙《春雨杂述 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KCX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YnM2.html kou chuan xin shou
13107 口呆目瞪 kǒu dāi mù dèng 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明·许仲林《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叫了几声将军长, ... KDM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瞪口呆、口呆目钝 ./NDN2bQ==.html kou dai mu deng
13108 口呆目钝 kǒu dāi mù dùn 见“口呆目瞪”。 克非《春潮急》二五:“张福寿顿时口呆目钝,半天才小声说:‘我晓得的喃!我又没去戴过红花、吃过油大。’ ... KDM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口呆目瞪 ./NDN2dw==.html kou dai mu dun
13066 口多食寡 kǒu duō shí guǎ 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唐·韩愈《答胡生书》:“愈不善自谋,口多而食寡。” KDS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僧舵粥少 ./MW4wNg==.html kou duo shi gua
12905 口耳并重 kǒu ěr bìng zhòng 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KEB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Ww0NA==.html kou er bing zhong
13109 口耳相承 kǒu ěr xiāng chéng 谓接受传闻。 明·方孝孺《答王仲缙书》:“数年来士大夫不察其实,口耳相承,猥有所称引。” KEX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口传心授 ./NDN3Ng==.html kou er xiang cheng
12805 口耳相传 kǒu ěr xiāng chuán 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KEX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口传心授 ./YnNn.html kou er xiang chuan
13294 口耳之学 kǒu ěr zhī xué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荀况《荀子 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KEZX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MWk0Mg==.html kou er zhi xue
13350 口沸目赤 kǒu fèi mù chì 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言人之非,嗔目扼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KFMC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MW1vcw==.html kou fei mu chi
12806 口服心服 kǒu fú xīn fú 指从内心及口头都表示信服 《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毛主席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启发我们顾全大局,使我口服心服。” KFX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心服口服 ./YnNx.html kou fu xin fu
13048 口腹之累 kǒu fù zhī lěi 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汉·班固《东观汉记·闵贡》:“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 KFZ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WhrYw==.html kou fu zhi lei
13110 口干舌焦 kǒu gàn shé jiāo 见“口燥唇干”。 清·刘璋《斩鬼传》第四回:“两个人想来想去,总没个好法于。看看想到半夜,饿的龌龊口干舌焦,只的问仔细 ... KGS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口干舌燥 ./NDN3Zw==.html kou gan she jiao
12807 口干舌燥 kǒu gān shé zào 非常干渴。多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三国 魏 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KGS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舌敝唇焦 ./YnQw.html kou gan she zao
13055 口含天宪 kǒu hán tiān xiàn 天宪:指朝廷法令。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宦者传论》:“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廷永巷之职。” KHTX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口衔天宪 ./MWphdQ==.html kou han tian xian
13281 扣壶长吟 kòu hú cháng yín 借指抒发壮怀或不平之气 清 唐孙华《题薪禅弟》诗:“扣壶长吟心未厌,惜哉狂竖徒骄盈。” KHC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怀才不遇 ./YnVv.html kou hu chang yin
13171 叩阍无计 kòu hūn wú jì 叩:敲;阍:宫门;叩阍:鸣冤。指没办法申诉冤屈 清·秋瑾《精卫石》第四回:“此恨怎消真可痛,叩阍无计欲呼天。” KHWJ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叩阍无路、叩天无路 ./NDdtdw==.html kou hun wu ji
13111 叩阍无路 kòu hūn wú lù 叩:敲。阍:宫门。无法敲到宫廷的门。形容百姓无处伸冤。亦作“叩阍无计”、“叩天无路”。 《明史·翟凤翀传》:“大臣造膝无从,小臣叩阍无路。” KHW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叩阍无计 ./NDN3cQ==.html kou hun wu lu
13112 扣楫中流 kòu jí zhōng liú 犹中流击楫。 KJZL 一般成语 ./NDN4MA==.html kou ji zhong liu
13397 口讲手画 kǒu jiǎng shǒu huà 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 宋·黄庭坚《题跋》:“好学者从之请问,口讲手画,终席或至千字。” KJS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口讲指画、口讲指划、指画口授 ./Nnh3eQ==.html kou jiang shou hua
13064 口讲指画 kǒu jiǎng zhǐ huà 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KJZ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口讲手画、口讲指划 ./MW04NA==.html kou jiang zhi hua
13185 口讲指划 kǒu jiǎng zhǐ huà 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七章:“每条凳子可容几人,哪里是站台,哪里是门……都口讲指划地详细说给他们听。” KJZ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口讲指画、口讲手画、指画口授 ./Nnh3bw==.html kou jiang zhi hua
13302 口角春风 kǒu jiǎo chūn fēng 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你近日与道台好相与,万望口角春分,我就一步升天,点了买办差,就过的日 ... KJCF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口角生风、为人说项 ./MWpjOA==.html kou jiao chun feng
13113 口角风情 kǒu jiǎo fēng qíng 口头表示的情爱。 清·李渔《比目鱼·联班》:“那些用小钱的主子,只还他些口角风情罢了。” KJF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DN4YQ==.html kou jiao feng qing
13400 叩角商歌 kòu jiǎo shāng gē 叩:敲击;商歌:悲凉的歌。敲打牛角唱低沉的歌。比喻用言语和歌声迎合人意 《琴操》:“宁戚饭牛车下,叩角而商歌……齐桓公闻之,举以为相。” KJS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2Iwdw==.html kou jiao shang ge
12808 口角生风 kǒu jiǎo shēng fēng 比喻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这样骂人的时候却是口角生风,不再有‘这个是’的打搅了。” KJS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能说会道 笨嘴拙舌 ./YnRh.html kou jiao sheng feng
12865 口口声声 kǒu kǒu shēng shēng 不止一次;反反复复地陈述或表白。形容总把某种说法挂在口头上。 元 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KK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有口无心、言不由衷、指天誓日 心口如一、言为心声、一言不发 ./MWpjcw==.html kou kou sheng sheng
12952 口口相传 kǒu kǒu xiāng chuán 不著文学,口头相传。 宋 洪迈《夷坚丙志 黄十翁》:“汝还世五年,传吾语于人间,作善者即生人世,受安乐福;作恶者万劫不回, ... KKX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口传心授 ./MW14bw==.html kou kou xiang chuan
12809 口快心直 kǒu kuài xīn zhí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清 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KKX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心直口快 笨嘴笨舌 ./YnRr.html kou kuai xin zhi
13293 叩马而谏 kòu mǎ ér jiàn 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史记·伯夷列传》:“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 ... KME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MWh6dw==.html kou ma er jian
13010 口没遮拦 kǒu méi zhē lán 指说话没任何顾忌,信口胡言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小孩儿家口没遮拦,一迷的将言语摧残。” KM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吐不快、口无遮拦、口不择言 ./Nnh3ZQ==.html kou mei zhe lan
12881 口蜜腹剑 kǒu mì fù jiàn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 ... KMF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甜言蜜语、佛口蛇心 心直口快、心口如一 ./MWpyaQ==.html kou mi fu jian
13114 扣盘扪钥 kòu pán mén yào 见“扣盘扪烛”。 KPMY 一般成语 ./NDN4aw==.html kou pan men yao
13393 扣槃扪籥 kòu pán mén yuè 比喻认识片面,未得要领。同“扣槃扪烛”。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 ... KPMY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扣槃扪烛 ./NmRidQ==.html kou pan men yue
13115 扣盘扪烛 kòu pán mén zhú 扣:敲;扪:摸。比喻不经实践,认识片面,难以得到真知。 宋 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 ... KPMZ 一般成语 扣盘扪钥 ./NDN4dQ==.html kou pan men zhu
13330 扣槃扪烛 kòu pán mén zhú 扣:敲;扪:摸。比喻认识片面,未得要领。 宋 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 ... KPMZ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扣槃扪籥 ./MWw2dw==.html kou pan men zhu
13184 口巧手拙 kǒu qiǎo shǒu zhuō 巧:灵巧;拙:笨拙。光是嘴上能说,动手能力相当差 KQS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nh3NA==.html kou qiao shou zhuo
12810 口轻舌薄 kǒu qīng shé bó 形容说话刻薄尖酸 《天雨花》第25回:“小小年纪无厚道,口轻舌薄诮谁人?” KQSB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尖酸刻薄 ./YnR1.html kou qing she bo
12950 扣人心弦 kòu rén xīn xián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 ... KRXX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沁人心脾、动人心弦 无动于衷、微乎其微 ./MW13aw==.html kou ren xin xian
13116 口如悬河 kǒu rú xuán hé 见“口若悬河”。 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德称口如悬 ... KRX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口若悬河、口似悬河 噤若寒蝉 ./NDN5NA==.html kou ru xuan he
12862 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KRX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夸夸其谈、侃侃而谈、能言善辩 沉默寡言、噤若寒蝉、闭口无言 ./MWo5Zw==.html kou ruo xuan he
12956 口尚乳臭 kǒu shàng rǔ xiù 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 东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上》:“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 KSR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乳臭未干 老谋深算 ./MW16bQ==.html kou shang ru xiu
13312 叩石垦壤 kòu shí kěn rǎng 叩:敲打;垦:开垦。敲石挖土。指破土动工。 《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千,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KSKR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破土动工 ./MWsybQ==.html kou shi ken rang
13013 扣屎盔子 kòu shǐ kuī zǐ KSK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2tuaw==.html kou shi kui zi
12853 口是心非 kǒu shì xīn fēi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KSX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阳奉阴违、言不由衷 言为心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MWluOA==.html kou shi xin fei
13117 口是心苗 kǒu shì xīn miáo 犹言为心声。 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氤氲篆烟袅,昏惨剌银灯照。玉漏迢迢,才是初更报。暗觑清霄,盼梦里他来到。 ... KSX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为心声 ./NDN5ZQ==.html kou shi xin miao
12851 口说无凭 kǒu shuō wú píng 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元 乔吉《扬州梦》第四折:“咱两个口说无凭。” KSW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空口无凭 有凭有据 ./MWlrNg==.html kou shuo wu ping
13118 口似悬河 kǒu sì xuán hé 见“口若悬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 KSX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口若悬河、口如悬河 沉默寡言 ./NDN5bw==.html kou si xuan he
13065 口诵心惟 kǒu sòng xīn wéi 诵:朗读;惟:思考。口中朗诵,心里思考。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中卷:“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 KSX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口诵心维 ./MW1odQ==.html kou song xin wei
13375 口诵心维 kǒu sòng xīn wéi 口里念诵,心里思考。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内监·纪述内臣》:“谓内书堂进世则所进,与《忠鉴录》同立课程,使其口诵心维, ... KSXW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口诵心惟 ./NDN5eQ==.html kou song xin wei
13189 叩天无路 kòu tiān wú lù 叩:敲;阍:宫门;叩阍:鸣冤。指没办法申诉冤屈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自小女被恶侯抢劫,叩天无路,逢人哭诉。” KTW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叩阍无路 ./N2IwbQ==.html kou tian wu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