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8132 逃灾避难 táo zāi bì nàn 避:躲开。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似这等逃灾避难,倒不如奔井投河。” TZB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逃灾躲难、避难逃灾 ./ODkyZw==.html tao zai bi nan
8131 逃灾躲难 táo zāi duǒ nàn 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三折:“颇奈李密无礼,你逃灾躲难,到于此处,倒毁骂吾神。” TZD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逃灾避难 ./ODkyNg==.html tao zai duo nan
9421 逆阪走丸 nì bǎn zǒu wán 见“逆坂走丸”。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嵩传》:“若欲辅难佐之朝,雕朽败之木,是犹逆坂走丸,迎风纵槕,岂云易哉! ... NBZW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逆坂走丸 下阪走丸 ./NGczYw==.html ni ban zou wan
9650 逆理违天 nì lǐ wéi tiān 逆:违反;悖:违背。违背天道常理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宝剑记·避难遇义》:“我存仁义,肯从他逆理违天。” NLWT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逆天悖理 ./OGJnaw==.html ni li wei tian
9433 逆天违理 nì tiān wéi lǐ 指违背天道常理。亦作“逆理违天”。 汉·荀悦《汉纪·孝武帝纪》:“诚逆天违理而不见时也。” NTW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逆天悖理、逆天背理 ./NGc4Mg==.html ni tian wei li
9648 逆天背理 nì tiān bèi lǐ 逆:违背。违背天道常理 元·无名氏《陈仓路》头折:“则他那逆天背理可钐杀,我则待要剿除乱掠扶家国。” NTB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逆天悖理、逆天违理 ./OGJmcQ==.html ni tian bei li
9644 逆天行事 nì tiān xíng shì 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逆天行事的无徒子,怎与皇家做柱石。” NTX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逆天而行 顺天应人 ./OGJlYw==.html ni tian xing shi
9647 逆天悖理 nì tiān bèi lǐ 逆:违反;悖:违背。违背天道常理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只是刘太后怀嫉妒心肠,做这等逆天悖理的勾当。” NTB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逆天背理、逆理违天 ./OGJmZw==.html ni tian bei li
9646 逆天而行 nì tiān ér xíng 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2回:“今孔明自负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 NTE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逆天行事 顺天应人 ./OGJldw==.html ni tian er xing
9180 逆道乱常 nì dào luàn cháng 指违背道德纲常 唐 李公佐《谢小娥传》:“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也。” NDL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逆天违理 ./ZjVr.html ni dao luan chang
9643 逆子贰臣 nì zǐ èr chén 贰臣:由旧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担任官职的人。忤逆不孝的儿子,不忠的大臣 瞿秋白《鲁迅的精神》:“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 ... NZE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逆子贼臣 ./OGJlMg==.html ni zi er chen
7942 唾面自干 tuò miàn zì gān 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新唐书 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 ... TMZ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逆来顺受 针锋相对 ./MmN6Zw==.html tuo mian zi gan
14122 含垢忍辱 hán gòu rěn rǔ 含:包容;垢:通“诟”;耻辱。指容忍耻辱。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 HGR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逆来顺受、忍辱负重 盛气凌人、忍无可忍、恃才傲物 ./MTk5cQ==.html han gou ren ru
23126 三从四德 sān cóng sì dé 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指封建礼教为压迫、束缚 ...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不学些三从四德,俺一家儿簇捧着为甚么来。” SCS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逆来顺受、百依百顺 倒行逆施、大逆不道 ./MjBzdQ==.html san cong si de
1487 不进则退 bù jìn zé tuì 不向前进就向后退。也指不进步就要退步。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卷:“凡人不进则退也。” BJZ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逆水行舟 勇往直前 ./bHIy.html bu jin ze tui
9651 逆风撑船 nì fēng chēng chuán 逆风:顶风。比喻身处逆境 宋·陆游《与何蜀州启》:“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逆风撑船,终不离于旧处。” NFC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逆水行舟 ./OGJndQ==.html ni feng cheng chuan
9556 逆耳良言 nì ěr liáng yán 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逆:抵触,不顺从。 《史记 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NEL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逆耳忠言 ./NmR4OA==.html ni er liang yan
9207 逆耳之言 nì ěr zhī yán 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NE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逆耳良言 甜言蜜语 ./MXJ0cw==.html ni er zhi yan
9652 逆耳忠言 nì ěr zhōng yán 逆耳:不顺耳。听起来感到刺耳的话是有益的好话 明·无名氏《四马投唐》楔子:“我忠心主意要兴兵,逆耳忠言不肯听。” NE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逆耳良言 ./OGJoNA==.html ni er zhong yan
9440 逆子贼臣 nì zǐ zéi chén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敦煌变文 降魔变文》:“唯有逆臣贼子,欲谋王之国政,怀邪抱佞,不谨风谣。” NZZ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逆臣贼子 ./NGdhYQ==.html ni zi zei chen
10228 乱臣贼子 luàn chén zéi zǐ 旧时指不忠君主;不守臣道;作风反叛的大臣。后指破坏国家统一;损害人民利益的恶人。也作“逆子贼臣”。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LCZ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逆臣贼子 忠君爱国 ./MXFtNg==.html luan chen zei zi
9422 逆坂走丸 nì bǎn zǒu wán 逆着斜坡滚丸。比喻事情难于办到。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嵩传》:“若欲辅难佐之朝,雕朽败之木,是犹逆坂走丸,迎风纵槕,岂云易哉! ... NBZW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逆阪走丸 ./NGczbQ==.html ni ban zou wan
18660 选妓征歌 xuǎn jì zhēng gē 指放荡的生活方式。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二:“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XJZ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选歌试舞、选色征歌 ./NDZtcw==.html xuan ji zheng ge
18398 选贤任能 xuǎn xián rèn néng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与能”、“选贤举能”。 《旧唐书 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 ... XXR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选贤举能 ./NWhvZQ==.html xuan xian ren neng
18814 逍遥事外 xiāo yáo shì wài ①谓犯法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坏事或与坏事有牵连的人不受追查。②谓置身事外,毫不关心。 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首祸正凶,逍遥事外。”鲁迅《花边文学·女人未必多说谎》:“关于杨 ... XYS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逍遥法外 ./NWY1aw==.html xiao yao shi wai
16877 清闲自在 qīng xián zì zài 清静空闲,无拘无束。形容生活安闲舒适。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四卷:“昼之所思,夜之所梦,连睡去的魂魄,都是忙的,那得清闲自在。” QX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逍遥自在 ./NmYzNg==.html qing xian zi zai
17961 逍遥法外 xiāo yáo fǎ wài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南朝 梁 萧统《梁昭明集 林钟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迹冰床,披庄子之七篇,逍遥物外;玩老聃 ... XYF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逍遥自在 罪有应得、法网难逃 ./MmdnNg==.html xiao yao fa wai
21623 自在逍遥 zì zài xiāo yáo 逍遥:放任不羁,悠然自得的样子。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金·王丹桂《武陵春·寄乐亭刘嗣昌》词:“自在逍遥随分过,兀兀养天真。” ZZX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逍遥自在 ./N2RpbQ==.html zi zai xiao yao
25607 优哉游哉 yōu zāi yóu zāi 优游:悠闲无事;哉:古汉语感叹词。从容不迫;悠闲自在的样子。 《诗经 小雅 采菽》:“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YZ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逍遥自在、悠闲自在、安闲自得 束手束脚、缩手缩脚、谨小慎微 ./NXRxYQ==.html you zai you zai
18815 逍遥物外 xiāo yáo wù wài 谓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自由自在。 宋·张孝祥《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词:“识破嚣尘,作个逍遥物外人。” XYW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逍遥自得 ./NWY1dQ==.html xiao yao wu wai
18816 逍遥自娱 xiāo yáo zì yú 谓无拘无束,自得其乐。 唐·李珏《唐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公神道碑铭》:“池台琴酒,逍遥自娱,贤士大夫,尚其轨躅。” XY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逍遥自得 ./NWY2NA==.html xiao yao zi yu
21359 逐末弃本 zhú mò qì běn 见“逐末舍本”。 唐·魏徵《嫂叔舅服议》:“今在舅服止一时,为姨居丧五月,徇名丧实,逐末弃本。” ZMQ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逐末舍本 ./NjNkOA==.html zhu mo qi ben
21341 逐风追电 zhú fēng zhuī diàn 追赶迅风和闪电。 宋·秦观《题腰袅图》诗:“鸾旗日行三十里,焉用逐风追电为?” ZFZ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逐电追风 ./NjMxYQ==.html zhu feng zhui dian
20575 中原逐鹿 zhōng yuán zhú lù 中原:古代指我国中部;跟边疆相对而言;逐:追逐;鹿:比喻政权或争逐的对象。旧时比喻群雄在中原争夺天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ZY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逐鹿中原 ./MnlmNA==.html zhong yuan zhu lu
8460 途遥日暮 tú yáo rì mù 犹日暮途穷。比喻到了走投无路的或衰亡的境地。 语出《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TYRM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途穷日暮、日暮途穷 ./NTcwaQ==.html tu yao ri mu
8994 途穷日暮 tú qióng rì mù 犹日暮途穷。 清黄遵宪《群公》诗:“途穷日暮更何求,白首同拼一死休。” TQRM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途遥日暮、日暮途穷 ./NTZ4Zw==.html tu qiong ri mu
9028 逖听远闻 tì tīng yuǎn wén 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唐 姚思廉《梁书 武帝纪中》:“庶以矜隐之念,昭被四方,逖听远闻,事均亲览。” TTYW 生僻成语 褒义成语 逖听遐视 ./Nmh4NA==.html ti ting yuan wen
8376 通古博今 tōng gǔ bó jīn 同“通今博古”。 《钟山》1981年第4期:“你是一个老大学生了,通古博今,知书达理,何必与姚金根那种人一般见识,他小 ... TGB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通今博古 ./NTVtOA==.html tong gu bo jin
8654 通达古今 tōng dá gǔ jīn 通:通晓;达:到达。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物。形容知识渊博,见闻广博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赞》:“唯孟轲、孙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扬雄,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闻,通达 ... TDG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通今博古 ./OGk0YQ==.html tong da gu jin
8378 通今达古 tōng jīn dá gǔ 同“通今博古”。 胡蕴玉《序》:“述学派之流别,论政治之得失,纵有通今达古之才,而无瑰玮奇丽之笔,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TJD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通今博古、博古通今 ./NTVudw==.html tong jin da gu
10011 老妪能解 lǎo yù néng jiě 老妪:老年妇女;解:解读;明白。老年妇女都听得懂。后用以形容诗文通俗明白;浅显易懂。 宋 释惠洪《冷斋夜话》第一卷:“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LYN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通俗易懂 ./MWw2bQ==.html lao yu neng jie
17886 下里巴人 xià lǐ bā rén 下里:乡里;巴人:巴蜀的人民。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XLB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通俗易懂 阳春白雪 ./MmU2cw==.html xia li ba ren
8934 通儒达识 tōng rú dá shí 见“通儒达士”。 《南齐书·礼志》:“汉之于周,世代于此,通儒达识,不以为非。” TRD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通儒达士 ./NTV1YQ==.html tong ru da shi
8389 通儒达士 tōng rú dá shì 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中兴以来,通儒达士班固、贾逵,郑兴父子,并敦悦之。” TRD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通儒达识 ./NTV1aw==.html tong ru da shi
8935 通儒硕学 tōng rú shuò xué 犹言通儒达士。 《南史·贺瑒传》:“通儒硕学,复见贺生。今且还城,寻当相屈。”又《儒林传·顾越》:“弱冠游学都下,通 ... TRSX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通儒达识、通儒达士 ./NTV1dQ==.html tong ru shuo xue
8944 通无共有 tōng wú gòng yǒu 见“通共有无”。 宋·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建翁内事两世母,奉从兄,抚幼弟;外交朋友,接乡里,通无共有。” TWG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通共有无 ./NTYxaQ==.html tong wu gong you
8929 通前澈后 tōng qián chè hòu 见“通前彻后”。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只要这等通前澈后一算,就知道这书不是脱岔露空了。” TQC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通前彻后、通前至后 ./NTVzMg==.html tong qian che hou
8386 通前至后 tōng qián zhì hòu 见“通前彻后”。 《平妖传》第十一回:“先从左壁上起,将手捻定,通前至后,凡有字处,次等拂过,共一十三张。” TQZ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通前澈后、通前彻后 ./NTVzYw==.html tong qian zhi hou
8385 通前彻后 tōng qián chè hòu 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经四》:“大凡读书须要通前彻后看,故得圣人之意。” TQC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通前澈后、通前至后 ./NTVycw==.html tong qian che hou
8918 通工易事 tōng gōng yì shì 见“通功易事”。 清·魏源《默觚·治篇》:“车马之驰驱,衣裳之曳娄,酒食鼓瑟之愉乐,皆巨室与贫民所以通工易事,泽及三族 ... TGY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通功易事 ./NTVsbw==.html tong gong yi 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