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96
|
难乎为继
|
难
|
nán hū wéi jì
|
难于继续下去。
|
清 王夫之《读通鉴论 汉元帝三》:“赵充国持重以破羌,功莫盛矣!二十余年而羌人复反,吾故曰:难乎为继 清 王夫之《读通鉴论 汉元帝三》:“赵充国持重以破羌,功莫盛矣!二十余年而羌人复反,吾故曰:难乎为继也。”...
|
NHW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以为继
|
|
./MXBodw==.html
|
nan hu wei ji
|
|
15743
|
接不上茬
|
接
|
jiē bù shàng chá
|
接不上别人的话头说话,指不能继续下去
|
|
JB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以为继
|
|
./OHJ4Mg==.html
|
jie bu shang cha
|
|
16454
|
青黄不接
|
青
|
qīng huáng bù jiē
|
青:田里的青苗;黄:成熟的庄稼。旧粮已吃完;新粮未成熟;口粮中断。也可借指其他物力或人才的中断。
|
《元典章 户部 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
QH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以为继、后继无人
|
陈陈相因、后继有人
|
./MXZkMA==.html
|
qing huang bu jie
|
|
1892
|
不可估量
|
不
|
bù kě gū liàng
|
难以估计
|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BKG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以估量
|
|
./NzZ1Mg==.html
|
bu ke gu liang
|
|
9364
|
难于启齿
|
难
|
nán yǐ qǐ chǐ
|
启齿:开口。话很难说出口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2回:“欲告庆父,而难于启齿,乃于门外号啕大哭。”
|
NYQ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以启齿
|
|
./OGp6cw==.html
|
nan yi qi chi
|
|
9210
|
难言之隐
|
难
|
nán yán zhī yǐn
|
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
清 钱谦益《跋留庵》:“钱氏少为党魁,晚托禅悦,生平颇多壹郁难言之隐。”
|
NY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以启齿、不可告人、秘而不宣
|
公布于众、开诚布公
|
./MXMxYQ==.html
|
nan yan zhi yin
|
|
9672
|
难以逆料
|
难
|
nán yǐ nì liào
|
逆:预先;料:料想。很难事先料到
|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此,难可逆料。”
|
NYN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以预料
|
料事如神
|
./OGswYw==.html
|
nan yi ni liao
|
|
9398
|
难弟难兄
|
难
|
nàn dì nàn xiōng
|
见“难兄难弟”。
|
清·许奉恩《里乘》第七卷:“然难弟难兄,亦何酷肖若此!”
|
NDN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兄难弟
|
|
./NGZ0bQ==.html
|
nan di nan xiong
|
|
9366
|
难舍难离
|
难
|
nán shě nán lí
|
形容相互感情很深,不忍分离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一章:“娘儿两个难舍难离地依偎着走出门口,沿着村旁小道朝西南走。”
|
NSN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分难舍
|
|
./OGsxNg==.html
|
nan she nan li
|
|
9369
|
难割难舍
|
难
|
nán gē nán shě
|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不忍分离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7回:“故此父子之情,难割难舍,先与孩儿做个超生道场。”
|
NGN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分难舍
|
忍痛割爱
|
./OGsyMA==.html
|
nan ge nan she
|
|
9175
|
难舍难分
|
难
|
nán shě nán fēn
|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
老舍《老张的哲学》:“这样难舍难分的洒泪而别。”
|
NSN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分难舍、依依不舍
|
一刀两断
|
./ZjMy.html
|
nan she nan fen
|
|
6364
|
大海捞针
|
大
|
dà hǎi lāo zhēn
|
在大海里捞一枚针。比喻范围大;没有线索;事情很难办成。含有白费力气之意。
|
明 王錂《春芜记 定计》:“觅利如大海捞针,搅祸似干柴引火。”
|
DHL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如登天、海中捞月
|
易如反掌、轻而易举、唾手可得
|
./dG1v.html
|
da hai lao zhen
|
|
654
|
藕断丝连
|
藕
|
ǒu duàn sī lián
|
连:牵连。藕已断开;丝还连接着。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绝;而实际上仍有牵连。
|
唐 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
ODS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舍难分
|
一刀两断
|
./MXRocw==.html
|
ou duan si lian
|
|
9219
|
难解难分
|
难
|
nán jiě nán fēn
|
双方争斗激烈;难以分开;也指双方关系密切;难以分开。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1回:“正在难解难分,忽听东边山上,犹如千军万马之声。”
|
NJN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舍难分、相持不下
|
一刀两断
|
./MXNuaQ==.html
|
nan jie nan fen
|
|
9673
|
难割难分
|
难
|
nán gē nán fēn
|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次日,探春将要起身,又来辞宝玉。宝玉自然难割难分。”
|
NGN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舍难分、难解难分
|
一刀两断、绝裾而去
|
./OGsyYQ==.html
|
nan ge nan fen
|
|
9200
|
难分难解
|
难
|
nán fēn nán jiě
|
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9卷:“为些风情事,做了出来,正在难分难解之际,忽然登第。”
|
NFN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解难分
|
互不相干
|
./MXJlcw==.html
|
nan fen nan jie
|
|
9174
|
难分难舍
|
难
|
nán fēn nán shě
|
舍:放下;分:分离、分别。形容感情很好;不忍分离。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难舍难分,所以一直就在船上打了‘水公馆’。”
|
NFN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解难分、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
一刀两断、绝裾而去
|
./ZjJz.html
|
nan fen nan she
|
|
1104
|
不解之缘
|
不
|
bù jiě zhī yuán
|
解:解散。不可分开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
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
BJ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解难分、唇齿相依、藕断丝连
|
一刀两断
|
./Mmx3.html
|
bu jie zhi yuan
|
|
19580
|
融为一体
|
融
|
róng wéi yī tǐ
|
融合为整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
|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
RWY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解难分、如胶似漆
|
方柄圆凿
|
./NHJ6bw==.html
|
rong wei yi ti
|
|
9821
|
难伸之隐
|
难
|
nán shēn zhī yǐn
|
隐:隐衷,隐情。隐藏在内心深处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姑娘也就难免有难伸之隐。”
|
NSZ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言之隐
|
|
./OGswdw==.html
|
nan shen zhi yin
|
|
11648
|
孤掌难鸣
|
孤
|
gū zhǎng nán míng
|
孤:单独;鸣:叫。比喻发出声音。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一个人力量薄弱;难以成事。
|
韩非《韩非子 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
GZN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鸣孤掌、孤家寡人、孤立无援
|
众志成城、众擎易举
|
./MThvYw==.html
|
gu zhang nan ming
|
|
15557
|
鸡栖凤巢
|
鸡
|
jī qī fèng cháo
|
栖:居住。鸡住在凤凰的窝里。比喻才德卑下的人占据高位。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六:“鸡栖凤巢,非其同类出去。”
|
JQF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雀占鸠巢
|
|
./M3dyaQ==.html
|
ji qi feng chao
|
|
15620
|
鸠夺鹊巢
|
鸠
|
jiu duo que chao
|
斑鸠占了喜鹊的窝。比喻强占别人的地方或位置。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也。”
|
JDQ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雀占鸠巢、鸠居鹊巢、鸠僭鹊巢
|
|
./NDI2OA==.html
|
jiu duo que chao
|
|
26013
|
雁断鱼沉
|
雁
|
yàn duàn yú chén
|
见“雁逝鱼沉”。
|
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雁断鱼沉,久隔音尘,此后相思两地分。”
|
YD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雁杳鱼沉、雁逝鱼沉
|
|
./NWlzNA==.html
|
yan duan yu chen
|
|
15403
|
金戈铁马
|
金
|
jīn gē tiě mǎ
|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
JGT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雄姿英才、大动干戈
|
轻歌曼舞、天下太平
|
./MWhxNg==.html
|
jin ge tie ma
|
|
18392
|
雄心壮志
|
雄
|
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
XXZ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雄心勃勃、豪情壮志
|
万念俱灰
|
./NWhoNg==.html
|
xiong xin zhuang zhi
|
|
20686
|
志在四方
|
志
|
zhì zài sì fāng
|
志:志向;四方:各处天下。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
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立忠信男儿志四方,居王佐丹房定八方,抚万姓,定边疆。”
|
ZZSF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雄心壮志
|
胸无大志、鼠目寸光
|
./NjF2dw==.html
|
zhi zai si fang
|
|
13738
|
鸿鹄之志
|
鸿
|
hóng hú zhī zhì
|
鸿鹄:天鹅。天鹅所有的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HH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雄心壮志、胸怀大志
|
碌碌无为、无所事事、胸无大志
|
./MWI4dQ==.html
|
hong hu zhi zhi
|
|
18391
|
雄心勃勃
|
雄
|
xióng xīn bó bó
|
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勃勃:旺盛的样子。
|
茅盾《新版后记》:“最初构思的时候,原也雄心勃勃,打算在我力所能及的广阔画面上把一些最典型的人物事态 茅盾《新版后记》:“最初构思的时候,原也雄心勃勃,打算在我力所能及的广阔画面上把一些最典型的人物事态组织进去。”...
|
XXBB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雄心壮志、野心勃勃
|
万念俱灰
|
./NWhndw==.html
|
xiong xin bo bo
|
|
10169
|
励精图治
|
励
|
lì jīng tú zhì
|
励:原作厉;振作;振奋;精:精神;图:设法;谋求;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
《宋史 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
LJT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雄才大略
|
丧权辱国、祸国殃民
|
./MW91YQ==.html
|
li jing tu zhi
|
|
13464
|
宏才大略
|
宏
|
hóng cái dà lüè
|
杰出的才能和谋略
|
宋 苏洵《上皇帝书》:“若其宏才大略,不乐于小官而无闻焉者,使两制得以非常举之。”
|
HC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雄才大略
|
|
./N2Iy.html
|
hong cai da lüe
|
|
18968
|
雄材大略
|
雄
|
xióng cái dà lüè
|
杰出的才能和伟大的谋略。
|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
XCD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雄才大略、雄材伟略
|
|
./NWhibQ==.html
|
xiong cai da lüe
|
|
24591
|
雅人深致
|
雅
|
yǎ rén shēn zhì
|
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 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
YR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雅人清致
|
|
./MmptYw==.html
|
ya ren shen zhi
|
|
1430
|
博采众长
|
博
|
bó cǎi zhòng cháng
|
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
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
BC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集思广益
|
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
./a3E0.html
|
bo cai zhong chang
|
|
11775
|
广谋从众
|
广
|
guǎng móu cóng zhòng
|
集思广益,听从多数人的意见
|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臣闻广谋从众,则合乎天心。”
|
GM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集思广益
|
|
./NnkwdQ==.html
|
guang mou cong zhong
|
|
15985
|
集腋为裘
|
集
|
jí yè wéi qiú
|
见“集腋成裘”。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聊斋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
|
JYW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集腋成裘
|
|
./M3hiaQ==.html
|
ji ye wei qiu
|
|
15125
|
聚沙成塔
|
聚
|
jù shā chéng tǎ
|
聚:聚集。把细沙堆积成高塔。比喻积少成多。
|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
JS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集腋成裘、积少成多
|
杯水车薪、狗熊掰棒子
|
./YmVh.html
|
ju sha cheng ta
|
|
10241
|
落落大方
|
落
|
luò luò dà fāng
|
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
LLD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雍容大雅
|
缩手缩脚、局促不安、扭扭捏捏
|
./MXI2Zw==.html
|
luo luo da fang
|
|
25552
|
雍容大度
|
雍
|
yōng róng dà dù
|
文雅大方;有气量;有风度。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
YR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雍容尔雅
|
忸怩作态
|
./NXNkZQ==.html
|
yong rong da du
|
|
25554
|
雍容华贵
|
雍
|
yōng róng huá guì
|
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
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姜夫人雍容华贵地走下,盈盈和戚戚恭恭敬敬地陪送出去。”
|
YRH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雍容尔雅、富丽堂皇
|
|
./NXNlaQ==.html
|
yong rong hua gui
|
|
25553
|
雍容尔雅
|
雍
|
yōng róng ěr yǎ
|
见“雍容闲雅”。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当下牛布衣吟诗,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当下牛布衣吟诗,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蘧公孙的俊俏风流,杨执中古貌古心,权勿用怪模怪样。”...
|
YRE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雍容文雅、雍容大雅
|
|
./NXNlOA==.html
|
yong rong er ya
|
|
7303
|
雕心鹰爪
|
雕
|
diāo xīn yīng zhǎo
|
比喻心肠残忍,手段毒辣。
|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他待使些雕心鹰爪,安排下龙韬虎略。”
|
DX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雕心雁爪
|
|
./M2Z2Zw==.html
|
diao xin ying zhao
|
|
6563
|
雕梁画栋
|
雕
|
diāo liáng huà dòng
|
梁:房梁;古代考究的房梁常雕刻有花纹图案;栋:支柱。指房屋有十分华丽的彩绘装饰。形容房屋富丽堂皇。
|
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
|
DLH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雕栏玉砌、琼楼玉宇
|
蓬门荜户
|
./d24w.html
|
diao liang hua dong
|
|
6562
|
雕阑玉砌
|
雕
|
diāo lán yù qì
|
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
南唐·李煜《虞美人》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老。”
|
DL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金壁辉煌
|
穷巷陋室、绳床瓦灶
|
./d21x.html
|
diao lan yu qi
|
|
6890
|
雕栏玉砌
|
雕
|
diāo lán yù qì
|
雕绘的栏杆;白玉般的石阶。泛指富丽堂皇的建筑(如宫殿)。
|
南唐 李煜《虞美人》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DLY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金壁辉煌
|
穷巷陋室
|
./NXBr.html
|
diao lan yu qi
|
|
13764
|
画栋雕梁
|
画
|
huà dòng diāo liáng
|
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
《宣和遗事》前集:“画栋雕梁,高楼邃阁,不可胜计。”
|
HD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雕梁画栋、画梁雕栋
|
|
./MWJqeQ==.html
|
hua dong diao liang
|
|
12798
|
刻章琢句
|
刻
|
kè zhāng zhuó jù
|
修饰琢磨文章的细节
|
宋 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闱。”
|
KZ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雕章琢句
|
|
./YnBv.html
|
ke zhang zhuo ju
|
|
18634
|
绣虎雕龙
|
绣
|
xiù hǔ diāo lóng
|
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
明·单本《蕉帕记·寻春》:“学富之余;才雄七步;休夸绣虎雕龙;那值时危国破。”
|
XHD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雕章镂句
|
搜索枯肠
|
./NDY2ZQ==.html
|
xiu hu diao long
|
|
7306
|
雕章绘句
|
雕
|
diāo zhāng huì jù
|
见“雕章镂句”。
|
宋·蔡梦弼《草堂诗话》卷二:“陈无己云:学诗如学道,此岂寻常雕章绘句者之可拟哉。”
|
DZH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雕章镂句、雕章缋句
|
|
./M2Z3dQ==.html
|
diao zhang hui ju
|
|
7302
|
雕心刻肾
|
雕
|
diāo xīn kè shèn
|
同“雕肝琢肾”。
|
明·胡应麟《诗薮·六朝》:“诗文不朽大业,学者雕心刻肾,穷昼极夜,犹惧弗窥奥妙。”
|
DXK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雕肝刻肾
|
|
./M2Z2Ng==.html
|
diao xin ke s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