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6009 言从计听 yán cóng jì tīng 见“言听计从”。 清·洪昇《长生殿·贿权》:“便道我言从计听微有权,这就里机关不易言。” YCJ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听计从、言从计纳、言从计行 ./NWlxZw==.html yan cong ji ting
18161 弦外之音 xián wài zhī yīn 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故言尽而意亦止,绝无弦外之音,味外之味。” XW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外之意 直言直语、实话实说 ./Mmp5YQ==.html xian wai zhi yin
13771 话中有话 huà zhōng yǒu huà 指说话里面还暗含着别的意思。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邢夫人等听了话中有话,不想到自己不令凤姐便宜行事,反说:‘凤丫头果 ... HZY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直言不讳 ./MWJuMA==.html hua zhong you hua
20413 字里行间 zì lǐ háng jiān 字词里边;文句中间。指文章字句间所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南朝 梁 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 ZLH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Mnczcw==.html zi li hang jian
25289 言不尽意 yán bù jìn yì 言:说的话;尽:完全。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多用于信的末尾。 《周易 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YBJ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外之意、词不尽意、意味深长 言之无物、言讷词直、空洞无物 ./NWlscQ==.html yan bu jin yi
25487 溢于言表 yì yú yán biǎo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明 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YYY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外之音、意在言外 直抒胸臆、一言已尽 ./NXE3Mg==.html yi yu yan biao
26014 言多伤行 yán duō shāng xíng 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 元·关汉卿《金钱池》第三折:“不是我把不定,无记性,言多伤行。” YDS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多伤幸 ./NWlzZQ==.html yan duo shang xing
25824 言多语失 yán duō yǔ shī 话说多了就难免有说错的地方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27回:“贤弟,你的言多语失,怎么拜把子?” YD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多必失 ./N3B1aQ==.html yan duo yu shi
13805 祸从口出 huò cóng kǒu chū 灾祸从讲话中引出。指说话不慎就会招来灾祸。 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HCK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多必失、多言买祸 谨言慎行、喜从天降 ./MWNiNg==.html huo cong kou chu
22246 重归于好 chóng guī yú hǎo 归于:回到;好:和好。指彼此重新和好 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为什么有的人使朋友损失巨大却能重归于好,有的人只因为说了短短两句话却 ... CGY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归于好 分道扬镳 ./OGZoaw==.html chong gui yu hao
25309 言信行果 yán xìn xíng guǒ 见“言必信,行必果。” 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正直谨严,言信行果。” YXXG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言必信,行必果 言而无信 ./NWp5Yw==.html yan xin xing guo
21857 畅所欲言 chàng suǒ yù yán 畅:尽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讲的话痛快地全部讲出来。也作“尽所欲言”。 清 方苞《游丰台记》:“少长不序,卧起坐立,惟所便人,畅所欲言,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 CSYY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言无不尽、和盘托出 言不尽意、隐约其辞、吞吞吐吐 ./b3px.html chang suo yu yan
13723 和盘托出 hé pán tuō chū 和:连同。(端东西时)连盘子全部拿出来。后比喻毫不隐瞒;全部说出。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饭罢,田氏将庄子所著《南华真经》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盘托出献与王孙。” HPT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无不尽、直言不讳、畅所欲言 含糊其词、闪烁其辞、讳莫如深 ./MWF2aQ==.html he pan tuo chu
26000 言不二价 yán bù èr jià 见“言无二价”。 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货在商人店里,贵得如同宝贝,真是言不二价的。” YBE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无二价 ./NWlrdw==.html yan bu er jia
22896 词无枝叶 cí wú zhī yè 词:言词,词句。形容文字简炼,无枝蔓之辞。 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前后著文凡一百五十二首,皆理义撮要,词无枝叶。” CW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无枝叶 ./M2NkbQ==.html ci wu zhi ye
25308 言笑自若 yán xiào zì ruò 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宋· ... YXZ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笑自如 ./NWp5Mg==.html yan xiao zi ruo
22108 长话短说 cháng huà duǎn shuō 要说的话很多,一时不能说清,只用扼要的几句话表明主要意思。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六回:“长话短说,你与谭学生是同盟兄弟,他赢了俺一百多银子。 CHD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简意赅 说来话长 ./Mzd2bw==.html chang hua duan shuo
17948 惜墨如金 xī mò rú jīn 惜:爱惜;墨:写字用的墨。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 宋 费枢《钓矶立谈》:“李营丘惜墨如金。” XMR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简意赅、一字千金 连篇累牍、拖泥带水 ./Mmc2Ng==.html xi mo ru jin
24670 要言不烦 yào yán bù fá 要:简要;烦:烦琐。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一点不罗嗦。 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可谓要言不烦也。” YYBF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长篇大论、洋洋洒洒、拖泥带水 ./MmxoMA==.html yao yan bu fa
6635 短小精悍 duǎn xiǎo jīng hàn 精悍:精明勇猛。指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勇猛。比喻文章等精炼简短而有力。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DXJ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简意赅、简明扼要、要言不烦 五大三粗、人高马大、长篇大论 ./eThp.html duan xiao jing han
24585 言而无信 yán ér wú xìn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YEW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言而不信、自食其言、背信弃义 一言为定、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MmowNA==.html yan er wu xin
14839 洪乔捎书 hóng qiáo shāo shū 指言而无信的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HQSS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言而无信 ./N2J3.html hong qiao shao shu
23532 食言而肥 shí yán ér féi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SYE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言而无信 言而有信 ./Mjh3aQ==.html shi yan er fei
24579 言行不一 yán xíng bù yī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相似,始终相悖。” YXB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言而无信 言行一致 ./MmluYw==.html yan xing bu yi
13325 口中雌黄 kǒu zhōng cí huáng 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 ... 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KZC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MWt4Ng==.html kou zhong ci huang
12902 空头支票 kōng tóu zhī piào 空头:有名无实的;支票:向银行取款或拨款的票据。指有名无实的支票;不能兑现。现多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或 ... 邹韬奋《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他们以为放出一个‘九年预备’的空头支票,可以缓和空气。” KTZP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言而无信、自食其言、食言而肥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MWwwOA==.html kong tou zhi piao
24698 一诺千金 yī nuò qiān jīn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YNQ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而有信 言而无信 ./Mmx6Mg==.html yi nuo qian jin
23331 说一不二 shuō yī bù èr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 ... SYBE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而有信、一言为定 出尔反尔、言而无信 ./MjVocQ==.html shuo yi bu er
24618 言行一致 yán xíng yī zhì 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 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YX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而有信、心口如一、表里如一 言不由衷、心口不一、表里不一 ./Mms4aw==.html yan xing yi zhi
24580 言行相诡 yán xíng xiāng guǐ 诡: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吕氏春秋·淫辞》:“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YXXG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言行一致 言行不一 ./MmlubQ==.html yan xing xiang gui
1385 表里如一 biǎo lǐ rú yī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行之以忠者,是事实要着实。”宋 朱熹集注:“以忠,则表里如一。” BLR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行一致、心口如一、说一不二 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azAw.html biao li ru yi
25310 言行若一 yán xíng ruò yī 见“言行抱一”。 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YXRY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言行不一 ./NWp6cQ==.html yan xing ruo yi
18916 行不副言 xíng bù fù yán 谓言行不一。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天下之人行不副言者多矣,使夫子随听而遽信之,所失者岂特宰予邪!” XBF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行不一 言行一致 ./NWdrNA==.html xing bu fu yan
25668 言行不符 yán xíng bù fú 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始终相悖。” YXB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言行不一 言行一致、言行相符 ./Nms5YQ==.html yan xing bu fu
25290 言不由衷 yán bù yóu zhōng 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YB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口蜜腹剑 由衷之言、言之有信、出自肺腑 ./NWltYQ==.html yan bu you zhong
18128 行动坐卧 xíng dòng zuò wò 泛指人的举止和风度。 浩然《艳阳天》第52章:“把他这一程子的行动坐卧都摆出来看看,还不明白吗?” XDZ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行举止 ./MmphZQ==.html xing dong zuo wo
25292 言高语低 yán gāo yǔ dī 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店小二云:‘小人早晚言高语低,耽待些儿。’” YGY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语高低 ./NWl4bw==.html yan gao yu di
15488 举止言谈 jǔ zhǐ yán tán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 ... JZY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谈举止 ./MWpsNA==.html ju zhi yan tan
8273 谈过其实 tán guò qí shí 犹言言过其实。 唐·卢照邻《五悲·悲今日》:“尝谓谈过其实,辨而非真。” TGQ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过其实 ./NTQyNA==.html tan guo qi shi
25240 语重心长 yǔ zhòng xīn cháng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YZXC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言近旨远、微言大义 轻描淡写、浮光掠影 ./MnU0bw==.html yu zhong xin chang
26094 微言大义 wēi yán dà yì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 清 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 WY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近旨远、言简意赅 空洞无物 ./MmNoZQ==.html wei yan da yi
13085 侃侃訚訚 kǎn kǎn luó què 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语出《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春秋·鲁·孔丘《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KKL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訚訚侃侃 ./NDNqeQ==.html kan kan luo que
20334 赞不绝口 zàn bù jué kǒu 赞:称赞;绝:停。不住口地称赞。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字势飞舞,魏生赞不绝口。” ZBJK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誉不绝口、赞口不绝 骂不绝口 ./MnV2Yw==.html zan bu jue kou
18510 杏林春满 xìng lín chūn mǎn 满:充满。杏林春意盎然。赞扬医术高明 XLC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誉满杏林 ./N3E0cw==.html xing lin chun man
24218 誓不罢休 shì bù bà xiū 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二章:“田文镜下了决心,不查个青红皂白誓不罢休。” SBB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誓不甘休 ./OTNndw==.html shi bu ba xiu
24216 誓无二心 shì wú èr xīn 立誓决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清·洪昇《长生殿·献饭》:“万岁爷休出此言,臣等情愿随驾,誓无二心。” SWE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誓无二志 ./OTNnYw==.html shi wu er xin
2436 排除万难 pái chú wàn nán 排:排开。排除重重阻碍;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毛泽东《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PCW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誓死不二、矢志不移 瞻前顾后、踌躇不前 ./MXNhZw==.html pai chu wan nan
24217 誓死不从 shì sǐ bù cóng 从:服从。发誓就是死也不服从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7回:“宜之子誓死不从,而衣裳远避也。” SSB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誓死不屈 ./OTNnbQ==.html shi si bu cong
15006 计上心来 jì shàng xīn lái 计谋涌上心头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JSX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计上心头 ./OWk4.html ji shang xin lai
15959 计上心头 jì shàng xīn tóu 见“计上心来”。 元·张氏《青衲袄·偷期》:“计上心头,暗令家童私问候。” JSX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计上心来 ./M3gweQ==.html ji shang xin t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