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52
|
结舌杜口
|
结
|
jié shé dù kǒu
|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子,动弹不得。杜:堵塞。保持缄默,闭口不言。形容因恐惧而不敢说话。
|
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
JSD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杜口结舌、结舌钳口
|
|
./M3puNA==.html
|
jie she du kou
|
|
15868
|
戒奢宁俭
|
戒
|
jie she ning jian
|
戒:戒除;奢:奢侈;宁:宁可,宁愿;俭:节俭。宁愿节俭,也要戒除奢侈。
|
《论语·八佾》:“礼,与其奢也,宁俭。”
|
JSN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p6YQ==.html
|
jie she ning jian
|
|
16153
|
借身报仇
|
借
|
jiè shēn bào chóu
|
见“借交报仇”。
|
明·高启《结交少年场行》:“结交须结游侠儿,借身报仇心不疑。”
|
JS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借客报仇、借交报仇
|
|
./M3puZQ==.html
|
jie shen bao chou
|
|
15587
|
洁身自爱
|
洁
|
jié shēn zì ài
|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
《孟子 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
JSZ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洁身自好、束身自爱、束身自修
|
同流合污
|
./M3pueQ==.html
|
jie shen zi ai
|
|
15299
|
洁身自好
|
洁
|
jié shēn zì hào
|
洁:沌洁;好:喜爱。保持自身的清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不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
JS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明哲保身
|
同流合污
|
./MWZ2cw==.html
|
jie shen zi hao
|
|
16154
|
洁身自守
|
洁
|
jié shēn zì shǒu
|
保持住个人自身的纯洁。
|
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她在大学时曾经恋爱过,但由于这次恋爱严重地伤害了她的心,以后她就把情丝一刀 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她在大学时曾经恋爱过,但由于这次恋爱严重地伤害了她的心,以后她就把情丝一刀斩断,洁身自守了。”...
|
JS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洁身自好
|
同流合污
|
./M3pvOA==.html
|
jie shen zi shou
|
|
16155
|
借尸还阳
|
借
|
jiè shī hái yáng
|
犹言借尸还魂。
|
何其芳《理性与历史》:“以后再有法西斯蒂的鬼魂借尸还阳的话,总可以少骗几个人吧。”
|
JSH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借尸还魂
|
|
./M3pvaQ==.html
|
jie shi hai yang
|
|
15514
|
借尸还魂
|
借
|
jiè shī huán hún
|
迷信传说;人死以后灵魂可以借别人的尸体复活。比喻已经没落或死亡的事物又以另一种形式或名义出现。
|
元 岳伯川《铁拐李》楔子:“岳寿,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尸体是小李屠,魂灵是 元 岳伯川《铁拐李》楔子:“岳寿,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尸体是小李屠,魂灵是岳寿。”...
|
JSH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
|
./MWs3Mg==.html
|
jie shi huan hun
|
|
15848
|
借书留真
|
借
|
jiè shū liú zhēn
|
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
《汉书·河间献王传》:“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
JSL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kyeQ==.html
|
jie shu liu zhen
|
|
15398
|
劫数难逃
|
劫
|
jié shù nán táo
|
佛家用语,命中注定的灾祸。命中注定的灾祸难以逃脱。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0回:“那怕你佛祖亲来,也消了胸中五气。逢此阵劫数难逃,遇他时真人怎躲。”
|
JSN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在劫难逃
|
|
./MWhubw==.html
|
jie shu nan tao
|
|
16156
|
借水推船
|
借
|
jiè shuǐ tuī chuán
|
亦作“借水行舟”。谓趁势行事。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狱官借水推船,权把吴清收监,候病痊再审,二赵取保在外。”
|
JST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借水行舟
|
|
./M3pvcw==.html
|
jie shui tui chuan
|
|
16157
|
借水行舟
|
借
|
jiè shuǐ xíng zhōu
|
见“借水推船”。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6回:“我家老爷是个清官,并无许多银两,又说小人借水行舟,希图这三百两银子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6回:“我家老爷是个清官,并无许多银两,又说小人借水行舟,希图这三百两银子,将我打了二十板子。”...
|
JSX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借水推船
|
|
./M3pwMg==.html
|
jie shui xing zhou
|
|
16158
|
桀贪骜诈
|
桀
|
jié tān ào zhà
|
凶暴贪婪而又傲慢狡诈。
|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虽其桀贪骜诈若李世忠、陈国瑞之流,苟有一节可用,必给以函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虽其桀贪骜诈若李世忠、陈国瑞之流,苟有一节可用,必给以函牍,殷勤讽勉,奖其长而指其过,劝令痛改前非。”...
|
JTA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3pwYw==.html
|
jie tan ao zha
|
|
16159
|
街谈巷说
|
街
|
jiē tán xiàng shuō
|
见“街谈巷议”。
|
《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 《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
JT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谈市语、街谈巷谚、街谈巷议
|
|
./M3pwbQ==.html
|
jie tan xiang shuo
|
|
16160
|
街谈巷谚
|
街
|
jiē tán xiàng yàn
|
见“街谈巷议”。
|
清·昭梿《啸亭杂录·松相公好理学》:“公于召见时,凡民间隐情,街谈巷谚,无不率口而出,毫无隐忌,故人 清·昭梿《啸亭杂录·松相公好理学》:“公于召见时,凡民间隐情,街谈巷谚,无不率口而出,毫无隐忌,故人多尼之。”...
|
JT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谈巷说、街谈巷语、街谈巷议
|
|
./M3pwdw==.html
|
jie tan xiang yan
|
|
15462
|
街谈巷议
|
街
|
jiē tán xiàng yì
|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论。
|
汉 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
|
JT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说纷纭、交头接耳
|
|
./MWl4OA==.html
|
jie tan xiang yi
|
|
15588
|
街谈巷语
|
街
|
jiē tán xiàng yǔ
|
见“街谈巷议”。
|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JT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谈巷谚、街谭巷议、街谈巷议
|
|
./M3pxZw==.html
|
jie tan xiang yu
|
|
15450
|
借题发挥
|
借
|
jiè tí fā huī
|
发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借谈论另一个题目来表示自己真正的意思。
|
王衡《郁轮袍》第二折:“我随分划几划便罢,这个原是借题发挥。”
|
JTF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小题大作、指桑骂槐
|
大题小作
|
./MWlwcQ==.html
|
jie ti fa hui
|
|
16161
|
截铁斩钉
|
截
|
jié tiě zhǎn dìng
|
同“斩钉截铁”。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干脆。佛教禅宗比喻截断妄想。
|
《古尊宿语录》第22卷:“有时截铁斩钉,纪干不可。”
|
JT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斩钉截铁
|
|
./M3pxcQ==.html
|
jie tie zhan ding
|
|
16162
|
燋头烂额
|
燋
|
jiē tóu làn é
|
同“焦头烂额”。
|
|
JTLE
|
一般成语
|
|
|
|
./M3pyMA==.html
|
jie tou lan e
|
|
16163
|
街头巷底
|
街
|
jiē tóu xiàng dǐ
|
见“街头巷尾”。
|
刘大白《卖花女》诗:“杏花红了,梨花白了,街头巷底声声叫。”
|
JTX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头巷尾、街头巷口、巷尾街头
|
|
./M3pyYQ==.html
|
jie tou xiang di
|
|
15756
|
街头巷口
|
街
|
jiē tóu xiàng kǒu
|
巷:胡同。指大街小巷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以贩卖书报盛极一时的各街头巷口的小书摊也完全改变模样。”
|
JTX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头巷尾、街头巷底、巷尾街头
|
|
./OHhiOA==.html
|
jie tou xiang kou
|
|
15228
|
街头巷尾
|
街
|
jiē tóu xiàng wěi
|
指大街小巷。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太子道一禅师》:“曰:‘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日:‘街头巷尾。’”
|
JTX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街小巷
|
|
./MWVxeQ==.html
|
jie tou xiang wei
|
|
15300
|
节外生枝
|
节
|
jié wài shēng zhī
|
节:竹子分枝长叶的地方。竹子应该在节外生枝;节外生出杈枝来。比喻在不应该出现问题的地方又产生了新的问 节:竹子分枝长叶的地方。竹子应该在节外生枝;节外生出杈枝来。比喻在不应该出现问题的地方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也用作“节上生枝”。...
|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不是我节外生枝,囊里盛锥,谁着你夺人爱女,逞己风流,被咱都知。”
|
JWS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横生枝节、节上生枝
|
一帆风顺
|
./MWZ3Mg==.html
|
jie wai sheng zhi
|
|
15780
|
解弦更张
|
解
|
jiě xián gēng zhāng
|
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
|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
JXG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弦更张
|
|
./OTg4.html
|
jie xian geng zhang
|
|
15308
|
街巷阡陌
|
街
|
jiē xiàng qiān mò
|
阡陌:小道。指大街小巷各个地方。
|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至京师又聚会祀西王母,设祭于街巷阡陌。”
|
JXQ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街小巷
|
|
./MWcwOA==.html
|
jie xiang qian mo
|
|
15742
|
接续香烟
|
接
|
jiē xù xiāng yān
|
接:连接,继承;续:连接下去;香烟:祭品,指祭享。比喻生养子孙,繁衍不断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7回:“官人既然作了官,总以接续香烟为重,从此要早毕婚姻,成家立业要紧。”
|
JX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接绍香烟
|
断子绝孙
|
./OHJ2eQ==.html
|
jie xu xiang yan
|
|
16164
|
疥癣之疾
|
疥
|
jiè xuǎn zhī jí
|
疥、癣:轻度的皮肤病。比喻无关紧要,不碍大局的小毛病、小问题、小障碍。亦作“疥癞之疾”、“疥癞之患” 疥、癣:轻度的皮肤病。比喻无关紧要,不碍大局的小毛病、小问题、小障碍。亦作“疥癞之疾”、“疥癞之患”、“疥癣之病”、“癣疥之疾”。...
|
元·关汉卿《山神庙裴度还带》第二折:“我虽在人闾闾之下,眉睫之间,又不比斗筲之器,疥癣之疾。”
|
JX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疥癣之病、疥癞之患、疥癞之疾
|
|
./M3pyaw==.html
|
jie xuan zhi ji
|
|
16165
|
解衣抱火
|
解
|
jiě yī bào huǒ
|
见“解衣包火”。
|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清·唐训方《里语征实》卷下引作“解衣抱火”。...
|
JYB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解衣包火
|
|
./M3pzNA==.html
|
jie yi bao huo
|
|
16166
|
解衣包火
|
解
|
jiě yī bāo huǒ
|
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
JYB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解衣抱火
|
|
./M3pzZQ==.html
|
jie yi bao huo
|
|
16167
|
解衣盘礴
|
解
|
jiě yī pán bó
|
同“解衣般礴”。
|
|
JYPB
|
一般成语
|
|
|
|
./M3pzbw==.html
|
jie yi pan bo
|
|
16168
|
解衣盘磅
|
解
|
jiě yī pán páng
|
同“解衣般礴”。
|
|
JYPP
|
一般成语
|
|
|
|
./M3pzeQ==.html
|
jie yi pan pang
|
|
16169
|
解衣磅礴
|
解
|
jiě yī páng bó
|
同“解衣般礴”。
|
|
JYPB
|
一般成语
|
|
|
|
./M3p0OA==.html
|
jie yi pang bo
|
|
16170
|
解疑释惑
|
解
|
jiě yí shì huò
|
解:解释;释:消除。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
|
汉 孔融《荐祢衡表》:“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
JY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p0aQ==.html
|
jie yi shi huo
|
|
15345
|
节衣缩食
|
节
|
jié yī suō shí
|
节:节约;节省;缩:缩减。省吃俭用;非常节俭。
|
宋 陆游《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
JY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布衣疏食、艰苦朴素、缩衣节食
|
穷奢极欲、铺张浪费、花天酒地
|
./MWdraQ==.html
|
jie yi suo shi
|
|
15847
|
解衣推食
|
解
|
jiě yī tuī shí
|
推:让。把衣服脱给别人穿;把食物让给别人吃。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
JYT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助人为乐、慷慨解囊
|
|
./MWkybw==.html
|
jie yi tui shi
|
|
15781
|
解衣衣人
|
解
|
jiě yī yì rén
|
脱下衣服给别人穿。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
JYY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
嫁祸于人、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
./OThp.html
|
jie yi yi ren
|
|
15392
|
竭泽而渔
|
竭
|
jié zé ér yú
|
竭:弄尽;泽:池塘;渔:捕鱼。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也比喻残酷榨取。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
JZE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杀鸡取卵、不留余地
|
从长计议
|
./MWhqOA==.html
|
jie ze er yu
|
|
15855
|
竭泽焚薮
|
竭
|
jié zé fén sǒu
|
竭:排水。薮:指草野。排干池水捕鱼,烧光草野捉兽。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
|
《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可,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 《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可,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
JZF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竭泽焚林
|
|
./MWowdQ==.html
|
jie ze fen sou
|
|
15826
|
截趾适屦
|
截
|
jié zhǐ shì jù
|
切断脚趾去适合鞋子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迁就。
|
《后汉书·荀爽传》:“截趾适屦,敦云其愚。”
|
JZSJ
|
一般成语
|
|
|
|
./MWZ1NA==.html
|
jie zhi shi ju
|
|
15430
|
接踵而来
|
接
|
jiē zhǒng ér lái
|
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到来;脚步紧相连。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当此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老夫子系天下人望,我倒可惜他多此一段闲情逸致!”
|
JZE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接二连三、络绎不绝
|
|
./MWlhNg==.html
|
jie zhong er lai
|
|
15365
|
接踵而至
|
接
|
jiē zhǒng ér zhì
|
踵:脚后跟;接踵:足跟相接。后头的人脚尖挨上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形容人特别多;络绎不绝。 踵:脚后跟;接踵:足跟相接。后头的人脚尖挨上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形容人特别多;络绎不绝。或事情连续不断地发生。也作“继踵而至”、“接踵而来”。...
|
《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下》:“是日唐主大军接踵而至。”
|
JZE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联翩而至、川流不息、接二连三
|
|
./MWd4YQ==.html
|
jie zhong er zhi
|
|
16171
|
洁浊扬清
|
洁
|
jié zhuó yáng qīng
|
犹激浊扬清。
|
《新唐书·王珪传》:“至洁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
JZY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激浊扬清
|
|
./M3p1bQ==.html
|
jie zhuo yang qing
|
|
14982
|
捷足先得
|
捷
|
jié zú xiān dé
|
捷:快;敏捷;足:脚步。跑得快先得到。指行动敏捷的人先达到目的。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迎驾》:“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们不可落他人之后。”
|
JZ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捷足先登
|
|
./OTZr.html
|
jie zu xian de
|
|
14983
|
捷足先登
|
捷
|
jié zú xiān dēng
|
登:方言“得来”的合音。脚步快的先得到。比喻行动敏捷的人优先达到目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JZ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捷足先得
|
姗姗来迟
|
./OTZ1.html
|
jie zu xian deng
|
|
16172
|
金榜挂名
|
金
|
jīn bǎng guà míng
|
见“金榜题名”。
|
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直等的俺孩儿金榜挂名时,那其间新婚燕尔。”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 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直等的俺孩儿金榜挂名时,那其间新婚燕尔。”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若要洞府花烛夜,必须金榜挂名时。”...
|
JBG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金榜题名
|
名落孙山
|
./M3p1dw==.html
|
jin bang gua ming
|
|
15533
|
金榜题名
|
金
|
jīn bǎng tí míng
|
金榜:科举时代殿试揭晓的黄榜;题名:写上名字。名字写在金榜上。泛指通过考试后被录取。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
JBT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金榜挂名、名列前茅
|
名落孙山、榜上无名
|
./MWw4MA==.html
|
jin bang ti ming
|
|
14999
|
进本退末
|
进
|
jìn běn tuì mò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西汉 桓宽《盐铁论 本议》:“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
JBT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舍本求末
|
./OWVj.html
|
jin ben tui mo
|
|
15349
|
金碧辉煌
|
金
|
jīn bì huī huáng
|
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形容建筑物装饰陈设等异常绚丽精彩;光辉灿烂的样 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形容建筑物装饰陈设等异常绚丽精彩;光辉灿烂的样子。...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碧辉煌。”
|
JBH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富丽堂皇
|
黯然无光
|
./MWduaw==.html
|
jin bi hui huang
|
|
16173
|
金璧辉煌
|
金
|
jīn bì huī huáng
|
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
|
JBH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金碧辉煌、金碧辉映
|
|
./M3p3MA==.html
|
jin bi hui hu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