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27
|
雨打风吹
|
雨
|
yǔ dǎ fēng chuī
|
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
唐·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
YDF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吹雨打
|
|
./MnExZw==.html
|
yu da feng chui
|
|
4986
|
风吹浪打
|
风
|
fēng chuī làng dǎ
|
狂风猛吹;巨浪拍打。比喻恶劣的环境;险要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磨难。
|
清 洪昇《长生殿 埋玉》:“可怜一对鸳鸯,风吹浪打,直恁的遭强霸。”
|
FCL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吹雨打、千锤百炼
|
风平浪静、风和日丽
|
./MTF4aw==.html
|
feng chui lang da
|
|
5216
|
风暖日丽
|
风
|
fēng nuǎn rì lì
|
丽:美丽。风恬日暖,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朗暖和
|
茅盾《香市》:“因为从‘清明’到‘谷雨’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
|
FNR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和日丽
|
|
./NzRyYw==.html
|
feng nuan ri li
|
|
14268
|
和风丽日
|
和
|
hé fēng lì rì
|
谓天气温暖而晴朗。
|
宋·柳永《西平乐》词:“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
|
HFL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和日丽
|
|
./M3M4cQ==.html
|
he feng li ri
|
|
19786
|
日丽风和
|
日
|
rì lì fēng hé
|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
元 李爱山《集贤宾 春日伤别》:“那时节和风丽日满东园,花共柳红娇绿软。”
|
RLF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和日丽
|
狂风暴雨
|
./NHJncw==.html
|
ri li feng he
|
|
4991
|
风和日暖
|
风
|
fēng hé rì nuǎn
|
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
宋 王楙《野客丛书 陈胡二公评诗》:“而牡丹开时,正风和日暖,又安得有月冷风清之气象邪!”
|
FHR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和日丽、风和日暄
|
风雨交加
|
./MTF6aQ==.html
|
feng he ri nuan
|
|
5762
|
风和日美
|
风
|
fēng hé rì měi
|
微风和畅,阳光明丽。同“风和日丽”。
|
清 黄宗羲《敬槐诸君墓志铭》:“风和日美,余掉短胕,老母揭女孙泛汝仇湖。”
|
FHR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和日丽、风暖日丽
|
|
./NmFiOA==.html
|
feng he ri mei
|
|
5816
|
风轻日暖
|
风
|
fēng qīng rì nuǎn
|
轻:轻柔。微风轻拂,阳光温暖
|
宋·欧阳修《赠沈遵》诗:“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
|
FQR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和日暖
|
|
./NzRwZQ==.html
|
feng qing ri nuan
|
|
20101
|
日暖风和
|
日
|
rì nuǎn fēng hé
|
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
宋 刘斧《青琐高义 别集》卷二:“不久,海上风和日暖。”
|
RNF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和日暖、日和风暖、日暖风恬
|
|
./NHJqMA==.html
|
ri nuan feng he
|
|
3684
|
民情土俗
|
民
|
mín qíng tǔ sú
|
一地的人情世故,风俗习惯
|
清·恽敬《与福子申》:“顺德近接省会,民情土俗,仁弟必一一措置得宜。”
|
MQ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土人情
|
|
./N2FpMA==.html
|
min qing tu su
|
|
4777
|
风俗人情
|
风
|
fēng sú rén qíng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唐 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
|
FSR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土人情
|
|
./Nmpr.html
|
feng su ren qing
|
|
5215
|
风俗习惯
|
风
|
fēng sú xí guàn
|
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不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自以为是,看不起人家。”
|
FSX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土人情
|
|
./NzRuZw==.html
|
feng su xi guan
|
|
21809
|
草木皆兵
|
草
|
cǎo mù jiē bīng
|
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 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
CMJ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声鹤唳、杯弓蛇影
|
若无其事、稳如泰山、措置裕如
|
./bzky.html
|
cao mu jie bing
|
|
4781
|
风韵犹存
|
风
|
fēng yùn yóu cún
|
风:风度、风采;韵:神情、韵致:犹:还;依然;存:保留着。风采依然还存在。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 风:风度、风采;韵:神情、韵致:犹:还;依然;存:保留着。风采依然还存在。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
清 王韬《淞隐漫录》:“ 其母虽属徐娘,丰韵犹饶,老蚌固宜出此明珠。”
|
FY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姿绰约
|
人老珠黄、老态龙钟
|
./Nmtv.html
|
feng yun you cun
|
|
5326
|
风尘之变
|
风
|
fēng chén zhī biàn
|
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
《晋书·陶璜传》:“夫风尘之变,出于非常。”
|
FCZ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尘之会
|
|
./MTF4MA==.html
|
feng chen zhi bian
|
|
5842
|
风尘之警
|
风
|
fēng chén zhī jǐng
|
风尘:战乱;警:警报。战乱发生的警报
|
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
FC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尘之惊
|
|
./NzUxdw==.html
|
feng chen zhi jing
|
|
5223
|
风尘之声
|
风
|
fēng chén zhī shēng
|
指蜚短流长的言语
|
《宋书·氐胡传略阳清水氐扬氏》:“诸所谮引,言非一事,长涂万里,无路自明,风尘之声,日有滋甚。”
|
FC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风尘之言、流言蜚语
|
|
./NzUxbQ==.html
|
feng chen zhi sheng
|
|
5843
|
风尘之惊
|
风
|
fēng chén zhī jīng
|
风尘:战乱。战乱发生的警报
|
王闿运《振威将军张威墓志铭》:“归葬时,东夷有风尘之惊,廷臣喧嚣,仓黄促战。”
|
FC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尘之警
|
|
./NzUyNg==.html
|
feng chen zhi jing
|
|
2659
|
仆仆风尘
|
仆
|
pú pú fēng chén
|
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劳累。
|
《太平天国 天情道理书》:“去国立乡,抛妻弃子,数年之间,仆仆风尘,几经劳瘁。”
|
PPF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尘仆仆
|
|
./MXdkeQ==.html
|
pu pu feng chen
|
|
18384
|
行色匆匆
|
行
|
xíng sè cōng cōng
|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
|
唐 牟融《送客之杭》:“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
XS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尘仆仆、行色仓皇
|
无所事事、悠哉游哉
|
./NWd5MA==.html
|
xing se cong cong
|
|
5845
|
风尘表物
|
风
|
fēng chén biǎo wù
|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
《晋书·王戎传》:“王衍神恣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
|
FCB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尘外物、风尘物表
|
|
./NzUzMA==.html
|
feng chen biao wu
|
|
5844
|
风尘外物
|
风
|
fēng chén wài wù
|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
FCW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尘表物、风尘物表
|
|
./NzUycQ==.html
|
feng chen wai wu
|
|
2812
|
平风静浪
|
平
|
píng fēng jìng làng
|
风平浪静。多以喻平静无事。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8回:“时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明,平风静浪。”
|
PF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平浪静
|
波涛汹涌
|
./NGozeQ==.html
|
ping feng jing lang
|
|
4954
|
风平波息
|
风
|
fēng píng bō xī
|
风和波浪都没有。比喻平静无事。
|
《四海记·祖师复下凡间救苦》:“武当山祖师大显威灵,逢难救难,遇危救危,四海风平波息,发感神威。”
|
FP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平浪静
|
|
./MTFsYw==.html
|
feng ping bo xi
|
|
5214
|
风恬浪静
|
风
|
fēng tián làng jìng
|
恬:平静,安适;静:安静。风很安逸,浪很安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若不亏得一个人有主意,处置风恬浪静,不知炒到几年上才是了结。”
|
FT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平浪静
|
|
./NzRtYw==.html
|
feng tian lang jing
|
|
5809
|
风微浪稳
|
风
|
fēng wēi làng wěn
|
微:微小。没有风浪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本朝杂记》:“还过大江,风微浪稳,舟楫安然。”
|
FWL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平浪静
|
|
./NzRsaQ==.html
|
feng wei lang wen
|
|
5836
|
风静浪平
|
风
|
fēng jìng làng píng
|
静:安静;平:安定。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50回:“次日过江,风静波平,也自欣然。”
|
FJL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平浪静
|
|
./NzR4cQ==.html
|
feng jing lang ping
|
|
13650
|
海不扬波
|
海
|
hǎi bù yáng bō
|
比喻太平无事。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
HBYB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风平浪静
|
|
./MTl3cw==.html
|
hai bu yang bo
|
|
24016
|
水波不兴
|
水
|
shuǐ bō bù xīng
|
没有涟漪和波纹。形容十分平静
|
宋·苏轼《前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SB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平浪静
|
波澜壮阔
|
./NzJqdw==.html
|
shui bo bu xing
|
|
18028
|
相安无事
|
相
|
xiāng ān wú shì
|
安:平安。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
宋 邓牧《伯牙琴 吏道》:“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者,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
XA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平浪静、天下太平
|
动荡不安、多灾多难
|
./Mmh0Mg==.html
|
xiang an wu shi
|
|
4782
|
风姿绰约
|
风
|
fēng zī chuò yuē
|
风:风度;绰约: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
|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我们往不远处一张餐桌上看,果然有个风姿绰约的女子独坐桌旁摆着筷子等菜。”
|
FZC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度娴雅、绰约多姿
|
丑态百出
|
./Nmt5.html
|
feng zi chuo yue
|
|
5504
|
丰标不凡
|
丰
|
fēng biāo bù fán
|
风度仪表不同于一般。形容风度出众。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有个闻舍人,下在本店,丰标不凡,愿执箕帚。”
|
FBBF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风度翩翩
|
|
./M2tyYQ==.html
|
feng biao bu fan
|
|
15639
|
举止不凡
|
举
|
jǔ zhǐ bù fán
|
举动不平凡。形容人的行为动作非同一般,与众不同。
|
清 壮者《扫迷帚》第五回:“昨见二君举止不凡,询及栈主,始知兄即吴江卞某,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敢问此 清 壮者《扫迷帚》第五回:“昨见二君举止不凡,询及栈主,始知兄即吴江卞某,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敢问此位名姓?”...
|
JZ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度翩翩
|
|
./NDJ5YQ==.html
|
ju zhi bu fan
|
|
22136
|
楚楚不凡
|
楚
|
chǔ chǔ bù fán
|
形容人才出众,不同寻常。
|
清·袁枚《与何献葵明府书》:“幸为小女择得一婿,楚楚不凡,差强人意。本求西子,翻得东床,想彼苍亦‘与 清·袁枚《与何献葵明府书》:“幸为小女择得一婿,楚楚不凡,差强人意。本求西子,翻得东床,想彼苍亦‘与这齿者去其角’之意也。”...
|
CC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度翩翩
|
|
./M2FsNg==.html
|
chu chu bu fan
|
|
5779
|
风情月意
|
风
|
fēng qíng yuè yì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回:“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带着风情月意。”
|
FQ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情月思
|
|
./NmFpZw==.html
|
feng qing yue yi
|
|
5552
|
风情月思
|
风
|
fēng qíng yuè sī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亦作“风情月意”。
|
明·高濂《玉簪记·合庆》:“京兆府当年指腹,女贞观重会玉簪。慢写出风情月思,画堂前侑酒承欢。”明·杨 明·高濂《玉簪记·合庆》:“京兆府当年指腹,女贞观重会玉簪。慢写出风情月思,画堂前侑酒承欢。”明·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记当年与那人初见,只指望邮亭一夜姻缘,谁想他风情月思深留恋,安甜静,乐幽闲。”...
|
FQ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情月意
|
|
./M2w5dw==.html
|
feng qing yue si
|
|
5592
|
风月无边
|
风
|
fēng yuè wú biān
|
极言风景之佳胜。
|
宋·朱熹《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风月无边,庭草交翠。”
|
FYW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月无涯
|
|
./M2xwNg==.html
|
feng yue wu bian
|
|
5593
|
风月无涯
|
风
|
fēng yuè wú yá
|
见“风月无边”。
|
宋·邵雍《世上吟》:“光阴有限同归老,风月无涯可慰颜。”
|
FYW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月无边
|
|
./M2xwZw==.html
|
feng yue wu ya
|
|
5324
|
风木含悲
|
风
|
fēng mù hán bēi
|
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FMH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木之悲
|
|
./MTFsMg==.html
|
feng mu han bei
|
|
5549
|
风木之思
|
风
|
fēng mù zhī sī
|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养而生的思念之情。
|
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陵寝纪》:“臣谨以山川形胜、陵宫规制,各为一图,用备九重瞻览,少慰风木之思 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陵寝纪》:“臣谨以山川形胜、陵宫规制,各为一图,用备九重瞻览,少慰风木之思。”...
|
FM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木之悲
|
|
./M2w5Mg==.html
|
feng mu zhi si
|
|
5168
|
风木之悲
|
风
|
fēng mù zhī bēi
|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侍养的悲伤。
|
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
FM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木含悲、风木叹
|
|
./M2w4cw==.html
|
feng mu zhi bei
|
|
4946
|
风和日丽
|
风
|
fēng hé rì lì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清 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
FHR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柔日暖
|
风雨如晦、风雨交加
|
./MTFpYQ==.html
|
feng he ri li
|
|
5814
|
风树之感
|
风
|
fēng shù zhī gǎn
|
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FSZ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树之悲、风木之悲
|
|
./NzRvYQ==.html
|
feng shu zhi gan
|
|
5815
|
风树之悲
|
风
|
fēng shù zhī bēi
|
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
唐·道宣《续高僧传·译经·释宝唱》:“临朝端默,过隙子思弥轸;垂拱岩廊,风树之悲逾切。”
|
FSZ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树之感、风树悲、风木之悲
|
|
./NzRvaw==.html
|
feng shu zhi bei
|
|
5825
|
风流罪犯
|
风
|
fēng liú zuì fàn
|
指轻微的过失
|
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把孩儿风流罪犯寻些个,吊着脚腕又不敢将脚尖那。”
|
FLZ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流事过
|
|
./NzR0MA==.html
|
feng liu zui fan
|
|
5578
|
风行雨散
|
风
|
fēng xíng yǔ sàn
|
同“风流云散”。
|
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又闻本朝王公,都人士女,风行雨散,东播西流。”
|
FX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流云散
|
|
./M2xqYw==.html
|
feng xing yu san
|
|
5827
|
风流雨散
|
风
|
fēng liú yǔ sàn
|
散:分散。风吹过,雨飘散,踪迹全消。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飘零离散
|
晋·左思《蜀都赋》:“饮御酣,宾旅旋,车马雷骇,轰轰阗阗,若风流雨散,漫乎数百里之间。”
|
FL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流云散、云散风流
|
|
./NzR1NA==.html
|
feng liu yu san
|
|
4773
|
风流才子
|
风
|
fēng liú cái z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
唐 元稹《莺莺传》:“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
FL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流人物
|
|
./NmRn.html
|
feng liu cai zi
|
|
5013
|
风云人物
|
风
|
fēng yún rén wù
|
风云:比喻飞快发展变化的形势、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应运而生;言论或行动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大影响的人。也指 风云:比喻飞快发展变化的形势、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应运而生;言论或行动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大影响的人。也指在一定环境中;大家注目的人。...
|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
FYR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流人物
|
无名小卒、无名鼠辈
|
./MTI3YQ==.html
|
feng yun ren wu
|
|
5218
|
风流佳话
|
风
|
fēng liú jiā huà
|
风流:指男女相互爱悦之事;佳话:流传一时的好事或趣事。关于男女恋爱婚配的逸闻趣谈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诸王见说,俱各拍手跌足,大笑起来道:‘妙,妙,妙!咱们多做个保亲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诸王见说,俱各拍手跌足,大笑起来道:‘妙,妙,妙!咱们多做个保亲,正是风流佳话。’”...
|
FLJ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流佳事
|
|
./NzR3Mg==.html
|
feng liu jia 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