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27
|
七颠八倒
|
七
|
qī diān bā dǎo
|
形容十分凌乱。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1卷:“只当商之季,七颠八倒,上下崩颓。”
|
QD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三倒四
|
|
./MXVnaQ==.html
|
qi dian ba dao
|
|
25208
|
语无伦次
|
语
|
yǔ wú lún cì
|
伦次:次序;条理。话讲得颠三倒四;毫无条理。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第七卷引《诗眼》:“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论次,而意若贯珠。”
|
YW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三倒四、乱七八糟、胡说八道
|
井井有条、有条有理、有条不紊
|
./MnQxaQ==.html
|
yu wu lun ci
|
|
13881
|
混淆黑白
|
混
|
hùn xiáo hēi bái
|
混淆:混杂不清;使界限模糊。把黑的白的故意搅在一起。指有意制造混乱以颠倒是非。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
HXH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颠三倒四、颠倒黑白
|
泾渭分明、黑白分明、是非分明
|
./MWZldQ==.html
|
hun xiao hei bai
|
|
6543
|
颠倒乾坤
|
颠
|
diān dǎo qián kūn
|
比喻本领十分高强。
|
曾朴《孽海花》第12回:“以为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是两种人物,都是有龙跳虎踞的精神,颠倒乾坤的手段,你道 曾朴《孽海花》第12回:“以为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是两种人物,都是有龙跳虎踞的精神,颠倒乾坤的手段,你道是什么呢?”...
|
DDQ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乾倒坤
|
|
./d2Vl.html
|
dian dao qian kun
|
|
6054
|
覆是为非
|
覆
|
fù shì wéi fēi
|
覆:颠倒。把是颠倒为非,把非颠倒为是
|
汉·焦赣《易林·丰之鼎》:“谗言乱国,覆是为非,伯奇乖难,恭子忧哀。”
|
FSW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颠倒是非
|
|
./OThkYQ==.html
|
fu shi wei fei
|
|
9380
|
扭曲作直
|
扭
|
niǔ qū zuò zhí
|
比喻是非颠倒
|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兄弟,您哥哥平日不曾扭曲作直,所以不走不逃。”
|
NQZ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颠倒是非
|
扭直作曲
|
./ZnFv.html
|
niu qu zuo zhi
|
|
11916
|
改是成非
|
改
|
gǎi shì chéng fēi
|
是:正确的,对的;非:错误的。把正确的改成错误的。指颠倒是非。
|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俺请受了人几文钱改是成非,似这般所为,碜可可的话取民心髓。”
|
GSC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倒是非
|
|
./MTNnYQ==.html
|
gai shi cheng fei
|
|
4427
|
马鹿易形
|
马
|
mǎ lù yì xíng
|
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上 崔琦》:“不能结纳贞良,以救祸败,反复欲钳塞士口,杜蔽主听,将欲使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上 崔琦》:“不能结纳贞良,以救祸败,反复欲钳塞士口,杜蔽主听,将欲使玄黄改色,马鹿易形乎?”...
|
MLY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倒是非、指鹿为马、混淆黑白
|
|
./ZHNv.html
|
ma lu yi xing
|
|
23758
|
是非颠倒
|
是
|
shì fēi diān dǎo
|
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
唐 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
SFD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颠倒是非、是非不分
|
是非分明
|
./NHhqNA==.html
|
shi fei dian dao
|
|
13868
|
混淆是非
|
混
|
hùn xiáo shì fēi
|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
清 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
HXS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颠倒是非、是非不分、混淆视听
|
泾渭分明、黑白分明、是非分明
|
./MWUwMA==.html
|
hun xiao shi fei
|
|
6542
|
颠倒黑白
|
颠
|
diān dǎo hēi bái
|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章 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
DDH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倒是非、混淆是非、指鹿为马
|
实事求是
|
./d2U0.html
|
dian dao hei bai
|
|
6545
|
颠倒阴阳
|
颠
|
diān dǎo yīn yáng
|
犹言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阴阳,强人所难?”
|
DDY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
|
./d2Y4.html
|
dian dao yin yang
|
|
11233
|
詈夷为跖
|
詈
|
lì yí wéi zhí
|
詈:咒骂;夷:伯夷;跖:盗跖。指将伯夷责骂为盗跖。比喻颠倒黑白,诬蔑好人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言事 言官一言之失》:“其他占风望气,詈夷为跖,自弃名教者,固不可胜数矣。”
|
LYWZ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颠倒黑白
|
|
./ZDd1.html
|
li yi wei zhi
|
|
7251
|
颠簸不破
|
颠
|
diān bò bù pò
|
同“颠扑不破”。
|
《朱子语类》卷五:“伊川(程颐)‘性即理也’,横(张载)‘心统性情’二句,颠簸不破!”
|
DBB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扑不破、颠扑不碎
|
不攻自破、不堪一击
|
./M2ZiNg==.html
|
dian bo bu po
|
|
7262
|
颠扑不磨
|
颠
|
diān pū bù mó
|
见“颠扑不破”。
|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你不信,试看将来不远的,便应有一个穷源反本、颠扑不磨的定论。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你不信,试看将来不远的,便应有一个穷源反本、颠扑不磨的定论。”...
|
DPB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扑不破、颠扑不碎
|
|
./M2Zlcw==.html
|
dian pu bu mo
|
|
6235
|
颠来簸去
|
颠
|
diān lái bǒ qù
|
连续、反覆地颠簸
|
巴金《发的故事 星七》:“车子虽然走得慢,但是震动得十分厉害,把站立的客人颠来簸去。”
|
DL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来播去
|
|
./NTRx.html
|
dian lai bo qu
|
|
7260
|
颠来播去
|
颠
|
diān lái bō qù
|
见“颠来簸去”。
|
许地山《空山灵雨·海》:“我们只能把性命先保住,随着波浪颠来播去便了。”
|
DLB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来簸去
|
|
./M2ZkeQ==.html
|
dian lai bo qu
|
|
10472
|
流离转徙
|
流
|
liú lí zhuǎn xǐ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
LL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沛流离
|
安居乐业
|
./MW44cw==.html
|
liu li zhuan xi
|
|
23328
|
十室九空
|
十
|
shí shì jiǔ kōng
|
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
晋 葛洪《抱朴子 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SSJ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沛流离、家破人亡
|
人烟稠密、安居乐业
|
./MjVndw==.html
|
shi shi jiu kong
|
|
9985
|
离乡背井
|
离
|
lí xiāng bèi jǐng
|
乡、井:家乡;背:离开。离开家乡;到外地去。
|
元 关汉卿《金线池》:“我依旧安业着家,他依旧离乡背井。”
|
LX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沛流离、流离失所
|
安居乐业、安土重迁
|
./MWszcQ==.html
|
li xiang bei jing
|
|
6945
|
颠倒衣裳
|
颠
|
diān dǎo yī cháng
|
颠倒:上下倒置;衣裳:古时上为衣,下为裳。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
|
《诗经 齐风 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
DD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衣到裳
|
|
./d2V5.html
|
dian dao yi chang
|
|
27394
|
无颠无倒
|
无
|
wú diān wú dǎo
|
犹言颠颠倒倒。谓精神错乱。无,语助词,无义。
|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老儿也似这般烦恼的无颠无倒,越惹你揉眵抹泪哭嚎啕。”
|
WDW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颠倒倒
|
|
./NWFzYw==.html
|
wu dian wu dao
|
|
6282
|
倒凤颠鸾
|
倒
|
dǎo fèng diān luán
|
指织品上的花纹图案。也比喻男女间的性行为
|
金 元好问《赠答张教授仲文》诗:“天孙缲丝天女织,倒凤颠鸾金粟尺。”
|
DF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鸾倒凤
|
|
./NWt1.html
|
dao feng dian luan
|
|
11244
|
鸾颠凤倒
|
鸾
|
luán diān fèng dǎo
|
指男女欢合
|
明 谢谠《四喜记 仁主赐婚》:“喜孜孜鸾颠凤倒,美津津露涩花娇。”
|
LDF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鸾倒凤
|
|
./ZHBt.html
|
luan dian feng dao
|
|
11187
|
趔趔趄趄
|
趔
|
liè liè qiè qiè
|
身子歪斜,行路不稳的样子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两个人共提着一桶水,一手撩着衣裳,趔趔趄趄,泼泼撒撒的。”
|
LLQ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颤颤巍巍、踉踉跄跄
|
|
./OTFlZw==.html
|
lie lie qie qie
|
|
6080
|
釜中之鱼
|
釜
|
fǔ zhōng zhī yú
|
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不能久活
|
《元史 王荣祖传》:“彼小国负险自守,釜中之鱼,非久自死。”
|
FZZ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中之烛
|
|
./Nm5x.html
|
fu zhong zhi yu
|
|
6175
|
风中秉烛
|
风
|
fēng zhōng bǐng zhú
|
秉:拿着。风中拿着烛易灭。比喻临近死亡的人或行将消灭的事物。
|
元·无名氏《海门张仲村乐堂》第一折:“我将世事都参透,幻身躯似风中秉烛,可怜见便似兀那水上浮沤。”
|
FZBZ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风中之烛
|
|
./MTI1Yw==.html
|
feng zhong bing zhu
|
|
5016
|
风烛残年
|
风
|
fēng zhú cán nián
|
风烛:风中的烛火。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人生垂暮之年的残余时日;随时都可能完结。比喻人到垂暮之年 风烛:风中的烛火。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人生垂暮之年的残余时日;随时都可能完结。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长久了。...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
FZC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中之烛、风前残烛
|
风华正茂、年富力强
|
./MTI4bw==.html
|
feng zhu can nian
|
|
5328
|
风前残烛
|
风
|
fēng qián cán zhú
|
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
梁遇春《致石民书六通》:“良心(交与Nurse)已如风前残烛,一片冰心,将付之东流矣。”
|
FQC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风中残烛、风中之烛
|
|
./MTI2Ng==.html
|
feng qian can zhu
|
|
5008
|
风中之烛
|
风
|
fēng zhōng zhī zhú
|
在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
明 李贽《覆邓石阳书》:“犹闻拜疾趋,全不念风中之烛,灭在俄顷。”
|
FZ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中残烛、风烛残年
|
|
./MTI1bQ==.html
|
feng zhong zhi zhu
|
|
5765
|
风举云飞
|
风
|
fēng jǔ yún fēi
|
凭借风云飞腾而上。同“风举云摇”。
|
《宋史 乐志七 》:“神驾来思,风举云飞。”
|
FJY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举云摇
|
|
./NmFjYw==.html
|
feng ju yun fei
|
|
5766
|
风举云摇
|
风
|
fēng jǔ yún yáo
|
凭借风云飞腾而上。亦比喻飞黄腾达。
|
汉 班固《西都赋》:“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唐 王勃《九成宫颂》:“风举云摇,历神都而一憩。”
|
FJ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举云飞
|
|
./NmFjbQ==.html
|
feng ju yun yao
|
|
4997
|
风流人物
|
风
|
fēng liú rén wù
|
风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
|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FLR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云人物
|
芸芸众生
|
./MTIxZw==.html
|
feng liu ren wu
|
|
5209
|
风云万变
|
风
|
fēng yún wàn biàn
|
风云: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
宋·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
FYW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云变幻
|
|
./NzRnaQ==.html
|
feng yun wan bian
|
|
4772
|
风谲云诡
|
风
|
fēng jué yún guǐ
|
风云怪诞;变幻不定。谲:欺诈;诡:欺诈;怪诞。奇异多变;怪诞。比喻局势复杂多变;神秘怪诞。
|
|
FJY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风云变幻、云谲波诡
|
|
./NmQ2.html
|
feng jue yun gui
|
|
5036
|
风云突变
|
风
|
fēng yún tū biàn
|
风云突然发生了变化。比喻局势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
毛泽东《清平乐 蒋桂战争》词:“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
FYT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云变幻、风云万变
|
一成不变
|
./MTJrdw==.html
|
feng yun tu bian
|
|
4780
|
风云变幻
|
风
|
fēng yún biàn huàn
|
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变幻:变化不定。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现比喻局势复杂;变化急速;难以预料。
|
宋 陆游《剑南诗稿》:“风云变化几席上,蛟鼋出波澜杆前。”
|
FYB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云突变、云谲风诡
|
一成不变
|
./Nmtl.html
|
feng yun bian huan
|
|
15923
|
际会风云
|
际
|
jì huì fēng yún
|
遭逢到好的际遇。
|
《旧五代史·晋书·赵莹传论》:“赵莹际会风云,优游藩辅。”
|
JH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云际会、际遇风云
|
|
./M3drMA==.html
|
ji hui feng yun
|
|
5210
|
风云际遇
|
风
|
fēng yún jì yù
|
风云:指难得的好机会;际遇:遭遇。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其实自古为良相的并不是都从举业出身,一靠自己确实有经济之才,二靠风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其实自古为良相的并不是都从举业出身,一靠自己确实有经济之才,二靠风云际遇耳。”...
|
FY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云际会、风云会合
|
|
./NzRoMg==.html
|
feng yun ji yu
|
|
5800
|
风云会合
|
风
|
fēng yún huì hé
|
风云:指难得的好机会;会合: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
宋·陈亮《与陈君举》:“一旦风云会合……便可以坐福一世苍生。”
|
FYH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云际会、风云际遇
|
|
./NzRoYw==.html
|
feng yun hui he
|
|
4992
|
风虎云龙
|
风
|
fēng hǔ yún lóng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宋 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袛在笑谈中。”
|
FH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从虎,云从龙
|
|
./MTF6cw==.html
|
feng hu yun long
|
|
5031
|
风土人情
|
风
|
fēng tú rén qíng
|
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
清 钮琇《觚剩 七月天》:“若就服食居处而言,以及风土人情之变,真堪发人一嘘。”
|
FTR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俗人情
|
|
./MTJpbw==.html
|
feng tu ren qing
|
|
27223
|
无边风月
|
无
|
wú biān fēng yuè
|
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
元 方回《送周府尹》:“几许烟云藜杖外,无边风月锦囊中。”
|
WBF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光迤逦
|
|
./MmR5Zw==.html
|
wu bian feng yue
|
|
4988
|
风刀霜剑
|
风
|
fēng dāo shuāng jiàn
|
冷风似刀寒霜如剑。形容气候寒冷恶劣。也比喻周围人际环境恶劣严酷。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
FDS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风刀雪剑
|
|
./MTF5NA==.html
|
feng dao shuang jian
|
|
4989
|
风度翩翩
|
风
|
fēng dù piān piān
|
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
FDP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华正茂
|
尖嘴猴腮
|
./MTF5ZQ==.html
|
feng du pian pian
|
|
5220
|
风卷残雪
|
风
|
fēng juǎn cán xuě
|
卷:收。大风把残存的雪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5回:“都一阵风卷残雪,吃了个精光,就忘了教平安儿吃。”
|
FJC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卷残云
|
|
./NzR4Zw==.html
|
feng juan can xue
|
|
13487
|
横扫千军
|
横
|
héng sǎo qiān jūn
|
横扫:扫荡、扫除。形容一举消灭了大量敌人;也形容诗文、书法等气势宏伟、气魄很大。
|
毛泽东《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词:“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如卷席。”
|
HS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卷残云
|
溃不成军、丢盔卸甲
|
./N3hh.html
|
heng sao qian jun
|
|
5770
|
风门水口
|
风
|
fēng mén shuǐ kǒu
|
指要冲。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一回:“如今听得朝廷起大军来,与方腊厮杀,我这里正是风门水口。有些人家都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一回:“如今听得朝廷起大军来,与方腊厮杀,我这里正是风门水口。有些人家都搬了别处去躲。只留下老身,在这里看屋。”...
|
FMS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口浪尖
|
|
./NmFlYQ==.html
|
feng men shui kou
|
|
5195
|
风吹日晒
|
风
|
fēng chuī rì shài
|
狂风吹,烈日晒。形容无所遮挡。
|
梁斌《红旗谱》二十七:“你风吹日晒地辛苦一年,连个痛快年也过不上。”
|
FC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吹日炙
|
|
./NmFhbw==.html
|
feng chui ri shai
|
|
4987
|
风吹雨打
|
风
|
fēng chuī yǔ dǎ
|
风雨侵袭。原指风雨对花木的摧残或建筑物侵蚀。比喻某种力量的打击或锻炼考验。
|
唐 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
|
FC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吹浪打、千锤百炼
|
风和日丽、风平浪静
|
./MTF4dQ==.html
|
feng chui yu 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