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359 闭门却扫 bì mén què sǎo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汉 应劭《风俗通 十反》:“蜀郡太守颖川刘胜季陵,去官在家,闭门却扫。” BMQ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闭门谢客 ./amww.html bi men que sao
2242 闭门埽轨 bì mén sào guǐ 谓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BMSG 一般成语 ./MzQwOA==.html bi men sao gui
1360 闭门思过 bì mén sī guò 思:思索;反省;过:过失;错误。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 宋 徐铉《亚元舍人猥贻佳作因为长歌聊以为报》:“闭门思过谢来客,知恩省分宽离忧。” BMS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反躬自省、闭阁思过 不思悔改 ./amxh.html bi men si guo
1847 闭门谢客 bì mén xiè kè 指不接待客人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11回:“我从此闭门谢客,永不见人。” BMX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闭门却扫 高朋满座、宾客盈门 ./Nm9zdw==.html bi men xie ke
1361 闭门造车 bì mén zào chē 原意指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门来造成的车子;用起来也能合辙。现用以比喻不进行调查研究;只凭主观想象办 ... 宋 朱熹《或问》第五卷:“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BMZ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拒谏饰非、独断专行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amx1.html bi men zao che
1716 闭明塞聪 bì míng sè cōng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汉 王充《论衡 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BMS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闭目塞听 ./MzQxYw==.html bi ming se cong
1350 笔墨官司 bǐ mò guān sī 笔墨:文字;官司:诉讼。写状子起诉。指书面上的辩论。 清 许叶芬《红楼梦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非仅为懵懂辈饶舌,打无谓笔墨官司也。” BMG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笔枪纸弹、笔诛墨伐 刀兵相见 ./amRz.html bi mo guan si
1825 笔墨之林 bǐ mò zhī lín 斯文萃集的地方。 汉 王充《论衡 对作》:“汉家极笔墨之林,书论之造,汉家尤多。” BM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jdtMA==.html bi mo zhi lin
1845 笔墨纸砚 bǐ mò zhǐ yàn 指书写工具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6回:“就叫家人将带来的笔墨纸砚分在各人面前,大家做诗。” BM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文房四宝、文房四侯、文房四物 ./Nm9zYw==.html bi mo zhi yan
2243 闭目塞聪 bì mù sāi cōng 聪:听觉敏锐,这里指听觉。闭着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亦作“闭目塞听”、“闭明塞聪” ...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BMS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闭明塞聪 ./MzQxbQ==.html bi mu sai cong
1717 闭目塞耳 bì mù sè ěr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隋书 东夷传 高丽》:“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 BMSE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闭目塞听、闭目塞聪 ./MzQxdw==.html bi mu se er
1362 闭目塞听 bì mù sè tīng 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东汉 王充《论衡 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BMS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闭关自守、闭目塞聪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am00.html bi mu se ting
1051 避难就易 bì nán jiù yì 避:躲开,回避。避开困难的拣容易的做 《元史 文宗纪四》:“大都总管刘原仁称疾,久不视事,及迁同知储政院事,即就职,侥幸巧宦,避难就易。” BNJ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难趋易 ./MXcy.html bi nan jiu yi
1718 避难趋易 bì nán qiù yì 指避开困难的而拣容易的做。 见“避难就易”。 BNQ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难就易 ./MzQyNg==.html bi nan qiu yi
1719 避溺山隅 bì nì shān yú 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汉 司马相如《美人赋》:“譬于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 BNS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zQyZw==.html bi ni shan yu
2028 避其锐气 bì qí ruì qì 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避开敌人的旺盛气势,等敌人疲惫松懈时再狠狠打击 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BQR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实击虚 ./OTdkcQ==.html bi qi rui qi
1052 避强击弱 bì qiáng jī ruò 指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打其疲弱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 BQJ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实击虚、避强打弱 ./MXdj.html bi qiang ji ruo
1846 笔枪纸弹 bǐ qiāng zhǐ dàn 指用笔墨文章作为论战的武器 邹韬奋《抗战以来·“笔杆暴动”》:“现代很流行的用语,指笔和书报为‘笔枪纸弹’。” BQZ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m9zbQ==.html bi qiang zhi dan
990 鼻青脸肿 bí qīng liǎn zhǒng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4回:“这恶贼原想着是个暗算,趁着军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备,这一脚定然鼻青脸 ... BQL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青眼肿 ./MTNx.html bi qing lian zhong
1720 鼻青眼乌 bí qīng yǎn wū 鼻子发青,眼圈发黑。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古华《水酒湾纪事》:“若不趁早回头……肯定有跌大跤子、鼻青眼乌的时侯。” BQY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青眼肿、鼻青眼紫 ./MzQzdQ==.html bi qing yan wu
1721 鼻青眼肿 bí qīng yǎn zhǒng 鼻子发青,眼睛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亦比喻遭受严重打击、挫折的 《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众人齐上,把一个德行之儒做下了个胯下之客,打得鼻青眼肿。” BQ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青眼紫 ./MzQ0NA==.html bi qing yan zhong
1722 鼻青眼紫 bí qīng yǎn zǐ 鼻子发青,眼圈发紫。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张石山《甜苣儿》:“果然,没隔几天,场里打麦子的时候,四黑牛找个碴儿,劈头盖脑地把甜苣儿打个鼻青眼紫 ... BQ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青眼乌 ./MzQ0ZQ==.html bi qing yan zi
992 比权量力 bǐ quán liàng lì 比:比较;量:估量。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 汉 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BQL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权衡轻重 ./MTR1.html bi quan liang li
2244 避人耳目 bì rén ěr mù 指避免走漏消息。 ? BRE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掩人耳目 ./MzQ0bw==.html bi ren er mu
988 逼人太甚 bī rén tài shèn 逼:逼迫;甚:超过。指对人逼迫不留余地 清 王韬《淞滨琐话 记双烈》:“潜行反间之谋,洵逼人太甚!” BRT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欺人太甚 ./MTM2.html bi ren tai shen
2245 避人眼目 bì rén yǎn mù 见“避人耳目”。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 ... BRY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避人耳目 ./MzQ0eQ==.html bi ren yan mu
997 笔扫千军 bǐ sǎo qiān jūn 扫:清除,消灭。形容笔力雄健,雄奇奔放,无所匹敌 唐 杜甫《醉歌行》诗:“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BSQ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Tg2.html bi sao qian jun
989 逼上梁山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梁山:又称梁山泊;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 ...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而且要有一种相当的压力,就是公开号召,开许多会,将起军来,‘逼上梁山’。 ... BSL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迫不得已、铤而走险 自觉自愿、自告奋勇 ./MTNn.html bi shang liang shan
2246 俛拾地芥 bì shí dì jiè 比喻极易获得。 BSDJ 一般成语 ./MzQ1OA==.html bi shi di jie
1053 避实击虚 bì shí jī xū 虚:空虚。避开敌人的主力所在,攻击其防御薄弱之处 先秦 孙武《孙子 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BS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实就虚 以卵投石 ./MXdt.html bi shi ji xu
1054 避实就虚 bí shí jiù xū 实:实力;就:接近;趋向;虚:空虚;虚弱。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现也指办事先找容易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要略》:“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 BS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重就轻、避难就易、声东击西 以卵击石、飞蛾投火 ./MXd3.html bi shi jiu xu
2247 俛拾仰取 bì shí yǎng qǔ 谓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 ... BSYQ 一般成语 ./MzQ2Mg==.html bi shi yang qu
994 比手划脚 bǐ shǒu huà jiǎo 比:比拟。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杨朔《金字塔夜月》:“老看守却像没听见,紧自比手划脚说。” BSH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指手划脚 ./MTY4.html bi shou hua jiao
1858 匕首投枪 bǐ shǒu tóu qiāng 匕首:短剑。比喻短小犀利击中要害的文章 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BST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nZndw==.html bi shou tou qiang
1055 避俗趋新 bì sú qū xīn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叶圣陶《未厌集 苦辛》:“‘拜年’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崇尚虚文的陋俗罢了。于是相率不‘拜年’,表示避 ... BSQ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Xhx.html bi su qu xin
1723 鼻塌唇青 bí tǎ chún qīng 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李涵秋《广陵潮》第六五回:“想罢再看看严大成,已打得鼻塌唇青,简直不成模样。” BTC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塌嘴歪 ./MzQ2Yw==.html bi ta chun qing
2021 鼻蹋嘴歪 bí tā zuǐ wāi 形容疲累不堪或十分狼狈的样子 BTZ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狼狈不堪 五关端正 ./OTR0cw==.html bi ta zui wai
1724 鼻头出火 bí tóu chū huǒ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礔砺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 ... BTC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端出火 ./MzQ3Ng==.html bi tou chu huo
1725 笔头生花 bǐ tóu shēng huā 形容诗文写得绚丽多采,非常漂亮。亦作“笔底生花”、“笔下生花”。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BTS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笔底生花 ./MzQ3Zw==.html bi tou sheng hua
2036 比物连类 bǐ wù lián lèi 比物:比喻;连:连缀;类:相同的事物。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然其连类比物,有足悲者,亦可谓抗直不挠。” BWL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分门别类 ./MTZp.html bi wu lian lei
1342 鼻息如雷 bí xī rú léi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 BXR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鼾声如雷 ./ajlj.html bi xi ru lei
1351 笔下超生 bǐ xià chāo shēng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 BXC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笔底超生 ./amVt.html bi xia chao sheng
1998 笔下留情 bǐ xià liú qíng 指写文章时作者的措词和用意委婉留有情面 张贤亮《睡前絮语》:“在‘文革’时期是要判我们刑的,还是请评论家笔下留情为好。” BXL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秉笔直书 ./OG5kcQ==.html bi xia liu qing
1352 笔下生花 bǐ xià shēng huā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花城》1980年第7期:“你们这些笔下生花的文人墨客,调查只不过是为现成观点抓例子罢了。” BXS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妙笔生花 ./amV3.html bi xia sheng hua
1909 比下有余 bǐ xià yǒu yú 比:比较。对所处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形容满足现状,不求进取 清·沈复《浮生六记》第六卷:“古人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此最是寻乐妙法也。” BX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比上不足 ./NzdiYQ==.html bi xia you yu
2027 避凶就吉 bì xiōng jiù jí 避:避开;就:趋。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6回:“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轻举妄动。” BXJ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凶趋吉 ./OTdjdw==.html bi xiong jiu ji
1056 避凶趋吉 bì xiōng qū jí 避:避开;趋:奔赴。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 宋 王观国《学林 祠卜》:“以此知曾参不入胜母,汉祖不留柏人,避凶趋吉,所不可废。” BXQ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祸就福 ./MXkw.html bi xiong qu ji
1368 碧血丹心 bì xuè dān xīn 碧血:血化为碧玉;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BXD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赤胆忠心、披肝沥胆、赤子之心 叵测之心、包藏祸心、背信弃义 ./anBx.html bi xue dan xin
2003 婢学夫人 bì xué fū rén 婢女学作夫人,比喻刻意去学,却总不能像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他这日见两奶奶都戴着双翠雁儿,也把那只戴在头上,婢学夫人,十分得意 ... BXF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婢作夫人 栩栩如生 ./OHRuMA==.html bi xue fu ren
998 鄙夷不屑 bǐ yí bù xiè 鄙夷:轻视,看不起;不屑:认为不值得。轻视,看不起 叶圣陶《倪焕之》九:“难得笑的平板的脸上却浮着鄙夷不屑的笑意。” BYB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屑一顾 ./MThx.html bi yi bu 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