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6751 违害就利 wéi hài jiù lì 避开祸害,追求利益。 《吴子·图国》:“谋者,所以违害就利,要者,所以保业守成。” WHJ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趋利避害 ./NTh4eQ==.html wei hai jiu li
17577 趋吉避凶 qū jí bì xiōng 趋:奔向。吉:吉利,平安。走向吉利美好的方面,避开凶祸灾难。亦作“趋吉逃凶”、“避凶趋吉”。 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趋吉避凶,儒者之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不然。圣人 ... QJB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趋吉逃凶 ./NHBpcw==.html qu ji bi xiong
17700 趋时附势 qū shí fù shì 迎合时尚,依附权势。多用作贬义。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如此人趋时附势以得富贵而自为乐者也。”元 刘壎《隐居通议 经史二》:“ ... QSF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趋时奉势 ./NmY0dQ==.html qu shi fu shi
17699 趋时奉势 qū shí fèng shì 迎合时尚,依附权势。多用作贬义。同“趋时附势”。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六卷:“若是他得了官时去看他,教人道我趋时奉势。” QSF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趋时附势 ./NmY0aw==.html qu shi feng shi
5673 附势趋炎 fù shì qū yán 谓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 明·无名氏《赠书记·奚妈辨本》:“朝庭一时无公道,我难道附势趋炎,把是非颠倒。” FSQY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趋炎附势 刚正不阿 ./M21tOA==.html fu shi qu yan
2453 攀龙附凤 pān lóng fù fèng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PLF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趋炎附势、曲意逢迎 敬而远之、视同路人 ./MXRrYQ==.html pan long fu feng
17698 趋权附势 qū quán fù shì 趋:奔走;权: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宋 李觏《名公手书 萧注》:“注鄙人,然而有志于圣贤之术,心铭足下之道,故发此书以闻,非今之趋炎附势 ... QQF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趋炎附势、趋炎奉势 ./NmY0YQ==.html qu quan fu shi
17701 趋炎附热 qū yán fù rè 趋:奔走;热:比喻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宋史 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QYF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趋炎附势、趋炎赶热 ./NmY1NA==.html qu yan fu re
5692 附炎趋热 fù yán qū rè 比喻趋附时贵权势。 明·王錂《春芜忘·宴赏》:“下官楚大夫登徒履便是,附炎趋热,色厉内茬。” FYQ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趋炎附势、趋炎附热 ./M212ZQ==.html fu yan qu re
21468 足不窥户 zú bù kuī hù 同“足不出户”。 茅盾《子夜》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ZBK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足不出门、足不出户 走南闯北 ./NjVjYw==.html zu bu kui hu
21467 足不出门 zú bù chū mén 同“足不出户”。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却说苏盼奴自赵司户去后,足不出门,一客不见,只等襄阳来音。” ZBC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足不窥户、足不出户 走南闯北 ./NjVjMg==.html zu bu chu men
15386 脚踏实地 jiǎo tà shí dì 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JTSD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足履实地 好高骛远 ./MWhiZw==.html jiao ta shi di
25752 一步一计 yī bù yī jì 指人善于使用计谋,诡计多端 YBY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足智多谋、一步百计 ./NnVsOA==.html yi bu yi ji
5279 富富有余 fù fù yǒu yú 形容东西量多,满足需要外,还有富余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238回:“众位不必费心了,富富有余。” FF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足足有余 捉襟见肘 ./OHkxdw==.html fu fu you yu
21466 足兵足食 zú bīng zú shí 见“足食足兵”。 宋·胡錡《耕禄稿·代田万顷到任谢表》:“秉戈执耒,宜为足兵足食之思;牧马饭牛,盍讲且战且耕之政。” ZBZ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足食足兵 ./NjVicw==.html zu bing zu shi
6387 大模大样 dà mó dà yàng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DM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趾高气扬、神气活现、旁若无人、无所忌惮 低声下气、自惭形秽、小手小脚 ./dHVn.html da mo da yang
8169 跳跃纸上 tiào yuè zhǐ shàng 活跃地显现在纸上。形容描写生动逼真 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其面目精神,跳跃纸上,勃勃欲生,况加以优孟摹拟乎。” TY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跃然纸上、跃跃纸上 ./OTA4aQ==.html tiao yue zhi shang
3578 摩拳擦掌 mó quán cā zhǎng 形容行动之前心情激动;情绪高昂;急不可待。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不是我十分强,硬主张,但题起厮杀呵,摩拳擦掌。” MQC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跃跃欲试 按兵不动 ./MXQ3OA==.html mo quan ca zhang
21703 蠢蠢欲动 chǔn chǔn yù dòng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CCY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跃跃欲试 按兵不动 ./NDlt.html chun chun yu dong
18284 揎拳掳袖 xuān quán lǔ xiù 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着拳头。形容准备动手。 元 杨景贤《马丹阳》:“你个乐探哥哥何须闹,欺良压善没分晓,揎拳捋袖行凶暴,你你你不辨低高。” XQL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跃跃欲试、蠢蠢欲动 ./NDZxbw==.html xuan quan lu xiu
6598 动辄得咎 dòng zhé dé jiù 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辄:就;总是;咎:责备。 唐 韩愈《进学解》:“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DZD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跋前踬后 八面圆通 ./eGVp.html dong zhe de jiu
1643 跋涉山川 bá shè shān chuān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必使而君弃而封守,跋涉山川,蒙犯霜露,以逞君心。” BSS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跋山涉川 ./MzI5Zw==.html ba she shan chuan
1637 跋履山川 bá lǚ shān chuān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左传 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之侯。” BLS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跋山涉水 ./MzI2NA==.html ba lu shan chuan
1642 跋山涉川 bá shān shè chuān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BSS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跋山涉水 ./MzI5Ng==.html ba shan she chuan
2541 爬山涉水 pá shān shè shuǐ 形容路途艰辛。 范金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在作战频繁的长征路上,一年多的时间里周副主席白天和我们一样爬山涉水,栉 ... PS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跋山涉水 一帆风顺 ./NGhmNA==.html pa shan she shui
6062 翻山越水 fān shān yuè shuǐ 山:山岭;水: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FSY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跋山涉水 ./OThpdQ==.html fan shan yue shui
13452 航海梯山 háng hǎi tī shān 渡过大海,攀越高山。指经历艰远的路程 南朝 梁 简文帝《大法颂》序:“航海梯山,奉白环之使。” HHT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跋山涉水 ./NzZt.html hang hai ti shan
21847 长途跋涉 cháng tú bá shè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CT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跋山涉水 ./b3R3.html chang tu ba she
4831 翻山越岭 fān shān yuè lǐng 越:过;岭: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过很多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行进途中辛苦。也比喻历尽千辛万苦。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FSY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跋山涉水、梯山航海 ./enph.html fan shan yue ling
21774 餐风露宿 cān fēng lù sù 餐:吃;宿:睡觉。在风中吃饭;在露天过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的艰辛。也作“露宿风餐”、“风餐露宿”。 宋 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CFL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跋山涉水、风尘仆仆 席丰履厚、悠哉游哉 ./bnAy.html can feng lu su
1633 跋扈恣睢 bá hù zì suī 指专横强暴,为所欲为。 参见“跋扈自恣”。 BHZ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跋扈自恣 ./MzI0cQ==.html ba hu zi sui
7035 跌荡不羁 diē dàng bù jī 指心志放逸无拘无束。同“跌宕不羁”。 《宣和书谱 石延年》:“遂入馆,然跌荡不羁,剧饮尚气节,视天下无复难事,不为小廉曲谨以投苟合。” DDB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跌宕不羁 ./MzEzcw==.html die dang bu ji
7036 跌荡不拘 diē dàng bù jū 指心志放逸无拘无束。同“跌宕不羁”。 明 袁黄、王世贞《纲鉴合编 宋纪 武帝》:“八月,宋主杀中书令王僧达,僧达幼聪警能文,而跌荡不拘。” DDB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跌宕不羁 ./MzE0Mg==.html die dang bu ju
6294 跌宕不羁 diē dàng bù jī 跌宕:放纵无拘束。羁:马笼头。心志放逸无拘无束。比喻束缚。 宋 周密《齐东野语 王迈潘妨》:“殿试第三人,跌宕不羁,傲侮一世。” DD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跌宕放言、跌荡不羁 谨小慎微、循规蹈矩 ./NXFl.html die dang bu ji
7037 跌荡风流 diē dàng fēng liú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同“跌宕风流”。 清 余怀《板桥杂记 珠市名妓附见》:“白门娟娟静美,跌荡风流,能度曲,善画兰。” DDF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跌宕风流 ./MzE0Yw==.html die dang feng liu
6669 跌脚绊手 diē jiǎo bàn shǒu 指受到阻碍或牵制。 《孽海花》第二八回:“自从第一步踏上了社会的战线,只觉得面前跌脚绊手的布满了敌军,第二步再也跨不出。 ... DJB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跌脚拌手 ./MzE0bQ==.html die jiao ban shou
7034 跌宕风流 diē dàng fēng liú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续录二》:“诸君子跌宕风流,自是佳话。” DDF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跌荡风流 ./MzEzaQ==.html die dang feng liu
6865 跌跌跄跄 diē diē qiàng qiàng 行走不稳的样子 DDQ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跌跌撞撞 ./OHljNg==.html die die qiang qiang
13043 磕磕绊绊 kē kē bàn bàn 跌跌撞撞,指不太顺利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63回:“不多一时,来到跟前,把那个老者吓得磕磕绊绊地跑了个无踪无影。” KKB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跌跌撞撞 一帆风顺 ./OTVxdQ==.html ke ke ban ban
3002 跑马卖解 pǎo mǎ mài xiè 指在马上表演各种技艺,以此赚钱谋生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是一班粤西来的跑马卖解的,里头有两个云南的苗女,走绳的技术非常高妙,能在绳上 ... PMM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跑马解 ./OHd1aw==.html pao ma mai xie
13284 跨凤乘龙 kuà fèng chéng lóng 比喻结成夫妻或成仙 明 单本《蕉帕记 备聘》:“喜融融,好似萧郎秦女,跨凤乘龙。” KFC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跨凤乘鸾 ./YzZt.html kua feng cheng long
13332 跨凤乘鸾 kuà fèng chéng luán 凤:凤凰;鸾:传中凤凰一类的鸟。夫妻骑着凤,乘着鸾。比喻飞黄腾达,意得志满。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暂时间且略别,三日后向城西传取长生块,管着你跨凤乘鸾。” KFC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跨凤乘龙 ./MWxpYQ==.html kua feng cheng luan
13264 跨州连郡 kuà zhōu lián jùn 跨:兼有;州、郡:古代行政区。形容涉足的区域广大 《周书·文帝纪》:“而欢阻兵安忍,自以为功。广布腹心,跨州连郡。” KZL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跨州越郡、夸州兼郡 ./OTFpdw==.html kua zhou lian jun
13443 跨州越郡 kuà zhōu yuè jùn 跨:兼有;州、郡:古代行政区。形容涉足的区域广大 晋·陆机《百年歌十首》:“体力克壮志方刚,跨州越郡还帝乡。” KZY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跨州连郡、夸州兼郡 ./OTFpbQ==.html kua zhou yue jun
13402 夸州兼郡 kuà zhōu jiān jùn 夸:通“跨”,兼有;州、郡:古代行政区。指治理的区域很大 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 KZJ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跨州连郡、跨州越郡 ./N2tsMg==.html kua zhou jian jun
575 哀告宾服 āi gào bīn fú 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依服、服从。后泛指归顺、服从。指哀求饶恕,愿意服从。 元 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我见他慌悚踌躇,左支右吾,跪在街衢,哀告宾服。” AGBF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跪地求饶 宁死不屈 ./YW1p.html ai gao bin fu
17557 跫响空谷 qióng xiǎng kōng gǔ 空谷中的行人之声。常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等。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QXK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跫然足音 ./NHA5Mg==.html qiong xiang kong gu
6491 道不拾遗 dào bù shí yí 遗:丢失的东西。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也作“路不拾遗”。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DBSY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路不拾遗 打家劫舍 ./dmh3.html dao bu shi yi
10959 路无拾遗 lù wú shí yí 见“路不拾遗”。 《孔子家语·相鲁》:“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 ... LWS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路不拾遗 ./NGM3bQ==.html lu wu shi yi
23500 拾金不昧 shí jīn bù mèi 昧:隐瞒;金:原指金钱;现泛指钱物;拾到东西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清 李绿园《歧路灯》:“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SJBM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路不拾遗 贪得无厌、财迷心窍 ./Mjg2ZQ==.html shi jin bu 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