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32
|
各为其主
|
各
|
gè wèi qí zhǔ
|
各人为自己的主人效力。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关羽传》:“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
GWQ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狗吠非主
|
|
./MTUwZQ==.html
|
ge wei qi zhu
|
|
12375
|
各显神通
|
各
|
gè xiǎn shén tōng
|
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
|
GXS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八仙过海
|
|
./NnFnbQ==.html
|
ge xian shen tong
|
|
11819
|
各显身手
|
各
|
gè xiǎn shēn shǒu
|
各:各自;显:表现,显露;身手:本领。各自显示某人的智慧或技巧
|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
GX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显神通
|
|
./N21lMg==.html
|
ge xian shen shou
|
|
11817
|
各行其道
|
各
|
gè xíng qí dào
|
各自按照自己的轨迹行走或按认为对的去做
|
王朔《动物凶猛》:“当我们纷纷走向了社会,在人生旅途上各行其道,殊途不同归。”
|
GXQ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行其是
|
|
./N21kaQ==.html
|
ge xing qi dao
|
|
11406
|
各行其是
|
各
|
gè xíng qí shì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两者俱贤,各行其是。”
|
GX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谋其是、各自为政
|
同心同德、同心协力、戮力同心
|
./MTRvcQ==.html
|
ge xing qi shi
|
|
12123
|
各行其志
|
各
|
gè xíng qí zhì
|
见“各从其志”。
|
《北史·宇文孝伯传》:“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曰:‘吾徙必不免祸,奈何?’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 《北史·宇文孝伯传》:“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曰:‘吾徙必不免祸,奈何?’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为臣为子,知欲何之!且委质事人,本徇名义,谏而不入,将焉逃死?足下若为身计,宜远之。’于是各行其志。”...
|
GXQ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从其志
|
|
./M29mcw==.html
|
ge xing qi zhi
|
|
11816
|
各有利弊
|
各
|
gè yǒu lì bì
|
各:各自;弊:害处。指事物的作用有好处也有坏处
|
刘少奇《论党内斗争》:“这些办法,这些道路,对我们当时情况又各有利弊。”
|
GYL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利有弊
|
|
./N21jeQ==.html
|
ge you li bi
|
|
11407
|
各有千秋
|
各
|
gè yǒu qiān qiū
|
每个人都有可以流传久远的特长。比喻各有所长;各有优点。千秋:千年;指流传久远。
|
老舍《四世同堂》:“你们祁家弟兄是各有千秋!”
|
GY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有所长
|
一无是处
|
./MTRwMA==.html
|
ge you qian qiu
|
|
11690
|
各有所长
|
各
|
gè yǒu suǒ chéng
|
长:长处、优点。各有各的长处、优点。一般多指人才而言。
|
《管子 形势解》:“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 《管子 形势解》:“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
|
GY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有特长
|
各有所短
|
./M29nbQ==.html
|
ge you suo cheng
|
|
11408
|
各有所短
|
各
|
gè yǒu suǒ duǎn
|
短:不足。各有各的不足。
|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
GY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各有所长
|
./MTRwYQ==.html
|
ge you suo duan
|
|
11525
|
各有所好
|
各
|
gè yǒu suǒ hào
|
好:爱好。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指人的爱好出自人的本性,只应听其自然。
|
唐·萧颖士《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缅怀云岩路,欲往无由缘;物各有所好,违之伤自然。”
|
GY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有所爱
|
|
./MTY5bw==.html
|
ge you suo hao
|
|
11510
|
各有所职
|
各
|
gè yǒu suǒ zhí
|
各人有各人负责的事。比喻分工明确。
|
《周礼·天官·冢宰》高官分职注:“各有所职,而百事举。”
|
GY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尽其职
|
|
./MTYxbQ==.html
|
ge you suo zhi
|
|
11815
|
各有所爱
|
各
|
gè yǒu suǒ ài
|
爱:喜爱,爱好。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指人的爱好出自人的本性
|
傅光明《从老舍之死看老舍的幽默与悲剧意识》:“自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口味不可强求。”
|
GYS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有所好
|
|
./N21jZQ==.html
|
ge you suo ai
|
|
11529
|
各执己见
|
各
|
gè zhí jǐ jiàn
|
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
《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两人争辩到这儿,就有点各执己见,搁不下来。”
|
GZ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持己见
|
异口同声
|
./MTZibQ==.html
|
ge zhi ji jian
|
|
12442
|
各执所见
|
各
|
gè zhí suǒ jiàn
|
执:坚持。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
宋·钱易《南部新书》:“凡中书有军国政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
|
GZ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持己见
|
异口同声
|
./N21jNA==.html
|
ge zhi suo jian
|
|
11409
|
各执一词
|
各
|
gè zhí yī cí
|
执:坚持。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
|
巴金《春》:“她看见王氏和觉民各执一词,不能断定谁是谁非。”
|
GZ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执己见
|
|
./MTRwaw==.html
|
ge zhi yi ci
|
|
11931
|
个中妙趣
|
个
|
gè zhōng miào qù
|
个中:其中;妙:美妙,奇妙;趣:情趣。其中的奥妙之处和情趣。
|
宋·陆游《剑南诗稿·十一·对酒二首》:“个中妙趣谁堪语,最是初醮未醉时。”
|
GZM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个中奥妙
|
|
./MTRtcw==.html
|
ge zhong miao qu
|
|
12383
|
个中之人
|
个
|
gè zhōng zhī rén
|
指曾亲历其间或深明其中情理的人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七卷:“据下官看起来,不是个中之人。”
|
GZZ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个中人
|
|
./Nnk0Ng==.html
|
ge zhong zhi ren
|
|
11533
|
个中滋味
|
个
|
gè zhōng zī wèi
|
个中:其中;滋味:味道,情味。其中的味道。指切身体会的甘苦。
|
宋·向子谚《西江月·绍兴丁巳,遍走浙东诸郡……》:“居士何如学士,翰林休笑芗林。个中真味少知音,不是 宋·向子谚《西江月·绍兴丁巳,遍走浙东诸郡……》:“居士何如学士,翰林休笑芗林。个中真味少知音,不是清狂太甚。”...
|
GZZ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ZkdQ==.html
|
ge zhong zi wei
|
|
11814
|
各种各样
|
各
|
gè zhǒng gè yàng
|
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
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
GZG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式各样、多种多样
|
|
./N21idQ==.html
|
ge zhong ge yang
|
|
11303
|
各自为战
|
各
|
gè zì wéi zhàn
|
指各自独立行战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
GZ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自为政
|
|
./NnM2.html
|
ge zi wei zhan
|
|
11304
|
各自为政
|
各
|
gè zì wéi zhèng
|
指各自在职权范围内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
GZ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自为营
|
同心协力、群策群力、步调一致
|
./NnNn.html
|
ge zi wei zheng
|
|
12447
|
各安本业
|
各
|
gè ān běn yè
|
各:各个。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35回:“凡尔村乡市镇,不用惊惶,士农工商,各安本业。”
|
GA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安生理
|
|
./N21pOA==.html
|
ge an ben ye
|
|
12094
|
各安生业
|
各
|
gè ān shēng yè
|
各自安于赖以生活的职业。生业:谋生之业。
|
《北史 隋炀帝纪》:“轻徭薄赋,比屋各安其业。”
|
GASY
|
一般成语
|
|
|
|
./M281aQ==.html
|
ge an sheng ye
|
|
11934
|
亘古不灭
|
亘
|
gèn gǔ bù miè
|
亘:横贯;亘古:从古至今;灭:绝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
|
|
GGB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长地久、永垂不朽
|
|
./MTR0cQ==.html
|
gen gu bu mie
|
|
12615
|
亘古亘今
|
亘
|
gèn gǔ gèn jīn
|
亘:横贯。指贯串古今,从古到今
|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
|
GGG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古往今来
|
|
./NnQw.html
|
gen gu gen jin
|
|
11938
|
亘古奇闻
|
亘
|
gèn gǔ qī wén
|
亘古:从古代到现代;奇:稀有不常见的。从古到今很少听到或见到的事情。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从来稀有,亘古奇闻。”
|
GGQ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古奇闻
|
|
./MTUweQ==.html
|
gen gu qi wen
|
|
11581
|
亘古通今
|
亘
|
gèn gǔ tōng jīn
|
亘:横贯;通:贯通。指从古到今。
|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亘古通今,明鲜晦多。”
|
GGT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古至今、亘古亘今
|
|
./MTc2cQ==.html
|
gen gu tong jin
|
|
12441
|
亘古未闻
|
亘
|
gèn gǔ wèi wén
|
指从古到今都没有听说的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9卷:“真个是亘古未闻,于今罕有!”
|
GGW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亘古未有、闻所未闻
|
|
./N21iaw==.html
|
gen gu wei wen
|
|
11482
|
亘古未有
|
亘
|
gèn gǔ wèi yǒu
|
亘古:人人有责从古代到现在。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
清 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臣愚以为皇上值亘古未有之奇局,亦宜恢~之宏谟。”
|
GG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所未有
|
|
./MTVxOA==.html
|
gen gu wei you
|
|
11758
|
亘古新闻
|
亘
|
gèn gǔ xīn wén
|
亘古:从古代到现代。从古到今很少的事情。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从来稀有,亘古新闻。”
|
GGX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亘古奇闻
|
|
./NmF4Ng==.html
|
gen gu xin wen
|
|
12137
|
更待干罢
|
更
|
gèng dài gàn bà
|
意谓怎肯干休。
|
|
GDGB
|
一般成语
|
|
|
|
./M29sMg==.html
|
geng dai gan ba
|
|
11830
|
更待何时
|
更
|
gèng dài hé shí
|
更:再,复。指不必再等待,已到了该说该做的时候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玄禅师法嗣》:“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横,到这里却去不得,似这般瞎汉不打更待何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玄禅师法嗣》:“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横,到这里却去不得,似这般瞎汉不打更待何时?”...
|
GD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VveQ==.html
|
geng dai he shi
|
|
11420
|
更进一竿
|
更
|
gèng jìn yī gān
|
更:再,又;竿:竹竿。又前进了一步。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GJY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更上一层楼
|
|
./MTR1YQ==.html
|
geng jin yi gan
|
|
11691
|
更名改姓
|
更
|
gèng míng gǎi xìng
|
见“变名易姓”。
|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诈传着阿妈将令,着存孝更名改姓,调唆的父亲生嗔,要了头也是干净。”
|
GMG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姓更名、改名换姓、更姓改名
|
|
./M29tZw==.html
|
geng ming gai xing
|
|
12141
|
更难仆数
|
更
|
gèng nán pú shù
|
见“更仆难数”。
|
《礼记·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
GNP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更仆难尽、更仆难数、更仆难终
|
|
./M29tcQ==.html
|
geng nan pu shu
|
|
12142
|
更仆难尽
|
更
|
gèng pú nán jìn
|
同“更仆难数”。
|
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上篇:“如奈端因苹实坠地而悟吸力之理;瓦特因沸水蒸腾而悟汽机之理; 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上篇:“如奈端因苹实坠地而悟吸力之理;瓦特因沸水蒸腾而悟汽机之理;如此类者,更仆难尽。”...
|
GPN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更仆难数、更难仆数、更仆难终
|
|
./M29uMA==.html
|
geng pu nan jin
|
|
12143
|
更仆难终
|
更
|
gèng pú nán zhōng
|
同“更仆难数”。
|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凡此之类,更仆难终。”
|
GPN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更仆难尽、更仆难数、更难仆数
|
|
./M29uYQ==.html
|
geng pu nan zhong
|
|
12451
|
更无长物
|
更
|
gèng wú cháng wù
|
更:再;长物:多余的东西。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回:“字画不过三五张,俱是法书名绘,几上一块黝黑的大英石,东墙上一张大瑶琴,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回:“字画不过三五张,俱是法书名绘,几上一块黝黑的大英石,东墙上一张大瑶琴,此外更无长物。”...
|
GWCW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别无长物
|
|
./N3Vvbw==.html
|
geng wu chang wu
|
|
12145
|
更弦改辙
|
更
|
gèng xián gǎi zhé
|
见“更弦易辙”。
|
明·宋濂《谕安南国诏》:“揆于大义,必讨无赦。如或更弦改辙,择日臤亲贤命而立之,庶几可赎前罪。”
|
GXG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更弦易辙
|
固执己见
|
./M29udQ==.html
|
geng xian gai zhe
|
|
12146
|
更弦易辙
|
更
|
gèng xián yì zhé
|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
《明史·潘埙传》:“今春秋已盛,更弦易辙,此其时也。”
|
GX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更弦改辙
|
|
./M29vNA==.html
|
geng xian yi zhe
|
|
12095
|
隔壁撺椽
|
隔
|
gé bì cuān chuán
|
见“隔屋撺椽”。
|
《雍煕乐府·点绛唇·妓者嗟怨》:“隔壁撺椽没忖量,更那堪不大量。”
|
GBC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隔屋撺椽
|
|
./M281cw==.html
|
ge bi cuan chuan
|
|
12096
|
隔壁听话
|
隔
|
gé bì tīng huà
|
见“隔壁听”。
|
明·唐顺之《答王遵岩书》:“盖非特文章气节平生所劼力而事者,既于真性不切及所闻于经书师友与意见之所窥 明·唐顺之《答王遵岩书》:“盖非特文章气节平生所劼力而事者,既于真性不切及所闻于经书师友与意见之所窥测,而自以为道者,亦竟如隔壁听话,全无交涉。”...
|
GBT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82Mg==.html
|
ge bi ting hua
|
|
12097
|
格不相入
|
格
|
gé bù xiāng rù
|
犹言格格不入。
|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如果专是请教别人,则各人的嗜好不同,总是格不相入的。”
|
GBX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格格不入
|
水乳交融
|
./M282Yw==.html
|
ge bu xiang ru
|
|
12588
|
隔窗有耳
|
隔
|
gé chuāng yǒu ěr
|
隔着窗有人偷听。指墙外有人偷听,秘密泄漏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蝴蝶过墙,隔窗有耳,莲花瓣卸,堕地无踪。”
|
GCY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隔墙有耳、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
|
./OHh4cQ==.html
|
ge chuang you er
|
|
12696
|
革带移孔
|
革
|
gé dài yí kǒng
|
形容身体因老病而日惭消瘦。
|
《南史·沈约传》:“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
|
GDYK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VpcQ==.html
|
ge dai yi kong
|
|
12100
|
革凡成圣
|
革
|
gé fán chéng shèng
|
革除凡习,成为圣哲。
|
南朝·梁武帝《敕舍道事佛》:“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为化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 南朝·梁武帝《敕舍道事佛》:“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为化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
|
GFC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革凡登圣
|
|
./M283Ng==.html
|
ge fan cheng sheng
|
|
11943
|
革风易俗
|
革
|
gé fēng yì sú
|
改变风气和习俗。
|
|
GF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移风易俗
|
墨守陈规
|
./MTU2aQ==.html
|
ge feng yi su
|
|
12102
|
格格不纳
|
格
|
gé gé bù nà
|
谓难以接受。
|
清·昭槤《啸亭杂录·诗文涩体》:“其《新唐书》好用僻字涩句,以矜其博,使人读之,胸臆间格格不纳,殊不 清·昭槤《啸亭杂录·诗文涩体》:“其《新唐书》好用僻字涩句,以矜其博,使人读之,胸臆间格格不纳,殊不爽朗。”...
|
GGB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84MA==.html
|
ge ge bu na
|
|
11477
|
格格不入
|
格
|
gé gé bù rù
|
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格格:阻碍;隔阂。入:融洽。
|
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
GG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方枘圆凿、水火不容
|
水乳交融、融为一体
|
./MTVucQ==.html
|
ge ge bu r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