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5 | 避毁就誉 | 避 | bì fuǐ jiù yù | 回避诋毁而追求称誉。 | 《墨子 耕柱》:“且翟(墨翟)闻之:‘为义非避毁就誉。’支之苟道,受枉何伤?” | BF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NvMA==.html | bi fui jiu yu | 
      
        
          
            
            | 1719 | 避溺山隅 | 避 | bì nì shān yú | 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 汉 司马相如《美人赋》:“譬于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 | BN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QyZw==.html | bi ni shan yu | 
      
        
          
            
            | 1728 | 鞭长驾远 | 鞭 | biān cháng jià yuǎn | 指路途遥远。 | 清 魏源《严公神道碑铭》:“故自古梁州自为一道……距省会远者或二千里,鞭长驾远,稂莠丰茂。” | BC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RmOA==.html | bian chang jia yuan | 
      
        
          
            
            | 1737 | 别置一喙 | 别 | bié zhì yī huì | 插一句嘴。比喻提出不同意见。 |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此等书不知出于何伧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诳世之聋瞽。人家子弟,辄奉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此等书不知出于何伧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诳世之聋瞽。人家子弟,辄奉以为圣经贤传,不敢别置一喙,闻人出一议,辄摇手闭目,以为侮圣人之言。”... | BZ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人云亦云 | ./MzR1OA==.html | bie zhi yi hui | 
      
        
          
            
            | 1738 | 彬彬济济 | 彬 | bīn bīn jǐ jǐ | 形容人才盛多的样子。 | 郑观应《盛世危言 技艺》:“而目前由学塾以升入学院教育者彬彬济济,于工艺之道无不各造精微,此皆广设书 郑观应《盛世危言 技艺》:“而目前由学塾以升入学院教育者彬彬济济,于工艺之道无不各造精微,此皆广设书院教育得宜之有效也。”... | BB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R2Mg==.html | bin bin ji ji | 
      
        
          
            
            | 1742 | 不顾大局 | 不 | bù gù dà jú | 不考虑整个局面或形势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似此不顾大局,自便私图,若非钦派亲信大员,前往各省详细稽查,认真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似此不顾大局,自便私图,若非钦派亲信大员,前往各省详细稽查,认真清理,将来财政竭蹶,根本动摇,其弊当不可胜言……”... | BGD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顾全大局 | ./MzVwMg==.html | bu gu da ju | 
      
        
          
            
            | 1750 | 不同流俗 | 不 | bù tóng liú sú |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 《礼记 射义》:“不从流俗。 | BT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ZjZQ==.html | bu tong liu su | 
      
        
          
            
            | 1753 | 不知自爱 | 不 | bù zhī zì ài | 不知道爱惜自己 |  | BZZA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洁身自爱 | ./MzZxMA==.html | bu zhi zi ai | 
      
        
          
            
            | 1755 | 百密一疏 | 百 | bǎi mì yī shū | 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 清 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 清 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 | BM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天衣无缝 | ./NjZiYw==.html | bai mi yi shu | 
      
        
          
            
            | 1760 | 白话八股 | 白 | bái huà bā gǔ | 用白话写的类似旧时八股式的文章。比喻指应命而写的刻板文章。 | 鲁迅《南腔北调 “论语一年”》:“ 说是《论语》办到一年了,语堂先生命令我做文章。这实在好像出了‘《 鲁迅《南腔北调 “论语一年”》:“ 说是《论语》办到一年了,语堂先生命令我做文章。这实在好像出了‘《学而》一章’的题目,叫我做一篇白话八股一样。”... | BHB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ZsbQ==.html | bai hua ba gu | 
      
        
          
            
            | 1770 | 白头不终 | 白 | bái tóu bù zhōng | 指夫妇不能偕老。 | 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剔灯入帐,芸已寒热大作,余亦继之,困顿两旬。真所谓乐极灾生亦是白头 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剔灯入帐,芸已寒热大作,余亦继之,困顿两旬。真所谓乐极灾生亦是白头不终之兆。”... | BT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白头偕老 | ./NjZxbQ==.html | bai tou bu zhong | 
      
        
          
            
            | 1772 | 白头之叹 | 白 | bái tóu zhī tàn | 指妇女被遗弃而作晚景凄凉之叹。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 | BTZ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ZyZw==.html | bai tou zhi tan | 
      
        
          
            
            | 1773 | 白屋之士 | 白 | bái wū zhī shì | 指贫寒的士人。 | 汉 王充《论衡 语增》:“周公执贽下白屋之士。” | BW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ZzMA==.html | bai wu zhi shi | 
      
        
          
            
            | 1775 | 百般折磨 | 百 | bǎi bān zhé mó | 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 宋 李昉《太平广记 精察二 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 宋 李昉《太平广记 精察二 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并且怀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 BBZ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jZ0bw==.html | bai ban zhe mo | 
      
        
          
            
            | 1776 | 百宝万货 | 百 | bǎi bǎo wàn huò | 指大量珍宝财物。 | 清 龚自珍《尊隐》:“天下法宗礼,族归心,鬼归祀,大川归道,百宝万货,人功精英,不翼而飞,府于京师。 清 龚自珍《尊隐》:“天下法宗礼,族归心,鬼归祀,大川归道,百宝万货,人功精英,不翼而飞,府于京师。”... | BBW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Z0eQ==.html | bai bao wan huo | 
      
        
          
            
            | 1791 | 百密一疏 | 百 | bǎi mì yī shū | 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 清 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 清 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 | BM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天衣无缝 | ./NjczNA==.html | bai mi yi shu | 
      
        
          
            
            | 1797 | 百忍成金 | 百 | bǎi rěn chéng jīn | 形容忍耐的可贵。 | 《旧唐书 孝友传 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 《旧唐书 孝友传 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 BRC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c1Mg==.html | bai ren cheng jin | 
      
        
          
            
            | 1801 | 百世一人 | 百 | bǎi shì yī rén | 指极难得的人才。 | 宋 苏轼《祭司马君实文》:“百世一人,千载一时,惟时与人,鲜偶常奇。” | BSY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c2Zw==.html | bai shi yi ren | 
      
        
          
            
            | 1825 | 笔墨之林 | 笔 | bǐ mò zhī lín | 斯文萃集的地方。 | 汉 王充《论衡 对作》:“汉家极笔墨之林,书论之造,汉家尤多。” | BM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dtMA==.html | bi mo zhi lin | 
      
        
          
            
            | 1827 | 笔底春风 | 笔 | bǐ dǐ chūn fēng | 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 元 黄溍《瑶池春宴图》诗:“西飞青雀几时还,贝阙琳宫缥缈间,笔底春风殊未老,蟠桃积核已如山。” | BDC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dvcw==.html | bi di chun feng | 
      
        
          
            
            | 1828 | 笔歌墨舞 | 笔 | bǐ gē mò wǔ | 指文笔奇妙精采。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 BGM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dwYw==.html | bi ge mo wu | 
      
        
          
            
            | 1830 | 笔老墨秀 | 笔 | bǐ lǎo mò xiù | 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 | 明 宋濂《跋东坡书〈乳泉赋〉后》:“李侍郎微之,谓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之气,当为海内苏书第一,诚知言 明 宋濂《跋东坡书〈乳泉赋〉后》:“李侍郎微之,谓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之气,当为海内苏书第一,诚知言也。”... | BLM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dxNg==.html | bi lao mo xiu | 
      
        
          
            
            | 1839 | 半子之谊 | 半 | bàn zǐ zhī yì | 半子:女婿。半个儿子的情分 | 《旧唐书·回纥传》:“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 | BZ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9xNA==.html | ban zi zhi yi | 
      
        
          
            
            | 1844 | 比肩而事 | 比 | bǐ jiān ér shì | 比肩:并肩;事:侍奉。肩并肩做事。指共事 | 宋·苏轼《范增论》:“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 | BJE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9zMg==.html | bi jian er shi | 
      
        
          
            
            | 1846 | 笔枪纸弹 | 笔 | bǐ qiāng zhǐ dàn | 指用笔墨文章作为论战的武器 | 邹韬奋《抗战以来·“笔杆暴动”》:“现代很流行的用语,指笔和书报为‘笔枪纸弹’。” | BQ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9zbQ==.html | bi qiang zhi dan | 
      
        
          
            
            | 1849 | 别无它法 | 别 | bié wú tā fǎ |  |  | BWT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90Zw==.html | bie wu ta fa | 
      
        
          
            
            | 1855 | 不宣而战 | 不 | bù xuān ér zhàn | 指不宣布开战,就突然发起进攻 | 朱自清《不知道》:“美国过去曾两次不宣而战,第一次系北非巴巴拉之海盗,曾于1883年企图封锁地中海上 朱自清《不知道》:“美国过去曾两次不宣而战,第一次系北非巴巴拉之海盗,曾于1883年企图封锁地中海上美国之航行。”... | BXE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先礼后兵 | ./Nm92eQ==.html | bu xuan er zhan | 
      
        
          
            
            | 1858 | 匕首投枪 | 匕 | bǐ shǒu tóu qiāng | 匕首:短剑。比喻短小犀利击中要害的文章 | 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 BST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Zndw==.html | bi shou tou qiang | 
      
        
          
            
            | 1859 | 八抬大轿 | 八 | bā tái dà jiào | 大官坐的由八个人抬着走的大轿子,是身分重要的标志 |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44回:“大人这一次出京,坐的八抬大轿,比先前更显荣耀。” | BT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ZoNg==.html | ba tai da jiao | 
      
        
          
            
            | 1861 | 不足之处 | 不 | bù zú zhī chù | 不完善的地方 |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 BZ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YzeQ==.html | bu zu zhi chu | 
      
        
          
            
            | 1863 | 不足回旋 | 不 | bù zú huí xuán | 回旋:转动。形容处境局促,不便转身 |  | BZH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留有余地 | ./NzY0aQ==.html | bu zu hui xuan | 
      
        
          
            
            | 1869 | 不相违背 | 不 | bù xiāng wéi bèi | 指不会互相不符 | 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结束其传统的对外妥协,对内用兵、对民压迫的错误政策,将国民党引导到 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结束其传统的对外妥协,对内用兵、对民压迫的错误政策,将国民党引导到和人民愿望不相违背的地位。”... | BXW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ZjdQ==.html | bu xiang wei bei | 
      
        
          
            
            | 1875 | 不忘母训 | 不 | bù wàng mǔ xùn | 指不忘记母亲的教诲 |  | BWM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ZmYw==.html | bu wang mu xun | 
      
        
          
            
            | 1880 | 不实之词 | 不 | bù shí zhī cí |  |  | BS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ZqaQ==.html | bu shi zhi ci | 
      
        
          
            
            | 1887 | 不可饶恕 | 不 | bù kě ráo shù | 饶恕:原谅过错、冒犯或失礼之处。指不能原谅 | 王朔《我是“狼”》:“特别是那时,这种发现都会被认为是不可饶恕的背叛。” | BK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ZzZQ==.html | bu ke rao shu | 
      
        
          
            
            | 1890 | 不可侵犯 | 不 | bù kě qīn fàn | 不能侵凌触犯 |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德国愿意停止反苏,愿意放弃所谓《防共协定》,承认了苏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德国愿意停止反苏,愿意放弃所谓《防共协定》,承认了苏联边疆的不可侵犯。”... | BKQ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Z0OA==.html | bu ke qin fan | 
      
        
          
            
            | 1891 | 不可抗拒 | 不 | bù kě kàng jù | 不能抵抗并拒绝 |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百万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这个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 BKK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Z0cw==.html | bu ke kang ju | 
      
        
          
            
            | 1893 | 不可分割 | 不 | bù kě fēn gē | 割:分割,划分。不容许割裂 | 周恩来《对国民党召开“国大”的严正声明》:“政协各项决议,是各党派的临时大宪章,是一个整体而不可分割 周恩来《对国民党召开“国大”的严正声明》:“政协各项决议,是各党派的临时大宪章,是一个整体而不可分割的。”... | BKF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四分五裂 | ./NzZ1Yw==.html | bu ke fen ge | 
      
        
          
            
            | 1896 | 不进油盐 | 不 | bù jìn yóu yán |  |  | BJY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zZ3MA==.html | bu jin you yan | 
      
        
          
            
            | 1898 | 不见舆薪 | 不 | bù jiàn yú xīn | 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BJ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Z4NA==.html | bu jian yu xin | 
      
        
          
            
            | 1899 | 不荤不素 | 不 | bù hūn bù sù | 荤:指鱼肉类食品。形容不上不下,不成样子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6回:“教他奴才好藉口,你放在家里,不荤不素,当做甚么人儿看成?” | BH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Z5OA==.html | bu hun bu su | 
      
        
          
            
            | 1900 | 不好不坏 | 不 | bù hǎo bù huài |  |  | BHB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Z6Yw==.html | bu hao bu huai | 
      
        
          
            
            | 1901 | 不干好事 | 不 | bù gàn hǎo shì |  |  | BGH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zcwcQ==.html | bu gan hao shi | 
      
        
          
            
            | 1906 | 不成气候 | 不 | bù chéng qì hòu | 指单个、局部或孤立事物不能形成大的环境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3回:“就令十世童身千年功行,毕竟还是不成气候。” | BCQ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c3eQ==.html | bu cheng qi hou | 
      
        
          
            
            | 1909 | 比下有余 | 比 | bǐ xià yǒu yú | 比:比较。对所处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形容满足现状,不求进取 | 清·沈复《浮生六记》第六卷:“古人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此最是寻乐妙法也。” | BX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比上不足 | ./NzdiYQ==.html | bi xia you yu | 
      
        
          
            
            | 1914 | 本位主义 | 本 | běn wèi zhǔ yì | 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 |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六)本位主义,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六)本位主义,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 | BWZ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大公无私 | ./N2Qzdw==.html | ben wei zhu yi | 
      
        
          
            
            | 1915 | 本盛末荣 | 本 | běn shèng mò róng | 本:指树根;末;指树梢;荣:草木茂盛。树根发达,枝叶才能繁茂。指对待事物要看重根本 | 汉·班固《泗水亭碑铭》:“源清流洁,本盛末荣。” | BSM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Q0Ng==.html | ben sheng mo rong | 
      
        
          
            
            | 1920 | 包而不办 | 包 | bāo ér bù bàn | 包:包揽。把事情包揽下来却不办理 | 杨植霖《若飞同志在绥远狱中》:“一种是国民党的包而不办的办法,一种是共产党的发动群众奋起抗战的路线。 杨植霖《若飞同志在绥远狱中》:“一种是国民党的包而不办的办法,一种是共产党的发动群众奋起抗战的路线。”... | BE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包办代替 | ./N2Q2NA==.html | bao er bu ban | 
      
        
          
            
            | 1923 | 半生尝胆 | 半 | bàn shēng cháng dǎn | 半生:半辈子;胆:苦胆。半辈子尝苦胆。指受了半辈子的劳苦 |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志气类·尝胆》:“自叹劳苦曰半生尝胆。” | BSC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甜甜美美 | ./N2Q3cw==.html | ban sheng chang dan | 
      
        
          
            
            | 1926 | 半亩方塘 | 半 | bàn mǔ fāng táng | 半亩池塘,形容很小的地方 | 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 BMF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Q4bQ==.html | ban mu fang t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