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8922 铜壶滴漏 tóng hú dī lòu 铜壶:古代计时的漏器。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 唐 温庭筠《鸡鸣埭歌》:“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THD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铜壶刻漏 ./NTVuMg==.html tong hu di lou
9132 铜壶漏断 tóng hú lòu duàn 铜壶:古代计时的漏器。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指一天时间已经过去,夜已深 唐·温庭筠《鸡鸣埭歌》:“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THLD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铜壶刻漏、铜壶滴漏 ./OHByMA==.html tong hu lou duan
9142 铜壶刻漏 tóng hú kè lòu 铜壶:古代计时的漏器;刻漏:一种古代计时器。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指时光正在流逝 唐·温庭筠《鸡鸣埭歌》:“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THK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铜壶滴漏、铜壶漏断 ./OHZybw==.html tong hu ke lou
8722 铜头铁额 tóng tóu tiě é 铜铸的头,铁打的额。形容人勇猛强悍。 《海内十洲记 聚窟洲》:“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 TTTE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铜头铁臂 ./Mjc2dQ==.html tong tou tie e
8398 铜头铁臂 tóng tóu tiě bì 见“铜头铁额”。 巴金《旅途通讯·广州在轰炸中》:“住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被炸死的机会,没有谁能做一个铜头铁臂的人。” TTT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铜头铁额 ./NTV6YQ==.html tong tou tie bi
8425 铜铸铁浇 tóng zhù tiě jiāo 见“铜浇铁铸”。 张英《老年突击队》:“大炮师傅,我们年轻人是铜铸铁浇的,这点辛苦算得什么!” TZT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铜浇铁铸 ./NTZlMA==.html tong zhu tie jiao
7957 铜筋铁骨 tóng jīn tiě gǔ 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 元 杨暹《西游记》第二本第九出:“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TJT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铜筋铁肋 弱不禁风 ./MmUweQ==.html tong jin tie gu
8379 铜筋铁肋 tóng jīn tiě lèi 见“铜筋铁骨”。 明·宋濂《秦士录》:“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 TJT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铜筋铁骨 ./NTVvNg==.html tong jin tie lei
8377 铜浇铁铸 tóng jiāo tiě zhù 形容体格非常强壮。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二郎神忙使个定水诀向下一指,水合海冰,宛如铜浇铁铸一般。” TJT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铜铸铁浇 ./NTVubQ==.html tong jiao tie zhu
8941 铜驼草莽 tóng tuó cǎo mǎng 同“铜驼荆棘”。 明·汪廷讷《种玉记·促晤》:“顾不得宗社丘墟,铜驼草莽。” TTCM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铜驼荆棘 ./NTV6aw==.html tong tuo cao mang
8814 铜驼荆棘 tóng tuó jīng jí 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晋书 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TTJJ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铜驼草莽 ./MmN3ZQ==.html tong tuo jing ji
7856 挺而走险 tǐng ér zǒu xiǎn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TEZ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铤而走险 ./MmI4NA==.html ting er zou xian
12924 困兽犹斗 kùn shòu yóu dòu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KSY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铤而走险、狗急跳墙 放下屠刀、自行灭亡 ./MWx0ZQ==.html kun shou you dou
8210 挺鹿走险 tǐng lù zǒu xiǎn 挺而走险。指事急之时,被迫冒险行事。 语出《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择音(荫)’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 ... TLZ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铤鹿走险、铤而走险 ./MzBkZQ==.html ting lu zou xian
24390 铩羽暴鳞 shā yǔ bào lín 飞鸟羽毛脱落,养鱼之水已干涸。用以比喻不得志,处境极为困难。 南朝·宋·鲍照《侍郎上疏》:“铩羽暴鳞,复见翻跃。” SYB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铩羽涸鳞 ./NHU0bQ==.html sha yu bao lin
13269 刊心刻骨 kān xīn kè gǔ 指印象深刻,令人难忘 闻一多《邓以蛰题记》:“也没有一篇不刊心刻骨,博大精深。只要你肯埋着头,咬着牙,在岩石里边寻求金子。 ... KXK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铭心刻骨 ./Ymph.html kan xin ke gu
19709 染神刻骨 rǎn shén kè gǔ 犹铭心刻骨。谓感受深切。 清·赵翼《瓯北诗话·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苏黄字迹,亦所矜赏,谓‘二公翰墨,片言只字,皆未名之宝, ... RSK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铭心刻骨 ./NHFkbQ==.html ran shen ke gu
22897 刺心刻骨 cì xīn kè gǔ ①谓感念至深。②亦作“刺心切骨”。内心极其悲愤。 清·陈确《答恽促升书》:“遵教及此,直是刺心刻骨,弟诚多言矣。” CXK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铭心刻骨、刺心切骨 ./M2Nkdw==.html ci xin ke gu
4495 铭肌镂骨 míng jī lòu gǔ 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 MJL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铭心镂骨 无动于衷 ./MXIydQ==.html ming ji lou gu
4617 铭肤镂骨 míng fū lòu gǔ 同“铭心镂骨”。 唐·令狐楚《代李仆射谢男赐绯鱼袋表》:“铭肤镂骨,不敢殒坠。” MFL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铭心镂骨、铭肌镂骨 ./NGU5OA==.html ming fu lou gu
3804 铭诸肺腑 míng zhū fèi fǔ 比喻永记不忘。 宋·王偁《东都事略·富弼传》:“敢不置之枕席,铭诸肺腑,终老是戒。” MZF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铭记不忘、刻骨铭心 ./MXBxcw==.html ming zhu fei fu
3652 铭感不忘 míng gǎn bù wàng 铭:在器物上刻字,比喻记在心里。深刻地记在心里,感激不忘。 清·吴趼人《痛史》第七回:“得蒙仗义释放,已是铭感不忘,厚贶断不敢受。” MGB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铭记在心 ./NGU5cw==.html ming gan bu wang
21196 铮铮铁骨 zhēng zhēng tiě gǔ 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 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狂风暴雨刮走的只是枯枝败叶,留下的却是铮铮铁骨。” ZZT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铮铮铁汉 ./NjBobQ==.html zheng zheng tie gu
8656 铁骨铮铮 tiě gǔ zhēng zhēng 指人有骨气,刚正坚贞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15章:“夕阳照红了铁骨铮铮的老人。” TGZ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铮铮铁骨 ./OGk1ZQ==.html tie gu zheng zheng
8725 铁中铮铮 tiě zhōng zhēng zhēng 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 TZZZ 生僻成语 褒义成语 铮铮铁骨 ./MjdmZw==.html tie zhong zheng zheng
2069 白雪皑皑 bái xuě ái ái 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冰心《再寄小读者》:“白雪皑皑,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 BXAA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银妆素裹 ./aGg2.html bai xue ai ai
9116 唾玉钩银 tuò yù gōu yín 形容书法像银沟一样刚劲有力,言谈像美玉一样华丽 元·方回《湖口寄方去言》诗:“和篇勤唾玉,枉教妙钩银。” TYG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银钩玉唾 ./OHBnZw==.html tuo yu gou yin
7758 铁画银钩 tiě huà yín gōu 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唐 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THY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银钩铁画 ./Mjk3bQ==.html tie hua yin gou
2404 布天盖地 bù tiān gài dì 形容数量极多,散布面极广。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八:“雪越下越紧,布天盖地,一片茫茫。”又第二部二六:“胜仗是不小,俘虏布天 ... BTG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铺天盖地 ./MzZiYQ==.html bu tian gai di
2865 扑天盖地 pū tiān gài dì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西戎《宋老大进城》:“扑天盖地的烟,把麦地罩得什么也看不见了。” PTG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铺天盖地 ./NGp0OA==.html pu tian gai di
12586 盖地而来 gài dì ér lái 盖:遮盖,掩盖。指人马或暴风雪及飞砂走石等铺天盖地。形容来势迅猛浩大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GDE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铺天盖地 ./OHN3bQ==.html gai di er lai
20275 遮天盖地 zhē tiān gài dì 形容数量多,占的面积大。 严阵《竹矛 大旗歌》:“啊,团结的大旗,啊,我们遮天盖地的红云!” ZTG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铺天盖地 ./MnR6eQ==.html zhe tian gai di
3059 铺张扬厉 pū zhāng yáng lì 原指竭力铺陈渲染,力求发扬光大。后多形容过分讲究排场。 唐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铺张对天之闳休,扬厉无前之伟迹。” PZYL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铺张浪费 ./MXVkcQ==.html pu zhang yang li
6275 大肆铺张 dà sì pū zhāng 为了形式上的好看;不顾一切地过分讲究排场。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5回:“穆宗皇帝虽有心操办赏灯乐事,终因银根吃紧而不能大肆铺张。” DSP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铺张浪费、铺张浪费 勤俭节约 ./NWlj.html da si pu zhang
3112 铺眉蒙眼 pū méi méng yǎn 装模作样。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0回:“见他铺眉蒙眼,拿班做势,口里咬文嚼字,一口一声只称呼他薛爷。” PMM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铺眉苫眼 ./MXprbw==.html pu mei meng yan
3238 铺谋设计 pù móu shè jì 铺:铺设,安排;谋:筹划。巧作安排设下计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一经生有儿女,希冀独吞家财,莫不铺谋设计……种种陷害。” PMS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铺谋定计 ./OHdxZQ==.html pu mou she ji
3183 铺谋定计 pù móu dìng jì 犹言设谋用计。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四折:“师父,想博望烧屯这一场厮杀,多亏师父铺谋定计,众将得胜也。” PMD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铺谋设计 ./NGpyYQ==.html pu mou ding ji
13372 铿金霏玉 kēng jīn fēi yù 见“铿金戛玉”。 清·钮琇《觚剩·樵隐》:“崔出《樵隐近咏》相示……黄不觉惊赏曰:‘此真铿金霏玉之音也。’” KJF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铿金戛玉 ./NDNzdQ==.html keng jin fei yu
13280 铿金戛玉 kēng jīn jiá yù 形容文词音节铿锵有力 清 周亮工《书影》第一卷:“吾豫当初变时,一人起而左右北地,铿金戛玉,至今踔厉词坛。” KJJ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铿金霏玉 ./YnFz.html keng jin jia yu
18808 销声避影 xiāo shēng bì yǐng 犹言销声匿迹。 唐·孙揆《令应传》:“妾又以夫族得罪于天,未蒙上帝昭雪,所以销声避影,而自困如是。” XSB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销声匿影、销声匿迹 ./NWYwMA==.html xiao sheng bi ying
3956 埋声晦迹 mái shēng huì jì 犹销声匿迹。 《南史·萧修传》:“修静恭自守,埋声晦迹。” MSH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销声匿迹 ./NGQ1OA==.html mai sheng hui ji
7486 遁迹销声 dùn jì xiāo shēng 谓隐居不出。 《旧唐书·韦嗣立传》:“若任用无才,则有才之路塞,贤人君子所以遁迹销声,常怀叹恨者也。” DJX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销声匿迹 抛头露面、出头露面 ./M2kzZw==.html dun ji xiao sheng
9740 匿迹销声 nì jì xiāo shēng 指隐藏进来或不公开露面。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匿迹,惟恐人知。 ... NJX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销声匿迹 ./MXZqZQ==.html ni ji xiao sheng
18336 消声匿迹 xiāo shēng nì jì 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语出《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XSN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销声匿迹 ./NWYwdQ==.html xiao sheng ni ji
18809 销声敛迹 xiāo shēng liǎn jì 犹言销声匿迹。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 XSL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销声匿迹 ./NWYwYQ==.html xiao sheng lian ji
22336 铲迹销声 chǎn jì xiāo shēng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晋书·儒林传论》:“若仲宁之清贞守道,抗志柴门;行齐之居室屡空,栖心陋巷;文博之漱流枕石,铲迹销声 ... CJX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销声匿迹 抛头露面 ./b2xh.html chan ji xiao sheng
24683 偃旗息鼓 yǎn qí xī gǔ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 ... YQX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销声匿迹 大张旗鼓、重整旗鼓 ./MmxvaQ==.html yan qi xi gu
10005 离群索居 lí qún suǒ jū 索:单独;居:起居;生活。离开同伴而孤独地生活。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LQS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销声匿迹、孤苦伶仃、孤家寡人 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精诚团结 ./MWt3bQ==.html li qun suo ju
9221 匿影藏形 nì yǐng cáng xíng 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元 高文秀《黑旋风》:“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NYC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销声匿迹、无影无踪、鬼鬼祟祟 出头露面、招摇过市 ./MXNwcQ==.html ni ying cang xing
16803 擒奸讨暴 qín jiān tǎo bào 暴:豪强。指捕捉奸人,讨伐强暴。 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 QJT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锄奸惩暴 ./NG5xbQ==.html qin jian tao 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