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5293 接连不断 jiē lián bù duàn 连续不间断。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JLB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连续不断、纷来沓至 断断续续、时隐时现 ./MWZydw==.html jie lian bu duan
10209 连绵不绝 lián mián bù jué 连续而不中断。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神惠记》:“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 LM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连绵不断 断断续续 ./MXB6eQ==.html lian mian bu jue
10140 络绎不绝 luò yì bù jué 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也是不断之意。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也作“络绎不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LY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连绵不断、川流不息、源源不断 七零八落 ./MW85Zw==.html luo yi bu jue
25275 源源不断 yuán yuán bù duàn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YYB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连绵不断、络绎不绝、接连不断 一刀两断、断断续续 ./MzBxNg==.html yuan yuan bu duan
6866 跌跌爬爬 diē diē pá pá 连跌带爬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51回:“蓦然抬头见了主人,猛吃大惊,跌跌爬爬,一哄四散。” DDP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连跌带爬、跌跌撞撞 ./OHljZw==.html die die pa pa
2635 跑跑跳跳 pǎo pǎo tiào tiào 形容连跑带跳,很活泼的样子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章:“她在小伙子们中间跑跑跳跳,说说笑笑,毫不拘束,毫不戒备。” PPT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连跑带跳 ./OHd1MA==.html pao pao tiao tiao
2031 蹦蹦跳跳 bèng bèng tiào tiào 精力充沛的充满活力的样子 老舍《正红旗下》:“大黄狗马上活跃起来,蹦蹦跳跳地跑前跑后。” BBT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连蹦带跳 ./OThvNA==.html beng beng tiao tiao
9280 诺诺连声 nuò nuò lián shēng 诺诺:答应的声音。连声答应。表示顺从或同意。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闪的我孤孤另另,说的话诞诞邓邓,俺也曾轻轻唤着,躬躬前来,喏喏连声。” NNL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连连称是、点头哈腰 ./MXd3dQ==.html nuo nuo lian sheng
10702 连镳并驾 lián biāo bìng jià 见“连镳并轸”。 清·蒲松龄《贺两侄曾孙兄弟同时游泮序》:“尚双双奋翼抟扶摇而南,连镳并驾,秋桂齐攀,大吾门,亢吾宗, ... LBB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连镳并轸、并驾齐驱 分道扬镳 ./NDk3YQ==.html lian biao bing jia
22148 垂暮之年 chuí mù zhī nián 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宋 张元干《庐川词 醉落魄》:“年华垂暮犹离索。 CMZ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迟暮之年 ./M2J0bQ==.html chui mu zhi nian
22132 迟疑不定 chí yí bù dìng 犹言迟疑不决。 《易·蒙》“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唐·孔颖达疏:“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亵渎,渎则不告。” CYB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迟疑不决 ./M2Ewdw==.html chi yi bu ding
22693 迟徊不决 chí huái bù jué 犹言迟疑不决。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为朝廷计,与其迟徊不决以启天下之疑,何如明示政纲以箝 ... CHB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迟疑不决 ./MzluMA==.html chi huai bu jue
22719 迟疑未决 chí yí wèi jué 形容拿不定主意。 《新五代史 前蜀世家 王建传》:“昭度迟疑未决,建遣军士擒昭度亲吏于军门,脔而食之。 CYWJ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迟疑不决、犹豫不定 斩钉截铁 ./M2EyMA==.html chi yi wei jue
22694 迟徊观望 chí huái guān wàng 犹言迟疑观望。 刘揆一《黄兴传记》:“主张国内军事当局,乘日本大隈内阁迟徊观望之时,及早自动,以武力收回青岛。” CHG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迟疑观望 ./MzluYQ==.html chi huai guan wang
22717 迟疑顾望 chí yí gù wàng 犹言迟疑观望。 唐·刘餗《惰唐嘉话》卷中:“[李勣]今若即发者,我死后可亲任之,如迟疑顾望,便当杀之。” CYG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迟疑观望 ./M2ExNg==.html chi yi gu wang
22718 迟疑观望 chí yí guān wàng 谓犹豫等待,不作决定。 清·李渔《比目鱼·肥遁》:“相公,俞旨既下,就该速速抽身,为什么还要迟疑观望?” CYGW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迟疑顾望、迟徊观望 ./M2ExZw==.html chi yi guan wang
16326 迥乎不同 jiǒng hū bù tóng 见“迥然不同”。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我们所弹的曲子,一人弹与两人弹,迥乎不同。” JHB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迥然不同、截然不同 大同小异、不相上下 ./NDI1bw==.html jiong hu bu tong
6416 大相径庭 dà xiāng jìng tíng 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径庭:喻相差还很远。两者大不相同;相差很远甚至完全相反。 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DXJ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迥然不同、泾渭分明、截然不同、天差地别 一模一样、如出一辙、大同小异 ./dTV1.html da xiang jing ting
2821 迫不可待 pò bù kě dài 见“迫不及待”。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9回:“迫不可待者,即令官吏带银子,按户稽查,量其家大小人口若干,先与银若 ... PBK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迫不及待 ./NGo5OA==.html po bu ke dai
17996 心急如焚 xīn jí rú fén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 ... XJR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迫不及待、心如火焚、心急火燎 不慌不忙、从容不迫、慢条斯理 ./Mmg4aQ==.html xin ji ru fen
15226 急不可待 jí bù kě dài 急:紧急;迫切;待:等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难耐。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 ... JBK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迫不及待、急不可耐 来日方长、慢条斯理 ./MWVvcQ==.html ji bu ke dai
15250 急于求成 jí yú qiú chéng 急:急切地。急着要取得成功。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JYQ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迫不及待、急于事成、急功近利 从容不迫、稳扎稳打 ./MWYzcQ==.html ji yu qiu cheng
19443 如饥似渴 rú jī sì kě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值传》:“迟奉圣颜,如饥似渴。” RJS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迫不及待、手不释卷 不慌不忙、四平八稳 ./MjE3YQ==.html ru ji si ke
12846 刻不容缓 kè bù róng huǎn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清 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KBR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迫不及待、火烧眉毛 绰绰有余、悠闲自得 ./MWh2cQ==.html ke bu rong huan
986 逼不得已 bī bù dé yǐ 逼:逼迫。迫不得已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85卷:“欲此求方,终不可得,云伟骨未应得之,逼不得已,妻尸解而去。” BB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迫不得已 自觉自愿 ./MTJt.html bi bu de yi
1831 必不得已 bì bù dé yǐ 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论语 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 BB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迫不得已 ./NjdyMA==.html bi bu de yi
989 逼上梁山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梁山:又称梁山泊;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 ...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而且要有一种相当的压力,就是公开号召,开许多会,将起军来,‘逼上梁山’。 ... BSL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迫不得已、铤而走险 自觉自愿、自告奋勇 ./MTNn.html bi shang liang shan
2932 迫在眉尖 pò zài méi jiān 迫:紧迫;眉:眉毛。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8章:“因为他看见他的危险处境迫在眉尖。” PZM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迫在眉前、迫在眉睫 ./ODB3dQ==.html po zai mei jian
2850 迫于眉睫 pò yú méi jié 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急迫。 梁启超《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第五章:“于新法典编纂之必要迫于眉睫。” PYM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迫在眉睫 ./NGprbQ==.html po yu mei jie
3820 眉睫之内 méi jié zhī nèi 形容近在眼前。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MJZ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迫在眉睫 海角天涯 ./MXJ5OA==.html mei jie zhi nei
19439 燃眉之急 rán méi zhī jí 燃眉:火烧眉毛。火烧眉毛那样地紧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文献通考 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RMZ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迫在眉睫、迫不及待 无足轻重、无关大局 ./MjE1bQ==.html ran mei zhi ji
7647 迭为宾主 dié wéi bīn zhǔ 轮流做主人请客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有时迭为宾主,不过清茶寡饭,不设酒肴,以此为常。” DWB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迭为主宾 ./ODR4aw==.html die wei bin zhu
16508 欺人之谈 qī rén zhī tán 骗人的话。也作“欺人之论”。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可晓得老爷是讲理学的人,凡事有则有,无则无,从不作欺人之谈的。” QRZ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迷人眼目、弥天大慌 肺腑之言、金玉良言 ./MXdyaw==.html qi ren zhi tan
2333 不测之罪 bù cè zhī zuì 指大罪,死罪。 战国 乐毅《报燕惠王书》:“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 BCZ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迷天大罪 ./MzVqcw==.html bu ce zhi zui
19761 认影迷头 rèn yǐng mí tóu 佛家语。形容非常糊涂。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言经》:“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RYMT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迷头认影 ./NHI1ZQ==.html ren ying mi tou
25900 疑惑不解 yí huò bù jiě 心中怀疑,不明白 顾寄南《黄桥烧饼》:“他疑惑不解。陈毅同志告诉他,这是准备给俘虏吃的。” YH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迷惑不解 ./OTMycQ==.html yi huo bu jie
3417 迷离扑朔 mí lí pū shuò 迷离:眼睛半闭半睁的样子;扑朔:脚乱蹬乱动。原指分辨不清雌雄、男女。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五 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MLP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迷离恍惚、扑朔迷离 泾渭分明 ./MW8zbQ==.html mi li pu shuo
3331 迷而不返 mí ér bù fǎn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汉 王粲《为刘表与袁尚书》:“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则戎狄蛮夷将有诮让之言。” MEB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迷而不反 迷途知返 ./ZWtx.html mi er bu fan
3330 迷而不反 mí ér bù fǎn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 MEB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迷而不返 迷途知返 ./ZWtn.html mi er bu fan
3333 迷而知返 mí ér zhī fǎn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宋书 二凶传 元凶劭》:“所以淹霆缓电者,犹冀弟迷而知返耳。” MEZ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迷而知反、迷途知返 迷而不返 ./ZWxh.html mi er zhi fan
3332 迷而知反 mí ér zhī fǎn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MEZ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迷而知返 迷而不返 ./ZWww.html mi er zhi fan
4322 迷花恋柳 mí huā liàn liǔ 迷:沉迷。挑逗异性或嫖娼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然尊大人所心怒兄者,不过为迷花恋柳,挥金如土,异日必为弃家荡产之人 ... MHL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迷花沾草 ./OGJ1Ng==.html mi hua lian liu
3761 朦朦胧胧 méng méng lóng lóng 指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1回:“走了一五更,天色朦朦胧胧,尚未明亮。” MML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迷迷糊糊 ./OTdyMg==.html meng meng long long
14522 昏昏默默 hūn hūn mò mò ①看不见听不到的状态。谓至道难见莫测。②迷糊,不知所以。 战国·宋·庄周《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HHM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迷迷糊糊 ./M3ZndQ==.html hun hun mo mo
25942 悠悠忽忽 yōu yōu hū hū 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佋怅自失。” YYH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迷迷糊糊 ./MnJwcQ==.html you you hu hu
2202 半梦半醒 bàn mèng bàn xǐng 谓睡眠尚未清醒。 《卖命·半梦半醒》:“说来说去,我究竟在半梦半醒之间,做了些甚么呢?” BMB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迷迷糊糊、糊里糊涂 ./MzJvNg==.html ban meng ban xing
3335 迷途知反 mí tú zhī fǎn 迷途:迷路;反:反回。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 《南史 陈伯之传》:“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 MTZ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迷途知返、迷而知返 迷而不返 ./ZW1l.html mi tu zhi fan
4438 迷魂淫魄 mí hún yín pò 迷人魂、乱人魄。形容事物美好,使人醉迷 晋 王嘉《拾遗记 殷汤》:“师延乃更奏迷魂淫魄之曲,以欢修夜之娱。” MHYP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迷魂夺魄 ./ZWx1.html mi hun yin po
4037 迷魂夺魄 mí hún duó pò 见“迷魂淫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8回:“既升绝顶,乐声嘹亮,俱在天际,觥筹交错,迷魂夺魄,不自知其在人间 ... MHDP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迷魂淫魄 ./NGR6cw==.html mi hun duo po
20444 追奔逐北 zhuī bēn zhú běi 追击败走的敌军。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田单列传》:“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 ZBZ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追亡逐北 ./MndoNA==.html zhui ben zhu 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