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9009 推食解衣 tuī shí jiě yī 推:让。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TSJY 生僻成语 褒义成语 解衣推食 ./NTc5bw==.html tui shi jie yi
14985 解囊相助 jiě náng xiāng zhù 囊:口袋。解开口袋拿出财物来帮助别人。 明 张岱《琅孉文集 募修岳鄂王祠募疏》:“若有贤士大夫解囊乐助,自为王所式凭。” JNXZ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解衣缩食 一毛不拔 ./OTd5.html jie nang xiang zhu
21741 垂手而得 chuí shǒu ér dé 形容得来毫不费力气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那个资性,读不上三二年,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 CSE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手可及、轻而易举 海底捞针 ./NG8y.html chui shou er de
43 碍手碍脚 ài shǒu ài jiǎo 碍;妨碍;阻碍。指多方受阻;难以顺利做事。也指妨碍他人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卷:“后边有些嫌忌起来,碍手碍脚,到底不妙。” ASA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触手碍脚 顺顺当当 ./YjA0.html ai shou ai jiao
22785 触景伤心 chù jǐng shāng xīn 见“触景伤情”。 《吴歌甲集·茅舍萧萧傍竹篱》:“茅舍萧萧傍竹篱,西风惨淡雨霏霏,其时黄菊花初放,触景伤心最惨凄。” CJS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触景伤怀 ./M2F2cQ==.html chu jing shang xin
6984 睹景伤情 dǔ jǐng shāng qíng 睹:看到。看到景物触发起伤感之情。 明·汤显祖《还魂记·惊梦》:“今日杜丽娘有些饶幸也。偶到后花园中,百花开遍,睹景伤情,没兴而归。” DJS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触景伤情 ./eHlp.html du jing shang qing
22784 触景伤怀 chù jǐng shāng huái 见“触景伤情”。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夜来皓魄当空,澄波万里,上下一碧,灿若独自无聊,触景伤怀,遂尔口占一曲。” CJS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触景伤情、触景伤心 ./M2F2Zw==.html chu jing shang huai
5109 抚景伤情 fǔ jǐng shāng qíng 接触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伤痛。 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三折:“登高望远,人人怀故国之悲抚景伤情,处处洒穷途之泣。” FJS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景生情 ./MTN5dw==.html fu jing shang qing
5672 抚时感事 fǔ shí gǎn shì 谓感念时事,伤怀往事。 清·朱仕琇《与林穆庵书》:“故尝读孔北海与魏武帝及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彼其抚时感事,慷慨自数其齿,其 ... FSG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触景生情 ./M21seQ==.html fu shi gan shi
7476 对景伤情 duì jǐng shāng qíng 对景:对着眼前的景物。看见眼前熟悉的景物,因而联想到一些人和事,引起伤感。 元 无名氏《集贤宾 逍遥乐》散曲:“我从来眼硬,不由人对景伤情一哭一个放声。” DJS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触景生情 ./M2h6aw==.html dui jing shang qing
11907 感物伤怀 gǎn wù shāng huái 感:感动;伤怀:伤心。因见到某种事物而感动伤心 GWS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景生情 ./OTIwZQ==.html gan wu shang huai
14938 即景生情 jí jǐng shēng qíng 指由眼前景象触发某种情绪、感想 明 郎瑛《七修续稿 诗文 碧沚诗》:“此诗流丽畅逸,而第七句关锁处,即景生情,警拔深契。” JJS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景生情 ./OGc2.html ji jing sheng qing
14970 见景生情 jiàn jǐng shēng qíng 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某种联想或感慨,也指随机应变 元 宫天挺《七里滩》第四折:“俺那里水似蓝山如黛,不由我见景生情,睹物伤怀。” JJS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景生情 ./OTBn.html jian jing sheng qing
16149 借景生情 jiè jǐng shēng qíng 借眼前的事物激发思想感情。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章:“郭祥抱着卡宾枪,食指不离扳机,不断地借景生情地喊着鼓动口号。” JJS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触景生情 ./M3prMg==.html jie jing sheng qing
6630 睹物思人 dǔ wù sī rén 睹:看见。看到离去的人或死者留下的东西;就联想或怀念起这个人。常用于对死者的追思。 唐 斐铏《传奇 颜濬》:“贵妃赠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DWS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景生情、人亡物在 无动于衷 ./eHoy.html du wu si ren
19403 人去楼空 rén qù lóu kōng 人走了;楼空着。表示旧地重游时对亲友的怀念。 唐 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RQL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景生情、人面桃花 久居故里 ./MXp2cw==.html ren qu lou kong
16590 情景交融 qíng jǐng jiāo róng 内心的感情和客观的景物相互融合在一起。一般指文艺作品中对景物的描写与抒发作者的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 宋 张炎《词源》:“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炼,得言外意。” QJJ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景生情、情文并茂 格格不入 ./MXkyOA==.html qing jing jiao rong
21692 触景伤情 chù jǐng shāng qíng 看到眼前景象而引起伤感之情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司户自此赴任襄阳,一路上鸟啼花落,触景伤情,只是想着盼奴。” CJS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景生情、触景伤怀 无动于衷 ./NDYw.html chu jing shang qing
21986 触景生情 chù jǐng shēng qíng 触:接触;情:感情。接触眼前景物而激起情绪波动。也作“见景生情”。 清 赵翼《殴北诗话 白香山诗》:“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 CJS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物伤情、见景生情、抚景伤情 无动于衷 ./cmZp.html chu jing sheng qing
22795 触目伤怀 chù mù shāng huái 见“触目伤心”。 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不能自己。” CMS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触目伤心 ./M2IwNg==.html chu mu shang huai
22796 触目伤心 chù mù shāng xīn 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阮封翁》:“赤贫者无力赁屋,男妇老幼皆露处。忽澍雨滂沱,立泥淖中,相向而哭。翁 ... CMSX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触目伤怀 ./M2IwZw==.html chu mu shang xin
15617 惊心怵目 jīng xīn chù mù 同“惊心骇瞩”。 季新《红楼梦新评》:“如今批了出来,准科学的学理,以指中国家庭的种种症结,使人阅之,惊心怵目。” JXC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目惊心 ./NDF6dQ==.html jing xin chu mu
21691 怵目惊心 chù mù jīng xīng 惊:震惊。看见事态严重,心里感到震惊 闻一多《龙凤》:“你记得复辟与龙旗的不可分离性,你便会原谅我看见‘龙凤’二字而不禁怵目惊心的苦衷了。 ... CM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目惊心 ./NDVx.html chu mu jing xing
12633 刿目怵心 guì mù chù xīn 刿:刺伤;怵:惊动。指触目惊心 清 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至于秦汉之文,莫不洞达駘宕,刿目怵心。” GMCX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触目惊心、刿心怵目 ./NzNh.html gui mu chu xin
14205 骇心动目 hài xīn dòng mù 犹言惊心动目。 宋·苏轼《顺济王庙新获石砮记》:“传观左右,失手坠于江中,乃祷于神,愿复得之,当藏之庙中,为往来者骇 ... HXD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触目惊心、骇目惊心 ./M3Jibw==.html hai xin dong mu
1458 不乏其人 bù fá qí rén 乏:缺乏;其人:那样的人。不缺少那样的人。 清 吕留良《与陈执斋书》:“然则如今之篯侯,远近不乏其人。” BFQ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目皆是、比比皆是、大有人在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bGNt.html bu fa qi ren
22788 触类而通 chù lèi ér tōng 见“触类旁通”。 《说郛》卷七七引宋·李之彦《东谷所见·寿福德》:“人之念虑一正,则万善可触类而通;行一善,则万善皆萌 ... CLE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触类旁通 ./M2F3aw==.html chu lei er tong
13974 话言话语 huà yán huà yǔ 犹谈话。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七章:“并且话言话语间,很不满意郭振山。” HYH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下之意 ./NmJveQ==.html hua yan hua yu
21705 词不达意 cí bù dá yì 达:表达。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辞不达意”。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 CBD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言不尽意、拐弯抹角 酣畅淋漓、言必有中 ./NGE2.html ci bu da yi
25288 言不达意 yán bù dá yì 亦作“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 《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以译者言不达意,复为书晓之。” YBD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言不逮意 ./NWlrYw==.html yan bu da yi
26002 言不及行 yán bù jí xíng 谓言行不一。 明·薛瑄《薛子道论》:“言不及行,可耻之甚,非特发于口谓之言,凡著于文词者皆是也。” YBJ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不顾行 ./NWlsZw==.html yan bu ji xing
26001 言不顾行 yán bù gù xíng 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YBGX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NWlsNg==.html yan bu gu xing
13117 口是心苗 kǒu shì xīn miáo 犹言为心声。 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氤氲篆烟袅,昏惨剌银灯照。玉漏迢迢,才是初更报。暗觑清霄,盼梦里他来到。 ... KSX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为心声 ./NDN5ZQ==.html kou shi xin miao
20230 凿凿有据 záo záo yǒu jù 凿凿:确实。有确实的证据。 清 朱之瑜《答野传问》:“陶氏《辍耕录》云:‘蒙古入中国,中国方有木棉。’是凿凿有据也。” ZZY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之凿凿、凿凿可据 空穴来风、无稽之谈 ./MnQ3bQ==.html zao zao you ju
24897 言之有理 yán zhī yǒu lǐ 说的话有道理。 明 无心子《金雀记 守贞》:“还是左兄言之有理,极是曲体人情。” YZY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之成理 胡说八道、言不及义、无稽之谈 ./Mm9mZQ==.html yan zhi you li
24790 言必有据 yán bì yǒu jù 言:说话;说的话;据:依据;根据。说话必定有依据。 鲁迅《故事新编>序言》:“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 ... YBYJ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言之成理、有案可稽、有凭有据 牵强附会、言过其实、捕风捉影 ./Mm42bw==.html yan bi you ju
25821 言之有据 yán zhī yǒu jù 说话和写文章有充分的证据或事实根据 YZYJ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言之有物 ./N3Bvbw==.html yan zhi you ju
26008 言从计纳 yán cóng jì nà 讲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采纳。 汉·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危辞,当事而行,言从计纳。” YCJ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从计听、言听计从 ./NWlxNg==.html yan cong ji na
26010 言从计行 yán cóng jì xíng 见“言行计从”。 《新唐书·李德裕传》:“武宗知而能任之,言从计行。” YCJ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从计纳 ./NWlxcQ==.html yan cong ji xing
18076 现身说法 xiàn shēn shuō fǎ 本佛教用语;指佛能依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显现出种种身形来讲解佛法。后比喻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释迦牟尼佛》:“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 XSS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传身教 空谈快意 ./MmlqcQ==.html xian shen shuo fa
25115 以身作则 yǐ shēn zuò zé 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YS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传身教、身先士卒、身体力行 以身试法 ./MnJlMg==.html yi shen zuo ze
24128 说到做到 shuō dào zuò dào 言行一致,说过的话一定用行动实现 莫应丰《将军吟》第二章:“你看吧!我说到做到。” SDZ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出必行 言行不一 ./ODk5bw==.html shuo dao zuo dao
24648 言而有信 yán ér yǒu xìn 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YEY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出必行 言而无信、自食其言 ./Mmwwdw==.html yan er you xin
26007 言出祸随 yán chū huò suí 见“言出祸从”。 《明史·邹智传》:“吾非不欲言,言出则祸随,其谁吾听?” YCH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出祸从 ./NWlwYw==.html yan chu huo sui
26006 言出祸从 yán chū huò cóng 话刚出口,祸患就降临头上。 《后汉书·宦者传论》:“虽忠良怀愤,时或愤发,而言出祸从,旋见拏戮。” YCH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出祸随 ./NWlwMg==.html yan chu huo cong
4118 谋听计行 móu tīng jì xíng 犹言言听计从。 宋·王令《读》:“然后天下之君,下堂去席,引手倒耳,以倾就其说而谋听计行。” MTJ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听计从 ./NGYyZQ==.html mou ting ji xing
15922 计合谋从 jì hé móu cóng 谓计谋合乎君上之意而被采纳。 汉·蔡邕《释诲》:“计合谋从,己之图也;勋绩不立,予之辜也。” JHM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听计从 ./M3dqcQ==.html ji he mou cong
15979 计行言听 jì xíng yán tīng 行其计,听其言。形容十分信任。 《金史·术虎高琪传》:“高琪止欲以重兵屯驻南京以自固,州郡残破不复恤也。宣宗惑之,计行言听,终以自毙 ... JXY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听计从 ./M3g5MA==.html ji xing yan ting
25306 言听计用 yán tīng jì yòng 同“言听计从”。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 YTJ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听计从 ./NWpyNA==.html yan ting ji yong
966 百依百顺 bǎi yī bǎi shùn 依:依从;顺:顺从。事事都依从别人。形容一味顺从而不问是非。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BY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听计从、千随百顺、唯命是从 我行我素、刚愎自用、毫不迁就 ./dTA=.html bai yi bai sh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