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40
|
露胆披诚
|
露
|
lù dǎn pī chéng
|
同“露胆披肝”。
|
《梁书·王僧孺传》:“露胆披诚,何能以酬屡顾。”
|
LDP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赤胆忠心、露胆披肝
|
|
./NGJ6MA==.html
|
lu dan pi cheng
|
|
23084
|
赤体上阵
|
赤
|
chì tǐ shàng zhèn
|
阵:指战场。光着膀子上阵交战。比喻不顾一切,勇敢战斗。也比喻公然跳出来干坏事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9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9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
CTS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赤膊上阵
|
|
./N3ZjdQ==.html
|
chi ti shang zhen
|
|
23082
|
赤口烧城
|
赤
|
chì kǒu shāo chéng
|
赤舌:指谗言。比喻谗言为害极其严重
|
明·杨慎《后蚊赋》:“谮有国兮,赤口烧城;烦言喷兮,积毁销骨。”
|
CKS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赤舌烧城
|
|
./N3ZjYQ==.html
|
chi kou shao cheng
|
|
19294
|
相见以诚
|
相
|
xiāng jiàn yǐ chéng
|
以真心诚意相对待
|
郭沫若《相见以诚》:“但今天是应该相见以诚的时候了。”
|
XJ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赤诚相见
|
|
./ODhmNA==.html
|
xiang jian yi cheng
|
|
25446
|
一丝不挂
|
一
|
yī sī bù guà
|
原为佛家语;比喻没有尘世俗念的丝毫牵挂。现形容赤身裸体。
|
宋 黄庭坚《僧景宗相访寄法王航禅师》:“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
YSB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赤身裸体
|
衣冠楚楚
|
./NW91cQ==.html
|
yi si bu gua
|
|
14144
|
赫然而怒
|
赫
|
hè rán ér nù
|
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样子。
|
|
HREN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赫然震怒
|
|
./MWI3Ng==.html
|
he ran er nu
|
|
14818
|
赫赫声名
|
赫
|
hè hè shēng míng
|
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名:名声。非常显赫的名声
|
唐·张籍《送白宾客分司东都》:“赫赫声名三十春,高情人独出尘埃。”
|
HHS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赫赫之名
|
|
./OTQ3MA==.html
|
he he sheng ming
|
|
14816
|
赫赫之名
|
赫
|
hè hè zhī míng
|
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名:名声。非常显赫的名声
|
晋·陈寿《三国志·傅叚传》:“故当时无赫赫之名,吏民久而后安之。”
|
HHZ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赫赫声名
|
|
./OTQ1dw==.html
|
he he zhi ming
|
|
14817
|
赫赫有声
|
赫
|
hè hè yǒu shēng
|
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声:名声。非常显赫的名声
|
清·汪琬《宋既庭五十寿序》:“赫赫有声屋间。”
|
HH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赫赫声名、赫赫有名、赫赫之名
|
|
./OTQ2Ng==.html
|
he he you sheng
|
|
26539
|
无人不晓
|
无
|
wú rén bù xiǎo
|
晓:知晓。没有人不知道。形容很有名气
|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六章:“她早就艳名远播,无人不晓。”
|
WR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赫赫有名、举世闻名
|
默默无闻
|
./NzE1dw==.html
|
wu ren bu xiao
|
|
6295
|
鼎鼎有名
|
鼎
|
dǐng dǐng yǒu míng
|
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
宋 陆游《岁晚书怀》:“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
|
DD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赫赫有名、举世闻名、如雷贯耳、名闻遐迩
|
默默无闻、无声无息、碌碌无为
|
./NXI4.html
|
ding ding you ming
|
|
6385
|
大名鼎鼎
|
大
|
dà míng dǐng dǐng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
DM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赫赫有名、名扬天下、举世闻名、鼎鼎大名
|
无名鼠辈、无声无息、默默无闻
|
./dHRt.html
|
da ming ding ding
|
|
6570
|
鼎鼎大名
|
鼎
|
dǐng dǐng dà míng
|
鼎鼎:名声盛大的样子。很大的名气。
|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八:“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只拿着一本《左传事纬》照本宣科。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八:“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只拿着一本《左传事纬》照本宣科。”...
|
DDD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赫赫有名、闻名遐尔、举世闻名、名扬天下
|
无名鼠辈、无声无息、不见经传
|
./d3Zt.html
|
ding ding da ming
|
|
14181
|
赫赫巍巍
|
赫
|
hè hè wēi wēi
|
显赫高大的样子。
|
唐 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
HHW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赫赫魏魏
|
|
./MzBmMg==.html
|
he he wei wei
|
|
20594
|
走为上计
|
走
|
zǒu wèi shàng jì
|
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
《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
ZW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为上策
|
|
./Mnl0MA==.html
|
zou wei shang ji
|
|
21599
|
走为上着
|
走
|
zǒu wèi shàng zhaō
|
指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
|
ZWS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为上策、走为上计
|
|
./Nm8xeQ==.html
|
zou wei shang zhao
|
|
20783
|
走为上策
|
走
|
zǒu wéi shàng cè
|
指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四回:“李助道:‘事已如此,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
ZW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为上计、走为上着
|
|
./Nm8xbw==.html
|
zou wei shang ce
|
|
4755
|
访亲问友
|
访
|
fǎng qīn wèn yǒu
|
访:拜访;问:问候。指拜访亲朋好友
|
茅盾《后记》:“足有半年多不能读书作文,于是每天访亲问友,在一些忙人中间鬼混,消磨时光。”
|
FQ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亲访友
|
|
./Njcy.html
|
fang qin wen you
|
|
20868
|
走街串巷
|
走
|
zǒu jiē chuàn xiàng
|
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或各个角落
|
老舍《四世同堂》:“虽说为了生活他得走街串巷,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可他从来没跟人动过手。”
|
ZJC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南闯北
|
|
./N29hbw==.html
|
zou jie chuan xiang
|
|
21656
|
闯南走北
|
闯
|
chuǎng nán zǒu běi
|
奔走四方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1章:“一个女子会几手武艺不难,难的是她是一个尚未出闺的大姑娘,能够带领一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1章:“一个女子会几手武艺不难,难的是她是一个尚未出闺的大姑娘,能够带领一班人在江湖上闯南走北。”...
|
CN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南闯北
|
|
./M2Vp.html
|
chuang nan zou bei
|
|
24436
|
上南落北
|
上
|
shàng nán luò běi
|
漫言各处去向,犹言走南闯北。
|
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一折:“他又不和我一搭儿做买卖,我怎知他上南落北。”
|
SNL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南闯北
|
|
./NHV0Mg==.html
|
shang nan luo bei
|
|
21598
|
走投没路
|
走
|
zǒu tóu méi lù
|
没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你如今走投没路。我和你去李家叔叔讨口饭儿吃咱。”
|
ZTM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投无路、穷途末路、日暮途穷
|
左右逢源、如愿以偿、天从人愿
|
./Nm8xZQ==.html
|
zou tou mei lu
|
|
20800
|
走漏风声
|
走
|
zǒu lòu fēng shēng
|
泄漏机密或消息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5回:“今愿陛下守口如瓶,不可提起,万一走漏风声,娘娘与夫人们只道妾等巧诈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5回:“今愿陛下守口如瓶,不可提起,万一走漏风声,娘娘与夫人们只道妾等巧诈,以博圣恩眷宠。”...
|
ZLF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漏天机
|
守口如瓶
|
./NnNoZQ==.html
|
zou lou feng sheng
|
|
4903
|
飞针走线
|
飞
|
fēi zhēn zǒu xiàn
|
飞:使飞动;走:迅跑。针飞动;使线迅跑。形容缝补刺绣技巧熟练;动作敏捷;速度很快。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江湖上人称他第一手裁缝,端的是飞针走线。”
|
FZ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线飞针
|
|
./MTB3dw==.html
|
fei zhen zou xian
|
|
23078
|
串街走巷
|
串
|
chuàn jiē zǒu xiàng
|
串:串门;巷:胡同。在大街小巷走来走去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这婆子能言快语,况且日逐串街走巷,那一家不认得,须是与他商议,定有道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这婆子能言快语,况且日逐串街走巷,那一家不认得,须是与他商议,定有道理。”...
|
CJ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街串巷
|
|
./N3ZhYw==.html
|
chuan jie zou xiang
|
|
4973
|
粉墨登场
|
粉
|
fěn mò dēng chǎng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清勤堂随笔》:“粉墨登场,所费不赀。致滋喧杂之烦,殊乏恬适之趣。”
|
FMD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走马上任、抛头露面
|
匿影藏形、消声匿迹
|
./MTFzdQ==.html
|
fen mo deng chang
|
|
20514
|
走马赴任
|
走
|
zǒu mǎ fù rèn
|
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先以陈公走马赴任,乃树一魁妖,共翼佐之。”
|
ZMF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马上任、走马之任、走马到任
|
|
./Mnhocw==.html
|
zou ma fu ren
|
|
21597
|
走马到任
|
走
|
zǒu mǎ dào rèn
|
指新委官员急速到任。后亦泛指接任新职。同“走马上任”。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入道》:“今奉上帝之命封为游天使者,走马到任去也。”
|
ZMD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马上任、走马赴任、走马之任
|
|
./Nm8wdQ==.html
|
zou ma dao ren
|
|
2446
|
袍笏登场
|
袍
|
páo hù dēng chǎng
|
身著官服;手持笏板;登场演戏。比喻上任作官;丑行开始(把官场比作戏台)。
|
清 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袍笏登场也等闲,若他动色到柴关。”
|
PHD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马上任、逢场作戏
|
告老还乡
|
./MXQ0cQ==.html
|
pao hu deng chang
|
|
2709
|
跑马观花
|
跑
|
pǎo mǎ guān huā
|
语本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用“跑马观花”比喻大略地观看一下。
|
语出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PMG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马观花
|
|
./NGh1eQ==.html
|
pao ma guan hua
|
|
3770
|
马上看花
|
马
|
mǎ shàng kàn huā
|
指粗略行事,走马看花
|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玉箫女再世玉杯缘》:“分明马上看花,但过眼即忘,何尝在意。”
|
MSK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马观花
|
|
./ZHVt.html
|
ma shang kan hua
|
|
5058
|
浮光掠影
|
浮
|
fú guāng lüè yǐng
|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
唐 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
FGL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
洞察秋毫、一丝不苟
|
./MTJ3aw==.html
|
fu guang lüe ying
|
|
16491
|
蜻蜓点水
|
蜻
|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
蜻蜓刚刚接触水面又迅速起来。比喻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
唐 杜甫《曲江》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
QTD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
脚踏实地、下马观花
|
./MXc0cw==.html
|
qing ting dian shui
|
|
20490
|
走马看花
|
走
|
zǒu mǎ kàn huā
|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ZMK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
鞭辟入里
|
./Mng3cw==.html
|
zou ma kan hua
|
|
5971
|
赴蹈汤火
|
赴
|
fù dǎo tāng huǒ
|
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
FDT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赴汤蹈火
|
|
./OGVtZw==.html
|
fu dao tang huo
|
|
8285
|
探汤蹈火
|
探
|
tàn tāng dǎo huǒ
|
犹言赴汤蹈火。喻不怕任何艰险。
|
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宁南兵变,料无人能将檄传;探汤蹈火咱情愿,也只为文士遭谴。”
|
TTD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赴汤蹈火
|
|
./NTQ2dQ==.html
|
tan tang dao huo
|
|
19866
|
入火赴汤
|
入
|
rù huǒ fù tāng
|
喻不避艰险。
|
《四游记·老君道教源流》:“入火赴汤,下地上天,灰身没命,愿随大仙。”
|
RHF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赴汤蹈火
|
|
./NHNjNg==.html
|
ru huo fu tang
|
|
9894
|
两肋插刀
|
两
|
liǎng lèi chā dāo
|
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敢于赴汤蹈火。
|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让老乔先撤,你为他两肋插刀顶上一阵。”
|
LLC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
胆小如鼠、为虎作伥
|
./Y280.html
|
liang lei cha dao
|
|
4507
|
马革裹尸
|
马
|
mǎ gé guǒ shī
|
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
MGGS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赴汤蹈火、决一死战
|
临阵脱逃
|
./MXJueQ==.html
|
ma ge guo shi
|
|
21968
|
出生入死
|
出
|
chū shēng rù sǐ
|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
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
CS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赴汤蹈火、舍生忘死
|
贪生怕死
|
./cjN1.html
|
chu sheng ru si
|
|
5969
|
赴汤跳火
|
赴
|
fù tāng tiào huǒ
|
赴:去,走向;汤:开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夫人说那里话!若肯在老爷前,抬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夫人说那里话!若肯在老爷前,抬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火,敢说不去?”...
|
FTT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赴汤蹈火、赴汤投火
|
|
./OGVsYw==.html
|
fu tang tiao huo
|
|
5968
|
赴汤投火
|
赴
|
fù tāng tóu huǒ
|
赴:去,走向;汤:开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小人受侯爷大恩,别说行刺,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
|
FTT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赴汤蹈火、赴汤跳火
|
|
./OGVsMg==.html
|
fu tang tou huo
|
|
4809
|
发凡起例
|
发
|
fā fán qǐ lì
|
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
晋·杜预《春秋左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
FF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起例发凡
|
|
./em5t.html
|
fa fan qi li
|
|
16543
|
前目后凡
|
前
|
qián mù hòu fán
|
目:细目;凡:概略。《春秋》的一种笔法,一件事在文中重复出现,对前者详加说明,后者概略叙述。
|
《公羊传·僖公五年》:“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戴。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也。”
|
QMH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起例发凡
|
|
./MXhidQ==.html
|
qian mu hou fan
|
|
23905
|
夙兴夜寐
|
夙
|
sù xīng yè mèi
|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
《诗经 卫风 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SX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起早摸黑、夜以继日
|
饱食终日、游手好闲
|
./NTMzeQ==.html
|
su xing ye mei
|
|
4432
|
昧旦晨兴
|
昧
|
mèi dàn chén xīng
|
昧旦:破晓。指天不亮就起来。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
|
《晋书 简文帝纪》:“何尝不昧旦晨兴,夜分忘寝。”
|
MDC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起早贪黑
|
|
./ZTdv.html
|
mei dan chen xing
|
|
16999
|
起早摸黑
|
起
|
qǐ zǎo mō hēi
|
起早睡晚,指辛勤劳动
|
《送军粮》:“天还没有亮,起早摸黑赶着上前方。”
|
QZM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起早贪黑
|
|
./OGo3Zw==.html
|
qi zao mo hei
|
|
17895
|
席地而坐
|
席
|
xí dì ér zuò
|
席:坐席。原指把坐席铺在地上坐。现多指坐在地面上。
|
《旧五代史 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
|
XDE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起步当车
|
|
./MmVmbw==.html
|
xi di er zuo
|
|
3494
|
妙手回春
|
妙
|
miào shǒu huí chūn
|
妙:绝妙;妙手:指技能高超的人;回春:使春天又重新回来;比喻将接近死亡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能使生 妙:绝妙;妙手:指技能高超的人;回春:使春天又重新回来;比喻将接近死亡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能使生命垂危的病人痊愈。...
|
唐 司空图《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
MSHC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起死回生
|
庸医杀人
|
./MXI3dQ==.html
|
miao shou hui chun
|
|
14489
|
回生起死
|
回
|
huí shēng qǐ sǐ
|
起死回生。形容医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救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回生起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
|
HSQS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起死回生
|
|
./M3Y0bQ==.html
|
hui sheng qi 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