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3803 拾遗补阙 shí yí bǔ quē 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采录遗逸的事迹。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 ... SYB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补阙拾遗 ./NHo3bw==.html shi yi bu que
18841 心不应口 xīn bù yīng kǒu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谓为人虚伪。 明·杨德芳《步步娇·闺怨》曲:“恨他心不应口,把欢娱翻成僝僽。情儿泛泛,浑如江水流。” XBYK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表里不一 言行一致 ./NWZqcQ==.html xin bu ying kou
26561 外亲内疏 wài qīn nèi shū 疏:疏远。外表亲密无间,内心冷若冰霜。形容表里不一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不料此人外亲内疏,挟诈而取益州,遂并汉中,有霸业兴隆之志。” WQN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表里不一 ./NzhqZw==.html wai qin nei shu
27289 外巧内嫉 wài qiǎo nèi jí 外貌乖巧,内心刻忌。犹言口蜜腹剑。 东汉·班固《汉书·翟义传》:“兄宣静言令色,外巧内嫉之心。” WQNJ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表里不一 ./NTdzdQ==.html wai qiao nei ji
24819 叶公好龙 yè gōng hào lóng 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 ... YGH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表里不一、言不由衷 名副其实、名实相符 ./Mm5qNg==.html ye gong hao long
4482 貌是情非 mào shì qíng fēi 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 《与僧正教》:“信可谓心与事背,貌是情非。” MSQF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表里不一、貌是心非 表里如一 ./MXE5bw==.html mao shi qing fei
10165 两面三刀 liǎng miàn sān dāo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LMS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口是心非 忠诚老实、实事求是、表里如一 ./MW9xeQ==.html liang mian san dao
3873 面是背非 miàn shì bèi fēi 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 MSBF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表里不一、面从腹非 心口如一 ./NDVhZw==.html mian shi bei fei
1062 表里相符 biǎo lǐ xiāng fú 表里:指内外;符:符合。指表里如一 明 方孝孺《王待制私谥议》:“惟三代之学,本诸身心,著于行事,发于文辞,表里相符,华质不爽。” BLX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表里如一 表里不一 ./MjBz.html biao li xiang fu
1063 表里一致 biǎo lǐ yī zhì 里外一致,指思想与言行完全一致 明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 BL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表里如一 内外有别 ./MjFj.html biao li yi zhi
24844 以貌取人 yǐ mào qǔ rén 以:根据;凭据;貌:外貌;取:衡量、判断。根据人的外貌衣着来判断、衡量其品质能力的高下。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YMQ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表里如一 量才录用 ./Mm51YQ==.html yi mao qu ren
18146 心口如一 xīn kǒu rú yī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宋 汪应辰《题续池阳集》:“由是观世之议论,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未必心以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岂复 ... XKR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心口不一、花言巧语、口是心非 ./Mmpscw==.html xin kou ru yi
2262 表里相应 biǎo lǐ xiāng yìng 内外互相应合。 《汉书 燕刺王刘旦传》:“非以中外有人,表里相应故邪?” BLX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表里相合、里应外合、表里相依 ./MzRvNA==.html biao li xiang ying
1972 表里相合 biǎo lǐ xiāng hé 表里:内外;合:协同。里外相互协同 西周·吕尚《阴符》:“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战于雨水之间,乘敌过邑,是谓表里相合。” BLX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表里相应 ./ODVoYQ==.html biao li xiang he
2261 表里相依 biǎo lǐ xiāng yī 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资治通鉴 秦始皇二十六年》:“三晋者,齐楚之藩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 BLX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表里相济 ./MzRudQ==.html biao li xiang yi
1387 表面文章 biǎo miàn wén zhāng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 ... BMW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表面功夫 ./azE0.html biao mian wen zhang
14017 花拳绣腿 huā quán xiù tuǐ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9回:“只见张国乾缚得花拳绣腿,戚光祖、戚继祖两个教师在后面跟着,走上台来, ... HQX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表面功夫 ./N3U4aw==.html hua quan xiu tui
9313 袅袅娜娜 niǎo niǎo nuó nuó 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同“袅袅亭亭”。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一回:“那簇人歇下轿,养娘扶女子出了轿,径望艮岳门内,袅袅娜娜,妖妖娆娆走 ... NNN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袅袅娉娉 ./NmUyOA==.html niao niao nuo nuo
9314 袅袅娉娉 niǎo niǎo píng píng 袅袅:柔美貌;娉娉: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 NNP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袅袅娜娜 ./NmUyaQ==.html niao niao ping ping
9384 袅袅婷婷 niǎo niǎo tíng tíng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 NNT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袅袅娜娜、袅袅亭亭 ./MXNhcQ==.html niao niao ting ting
9565 袅袅亭亭 niǎo niǎo tíng tíng 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元 张可久《折桂令 酒边分得卿字韵》曲:“风风韵韵,袅袅亭亭。” NNT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袅袅婷婷、袅袅娜娜 ./NmUycw==.html niao niao ting ting
7828 亭亭玉立 tíng tíng yù lì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TTYL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袅袅婷婷、风仪玉立 其貌不扬 ./MmFycQ==.html ting ting yu li
2891 袍泽之谊 páo zé zhī yì 袍泽:长袍与内衣,泛指军队中的同事。指军队中同事的交情、友谊 《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PZ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袍泽故旧 ./NnF5bw==.html pao ze zhi yi
8146 袒胸露臂 tǎn xiōng lù bì 袒:裸露。敞开上衣,露出胳膊,指没有修养和礼貌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远远望见一个长大汉子,草帽短衣,肩上背了行囊,袒胸露臂,忙忙的走来 ... TXL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袒胸露背、坦胸露臂 衣冠楚楚 ./OGlicw==.html tan xiong lu bi
7692 袒胸露背 tǎn xiōng lù bèi 敞开上衣,露出胳膊。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71回:“湛越加咆哮,迫令宫女褫李氏衣,使她袒胸露背,然后取鞭自挞。” TXL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袒胸露臂 ./MjZqcw==.html tan xiong lu bei
2815 凭轼旁观 píng shì páng guān 靠在车前横木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 清·王韬《土胜俄不足恃》:“土人自此以为俄不足为战,诸国皆凭轼旁观。” PSP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袖手旁观 ./NGo2Zw==.html ping shi pang guan
2987 旁观袖手 páng guān xiù shǒu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也不协助 宋·陆游《福州清仁王坚老疏》:“勇退激流,虽具衲子参寻之眼;旁观袖手,要非邦人向慕之诚。” PGX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袖手旁观 拔刀相助 ./OGp0ZQ==.html pang guan xiu shou
20863 坐视不理 zuò shì bù lǐ 袖手旁观,不理不睬 清·许奉恩《里乘》第三卷:“君职司爽鸠,应为民除害,坐视不理,将何以辞其责也?” ZSB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袖手旁观 ./N254dw==.html zuo shi bu li
20217 置身事外 zhì shēn shì wài 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ZSS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袖手旁观、事不关己、漠不关心 责无旁贷、置身其中 ./MnN2NA==.html zhi shen shi wai
19309 袖手充耳 xiù shǒu chōng ěr 袖手:藏手于袖中;充耳:塞住耳朵。指不闻不问,漠然置之 清·夏燮《中西纪事·江上议款》:“既不能誓师讨贼,视其力之所能为,则当袖手充耳,姑听命于发踪指示之人 ... XSCE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袖手旁观、充耳不闻、漠然置之 ./OGhjcw==.html xiu shou chong er
20567 作壁上观 zuò bì shàng guān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ZBS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袖手旁观、隔岸观火、置身事外 见义勇为、拔刀相助、蹑足其问 ./MnlhZQ==.html zuo bi shang guan
3222 被发洋狂 pī fà yáng kuáng 被发:披散头发。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西汉·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 ... PFYK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被发佯狂、被发阳狂 ./OGpxYw==.html pi fa yang kuang
3225 被发详狂 pī fà yáng kuáng 被发:披散头发。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之吴,乃被发详狂,跣足涂面,行乞于市。” PFYK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被发佯狂、被发阳狂、被发洋狂 ./OGpyNg==.html pi fa yang kuang
2725 披发入山 pī fā rù shān 谓离开俗世而隐居。 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后汉纪》:“汝欲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天下也。” PFR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被发入山 ./NGkyNg==.html pi fa ru shan
3128 披发文身 pī fà wén shēn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礼记 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PFW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被发文身 ./NGkyZw==.html pi fa wen shen
3224 被发阳狂 pī fà yáng kuáng 被发:披散头发。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隋书·杨伯丑传》:“于是被发阳狂,游行市里,形体垢秽,未尝栉沐。” PFYK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被发洋狂、被发佯狂 ./OGpxdw==.html pi fa yang kuang
3221 被发撄冠 pī fā yīng guàn 被:通“披”,披散;撄:萦绕。披发散缨。形容匆忙急迫不及整束 《暴风雨前》第二部:“大家总必赶快把手上的事丢下,呼朋唤友,一齐跑来,一以表示他们被发撄冠的热忱。” PFY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被发缨冠、披发缨冠 ./OGpxMg==.html pi fa ying guan
3129 披发缨冠 pī fā yīng guàn 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 ... 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PFY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被发缨冠、被发撄冠 ./NGkycQ==.html pi fa ying guan
3223 被发佯狂 pī fà yáng kuáng 被发:披散头发;佯:假装。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 ... PFYK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被发详狂、被发洋狂 ./OGpxbQ==.html pi fa yang kuang
3218 被甲执锐 pī jiǎ zhí ruì 被:通“披”,穿戴;甲:铠甲;执:拿着;锐:兵器。穿着坚固的盔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已而之细柳军,军吏被甲执锐,榖弓弩持满。” PJZR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被坚执锐 ./OGpveQ==.html pi jia zhi rui
3219 被甲载兵 pī jiǎ zài bīng 身穿铠甲,手拿武器。指全副武装,披坚执锐 唐·韩愈《画记》:“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骑而立者五人,骑而被甲载兵立者十人。” PJZB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被甲执兵 ./OGpwOA==.html pi jia zai bing
2869 被甲持兵 pī jiǎ chí bīng 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上》:“勃在国,常恐惧,每郡守使丞尉行县,勃常被甲持兵。” PJC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被甲执兵、披坚执锐、被甲载兵 ./Njc3aw==.html pi jia chi bing
2226 被甲执兵 bèi jiǎ zhí bīng 甲:古代打仗时军人穿的护身衣服。兵:兵器。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吾见今非昔比世士大夫,才有气干,便倚赖之,不能被甲执兵,以卫社稷, ... BJZ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被甲持兵、被甲载兵 ./MzNjbQ==.html bei jia zhi bing
2984 被褐怀宝 pī hè huái bǎo 被:通“披”,散开;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身穿粗布衣服,怀中藏着宝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郎顗传》:“臣伏见光禄大夫江夏黄琼,耽道乐术,清亮自然,被褐怀宝,含味经籍。 ... PHH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被褐怀玉 ./OGpwaQ==.html pi he huai bao
3190 被褐怀珠 pī hè huái zhū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PHHZ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被褐怀玉、被褐怀宝 ./Njc3YQ==.html pi he huai zhu
3220 被褐藏辉 pī hè cáng huī 被:通“披”,散开;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身穿粗布衣服,怀中藏着宝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 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且沉山虀影,被褐藏辉。” PHC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被褐怀玉、被褐怀宝 ./OGpwcw==.html pi he cang hui
3044 被褐怀玉 pī hè huái yù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先秦 李耳《老子》第70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河上公注:“被褐者,薄外;怀玉 ... PHH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被褐怀珠 ./ajVn.html pi he huai yu
18572 袭人故技 xí rén gù jì 袭:因袭,套用;故:过去。沿用别人使用过的伎俩 XRG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袭人故智 别出心裁、独具一格 ./OHAzbw==.html xi ren gu ji
21642 裁云剪水 cái yún jiǎn shuǐ 裁:裁剪。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明 屠隆《彩毫记 夫妻玩赏》:“名擅雕龙,诗成倚马,请思裁云剪水。” CYJ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裁月镂云 ./MzUy.html cai yun jian shui
10768 列土分茅 liè tǔ fēn máo 谓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 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军前累立功劳大,列土分茅受大封。” LTF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裂土分茅 ./NGEyZQ==.html lie tu fen m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