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5
|
披头跣足
|
披
|
pī tóu xiǎn zú
|
跣足:光脚。头发散乱,打着赤脚。形容十分狼狈或穷困潦倒的样子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军士曰:‘恰才见甘夫人披头跣足,相随一伙百姓妇女,投南而走。’”
|
PTX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头跣足
|
|
./ODEyeQ==.html
|
pi tou xian zu
|
|
3006
|
蓬闾生辉
|
蓬
|
péng lǘ shēng huī
|
蓬闾:简陋的房屋。使陋室增添光辉
|
清·李汝珍《歧路灯》第四回:“孝移道:‘多蒙两位先生台爱,蓬闾生辉。’”
|
PL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屋生辉、蓬门生辉
|
|
./OTEwMA==.html
|
peng lu sheng hui
|
|
3005
|
蓬门生辉
|
蓬
|
péng mén shēng huī
|
使陋室增添光辉
|
《花城》1980年第7期:“徐先生,今天真是蓬门生辉。”
|
PM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屋生辉、蓬闾生辉、蓬荜生辉
|
|
./OTB6cQ==.html
|
peng men sheng hui
|
|
3248
|
蓬牖茅椽
|
蓬
|
péng yǒu máo chuán
|
蓬:蓬草;牖:窗。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用茅草做椽子。指贫苦人家的住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以妨我襟怀。”
|
PYMC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蓬户瓮牖、蓬户桑枢
|
|
./OTB5Yw==.html
|
peng you mao chuan
|
|
3249
|
蓬户桑枢
|
蓬
|
péng hù sāng shū
|
蓬户:蓬草做的门。用蓬草编门,用桑树作门。指贫苦人家的住房
|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本蓬户桑枢之人,布衣韦带之士。”
|
PHSS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蓬户瓮牖、蓬牖茅椽
|
|
./OTEwYQ==.html
|
peng hu sang shu
|
|
2663
|
蓬筚生辉
|
蓬
|
péng bì shēng huī
|
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
|
PB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筚增辉、蓬闾生辉、蓬荜生光
|
|
./Mnp5eQ==.html
|
peng bi sheng hui
|
|
3007
|
蓬荜增辉
|
蓬
|
péng bì zēng huī
|
蓬荜:蓬门荜户,简陋的房屋。使陋室增添光辉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1回:“杯茗相邀,得蒙光降,顿使蓬荜增辉。”
|
PB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荜生辉
|
|
./OTEwaw==.html
|
peng bi zeng hui
|
|
24732
|
一室生春
|
一
|
yī shì shēng chūn
|
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愉快欢乐的气氛。
|
|
YS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荜生辉
|
|
./Mm1oZQ==.html
|
yi shi sheng chun
|
|
2642
|
蓬荜生光
|
蓬
|
péng bì shēng guāng
|
蓬荜:蓬门荜户,形容穷人的陋屋。使贫贱之家增加光彩
|
宋·王柏《回赵星诸书》:“专使远临,俯授宝帖,联题累牍,蓬荜生光。”
|
PB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荜生辉、蓬屋生辉
|
|
./OTExNA==.html
|
peng bi sheng guang
|
|
3008
|
蓬荜有辉
|
蓬
|
péng bì yǒu huī
|
蓬荜:蓬门荜户,简陋的房屋。使陋室增添光辉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有劳仙驾珍顾,蓬荜有辉。”
|
PB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荜生辉、蓬荜增辉
|
|
./OTEwdQ==.html
|
peng bi you hui
|
|
3004
|
蓬屋生辉
|
蓬
|
péng wū shēng huī
|
蓬屋:简陋的房屋。使陋室增添光辉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6回:“家父斋僧二十余年,更不曾遇着好人,今幸圆满,四位下降,诚然是蓬屋生辉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6回:“家父斋僧二十余年,更不曾遇着好人,今幸圆满,四位下降,诚然是蓬屋生辉。”...
|
PW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荜生辉、蓬闾生辉
|
|
./OTB5bQ==.html
|
peng wu sheng hui
|
|
2425
|
蓬门荜户
|
蓬
|
péng mén bì hù
|
用树枝、草等做成的房子。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
|
|
PMB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门瓮牖
|
|
./ZnNj.html
|
peng men bi hu
|
|
2718
|
蓬户柴门
|
蓬
|
péng hù chái mén
|
用柴草、树枝等做成的门户。形容居处简陋,生活困苦。
|
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住的是草舍茅庵,蓬户柴门。”
|
PHC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门筚户
|
|
./NGh5dQ==.html
|
peng hu chai men
|
|
4596
|
茅室蓬户
|
茅
|
máo shì péng hù
|
蓬:草名,也叫“飞蓬”。用茅草盖成的房子。形容居处极其简陋。
|
《宋书·孔淳传》:“茅室蓬户,庭草芜径,唯床上有数卷书。”
|
MSP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门筚户、茅茨土阶
|
雕梁画栋
|
./NGRtNg==.html
|
mao shi peng hu
|
|
2620
|
破瓦寒窑
|
破
|
pò wǎ hán yáo
|
指穷苦人住的简陋破旧的房屋
|
|
PW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门荜户
|
|
./OGpkaw==.html
|
po wa han yao
|
|
3056
|
蓬户瓮牖
|
蓬
|
péng hù wèng yǒu
|
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指贫苦的人家。
|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
PHW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门荜户
|
|
./MXUwNA==.html
|
peng hu weng you
|
|
3100
|
蓬门筚户
|
蓬
|
péng mén bì hù
|
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
|
《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
PMB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门荜户
|
|
./MXd4NA==.html
|
peng men bi hu
|
|
26334
|
瓮牖绳枢
|
瓮
|
wèng yǒu shéng shū
|
牖:窗子;枢:门的转轴。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
汉 贾谊《过秦论》上:“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WYS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蓬门荜户、瓮牖桑枢
|
|
./Mmg1cQ==.html
|
weng you sheng shu
|
|
15359
|
井蛙之见
|
井
|
jǐng wā zhī jiàn
|
像井底青蛙的见解。比喻偏狭的见识。
|
《弘明集 明佛论》:“夫一局之奕,形算之浅,而奕秋之心,何尝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见,妾抑大猷。”
|
JW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间之雀、井底之蛙
|
卓有远见、高瞻远瞩
|
./MWd0eQ==.html
|
jing wa zhi jian
|
|
4406
|
蔓引株连
|
蔓
|
màn yǐn zhū lián
|
蔓:蔓生植物的根茎。顺着蔓寻根。比喻一网打尽
|
清·陶贞怀《天雨花》第八回:“御史等体上天好生之德,也不须蔓引株连了。”
|
MY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蔓引株求
|
|
./OTNzaw==.html
|
man yin zhu lian
|
|
24855
|
洋洋大观
|
洋
|
yáng yáng dà guān
|
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彩的景象。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气象宏大;非常可观。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
YYD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蔚为大观、洋洋洒洒、声势浩大
|
微不足道
|
./Mm56YQ==.html
|
yang yang da guan
|
|
26229
|
蔚然成风
|
蔚
|
wèi rán chéng fēng
|
形容某件事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日本国内,自望族以至一般文士,摹仿唐诗蔚然成风。”
|
WRC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蔚成风气
|
|
./MmV0aw==.html
|
wei ran cheng feng
|
|
26048
|
蔚成风气
|
蔚
|
wèi chéng fēng qì
|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在康奈尔校园里》:“可惜这种个人捐献在我们国家里还只是麟角凤毛,还没蔚成风气。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在康奈尔校园里》:“可惜这种个人捐献在我们国家里还只是麟角凤毛,还没蔚成风气。”...
|
WCF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蔚然成风
|
|
./MmIwdw==.html
|
wei cheng feng qi
|
|
25246
|
约定俗成
|
约
|
yuē dìng sú chéng
|
指某些事物名称或行为规范是由人们共同认定或共同习惯形成的。约定:共同认定;俗成:形成习惯。
|
先秦 荀况《荀子 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
YD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蔚然成风、相沿成习、蔚成风气
|
|
./MnVjcQ==.html
|
yue ding su cheng
|
|
9376
|
蔫头耷脑
|
蔫
|
niān tóu dā nǎo
|
蔫:枯萎;耷:垂。没精打采的样子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满银蔫头耷脑走出门坎后,惊讶地看见是他的小舅子,便把罗着的腰直了一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满银蔫头耷脑走出门坎后,惊讶地看见是他的小舅子,便把罗着的腰直了一下,脸上倒显出了几分羞愧的颜色。”...
|
NTD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蔫头蔫脑
|
斗志昂扬
|
./OTNwOA==.html
|
nian tou da nao
|
|
12658
|
干云蔽日
|
干
|
gān yún bì rì
|
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
GYBR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蔽日干云
|
|
./MTQ4Mg==.html
|
gan yun bi ri
|
|
21140
|
遮天蔽日
|
遮
|
zhē tiān bì rì
|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远远望见辽兵盖地而来,黑洞洞遮天蔽日,都是皂雕旗。”
|
ZTB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蔽日遮天、遮空蔽日
|
|
./NXplZw==.html
|
zhe tian bi ri
|
|
11257
|
兰质蕙心
|
兰
|
lán zhì huì xīn
|
形容美丽而聪明。
|
唐·王勃《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
LZH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蕙心兰质
|
|
./MWtoYw==.html
|
lan zhi hui xin
|
|
14823
|
蕙折兰摧
|
蕙
|
huì zhé lán cuī
|
蕙:蕙草;兰:兰花。比喻女子夭亡
|
清·袁枚《续新齐谐》:“怨侣方成,鸾俦遽拆,珠沉玉陨,蕙折兰摧。”
|
HZL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蕙损兰摧
|
|
./OTV0Yw==.html
|
hui zhe lan cui
|
|
13819
|
蕙心兰质
|
蕙
|
huì xīn lán zhì
|
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
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
HXL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蕙质兰心
|
|
./MWNpeQ==.html
|
hui xin lan zhi
|
|
1681
|
薄情无义
|
薄
|
báo qíng wú yì
|
薄:淡薄。感情淡薄,没有情义。常指对于生离死别的事无动于衷。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宝玉听了自思道:‘谁知这样一个人,这样薄情无义呢!’”
|
BQW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薄情寡义
|
深情厚意
|
./MzMybQ==.html
|
bao qing wu yi
|
|
12239
|
寡情薄意
|
寡
|
guǎ qíng báo yì
|
缺少情意。
|
《水浒传》第一一○回:“公孙胜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来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 《水浒传》第一一○回:“公孙胜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来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
|
GQ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薄情寡意
|
|
./M3B4eQ==.html
|
gua qing bao yi
|
|
1098
|
薄暮冥冥
|
薄
|
bó mù míng míng
|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
BM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薄暮蒙蒙
|
晨光熹微
|
./Mmlr.html
|
bo mu ming ming
|
|
14548
|
火尽薪传
|
火
|
huǒ jìn xīn chuán
|
火虽烧完,柴却留传下来。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等世代相传。
|
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四出:“仗猛力精心,斩断牵缠,若不是粉碎虚空,终似那痴拳太软,总火尽薪传也。 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四出:“仗猛力精心,斩断牵缠,若不是粉碎虚空,终似那痴拳太软,总火尽薪传也。”...
|
HJX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薪尽火传
|
|
./M3Z1Zw==.html
|
huo jin xin chuan
|
|
22494
|
藏诸名山
|
藏
|
cáng zhū míng shān
|
见“藏之名山”。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
CZM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藏之名山、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
|
./MzdiNA==.html
|
cang zhu ming shan
|
|
21800
|
藏污纳垢
|
藏
|
cáng wū nà gòu
|
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
清 孙雨林《皖江血 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
CWN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藏垢纳污
|
藏龙卧虎
|
./bzNp.html
|
cang wu na gou
|
|
10967
|
露影藏形
|
露
|
lù yǐng cáng xíng
|
躲躲闪闪貌。犹言藏头露尾。
|
清·感惺《断头台·党争》:“此时国民眼中,尽是照妖有镜,又何用扭扭捏捏,露影藏形呢?”
|
LYC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藏头露尾
|
开门见山
|
./NGNicw==.html
|
lu ying cang xing
|
|
26929
|
雾鳞云爪
|
雾
|
wù lín yún zhǎo
|
犹言藏头露尾,畏首畏尾。
|
清·乐宫谱《毛生》:“何至雾鳞云爪,首尾不祥若是哉。”
|
WL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藏头露尾、畏首畏尾
|
|
./NWJpNg==.html
|
wu lin yun zhao
|
|
21138
|
遮三瞒四
|
遮
|
zhē sān mán sì
|
谓说话、做事多方掩饰,不爽快。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昨夜怎么他两个一同出来,你且告诉了我,我自有主意,可不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昨夜怎么他两个一同出来,你且告诉了我,我自有主意,可不要遮三瞒四的。”...
|
ZSM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藏头露尾、遮遮掩掩
|
直言不讳
|
./NXpkdw==.html
|
zhe san man si
|
|
7484
|
遁迹匿影
|
遁
|
dùn jì nì yǐng
|
谓隐藏踪迹和身形。
|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七》:“但诸公皆不知用兵,闻贼至则盛怒而出,一有败衄则退然沮丧,遁迹匿影唯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七》:“但诸公皆不知用兵,闻贼至则盛怒而出,一有败衄则退然沮丧,遁迹匿影唯恐不密。”...
|
DJN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藏形匿影、遁迹潜形
|
|
./M2kydw==.html
|
dun ji ni ying
|
|
9549
|
纳垢藏污
|
纳
|
nà gòu cáng wū
|
垢、污: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
《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
|
NGCW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藏污纳垢、纳污藏垢
|
|
./NmR1cQ==.html
|
na gou cang wu
|
|
22325
|
藏踪蹑迹
|
藏
|
cáng zōng niè jī
|
蹑:轻步行走的样子。隐秘行踪,悄悄行动。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从芦苇中间,藏踪蹑迹,直到寨边,拨开鹿角,径奔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从芦苇中间,藏踪蹑迹,直到寨边,拨开鹿角,径奔中军。”...
|
CZN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藏踪秘迹
|
|
./bzRj.html
|
cang zong nie ji
|
|
22955
|
藏锋敛锐
|
藏
|
cáng fēng liǎn ruì
|
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
|
清 李渔《比目鱼 窃发》:“俺山大王前次出兵……被他伏下火攻,烧坏我许多猛兽,只得逃入深山,藏锋敛锐 清 李渔《比目鱼 窃发》:“俺山大王前次出兵……被他伏下火攻,烧坏我许多猛兽,只得逃入深山,藏锋敛锐,休息了半年,才觉得精还力复。”...
|
CFL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藏锋敛锷、藏锋敛颖
|
锋芒毕露
|
./Njhiaw==.html
|
cang feng lian rui
|
|
22488
|
藏锋敛锷
|
藏
|
cáng fēng liǎn è
|
锷:剑刃。比喻人不露锋芒。《野叟曝言》一三回:“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不是要埋冤他,正深爱着他,要他藏 锷:剑刃。比喻人不露锋芒。《野叟曝言》一三回:“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不是要埋冤他,正深爱着他,要他藏锋敛锷,以成大器。”...
|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予独谓高牙大纛,堂堂正正,攻坚而折锐,则刘有一日之长。若藏锋敛锷,出奇制胜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予独谓高牙大纛,堂堂正正,攻坚而折锐,则刘有一日之长。若藏锋敛锷,出奇制胜,……则於虞有取焉。”...
|
CFL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藏锋敛颖、藏锋敛颖
|
锋芒毕露
|
./Mzc5Zw==.html
|
cang feng lian e
|
|
3037
|
盘龙卧虎
|
盘
|
pán lóng wò hǔ
|
盘;盘旋;屈曲。盘屈的龙;卧居的虎。常比喻隐藏的人才。
|
|
PLW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藏龙卧虎
|
|
./ZnJz.html
|
pan long wo hu
|
|
26310
|
卧虎藏龙
|
卧
|
wò hǔ cáng lóng
|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WHC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藏龙卧虎
|
|
./MmdkeQ==.html
|
wo hu cang long
|
|
19402
|
人杰地灵
|
人
|
rén jié dì líng
|
人有英杰;地有灵秀之气;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就会成为名胜地区。后多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
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
RJ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藏龙卧虎、钟灵毓秀
|
绸人广众、人稠物穰
|
./MXp2aQ==.html
|
ren jie di ling
|
|
666
|
藕断丝联
|
藕
|
ǒu duàn sī lián
|
藕已断开,但丝还长长地联系。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联系
|
宋 黄机《满庭芳 时欲之宫永兴》词:“人道郴阳无雁,奈情钟,藕断丝联。”
|
ODS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藕断丝连
|
|
./NnF5NA==.html
|
ou duan si lian
|
|
15065
|
纠缠不清
|
纠
|
jiū chán bù qīng
|
纠结缠绕在一起;理不清楚。形容纷乱;使人不易分辨清楚。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25回:“秋痕叹道:‘你如今一请就来,往后又是纠缠不清。”
|
JCB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藕断丝连、牵扯不清
|
一刀两断
|
./YTZl.html
|
jiu chan bu qing
|
|
665
|
藕断丝长
|
藕
|
ǒu duàn sī cháng
|
藕已断开,但丝还长长地连接着。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
|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拭泪珠而洗面,藕断丝长。”
|
ODS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藕断丝连、藕断丝联
|
一刀两断
|
./NnF4dQ==.html
|
ou duan si ch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