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81
|
饥附饱扬
|
饥
|
jī fù bǎo yáng
|
附:依附,归附;扬:飞扬。指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比喻人贪婪自私,没有情义
|
唐·房玄龄《晋书·慕容垂载记》:“且垂犹鹰也饥则附人,饱便高扬。”
|
JFB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饥附饱飏
|
始终如一
|
./N2Jjaw==.html
|
ji fu bao yang
|
|
16391
|
饥饱劳役
|
饥
|
jī bǎo láo yì
|
指生活劳苦,食无定时。
|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俺哥哥三朝的五日,可便忍饿耽饥,五六日不曾尝着水米,常言道饥饱劳役。”
|
JBL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饥饱劳碌
|
|
./NmMxZw==.html
|
ji bao lao yi
|
|
5135
|
饭来开口
|
饭
|
fàn lái kāi kǒu
|
见“饭来张口”。
|
唐·元稹《放言》诗:“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
FLK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饭来张口
|
|
./M2o1aQ==.html
|
fan lai kai kou
|
|
25816
|
饮恨而死
|
饮
|
yǐn hèn ér sǐ
|
饮:含忍。指含恨而死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他平日也常以岳少保自期,可是岳少保饮恨而死,并未能挽既倒之狂澜!”
|
YHE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饮恨而终
|
|
./N3BsMg==.html
|
yin hen er si
|
|
25220
|
饮恨吞声
|
饮
|
yǐn hèn tūn shēng
|
饮恨:强忍怨恨;吞声:哭泣而不敢出声。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
|
南朝 梁 江淹《恨赋》:“莫不饮恨而吞声。”
|
YH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饮气吞声
|
|
./MnRkcQ==.html
|
yin hen tun sheng
|
|
24747
|
叶落归根
|
叶
|
yè luò guī gēn
|
树叶飘落;掉在树跟旁。古时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现比喻不忘本源。也作“落叶归根”。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
YL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饮水思源
|
忘恩负义
|
./Mm1wZw==.html
|
ye luo gui gen
|
|
25815
|
饮流怀源
|
饮
|
yǐn liú huái yuán
|
指喝水时应该想想水源。比喻不能忘本
|
北周·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
YL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饮水知源、饮水思源
|
|
./N3Brcw==.html
|
yin liu huai yuan
|
|
24870
|
饮水啜菽
|
饮
|
yǐn shuǐ chuò shū
|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
YS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饮水食菽
|
|
./Mm80dQ==.html
|
yin shui chuo shu
|
|
17178
|
栖丘饮谷
|
栖
|
qī qiū yǐn gǔ
|
指隐逸山林。
|
《宋书·隐逸传·宗炳》:“辟宗炳为主簿,不起。问其故,答曰:‘栖丘饮谷,三十余年。’高祖善其对。”
|
QQ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饮谷栖丘
|
|
./NGt0Mg==.html
|
qi qiu yin gu
|
|
25817
|
饮风餐露
|
饮
|
yǐn fēng cān lù
|
饮食风露。比喻远离世俗而生活或旅途艰辛
|
明·无名氏《破天阵》第一折:“黄冠鹤氅,息气养神,导咽还丹,饮风餐露。”
|
YFC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饮露餐风
|
|
./N3BsYw==.html
|
yin feng can lu
|
|
23762
|
饰非掩过
|
饰
|
shì fēi yǎn guò
|
同“饰非文过”。
|
鲁迅《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我虽然也被谥为‘土匪’之一,却并不想为老前辈们饰非掩过。”
|
SF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饰非文过、文过饰非
|
|
./NHhsYw==.html
|
shi fei yan guo
|
|
1683
|
饱飨老拳
|
饱
|
bǎo xiǎng lào quán
|
指挨一顿痛打。参见“饱以老拳”。
|
《歧路灯》第六七回:“[杜氏]怒将起来,几乎要打,这张类村只得学刘寄如饱飨老拳的本领。”
|
BXL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以老拳
|
|
./MzMzZw==.html
|
bao xiang lao quan
|
|
20773
|
中饱私囊
|
中
|
zhōng bǎo sī náng
|
中饱:从中得利。指侵吞经手的钱财使自己得利。
|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
ZBS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饱其私囊
|
大公无私
|
./Nm4yZQ==.html
|
zhong bao si nang
|
|
14936
|
绩学之士
|
绩
|
jì xué zhī shì
|
学者,学问渊博的人
|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华阳博议下》:“古今绩学之士,靡弗以勤致者。”
|
JX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学之士
|
|
./OGR5.html
|
ji xue zhi shi
|
|
1679
|
饱经世故
|
饱
|
bǎo jīng shì gù
|
指阅历多,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
|
宋 陆游《书兴》诗:“占得溪山卜数椽,饱经世故气犹全。”
|
BJ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经世变
|
|
./MzMwNA==.html
|
bao jing shi gu
|
|
1678
|
饱经世变
|
饱
|
bǎo jīng shì biàn
|
指经历了许多人世变故。
|
瞿秋白《饿乡纪程》三:“我这位表姊,本是家乡的名美人,现在他饱经世变,家庭生活的苦痛已经如狂风骤雨扫 瞿秋白《饿乡纪程》三:“我这位表姊,本是家乡的名美人,现在他饱经世变,家庭生活的苦痛已经如狂风骤雨扫净了春意。”...
|
BJ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经世故
|
|
./MzJ6dQ==.html
|
bao jing shi bian
|
|
1289
|
饱经风霜
|
饱
|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
饱经:充分经历过;风霜:指艰苦的生活。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说到这里,他的饱经风霜的发红的老眼里掉下了泪水了。”
|
BJF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经世故、曾经沧海
|
一帆风顺、养尊处优
|
./aWdn.html
|
bao jing feng shuang
|
|
976
|
饱经霜雪
|
饱
|
bǎo jīng shuāng xuě
|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孤吟》:“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
BJ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经风霜
|
风调雨顺
|
./eHc=.html
|
bao jing shuang xue
|
|
1677
|
饱经风雨
|
饱
|
bǎo jīng fēng yǔ
|
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同“饱经风霜”。
|
孙犁《秀露集 文学和生活的路》:“我们的道路总算走得很长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饱经风雨的,终于走到 孙犁《秀露集 文学和生活的路》:“我们的道路总算走得很长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饱经风雨的,终于走到现在。”...
|
BJ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经风霜
|
|
./MzJ6aw==.html
|
bao jing feng yu
|
|
3587
|
沐雨栉风
|
沐
|
mù yǔ zhì fēng
|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
|
三国 魏 曹丕《黎阳作》诗:“载驰载驱,沐雨栉风。”
|
MYZ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经风霜
|
|
./MXRmYQ==.html
|
mu yu zhi feng
|
|
15862
|
久经风霜
|
久
|
jiǔ jīng fēng shuāng
|
比喻经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练。
|
浩然《艳阳天》第140章:“他那久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
JJF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经风霜
|
涉世未深
|
./MWpneQ==.html
|
jiu jing feng shuang
|
|
13646
|
含辛茹苦
|
含
|
hán xīn rú kǔ
|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
HXR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经风霜、千辛万苦
|
无忧无虑、养尊处优
|
./MTl1MA==.html
|
han xin ru ku
|
|
1288
|
饱经沧桑
|
饱
|
bǎo jīng cāng sāng
|
饱:充分地;经: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意思是说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形容经历 饱:充分地;经: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意思是说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形容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
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
BJ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经风霜、曾经沧桑、饱经忧患
|
初出茅庐、少不更事、乳臭未干
|
./aWc2.html
|
bao jing cang sang
|
|
977
|
饱经忧患
|
饱
|
bǎo jīng yōu huàn
|
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
|
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
BJ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经风霜、饱经沧桑
|
未经沧桑、入世未深
|
./eTY=.html
|
bao jing you huan
|
|
1680
|
饱练世故
|
饱
|
bǎo liàn shì gù
|
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同“饱谙世故”。
|
宋 叶适《郭府君墓志铭》:“察江之言,皆饱练世故而不回挠,是足以继其父兄矣。”
|
BL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谙世故
|
|
./MzMweQ==.html
|
bao lian shi gu
|
|
16487
|
窃位素餐
|
窃
|
qiè wèi sù cān
|
素:空;餐:吃饭,指俸禄。窃居高位,无功受禄。旧指高级官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后也用作谦词。
|
《汉书·杨恽传》:“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
|
QWS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饱食终日
|
|
./MXczbw==.html
|
qie wei su can
|
|
23887
|
四体不勤
|
四
|
sì tǐ bù qín
|
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STB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孜孜不倦、不辞辛劳
|
./NTJnYw==.html
|
si ti bu qin
|
|
19658
|
饶有兴趣
|
饶
|
ráo yǒu xìng qù
|
令人感到很有趣,并十分注意
|
王朔《动物凶猛》:“看到米兰和留在亭子里的高家哥俩从容、饶有兴趣地聊起来,我感到欣慰。”
|
RYX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饶有兴致
|
|
./OGFqcw==.html
|
rao you xing qu
|
|
797
|
饿殍满道
|
饿
|
è piǎo mǎn dào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汉·仲长统《昌言·损益篇》:“坐视战士之蔬菜,立望饿殍之满道,如之何为君行此政也。”
|
EPM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饿殍载道
|
|
./ejVr.html
|
e piao man dao
|
|
816
|
饿莩载道
|
饿
|
è piǎo zǎi dào
|
莩:饿死的人。载道:满路。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亦 莩:饿死的人。载道:满路。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亦作“饿殍载道”、“饿殍满道”。...
|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迨父殁未几,适当明季,蝗旱不登,饿莩载道。”
|
EPZ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饿殍载道
|
|
./M2lscw==.html
|
e piao zai dao
|
|
794
|
饿莩遍野
|
饿
|
è piǎo biàn yě
|
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
EP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饿殍遍野
|
|
./ejQ2.html
|
e piao bian ye
|
|
910
|
饿殍枕藉
|
饿
|
e piao zhen ji
|
枕藉:交叠而卧。饿死的人纵横交叠,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2回:“那个庄上不饿殍枕藉。”
|
EPZ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饿殍遍野
|
|
./ejV1.html
|
e piao zhen ji
|
|
9819
|
馁殍相望
|
馁
|
něi piǎo xiāng wàng
|
馁殍:饿死的人;相望:相互连接。形容饿死的人非常多
|
唐·陆贽《请减京东……粮事宜状》:“烟火殆绝,都市之内,馁殍相望。”
|
NPX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饿殍遍野
|
|
./OGp5eQ==.html
|
nei piao xiang wang
|
|
761
|
饿殍载道
|
饿
|
è piǎo zài dào
|
饿殍:饿死的人;载道:满路都是。形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
|
EPZ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饿殍遍野、饿莩载道
|
|
./Njl0cQ==.html
|
e piao zai dao
|
|
859
|
饿虎攒羊
|
饿
|
è hǔ cuán yáng
|
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清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 百和坊将无作有》:“可怜欧滁山被那大汉捉住,又有许多汉子来帮打,像饿虎攒羊一 清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 百和坊将无作有》:“可怜欧滁山被那大汉捉住,又有许多汉子来帮打,像饿虎攒羊一般,直打得个落花流水。”...
|
EHC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饿虎吞羊、饿虎擒羊
|
|
./NnBuNg==.html
|
e hu cuan yang
|
|
764
|
饿虎见羊
|
饿
|
è hǔ jiàn yáng
|
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见了,犹如饿虎见羊,不勾大嚼,顷刻吃个干净。”
|
EHJ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饿虎吞羊、饿虎擒羊、饿虎攒羊
|
|
./NnBtdw==.html
|
e hu jian yang
|
|
684
|
饿虎吞羊
|
饿
|
è hǔ tūn yáng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
EHT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饿虎扑食
|
|
./NXk2.html
|
e hu tun yang
|
|
812
|
饿虎擒羊
|
饿
|
è hǔ qín yáng
|
像饿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样。形容动作迅猛。亦作“饿虎吞羊”、“饿虎扑羊”。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
EHQ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饿虎扑食
|
|
./M2lqYQ==.html
|
e hu qin yang
|
|
3737
|
猛虎扑食
|
猛
|
měng hǔ pū shí
|
老虎扑向食物。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放下酒杯,猛虎扑食似的扑出去。”
|
MHP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饿虎扑食
|
|
./OHJlcQ==.html
|
meng hu pu shi
|
|
858
|
饿虎逢羊
|
饿
|
è hǔ féng yáng
|
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他两个正是旷夫怨女,相见如饥虎逢羊,苍蝇见血。”
|
EHF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饿虎见羊
|
|
./NnBtbQ==.html
|
e hu feng yang
|
|
796
|
饿虎扑羊
|
饿
|
è hǔ pū yáng
|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么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犹)如饿虎吞羊。”
|
EHP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饿虎见羊、饿虎扑食
|
|
./ejUw.html
|
e hu pu yang
|
|
24293
|
首丘之情
|
首
|
shǒu qiū zhī qíng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
SQZ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首丘之思、首丘之望、首丘之念
|
|
./MjltbQ==.html
|
shou qiu zhi qing
|
|
24135
|
首尾相救
|
首
|
shǒu wěi xiāng jiù
|
救:援助。头和尾相互援助。比喻前后互相援助
|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有蛇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
|
SW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首尾相应、首尾相卫、首尾相援
|
|
./ODloNg==.html
|
shou wei xiang jiu
|
|
23826
|
首尾相连
|
首
|
shǒu wěi xiāng lián
|
见“首尾相继”。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黄巾来寇,融战败,走保都昌,时袁、曹、公孙首尾相连,融兵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黄巾来寇,融战败,走保都昌,时袁、曹、公孙首尾相连,融兵弱粮寡,孤立一隅,不与相通。”...
|
SW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首尾相继
|
|
./NHp3ZQ==.html
|
shou wei xiang lian
|
|
3452
|
名列前茅
|
名
|
míng liè qián máo
|
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 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比喻名次挂在前面。多指考试或竞赛等。...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
MLQ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首屈一指
|
名落孙山
|
./MXB6bw==.html
|
ming lie qian mao
|
|
7923
|
头面人物
|
头
|
tóu miàn rén wù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王蒙《悠悠寸草心》:“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
|
TMR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首脑人物
|
无名小卒
|
./MmNsaw==.html
|
tou mian ren wu
|
|
8444
|
头足异所
|
头
|
tóu zú yì suǒ
|
见“头足异处”。
|
汉·刘向《说苑·杂言》:“欲合人心,恐有头足异所之患。”
|
TZY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首足异处、身首异处、头足异处
|
|
./NTZybQ==.html
|
tou zu yi suo
|
|
8443
|
头足异处
|
头
|
tóu zú yì chǔ
|
谓被斩。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泯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
|
TZY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首足异处、身首异处、头足异所
|
|
./NTZyYw==.html
|
tou zu yi chu
|
|
24090
|
身首分离
|
身
|
shēn shǒu fēn lí
|
身:躯干;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
|
SSF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首身分离、身首异处
|
|
./N3I2dQ==.html
|
shen shou fen li
|
|
25633
|
欲言又止
|
欲
|
yù yán yòu zhǐ
|
想说又停止;不说。常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语甚凄楚,惊问之,欲言而止者再。”
|
YY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首鼠两端、举棋不定、迟疑不决
|
快人快语、心直口快、一针见血
|
./NXZodw==.html
|
yu yan you 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