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880
|
死而复生
|
死
|
sǐ ér fù shēng
|
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
三国 魏 曹植《辩道论》:“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死而复生,然后竟死。”
|
SEF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起死回生、死去活来
|
与世长辞
|
./NTIycQ==.html
|
si er fu sheng
|
|
15441
|
绝处逢生
|
绝
|
jué chù féng shēng
|
绝处:死路。在陷入绝望的困境中遇到了生路。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喜得绝处逢生,遇着一个老者携杖而来。”
|
JCF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起死回生、死里逃生、转危为安
|
束手就擒、坐以待毙、走投无路
|
./MWlqYw==.html
|
jue chu feng sheng
|
|
13123
|
枯骨生肉
|
枯
|
kū gǔ shēng ròu
|
犹言起死回生。
|
《隋书·于仲文传》:“伏愿垂泣辜之恩,降云雨之施,追草昧之始,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然,枯骨生肉。”
|
KGS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起死回生、生肉枯骨
|
|
./NDQxZw==.html
|
ku gu sheng rou
|
|
22179
|
乘人不备
|
乘
|
chéng rén bù bèi
|
乘:趁着。趁着别人没有防备干某事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
CR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趁人不备、乘其不备
|
|
./Nm95cQ==.html
|
cheng ren bu bei
|
|
15418
|
就汤下面
|
就
|
jiù tāng xià miàn
|
比喻趁机行事。
|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63回:“只说是这畜牲怎么这等作变,却不晓得是天师就汤下面,奉承他这一番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63回:“只说是这畜牲怎么这等作变,却不晓得是天师就汤下面,奉承他这一番。”...
|
JTX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趁机行事
|
|
./MWkwZw==.html
|
jiu tang xia mian
|
|
15881
|
就棍打腿
|
就
|
jiù gùn dǎ tuǐ
|
比喻乘便或顺势行事。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0回:“听他之言,语内有因,他别与都堂有甚么拉拢罢,我何不就棍打腿探探呢?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0回:“听他之言,语内有因,他别与都堂有甚么拉拢罢,我何不就棍打腿探探呢?”...
|
JGD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趁水和泥、因势乘便
|
|
./MzA4NA==.html
|
jiu gun da tui
|
|
22967
|
趁波逐浪
|
趁
|
chèn bō zhú làng
|
犹随波逐流。形容奔波;颠沛。
|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谁想并头莲情断藕丝长,搬调的俺趁波逐浪。”元 石德玉《紫云亭》第四折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谁想并头莲情断藕丝长,搬调的俺趁波逐浪。”元 石德玉《紫云亭》第四折:“当日个为多情一曲《满庭芳》,曾贬得苏东坡也趁波也趁波逐浪。”...
|
CBZ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趁浪逐波、随波逐流
|
坚定不移
|
./Njhpcw==.html
|
chen bo zhu lang
|
|
13846
|
浑水摸鱼
|
浑
|
hún shuǐ mō yú
|
浑水:浑浊的水。指在浑浊的水中摸鱼。比喻乘混乱时机捞取好处。
|
老舍《四世同堂 惶惑 十》:“假若事情已定,他大可以马上去浑水摸鱼,管什么上海开仗不开仗。”
|
HSM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趁火打劫
|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
./MWQ3NA==.html
|
hun shui mo yu
|
|
21667
|
趁火抢劫
|
趁
|
chèn huǒ qiǎng jié
|
趁着别人紧张时去捞取私利或害人
|
郭沫若《尚儒村》:“兵队来了,有钱的请外人的红十字会来贴张保护的封条,没有钱的便趁火抢劫。”
|
CH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趁火打劫
|
除暴安良
|
./M3cw.html
|
chen huo qiang jie
|
|
21892
|
趁人之危
|
趁
|
chèn rén zhī wēi
|
利用别人危险的境况图利。
|
蒋子龙《开拓者,开拓者》十六:“金城扭头瞪他一眼:‘去你妈的!君子不趁人之危。’”
|
CRZ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趁火打劫
|
|
./cHQ2.html
|
chen ren zhi wei
|
|
22120
|
乘机打劫
|
乘
|
chéng jī dǎ jié
|
谓利用机会掠夺钱财。
|
清·张少南《临安旬制记》引明·王思任《诛马士英疏》:“以至文选职方,乘机打劫。”
|
CJD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趁火打劫
|
|
./Mzh6bw==.html
|
cheng ji da jie
|
|
22969
|
趁哄打劫
|
趁
|
chèn hōng dǎ jié
|
犹言在混乱中劫掠。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径转山洞而去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径转山洞而去。”...
|
CHD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趁火打劫
|
|
./NjhqYw==.html
|
chen hong da jie
|
|
6338
|
打铁趁热
|
打
|
dǎ tiě chèn rè
|
比喻做事要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
张恨水《夜深沉》第22回:“我粗人只望说粗话,有道是打铁趁热。”
|
DTC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趁热打铁
|
坐失良机
|
./dGE2.html
|
da tie chen re
|
|
19662
|
热锅炒菜
|
热
|
rè guō chǎo cài
|
比喻利用现成的条件办事
|
|
RG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趁热打铁
|
|
./OGlzcQ==.html
|
re guo chao cai
|
|
21668
|
趁水和泥
|
趁
|
chèn shuǐ huò ní
|
利用现成的水来搅泥。比喻乘机行事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11章:“这母货不早不晚,来的恰好。趁水和泥,趁热打铁,捎带着把她收拾啦吧。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11章:“这母货不早不晚,来的恰好。趁水和泥,趁热打铁,捎带着把她收拾啦吧。”...
|
CSH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趁热打铁
|
|
./M3dh.html
|
chen shui huo ni
|
|
21677
|
乘热打铁
|
乘
|
chéng rè dǎ tiě
|
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
老舍《四世同堂》:“他觉得老大实在有可爱的地方;于是,他决定乘热打铁,把话都说净。”
|
CRD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趁热打铁
|
|
./M3oy.html
|
cheng re da tie
|
|
22588
|
超俗绝世
|
超
|
chāo sú jué shì
|
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汉·赵壹《非草书》:“夫杜崔张之,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亦作“ 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汉·赵壹《非草书》:“夫杜崔张之,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亦作“超世绝俗”。《宣和书谱·送先辈诗》:“及乘兴一寓于挥洒,自然有超世绝俗之态矣。”亦作“逸世超群”。明·王《春芜记·献赋》:“昨日唐景二大夫,曾举秀士—人,...
|
汉·赵壹《非草书》:“夫杜崔张之,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
|
CS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世绝俗
|
|
./MzhmZQ==.html
|
chao su jue shi
|
|
22587
|
超世绝俗
|
超
|
chāo shì jué sú
|
见“超俗绝世”。
|
《宣和书谱·送先辈诗》:“及乘兴一寓于挥洒,自然有超世绝俗之态矣。”
|
CS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俗绝世
|
|
./MzhldQ==.html
|
chao shi jue su
|
|
19592
|
入圣超凡
|
入
|
rù shèng chāo fán
|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
唐 吕岩《七言之二》:“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胜弗为难。”
|
RSC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凡入圣
|
|
./NHNpYQ==.html
|
ru sheng chao fan
|
|
21860
|
超尘拔俗
|
超
|
chāo chén bá sú
|
尘、俗:佛教称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人世。后指超出一般人之上;不同凡俗。
|
宋 黄庭坚《与王周彦长书》:“盖登太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远虽其不逮,犹足以超 宋 黄庭坚《与王周彦长书》:“盖登太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远虽其不逮,犹足以超世拔俗矣。”...
|
CCB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超凡入圣、出类拔萃
|
芸芸众生、无名小卒
|
./cDFl.html
|
chao chen ba su
|
|
22102
|
出凡入胜
|
出
|
chū fán rù shèng
|
指超出了一般,进入了极高的境界。形容造诣精深,也指超脱世俗进入仙界。
|
《雍熙乐府 第三卷 端正好(我恰才出尘寰)》:“点化的长生出凡入胜,这便是俺仙家百世功能。”
|
CFR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超凡入胜
|
|
./MzAwYw==.html
|
chu fan ru sheng
|
|
22390
|
出世超凡
|
出
|
chū shì chāo fán
|
超出尘世和凡俗。旧指脱离世俗生活,上升到仙界。
|
元·马致远《黄梁梦》第一折:“你有那出世超凡神仙分,系一条一抹绦,带一顶九阳巾,君敢着你做真人。”
|
CSCF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超凡出世
|
|
./cjQ0.html
|
chu shi chao fan
|
|
2416
|
飘飘欲仙
|
飘
|
piāo piāo yù xiān
|
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多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
清 刘鹗《老残游记》:“到了次日,老残起来,见那天色阴得很重,西北风虽不甚大,觉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飘飘 清 刘鹗《老残游记》:“到了次日,老残起来,见那天色阴得很重,西北风虽不甚大,觉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飘飘欲仙之致。”...
|
PP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尘出世、得意洋洋、沾沾自喜
|
|
./Zjht.html
|
piao piao yu xian
|
|
21862
|
超凡出世
|
超
|
chāo fán chū shì
|
超越凡俗,离开尘世。
|
元·马钰《清心镜·叹世》“厮是非,讲闲气。岂悟修行,超凡出世。”
|
CFC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超尘出俗
|
|
./cDF5.html
|
chao fan chu shi
|
|
22586
|
超世拔俗
|
超
|
chāo shì bá sú
|
见“超尘出俗”。
|
《西湖佳话·灵隐诗迹》:“自从这亭子造了,游人都要到亭子上息足片时,说些超世拔俗的话。”
|
CSB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尘拔俗
|
|
./MzhlYQ==.html
|
chao shi ba su
|
|
22264
|
超凡脱俗
|
超
|
chāo fán tuō sú
|
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眼睛里闪烁着超凡脱俗的光芒,艰难地爬蜒着走向圣地麦加……”
|
CF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尘脱俗
|
俗不可耐、平淡无奇
|
./OHl0ZQ==.html
|
chao fan tuo su
|
|
22581
|
超然独立
|
超
|
chāo rán dú lì
|
见“超然独处”。
|
《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
CRD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然独处、超然不群
|
|
./MzhjYw==.html
|
chao ran du li
|
|
22580
|
超然独处
|
超
|
chāo rán dú chǔ
|
谓超出世事离群独居。《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 谓超出世事离群独居。《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亦作“超然独立”。《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
CRD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然独立、超群出众、出类拔萃
|
|
./MzhjMg==.html
|
chao ran du chu
|
|
22344
|
超然自逸
|
超
|
chāo rán zì yì
|
超脱世事,安闲快乐。
|
汉·袁绍《与公孙瓒书》:“故为荐书恳恻,冀可改悔,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诈,谓天罔可吞,豪雄可灭。”
|
CR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然自得
|
|
./cDQ2.html
|
chao ran zi yi
|
|
21867
|
超然物外
|
超
|
chāo rán wù wài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适,顾区区在位者,何足概其心哉?”
|
CR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然象外、置身事外
|
投身其中、厕身其间
|
./cDNj.html
|
chao ran wu wai
|
|
22583
|
超然远举
|
超
|
chāo rán yuǎn jǔ
|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末·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末·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亦作“超然远引”。渭·姚鼎《伍子胥论》:“昔者尝怪乐毅之于燕,伍子胥之于吴,皆以受任于先君之时,及至嗣子弃之,于是毅遂...
|
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 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
|
CR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然远引
|
|
./MzhkNg==.html
|
chao ran yuan ju
|
|
22584
|
超然自引
|
超
|
chāo rán zì yǐn
|
谓超脱世事,自动引退。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 谓超脱世事,自动引退。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
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
CR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然远引
|
|
./MzhkcQ==.html
|
chao ran zi yin
|
|
4262
|
迈越常流
|
迈
|
mài yuè cháng liú
|
迈:超过。超过一般人
|
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阁下挺拔英气,迈越常流,独契圣谟,以昌鸿业。”
|
MYC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群出众
|
平平庸庸
|
./N2szYQ==.html
|
mai yue chang liu
|
|
7659
|
独立不群
|
独
|
dú lì bù qún
|
独立:突出,超群;不群:卓异。比喻超群出众
|
《旧唐书·韦陟传》:“陟自幼风标整峻,独立不群,安石尤爱之。”
|
DLB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群出众
|
|
./OGV0bw==.html
|
du li bu qun
|
|
22113
|
超然不群
|
超
|
chāo rán bù qún
|
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与众人合群。《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与众人合群。《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
《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
CRB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超群出众
|
|
./Mzhicw==.html
|
chao ran bu qun
|
|
23038
|
出众超群
|
出
|
chū zhòng chāo qún
|
超群:超出众人之上。胜过众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6回:“右手那个对立的壮士,打扮得出众超群,人中罕有。”
|
CZC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群出众
|
|
./N2N1Zw==.html
|
chu zhong chao qun
|
|
7661
|
独出一时
|
独
|
dú chū yī shí
|
超群出众,一代无二
|
|
DC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群出众、盖世无双
|
比比皆是
|
./OGV2Mg==.html
|
du chu yi shi
|
|
22994
|
超绝非凡
|
超
|
chāo jué fēi fán
|
智力或精神道德状况或力量超群或超过常人
|
|
CJFF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超群拔类
|
|
./Nm95Ng==.html
|
chao jue fei fan
|
|
22114
|
超世绝伦
|
超
|
chāo shì jué lún
|
超出世人和同辈。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亦作“超类绝伦”。明 超出世人和同辈。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亦作“超类绝伦”。明·李贽《焚书·书答·答耿司寇》:“故使克明即不中举,即不中进士,即不作大官,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亦作“轶群绝类”。宋...
|
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
|
CSJ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群拔类、轶群绝类
|
平平庸庸
|
./Mzhlaw==.html
|
chao shi jue lun
|
|
21863
|
超凡入圣
|
超
|
chāo fán rù shèng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
宋 朱熹《朱子全书》第八卷:“就此理会得透,自可超凡入圣。”
|
CFR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超群绝伦、出类拔萃
|
无名小卒、芸芸众生
|
./cDI4.html
|
chao fan ru sheng
|
|
22573
|
超类绝伦
|
超
|
chāo lèi jué lún
|
见“超世逸群”。
|
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故使克明即不中举……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 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故使克明即不中举……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
|
CL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群绝伦、出类拔萃
|
平平庸庸
|
./Mzg4cQ==.html
|
chao lei jue lun
|
|
6629
|
独占鳌头
|
独
|
dú zhàn áo tóu
|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
DZA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群绝伦、鹤立鸡群、独一无二、无出其右
|
名落孙山
|
./eHdh.html
|
du zhan ao tou
|
|
22579
|
超群越辈
|
超
|
chāo qún yuè bèi
|
超越众人和同辈。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 超越众人和同辈。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
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 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
CQY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群轶类、出类拔萃
|
碌碌无能
|
./MzhiaQ==.html
|
chao qun yue bei
|
|
22343
|
超超玄著
|
超
|
chāo chāo xuán zhù
|
超超:形容高超;玄:微妙;著:明显。言论、文辞高妙明切。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
|
CCX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超玄箸
|
|
./cDE0.html
|
chao chao xuan zhu
|
|
22590
|
超逸绝尘
|
超
|
chāo yì jué chén
|
谓不拘滞于世俗,超然物外。《宣和书谱·空鲙帖》:“往昔字学之流,其初笔法安在?惟其胸次笔端超逸绝尘, 谓不拘滞于世俗,超然物外。《宣和书谱·空鲙帖》:“往昔字学之流,其初笔法安在?惟其胸次笔端超逸绝尘,暗合法度,则其草创便为一物之宗。”...
|
《宣和书谱·空鲙帖》:“往昔字学之流,其初笔法安在?惟其胸次笔端超逸绝尘,暗合法度,则其草创便为一物 《宣和书谱·空鲙帖》:“往昔字学之流,其初笔法安在?惟其胸次笔端超逸绝尘,暗合法度,则其草创便为一物之宗。”...
|
CYJ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轶绝尘
|
|
./MzhnaQ==.html
|
chao yi jue chen
|
|
25252
|
越瘦秦肥
|
越
|
yuè shòu qín féi
|
比喻痛痒与己无关。
|
唐 韩愈《争臣论》:“视政之得失,若越人之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
YSQ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越人肥瘠
|
|
./MnZwYw==.html
|
yue shou qin fei
|
|
1035
|
包办代替
|
包
|
bāo bàn dài tì
|
包办:一手办理;独自负责。指把所有工作一手包揽;不让别人参与。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三:“媒婆真是包办代替的老祖宗,可真是把人坑害死了。”
|
BBD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越俎代庖
|
包而不办
|
./MXE4.html
|
bao ban dai ti
|
|
22002
|
垂帘听政
|
垂
|
chuí lián tīng zhèng
|
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
宋 王偁《东都事略》:“英宗暴得疾,慈圣后垂帘听政。”
|
CLT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越俎代庖、牝鸡司晨
|
包而不办
|
./cnRl.html
|
chui lian ting zheng
|
|
17014
|
趋之如鹜
|
趋
|
qū zhī rú wù
|
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竞相追逐某一事物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1卷:“毕尚书宏奖风流,一时学士文人趋之如鹜。”
|
QZR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趋之若鹜
|
|
./OHc2bw==.html
|
qu zhi ru wu
|
|
2098
|
避害就利
|
避
|
bì hài jiù lì
|
就:接近、走向。躲开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条件。
|
《吴子·图国第一》:“谋者,所以避害就利。”
|
BH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趋利避害
|
|
./anJl.html
|
bi hai jiu 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