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58
|
高世之智
|
高
|
gāo shì zhī zhì
|
高世:超出世人;智:才智。超出世俗的才智。形容非凡的才智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二十三年》:“臣光曰: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
|
GS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00cQ==.html
|
gao shi zhi zhi
|
|
11681
|
高耸入云
|
高
|
gāo sǒng rù yún
|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
GS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直插云霄、高耸云霄
|
|
./M254cQ==.html
|
gao song ru yun
|
|
11448
|
高抬贵手
|
高
|
gāo tái guì shǒu
|
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
|
元 范康《竹叶舟》第四折:“弟子愚眉肉眼,怎知道真仙下降,只望高抬贵手,与我拂除尘俗者。”
|
GT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绝不轻饶
|
./MTViaQ==.html
|
gao tai gui shou
|
|
12076
|
高抬明镜
|
高
|
gāo tái míng jìng
|
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
|
《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 《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
|
GTM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明镜高悬
|
|
./M255YQ==.html
|
gao tai ming jing
|
|
11332
|
高谈大论
|
高
|
gāo tán dà lùn
|
指不切实际的言谈、议论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江西学者自以为得陆删定之学,便高谈大论,略无忌惮。”
|
GTD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高谈阔论
|
沉默寡言
|
./N25r.html
|
gao tan da lun
|
|
11435
|
高谈弘论
|
高
|
gāo tán hóng lùn
|
弘:大。高深空洞不切实际的谈论。
|
晋·袁宏《后汉记》第四卷:“尝疾俗儒高谈弘论,不切时务。”
|
GTH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高谈大论
|
|
./MTUybQ==.html
|
gao tan hong lun
|
|
12557
|
高谈剧论
|
高
|
gāo tán jù lùn
|
剧:剧烈。高妙空洞而激烈的议论
|
宋·沈瀛《念奴娇》词:“尔汝忘形,高谈剧论,莫遣人来促。”
|
GT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谈阔论
|
|
./OG00Ng==.html
|
gao tan ju lun
|
|
11495
|
高谈阔论
|
高
|
gāo tán kuò lùn
|
高:大声地;阔:广阔。指志趣高雅、范围广泛的谈论。多含褒义。也指大发议论或不着边际地谈论。多含贬义。
|
唐 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
GTK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夸夸其谈、侃侃而谈
|
一言不发、沉默寡言
|
./MTV4Ng==.html
|
gao tan kuo lun
|
|
11488
|
高谈雄辩
|
高
|
gāo tán xióng biàn
|
大发议论,长于说理。形容能言善辩。
|
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
GTXB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能言善辩
|
|
./MTV0dQ==.html
|
gao tan xiong bian
|
|
12556
|
高谈虚辞
|
高
|
gāo tán xū cí
|
高:高超;虚:空。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
|
宋·张方平《论国计》:“故货食者,人事之确论,非高谈虚辞之可致也。”
|
GTX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高谈虚论、虚论高议、虚谈高论
|
|
./OG0zdw==.html
|
gao tan xu ci
|
|
12077
|
高谈虚论
|
高
|
gāo tán xū lùn
|
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
|
《六韬·上贤》:“不图大事,贪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说于人主,王者慎勿使。”
|
GTX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高谈虚辞、高谈虚议、虚谈高论
|
|
./M255aw==.html
|
gao tan xu lun
|
|
12555
|
高谈雅步
|
高
|
gāo tán yǎ bù
|
高:高超;雅:美好。指言谈高妙,举止文雅
|
晋·陆机《百年歌》:“光车骏马游都城,高谈雅步何盈盈。”
|
GTY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0zbQ==.html
|
gao tan ya bu
|
|
12078
|
高堂大厦
|
高
|
gāo táng dà shà
|
见“高楼大厦”。
|
元·杨暹《刘行首》第四折:“师父,此处索是幽静,弟子不恋高堂大厦。”
|
GT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楼大厦、高堂广厦
|
|
./M255dQ==.html
|
gao tang da sha
|
|
12554
|
高堂广厦
|
高
|
gāo táng guǎng shà
|
厦:高大的房屋。指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高堂广厦,玉宇琼楼,是坟山上起得的享堂。”
|
GTG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堂大厦、高楼大厦
|
|
./OG0zMg==.html
|
gao tang guang sha
|
|
11682
|
高头大马
|
高
|
gāo tóu dà mǎ
|
指体形高大的马。也比喻人的体形高大。
|
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这个人浑身都是新衣服,铺盖齐整,随身有兵器,骑的是高头大马。”
|
GTD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高马大
|
|
./M256ZQ==.html
|
gao tou da ma
|
|
12079
|
高头讲章
|
高
|
gāo tóu jiǎng zhāng
|
经书正文上端留有较宽空白,刊印讲解文字,这些文字称为“高头讲章”
|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先生见了那没头没脑辟空而来的十五个大字,正不知从那里开口,才入得进这中庸两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先生见了那没头没脑辟空而来的十五个大字,正不知从那里开口,才入得进这中庸两个字,只得先看了一遍高头讲章,照着那讲章往下敷衍半日,才得讲完。”...
|
GTJ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256bw==.html
|
gao tou jiang zhang
|
|
12678
|
告往知来
|
告
|
gào wǎng zhī lái
|
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
《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GWZ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R4Mg==.html
|
gao wang zhi lai
|
|
12700
|
高位厚禄
|
高
|
gāo wèi hòu lù
|
位:官职,官位;禄:俸禄。官职高贵,俸禄丰厚。
|
《汉书·董仲舒传》:“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
|
GWH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官厚禄、高位重禄
|
|
./MTVzcQ==.html
|
gao wei hou lu
|
|
12080
|
高位重禄
|
高
|
gāo wèi zhòng lù
|
见“高位厚禄”。
|
宋·苏轼《策略五》:“圣人知其然,是以去苛礼而务至诚,黜虚名而求实效,不爱高位重禄以致山林之士。”
|
GW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位厚禄
|
|
./M256eQ==.html
|
gao wei zhong lu
|
|
12081
|
高文大册
|
高
|
gāo wén dà cè
|
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
宋 汪藻《序》一时高文大册,悉出其手。”
|
GWD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文典册、高文典策
|
|
./M28wOA==.html
|
gao wen da ce
|
|
11389
|
高文典册
|
高
|
gāo wén diǎn cè
|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
|
GWD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文典策
|
|
./MTRibw==.html
|
gao wen dian ce
|
|
12082
|
高文典策
|
高
|
gāo wén diǎn cè
|
见“高文典册”。
|
宋·王安石《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闳言崇议,足以经纶王家;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
|
GWD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文大册、高文典册
|
|
./M28waQ==.html
|
gao wen dian ce
|
|
12553
|
高文雅典
|
高
|
gāo wén yǎ diǎn
|
雅:雅正;典:典籍。高深的文章,雅正的典籍
|
恽代英《致沈葆秀书》:“自然之情中所发自然之文,较高文雅典尤有价值多多也。”
|
GW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0yaQ==.html
|
gao wen ya dian
|
|
11524
|
高卧东山
|
高
|
gāo wò dōng shān
|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
《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
GW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山高卧
|
东山再起
|
./MTY5NA==.html
|
gao wo dong shan
|
|
11415
|
高屋建瓴
|
高
|
gāo wū jiàn líng
|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
GWJ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居高临下
|
|
./MTRzMg==.html
|
gao wu jian ling
|
|
12083
|
高下其手
|
高
|
gāo xià qí shǒu
|
犹言上下其手。
|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官制》:“五代以来,诸州马步军虞侯以衙校为之,太祖虑其任私,高下其手,乃置司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官制》:“五代以来,诸州马步军虞侯以衙校为之,太祖虑其任私,高下其手,乃置司寇参军,以进士、‘九经’及第人充之。”...
|
GXQ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上下其手
|
|
./M28wcw==.html
|
gao xia qi shou
|
|
12084
|
高下任心
|
高
|
gāo xià rèn xīn
|
见“高下在心”。
|
《晋书·王敦传》:“进人退士,高下任心,奸狡饕餮,未有隗(刘隗)比。”
|
GXR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下在心
|
|
./M28xMg==.html
|
gao xia ren xin
|
|
12085
|
高下在口
|
高
|
gāo xià zài kǒu
|
犹言信口雌黄。
|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三班吏丛猥,老胥抱文书升堂取判者,皆高下在口,异时长官漫不省察,谨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三班吏丛猥,老胥抱文书升堂取判者,皆高下在口,异时长官漫不省察,谨占署而已。”...
|
GXZ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信口雌黄
|
|
./M28xYw==.html
|
gao xia zai kou
|
|
12086
|
高下在手
|
高
|
gāo xià zài shǒu
|
同“高下其手”。
|
宋·叶適《观文殿学士知枢密院事陈公文集序》:“同列或二心二意,高下在手,必正色力争,宁亟去,无苟徇, 宋·叶適《观文殿学士知枢密院事陈公文集序》:“同列或二心二意,高下在手,必正色力争,宁亟去,无苟徇,亦以此见排于俗。”...
|
GXZ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高下其手
|
|
./M28xbQ==.html
|
gao xia zai shou
|
|
12664
|
高下在心
|
高
|
gāo xià zài xīn
|
高下:比喻伸和屈。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况,采取适当办法。后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
|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
|
GXZ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下任心
|
|
./MTRoOA==.html
|
gao xia zai xin
|
|
12667
|
槁项黄馘
|
槁
|
gǎo xiàng huáng xù
|
杭:枯干;项:颈项;馘:脸。颈项枯瘦,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
庄周《庄子 列御寇》:“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
GXHX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面黄肌瘦
|
肥头大耳
|
./MTRpYw==.html
|
gao xiang huang xu
|
|
12661
|
高翔远引
|
高
|
gāo xiáng yuǎn yǐn
|
形容避世隐居。
|
汉·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 汉·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
GXY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翔远翥
|
|
./MTRieQ==.html
|
gao xiang yuan yin
|
|
11755
|
高姓大名
|
高
|
gāo xìng dà míng
|
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同“高名大姓”。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宋江、花荣慌忙下马,扶起那两位壮士道:‘且请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宋江、花荣慌忙下马,扶起那两位壮士道:‘且请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
|
GXD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名上姓
|
|
./NmF1eQ==.html
|
gao xing da ming
|
|
12087
|
槁形灰心
|
槁
|
gǎo xíng huī xīn
|
形容身体衰弱,意志消沉。
|
明·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
|
GXH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28yZw==.html
|
gao xing hui xin
|
|
11925
|
高悬秦镜
|
高
|
gāo xuán qín jìng
|
秦镜: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执法严明。
|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咸阳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咸阳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是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
GXQ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明镜高悬、秦镜高悬
|
|
./MTRjOA==.html
|
gao xuan qin jing
|
|
12669
|
高牙大纛
|
高
|
gāo yá dà dào
|
三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
|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
|
GYD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Rsbw==.html
|
gao ya da dao
|
|
12552
|
高雅闲淡
|
高
|
gāo yǎ xián dàn
|
高妙雅正,安闲恬淡
|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
GYX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0xeQ==.html
|
gao ya xian dan
|
|
12551
|
高阳公子
|
高
|
gāo yáng gōng zǐ
|
高阳:地名,在今河南杞县。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高阳公子休闲过,不比寻常卖酒家。”
|
GYG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阳酒徒
|
|
./OG0xbw==.html
|
gao yang gong zi
|
|
12677
|
高阳酒徒
|
高
|
gāo yáng jiǔ tú
|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
GYJ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阳公子
|
|
./MTR3cw==.html
|
gao yang jiu tu
|
|
12550
|
高业弟子
|
高
|
gāo yè dì zǐ
|
高业:高才。指优秀的门生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马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马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
|
GYD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足弟子
|
|
./OG0xZQ==.html
|
gao ye di zi
|
|
11462
|
高义薄云
|
高
|
gāo yì bó yún
|
薄:迫近。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
《宋书 谢灵运传论》:“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
GY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义薄云天
|
|
./MTVodw==.html
|
gao yi bo yun
|
|
11391
|
膏腴之地
|
膏
|
gāo yú zhī dì
|
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
|
汉·贾谊《过秦论》:“东割膏腴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
GY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膏腴之壤
|
不牧之地、不毛之地
|
./MTRkdw==.html
|
gao yu zhi di
|
|
12612
|
膏腴之壤
|
膏
|
gāo yú zhī rǎng
|
膏腴:土地肥沃;壤:土地。指土地肥沃富饶的地区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
GYZ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膏腴之地
|
不毛之地
|
./OTRlOA==.html
|
gao yu zhi rang
|
|
11683
|
膏腴子弟
|
膏
|
gāo yú zǐ dì
|
富贵人家的子弟。
|
南朝·梁·锺嵘《〈诗品〉序》:“于是庸音杂体,人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南朝·梁·锺嵘《〈诗品〉序》:“于是庸音杂体,人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
GYZ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膏粱子弟
|
|
./M28zMA==.html
|
gao yu zi di
|
|
12549
|
高曾规矩
|
高
|
gāo zēng guī jǔ
|
高曾:祖先;规矩:规则,礼法。指祖先的成法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商修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规矩。”
|
GZG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祖宗法度、祖宗成法
|
|
./OG0xNA==.html
|
gao zeng gui ju
|
|
12088
|
高斋学士
|
高
|
gāo zhāi xué shì
|
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
|
GZXS
|
一般成语
|
|
|
|
./M28zaw==.html
|
gao zhai xue shi
|
|
11517
|
高瞻远瞩
|
高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
GZY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登高望远
|
鼠目寸光、目光如豆
|
./MTY0eQ==.html
|
gao zhan yuan zhu
|
|
12089
|
高掌远跖
|
高
|
gāo zhǎng yuǎn zhí
|
比喻开拓,开辟。
|
汉 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
|
GZYZ
|
一般成语
|
|
|
|
./M28zdQ==.html
|
gao zhang yuan zhi
|
|
12638
|
高掌远蹠
|
高
|
gāo zhǎng yuǎn zhí
|
比喻开拓,开辟
|
汉 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
|
GZY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墨守成规
|
./N251.html
|
gao zhang yuan zhi
|
|
12090
|
高枕安寝
|
高
|
gāo zhěn ān qǐn
|
见“高枕而卧”。
|
《汉书·匈奴传下》:“故北狄不服,中国未得高枕安寝也。”
|
GZA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枕而卧
|
|
./M280NA==.html
|
gao zhen an 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