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4556 豁然省悟 huō rán shěng wù 同“豁然大悟”。 《五灯会元·西天祖师·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祖曰:‘汝被我解。’马鸣豁然省悟,稽首皈依,遂求剃度。 ... HRS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豁然开悟、豁然大悟、豁然顿悟 ./M3Z5bQ==.html huo ran sheng wu
13061 开雾睹天 kāi wù dǔ tiān 比喻使人豁然开朗。 汉 徐干《中论 审大臣》:“文王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 KWD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豁然开朗 乌云蔽日 ./MWxmOA==.html kai wu du tian
14558 豁人耳目 huō rén ěr mù 开扩眼界,使耳目清新。 王国维《人间词话》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HRE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豁然开朗 ./M3Z6Zw==.html huo ren er mu
14831 豁然雾解 huò rán wù jiě 豁然:形容开阔;解:消散。像雾消散一样,心中的疑团一下子消失了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积年凝滞,豁然雾解。” HRW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豁然开朗 ./OTd0MA==.html huo ran wu jie
13825 恍然大悟 huǎng rán dà wù 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五卷:“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HRD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豁然开朗、如梦初醒、茅塞顿开 如坐云雾、大惑不解 ./MWNtdQ==.html huang ran da wu
6651 顿开茅塞 dùn kāi máo sè 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开了。比喻因受启发而忽然心思开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团。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DKM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大惑不解、一窍不通、冥顽不灵 ./eWpj.html dun kai mao se
13853 豁然贯通 huò rán guàn tōng 豁然:开阔通达的样子;贯:贯穿;通:通晓。一下子就彻底明白;通晓了。 宋 朱熹《大学章句》:“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 HRG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豁然开朗、顿开茅塞、恍然大悟 大惑不解 ./MWRiaw==.html huo ran guan tong
13540 豁然开朗 huò rán kāi lǎng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 ... 晋 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HRK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豁然贯通 百思莫解、大惑不解 ./OHAy.html huo ran kai lang
14555 豁然开悟 huō rán kāi wù 同“豁然大悟”。 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初闻安师讲《般若经》,豁然开悟,叹曰:‘九流异议,皆糠秕耳。’ ... HRK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豁然顿悟、豁然大悟、豁然省悟 ./M3Z5Mg==.html huo ran kai wu
13952 豁然大悟 huō rán dà wù 形容彻底晓悟。 唐·慧能《坛经·宣诏品》:“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 HRD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豁然顿悟、豁然省悟、豁然开悟 执迷不悟 ./M3Z4aQ==.html huo ran da wu
13304 旷达不羁 kuàng dá bù jī 旷达:心胸开阔,想得开;不羁:不受束缚。心胸开阔达观,不受拘束。 《晋书·张翰传》:“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 ... KDB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豁达不羁 ./MWplNg==.html kuang da bu ji
7596 大度豁达 dà dù huò dá 大度:气量大;豁达:开朗。形容人宽宏开通,有度量,能容人 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公大度豁达,殊不介意。” DDHD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豁达大度 小肚鸡肠 ./NnlzMg==.html da du huo da
12887 廓达大度 kuò dá dà dù 廓达:宽宏、通达。性格宽宏,通情达理。 太平天国 洪仁玕《干王洪仁玕等劝谕清朝官兵暗投明檄》:“尔等抑知我天朝廓达大度,胞与为怀,不分新旧兄 ... KDDD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豁达大度 ./MWs0dQ==.html kuo da da du
12878 宽宏大量 kuān hóng dà liàng 宽宏:度量大。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容事。也作“宽洪大量”。 元 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KHDL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豁达大度、宽大为怀 斤斤计较、鼠肚鸡肠、器小易盈 ./MWpuMg==.html kuan hong da liang
11619 瓜剖豆分 guā pōu dòu fēn 象瓜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一样。比喻国土被人分割。 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GPD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豆剖瓜分 ./MTd5OA==.html gua pou dou fen
7416 豆萁相煎 dòu qí xiāng jiān 同“豆萁燃豆”。 林基路《囚徒歌》:“豆萁相煎,便宜了民族仇敌。” DQX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豆萁燃豆 ./M2hhMA==.html dou qi xiang jian
7039 豆萁燃豆 dòu qí rán dòu 比喻兄弟相残。 三国 魏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DQRD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豆萁相煎 ./MzFrNg==.html dou qi ran dou
13526 黄金时代 huáng jīn shí dài 指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也指经济、文化最繁荣兴旺的时期。 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自己不想个正当方法奋斗去,却敛着手等候那黄金时代来碰 ... HJS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豆蔻年华 不惑之年 ./OGtj.html huang jin shi dai
13544 含苞待放 hán bāo dài fàng 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清 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HBD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豆蔻年华 落英纷飞 ./MTdzbw==.html han bao dai fang
13545 含苞欲放 hán bāo yù fàng 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花骨朵即将开放。比喻少女的青春。也作“含苞待放”。 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HBY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豆蔻年华 落英纷飞 ./MTdzeQ==.html han bao yu fang
20554 壮志凌云 zhuàng zhì líng yún 宏伟的志向直上云宵(凌:升上)。形容志向十分远大。 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 ZZLY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豪情壮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垂头丧气、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Mnkydw==.html zhuang zhi ling yun
8844 倜傥不羁 tì tǎng bù jī 倜傥:洒脱,不拘束;羁:马笼头,比喻束缚、拘束。形容洒脱豪放,不受拘束。 《晋书 袁耽传》:“耽字彦道,少有才气,俶傥不羁,为士类所称。” TTB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豪放不羁 ./NDYxZQ==.html ti tang bu ji
14821 豪迈不羁 háo mài bù jī 羁:束缚。形容人性情豪迈直爽,不受拘束 《清史稿·文艺传·侯方域》:“(方域)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 HMB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豪放不羁 畏首畏尾 ./OTQ4NA==.html hao mai bu ji
25542 英雄豪杰 yīng xióng háo jié 指才能超众或勇武超群的人。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四十回:“如今秦王功盖天下,四海扬名,英雄豪杰,莫不归附。” YXHJ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豪杰英雄 ./NXMzbw==.html ying xiong hao jie
14250 豪管哀弦 háo guǎn āi xián 指管弦乐。 秦牧《艺海拾贝·变形》:“在红氍毹上,在豪管哀弦之中,要演出的是许多热耳酸心、悲欢离合的故事。” HGA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豪竹哀丝 ./M3J6MA==.html hao guan ai xian
14099 豪言空话 háo yán kōng huà 内容空洞的大话 HYK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豪言壮语 ./OTQ3YQ==.html hao yan kong hua
13678 豪放不羁 háo fàng bù jī 羁:束缚。形容人性情豪迈直爽气魄大而不受拘束。 《清史稿 文艺传 侯方域》:“(方域)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 HF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豪迈不羁、任达不拘 畏首畏尾、束手束脚 ./MWFhNA==.html hao fang bu ji
12636 岗头泽底 gāng tóu zé dǐ 唐代极重视世族,崔、卢、李、郑为甲门四姓,称卢氏为岗头卢,李氏为泽底李。泛称豪门世族 唐 元稹《去杭州》:“骏骨凤毛真可贵,岗头泽底何足论。” GTZD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豪门世族 ./N21n.html gang tou ze di
23360 深宅大院 shēn zhái dà yuàn 房屋多厕而有围墙的院子。旧时多指富贵人家。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他每待强巴劫深宅大院,便待折摧了舞榭歌楼。” SZ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豪门大宅 篷门筚户 ./MjV1aQ==.html shen zhai da yuan
6000 富室豪家 fù shì háo jiā 指富贵显赫家族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富室豪家,却言道压瘴犹嫌少。” FSH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豪门巨室 ./OHh6bw==.html fu shi hao jia
14140 豪门巨室 háo mén jù shì 豪门:权贵之家;巨室:大家望族。指富贵之家。 《晋书·阎缵传》:“其侍臣以下文武将吏,且勿复取戚豪门子弟。”《孟子·离娄上》:“为政不难,不得罪于 ... HMJ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豪门贵宅、富室豪家 ./MWIycQ==.html hao men ju shi
14820 豪门贵宅 háo mén guì zhái 豪门:巨富权贵之家。指有权势的富贵人家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先生拣豪门贵宅之女,别为之求。” HMG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豪门贵族 ./OTQ3dQ==.html hao men gui zhai
12504 贵戚权门 guì qī quán mén 贵戚:帝王的内外亲戚;权门:权贵豪门。尊贵的皇亲国戚和有权势的豪门大族 东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皆交游贵戚,趋权门。” GQQ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豪门贵族、名门望族 ./OGU3cQ==.html gui qi quan men
22517 豺狼横道 chái láng héng dào 横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汉书 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CLHD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豺狼当涂、豺狼塞路 ./MzdtOA==.html chai lang heng dao
15655 奸臣当道 jiān chén dāng dào 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指坏人当权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5回:“此时因纣王失政,妲己残害生灵,奸臣当道,豺狼满朝,故此天心不顺。” JC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豺狼当道 ./NDdnaQ==.html jian chen dang dao
24191 蛇鼠横行 shé shǔ héng xíng 比喻恶人得势、胡作非为 SSH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豺狼当道 ./OHFmNg==.html she shu heng xing
25091 鹰犬塞途 yīng quǎn sāi tú 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 ... YQS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豺狼当道 ./MnF6dw==.html ying quan sai tu
27125 卧狼当道 wò láng dāng dào 当道:在路当中。路上躺着恶狼。形容前途凶险 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国忧》:“那任他卧狼当道,暴虎逼人,扫尽江河影。” WLDD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豺狼当道 ./N3oxMg==.html wo lang dang dao
22516 豺狼当路 chái láng dāng lù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三国志 魏志 杜袭传》:“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强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 CLD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豺狼当道、豺狼当涂 ./Mzdsbw==.html chai lang dang lu
4107 貊乡鼠攘 mò xiāng shǔ rǎng 旧谓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 清·龚自珍《自序》:“今之世,有穷陬荒滨,貊乡鼠攘。” MXSR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貊乡鼠壤 ./NGV5aQ==.html mo xiang shu rang
4106 貊乡鼠壤 mò xiāng shǔ rǎng 见“貊乡鼠攘”。 MXSR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貊乡鼠攘 ./NGV5OA==.html mo xiang shu rang
4001 貌合行离 mào hé xíng lí 见“貌合神离”。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口亲心疏,貌合行离。” MHX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貌合神离 貌离神合 ./NGRsMg==.html mao he xing li
3487 貌合心离 mào hé xīn lí 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 汉 黄石公《素书 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MHX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心心相印 ./MXIwbQ==.html mao he xin li
4004 貌是心非 mào shì xīn fēi 见“貌是情非”。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汝近乃作负心事,知从前规言矩步,皆貌是心非,今不复畏汝矣。” MSX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貌是情非 表里如一 ./NGRtZw==.html mao shi xin fei
16731 七疮八孔 qī chuāng bā kǒng 窟窿多。比喻经济上负债累累。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6回:“俗话说‘好账不如无。’在我身上一天,就在我心里一天,恨不得一剪剪齐, ... QCBK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负债累累 ./NGsxdQ==.html qi chuang ba kong
5708 负阻不宾 fù zǔ bù bīn 犹言负固不服。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 FZB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负固不宾、负固不服 ./M24zcQ==.html fu zu bu bin
5627 负固不服 fù gù bù fú 依恃险阻而不臣服。 《周礼夏官大司马》:“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郑玄注:“负,犹恃也,固,险可依以固者也;不 ... FGB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负固不悛、负固不宾 ./M201YQ==.html fu gu bu fu
5900 负固不悛 fù gù bù quān 负固:依仗地势险固;悛:改悔。倚恃险阻而不臣服 《全相秦并六国平话》下卷:“若负固不悛,执迷不返,则命将遣师剿平诸国。” FGB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负固不服 ./N21teQ==.html fu gu bu quan
5607 负材矜地 fù cái jīn dì 见“负地矜才”。 《文选·刘孝标〈辩命论〉》作者“刘孝标”唐·李善注:“[孝标]负材矜地,自谓坐致云霄,岂图逡巡十稔而 ... FCJ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负地矜才 ./M2x3NA==.html fu cai jin di
5104 负屈衔冤 fù qū xián yuān 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元·无名氏《后庭花》第四折:“今日个勘成了因奸致命一凶贼,还了报了这负屈衔冤两怨鬼。” FQX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负屈含冤 报仇雪恨 ./MTNwZw==.html fu qu xian 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