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4
|
比翼连枝
|
比
|
bǐ yì lián zhī
|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
唐 白居易《长恨歌》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BYL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比目连枝
|
|
./amJr.html
|
bi yi lian zhi
|
|
1345
|
比翼齐飞
|
比
|
bǐ yì qí fēi
|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
晋 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
BYQ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比翼双飞
|
|
./amJ1.html
|
bi yi qi fei
|
|
2248
|
弊衣蔬食
|
弊
|
bì yī shū shí
|
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俭朴。亦作“弊衣箪食”。
|
《周书·柳虯传》:“弊衣蔬食,未尝到改操。”
|
BY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弊衣疏食
|
锦衣玉食
|
./MzRhcw==.html
|
bi yi shu shi
|
|
1346
|
比翼双飞
|
比
|
bǐ yì shuāng fēi
|
比翼:翅膀紧靠翅膀;双飞:成双地并飞。借比翼鸟的双宿双飞;比喻夫妻形影不离心心相印。
|
《尔雅 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BY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比翼齐飞、并驾齐驱
|
|
./amM0.html
|
bi yi shuang fei
|
|
2249
|
臂有四肘
|
臂
|
bì yǒu sì zhǒu
|
比喻不凡的相貌。
|
《幼学琼林 卷二 身体类》:“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汤之异体。”
|
BYSZ
|
一般成语
|
|
|
|
./MzRidw==.html
|
bi you si zhou
|
|
1911
|
必由之地
|
必
|
bì yóu zhī dì
|
必:一定;由:经过。必定要经过的道路、地方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1回:“此人闻得青州有三千银子上京,兖州乃必由之地,意欲探取。”
|
BY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必经之地、必由之路
|
|
./N2QzMg==.html
|
bi you zhi di
|
|
1354
|
必由之路
|
必
|
bì yóu zhī lù
|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
BY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必经之路、终南捷径
|
此路不通、歪门邪道、左道旁门
|
./amhv.html
|
bi you zhi lu
|
|
2096
|
鄙于不屑
|
鄙
|
bǐ yú bù xiè
|
鄙:粗俗卑鄙。不屑:认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顾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贱,叫人看不上眼。
|
|
BY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mcw.html
|
bi yu bu xie
|
|
1363
|
闭月羞花
|
闭
|
bì yuè xiū huā
|
闭: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则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
BYX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沉鱼落雁、花容月貌
|
|
./am1v.html
|
bi yue xiu hua
|
|
1355
|
必争之地
|
必
|
bì zhēng zhī dì
|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
《周书 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
BZ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mh5.html
|
bi zheng zhi di
|
|
2250
|
比众不同
|
比
|
bǐ zhòng bù tóng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原来悟空筋斗云比众不同,十分快疾,把个金星撇在脑后,先至南天门外。”
|
BZB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与众不同
|
比比皆是
|
./MzRjZw==.html
|
bi zhong bu tong
|
|
1374
|
避重就轻
|
避
|
bì zhòng jiù qīng
|
避重:指避开要紧的事;就轻:指抓小事情。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害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 避重:指避开要紧的事;就轻:指抓小事情。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害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
宋 刘挚《忠肃集 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
BZJ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避难就易、避实就虚
|
避实击虚、知难而进
|
./anQy.html
|
bi zhong jiu qing
|
|
1348
|
彼众我寡
|
彼
|
bǐ zhòng wǒ guǎ
|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
|
BZW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敌众我寡
|
|
./amN5.html
|
bi zhong wo gua
|
|
1726
|
鼻肿眼青
|
鼻
|
bí zhǒng yǎn qīng
|
鼻子肿起,眼圈发青。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
清 蒲松龄《寒森曲》第五回:“一伙人疾忙扶起,只见他鼻肿眼青。”
|
BZ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鼻青眼肿
|
|
./MzRjcQ==.html
|
bi zhong yan qing
|
|
1364
|
敝帚千金
|
敝
|
bì zhǒu qiān jīn
|
敝:破旧;敝帚:破旧的扫帚。自己的破扫帚;却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十分爱惜。
|
汉 刘珍《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 汉 刘珍《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BZ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敝帚自珍
|
弃若敝屣
|
./am5p.html
|
bi zhou qian jin
|
|
1727
|
弊帚千金
|
弊
|
bì zhǒu qiān jīn
|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成价值千金。比喻对己物的珍视。弊,一本作“
|
语出《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 语出《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BZ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弊帚自珍
|
视若敝屣
|
./MzRkYQ==.html
|
bi zhou qian jin
|
|
1365
|
敝帚自珍
|
敝
|
bì zhǒu zì zhēn
|
敝:破的;坏了;珍:爱惜。把自己家的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很爱惜。比喻东西虽差;自己却非常珍惜。
|
宋 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
BZ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敝帚千金、爱惜羽毛
|
视如敝屣、在所不惜
|
./am5z.html
|
bi zhou zi zhen
|
|
2095
|
笔诛墨伐
|
笔
|
bǐ zhū mò fá
|
笔、墨:指文字。诛:谴责。伐:声讨。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
|
BZM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口诛笔伐
|
|
./amY2.html
|
bi zhu mo fa
|
|
2251
|
璧坐玑驰
|
璧
|
bì zuò jī chí
|
形容文章的语言精采美妙。
|
|
BZJC
|
一般成语
|
|
|
|
./MzRlNA==.html
|
bi zuo ji chi
|
|
1006
|
变本加厉
|
变
|
biàn běn jiā lì
|
本:本来;原先;加:更加;厉:厉害;猛烈。原指比原来的情况更加发展。现也形容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
南朝 梁 萧统《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
BBJ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肆无忌惮、有加无己
|
微不足道、大题小作
|
./MWRn.html
|
bian ben jia li
|
|
1058
|
鞭不及腹
|
鞭
|
biān bù jí fù
|
及:到。指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力量达不到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BBJ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鞭长莫及
|
绰绰有余
|
./MXo0.html
|
bian bu ji fu
|
|
1059
|
鞭长不及
|
鞭
|
biān cháng bù jí
|
鞭:马鞭子;及:够得上。马鞭子虽长,也打不到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
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楚国和秦国的仇恨最深,秦国的势力也有点鞭长不及,将来天下大乱的时候,一定从 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楚国和秦国的仇恨最深,秦国的势力也有点鞭长不及,将来天下大乱的时候,一定从那儿开头。”...
|
BC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鞭长莫及
|
绰绰有余
|
./MXpl.html
|
bian chang bu ji
|
|
1728
|
鞭长驾远
|
鞭
|
biān cháng jià yuǎn
|
指路途遥远。
|
清 魏源《严公神道碑铭》:“故自古梁州自为一道……距省会远者或二千里,鞭长驾远,稂莠丰茂。”
|
BC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RmOA==.html
|
bian chang jia yuan
|
|
1375
|
鞭长莫及
|
鞭
|
biān cháng mò jí
|
鞭:马鞭子;莫:不;及:够得上。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原意是说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为马肚子 鞭:马鞭子;莫:不;及:够得上。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原意是说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为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后比喻力量达不到。...
|
清 昭槤《啸亭续录 魏柏乡相公》:“滇、黔、蜀、粤地方边远,今将满兵遽撤,恐一旦有变,有鞭长莫及之虞 清 昭槤《啸亭续录 魏柏乡相公》:“滇、黔、蜀、粤地方边远,今将满兵遽撤,恐一旦有变,有鞭长莫及之虞。”...
|
BCM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爱莫能助、力不从心、鞭长不及
|
不在话下、绰绰有余
|
./anVn.html
|
bian chang mo ji
|
|
2030
|
鞭笞天下
|
鞭
|
biān chī tiān xià
|
鞭笞:鞭打;天下:指全国。驱使全国人们
|
汉·贾谊《过秦论》:“执棰附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
BCT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hudQ==.html
|
bian chi tian xia
|
|
2100
|
便辞巧说
|
便
|
biàn cí qiǎo shuō
|
指牵强附会、巧为立说。
|
《汉书·艺文志》:“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
|
BCQS
|
一般成语
|
|
|
|
./anYw.html
|
bian ci qiao shuo
|
|
2029
|
鞭打快牛
|
鞭
|
biān dǎ kuài niú
|
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让它走得更快。比喻赏罚不明,奖懒罚勤
|
洪放《秘书长》:“不能鞭打快牛,这不科学。”
|
BDK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枪打出头鸟
|
|
./OThuaw==.html
|
bian da kuai niu
|
|
1381
|
遍地开花
|
遍
|
biàn dì kāi huā
|
遍:普及;到处。比喻普遍推广;全面地展开。
|
魏焕宗《山区巧打麻雀战》:“史家寨的民兵,掌握了敌人夜间出动的规律,打了他个伏击;军城游击小组配合部 魏焕宗《山区巧打麻雀战》:“史家寨的民兵,掌握了敌人夜间出动的规律,打了他个伏击;军城游击小组配合部队……总之,这两三天是遍地开花。”...
|
BDK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花齐放、推而广之、层出不穷
|
一花独秀
|
./anky.html
|
bian di kai hua
|
|
1729
|
变风改俗
|
变
|
biàn fēng yì sú
|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
汉 王符《潜力夫 论三式》:“故凡欲变风改俗者,其行赏罚者也,必使足惊心破胆,民乃易视。”
|
BF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风易俗
|
|
./MzRmcw==.html
|
bian feng yi su
|
|
1730
|
变风易俗
|
变
|
biàn fēng yì sú
|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
《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倒敛……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
|
BF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风改俗
|
|
./MzRnMg==.html
|
bian feng yi su
|
|
1731
|
变古易俗
|
变
|
biàn gǔ yì sú
|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
|
《楚辞 九辩》:“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
BG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移风易俗
|
|
./MzRoNg==.html
|
bian gu yi su
|
|
1005
|
变化不测
|
变
|
biàn huà bù cè
|
测:测量,估计。变化无常,无法预料
|
唐 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当是时,见王于北亭,犹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
|
BH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化莫测、变化无常
|
一成不变
|
./MWMy.html
|
bian hua bu ce
|
|
1732
|
变幻不测
|
变
|
biàn huà bù cè
|
指变化无常,无法预测。
|
《二刻折案惊奇》卷三九:“因是终日会睡,变幻不测如龙,所以人叫他懒龙。”
|
BH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幻莫测
|
|
./MzRoZw==.html
|
bian hua bu ce
|
|
2252
|
变化不穷
|
变
|
biàn huà bù qióng
|
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
清 赵起杲《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编中所述鬼狐最伙,层见迭出,变化不穷。”
|
BHB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化无穷
|
一成不变
|
./MzRocQ==.html
|
bian hua bu qiong
|
|
1376
|
变化多端
|
变
|
biàn huà duō duān
|
端:头绪;方面。形容变化很多、很大;没有头绪。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端。”
|
BH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再接再厉、变化莫测
|
一成不变、强弩之末、一如既往
|
./anZr.html
|
bian hua duo duan
|
|
1377
|
变化莫测
|
变
|
biàn huà mò cè
|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
明 焦竑《玉堂丛语 文学》:“其为文数百千言,援笔立就,雄浑高古,变化莫测。”
|
BHM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化无常、变化不测
|
一成不变
|
./anZ1.html
|
bian hua mo ce
|
|
1378
|
变化无常
|
变
|
biàn huà wú cháng
|
常:常规;准则。形容事物任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忽漠无形,变化无常。”
|
BH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变幻莫测
|
一成不变、原封不动、依然如故
|
./anc0.html
|
bian hua wu chang
|
|
1973
|
变化无方
|
变
|
biàn huà wú fāng
|
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小,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
|
BHW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变化无常、变幻莫测
|
一成不变
|
./ODVpeQ==.html
|
bian hua wu fang
|
|
1379
|
变化无穷
|
变
|
biàn huà wú qióng
|
穷:尽;完;结束。变化多种多样;没有止境。
|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
BHW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化莫测、变化多端
|
一成不变、原封不动
|
./andl.html
|
bian hua wu qiong
|
|
2175
|
便还就孤
|
便
|
bian huan jiu gu
|
就撤回到我这里.
|
|
BHJG
|
一般成语
|
|
|
|
./MnY2cQ==.html
|
bian huan jiu gu
|
|
1007
|
变幻莫测
|
变
|
biàn huàn mò cè
|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王天君曰: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工之妙,变幻莫测。”
|
BHM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化多端、瞬息万变、千变万化、变幻不测
|
依然如故、一成不变
|
./MWRx.html
|
bian huan mo ce
|
|
1008
|
变幻无常
|
变
|
biàn huàn wú cháng
|
变幻:不规则的变化;常:常规。事物经常变化;没有一定规律。又作“变化无常”。
|
明 蔡羽《辽阳海神传》:“气候悉如江南二三月,琪花宝树,仙音法曲,变幻无常,耳目应接不暇。”
|
BH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云苍狗、变化多端、云谲波诡
|
一成不变、依然如故、原封不动
|
./MWUw.html
|
bian huan wu chang
|
|
2037
|
变幻无穷
|
变
|
biàn huàn wú qióng
|
变幻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
鲁迅《书信集 致杨霁云》:“但是‘作家’之变幻无穷,一面固觉是文坛之不幸,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
|
BHW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变万化、变幻无常
|
一成不变
|
./MWNt.html
|
bian huan wu qiong
|
|
2253
|
变脸变色
|
变
|
biàn liǎn biàn sè
|
因内心惊、惧、急、怒而改变面色。
|
《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那知李尚尚一听,就变脸变色地发起脾气来。”
|
BLB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颜变色
|
面不改色
|
./MzRpaw==.html
|
bian lian bian se
|
|
2101
|
变名易姓
|
变
|
biàn míng yì xìng
|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
|
BMY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名换姓
|
|
./andv.html
|
bian ming yi xing
|
|
2254
|
辨日炎凉
|
辨
|
biàn rì yán liáng
|
古代传说中辩论太阳离地远近的故事。后以之形容儿童的聪明早慧。
|
《列子 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列子 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
BRYL
|
一般成语
|
|
|
|
./MzRqbw==.html
|
bian ri yan liang
|
|
2102
|
变色易容
|
变
|
biàn sè yì róng
|
变、易:改变。色、容:脸色、表情。形容惊惶失措的神情。
|
《战国策·秦策·范睢说秦王》:“是日见范睢,见者无不变色易容。”
|
BSY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脸变色
|
|
./and5.html
|
bian se yi rong
|
|
2255
|
变色之言
|
变
|
biàn sè zhī yán
|
使脸色改变的话。多指为争论是非曲直而冲动发怒时说的话。
|
《汉书 匡衡传》:“朝有变色之言,则下有争斗之患。
|
BS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Rrcw==.html
|
bian se zhi yan
|
|
1380
|
变生不测
|
变
|
biàn shēng bù cè
|
变: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不测:意外。变故发生于突然之间。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
BS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飞来横祸
|
|
./ang4.html
|
bian sheng bu ce
|
|
2103
|
变生肘腋
|
变
|
biàn shēng zhǒu yè
|
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
BS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腹之患、祸生肘腋
|
|
./anhp.html
|
bian sheng zhou 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