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7
|
耳聋眼花
|
耳
|
ěr lóng yǎn huā
|
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0回:“晁夫人又不头疼脑热,又不耳聋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个将要不好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0回:“晁夫人又不头疼脑热,又不耳聋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个将要不好的人。”...
|
EL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聋眼瞎
|
耳聪目明
|
./NnB6ZQ==.html
|
er long yan hua
|
|
880
|
耳聋眼黑
|
耳
|
ěr lóng yǎn hēi
|
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
清 翟灏《通俗编 身体 耳聋眼黑》:“《传灯录》,百丈被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
|
EL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聋眼瞎
|
|
./NnB6NA==.html
|
er long yan hei
|
|
778
|
耳聋眼瞎
|
耳
|
ěr lóng yǎn xiā
|
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那个昏大官人就像耳聋眼瞎的一般。”
|
EL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聋眼黑
|
耳聪目明
|
./NnB6bw==.html
|
er long yan xia
|
|
4128
|
目达耳通
|
目
|
mù dá ěr tōng
|
形容感觉灵敏,非常聪明。
|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策考》:“噽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
|
MDE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聪目明
|
|
./NGY2aw==.html
|
mu da er tong
|
|
18212
|
秀外慧中
|
秀
|
xiù wài huì zhōng
|
外表秀美;内心聪明。秀:秀美;慧:聪明。
|
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
XWH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聪目明、绰约多姿、眉清目秀
|
獐头鼠目、贼眉贼眼
|
./MmwwbQ==.html
|
xiu wai hui zhong
|
|
3821
|
目食耳视
|
目
|
mù shí ěr shì
|
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颠倒错乱。
|
宋·司马光《迂书·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
MSE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耳视目食
|
|
./MXJ6Yw==.html
|
mu shi er shi
|
|
876
|
耳边之风
|
耳
|
ěr biān zhī fēng
|
耳旁之风,一吹而过。比喻不重视,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玉姐听说,只当耳边之风。”
|
EBZ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耳边风
|
|
./NnB4Zw==.html
|
er bian zhi feng
|
|
3799
|
马耳东风
|
马
|
mǎ ěr dōng fēng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宋 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诗:“青山自是绝世,无人谁与为容。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
|
MED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
|
./MW85cQ==.html
|
ma er dong feng
|
|
743
|
耳熟能详
|
耳
|
ěr shú néng xiáng
|
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
ESN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则诵、熟能生巧
|
浅尝辄止、寡闻少见
|
./emdl.html
|
er shu neng xiang
|
|
759
|
耳闻目见
|
耳
|
ěr wén mù jiàn
|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
|
EWM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目击、耳闻目睹、耳闻目览
|
道听途说
|
./M2l1ZQ==.html
|
er wen mu jian
|
|
886
|
耳闻眼睹
|
耳
|
ěr wén yǎn dǔ
|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
元 秦简夫《东堂老》楔子:“老夫耳闻眼睹,非止一端,因而忧闷成疾。”
|
EW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目睹
|
|
./NnEzaw==.html
|
er wen yan du
|
|
3847
|
目睹耳闻
|
目
|
mù dǔ ěr wén
|
睹:看见;闻:听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
《资治通鉴 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
MDE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目睹
|
道听途说
|
./MzE5Mg==.html
|
mu du er wen
|
|
23930
|
所见所闻
|
所
|
suǒ jiàn suǒ wén
|
看到的和听到的。
|
宋·王安石《慈溪县学记》:“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
|
SJS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目睹
|
道听途说
|
./NTNzbw==.html
|
suo jian suo wen
|
|
740
|
耳濡目染
|
耳
|
ěr rú mù rǎn
|
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
ERM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目睹、耳熟能详
|
|
./emZh.html
|
er ru mu ran
|
|
884
|
耳闻目览
|
耳
|
ěr wén mù lǎn
|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
唐 孙揆《灵应传》:“宝及晡方寤,耳闻目览,恍然如在。”
|
EWM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目见、耳闻目击、耳闻目睹
|
|
./NnEzMA==.html
|
er wen mu lan
|
|
801
|
耳闻目击
|
耳
|
ěr wén mù jī
|
击:接触。亲自听说,亲眼看见。
|
宋·刘克庄《后村全集·回刘汀州书》:“仆不佞,于世之杰士仁人,……皆耳闻目击,一旦因贤嗣显扬之请,遂 宋·刘克庄《后村全集·回刘汀州书》:“仆不佞,于世之杰士仁人,……皆耳闻目击,一旦因贤嗣显扬之请,遂得附名骥尾,以诏不朽,岂非幸欤!”...
|
EWM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目见、耳闻目睹
|
道听途说
|
./emky.html
|
er wen mu ji
|
|
887
|
耳闻眼见
|
耳
|
ěr wén yǎn jiàn
|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
唐 元稹《连昌宫词》:“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
EW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目见、耳闻眼睹、耳闻目击
|
|
./NnEzdQ==.html
|
er wen yan jian
|
|
838
|
耳食之论
|
耳
|
ěr shí zhī lùn
|
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
|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
ES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食之谈、无稽之谈
|
|
./M2l0aw==.html
|
er shi zhi lun
|
|
877
|
耳鬓相磨
|
耳
|
ěr bìn xiāng mó
|
鬓:鬓发;相: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
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
|
EBX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鬓厮磨
|
|
./NnB4cQ==.html
|
er bin xiang mo
|
|
913
|
耳鬓斯磨
|
耳
|
ěr bìn sī mó
|
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宝玉思及当时姊妹一处,耳鬓斯磨,从今一别,纵得相逢,也必不似先前那等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宝玉思及当时姊妹一处,耳鬓斯磨,从今一别,纵得相逢,也必不似先前那等亲密了。”...
|
EBS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鬓厮磨
|
|
./emQy.html
|
er bin si mo
|
|
922
|
耳鬓撕磨
|
耳
|
ěr bìn sī mó
|
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撕:同“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
|
清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顺手拉了彩云的手,耳鬓撕磨的端相的不了,不知不觉两股热泪,从眼眶中直滚下 清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顺手拉了彩云的手,耳鬓撕磨的端相的不了,不知不觉两股热泪,从眼眶中直滚下来。”...
|
EBS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鬓厮磨
|
|
./NjlzbQ==.html
|
er bin si mo
|
|
13768
|
花前月下
|
花
|
huā qián yuè xià
|
花簇前;月光下。指惹人情思的幽静地方。
|
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瓦舍众伎》:“今又有覆赚,又且花前月下之情及铁骑之类。”
|
HQ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鬓厮磨
|
行同陌路
|
./MWJsdw==.html
|
hua qian yue xia
|
|
4789
|
辅车相依
|
辅
|
fǔ chē xiāng yī
|
辅:面颊骨;车:牙床。面颊骨和齿床互相傍依。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靠。
|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FC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鬓厮磨、唇齿相依
|
反目成仇
|
./Nm8w.html
|
fu che xiang yi
|
|
13798
|
混淆视听
|
混
|
hùn xiáo shì tīng
|
故意用假象或谎话迷惑人;使人产生错觉;不易分辨真伪和是非。
|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显示出一种极左的面貌,来忧乱阵容,混淆视听。”
|
HXS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耸人听闻、混淆黑白、危言耸听
|
以正视听
|
./MWM1dw==.html
|
hun xiao shi ting
|
|
26170
|
危言耸听
|
危
|
wēi yán sǒng tīng
|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
|
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
|
WY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
|
./MmR2ZQ==.html
|
wei yan song ting
|
|
23896
|
耸肩缩背
|
耸
|
sǒng jiān suō bèi
|
两肩耸起,背脊弯曲。形容衰老的状态。也形容因怕冷而缩做一团的样子。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3回:“又是风雪,地下踏着寒冰,冻得耸肩缩背,战战兢兢。”
|
SJS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耸肩曲背
|
|
./NTJzYQ==.html
|
song jian suo bei
|
|
23895
|
耸肩曲背
|
耸
|
sǒng jiān qū bèi
|
耸起两肩,弯曲背脊。形容衰老或寒酸貌。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3回:“那些请来帮阅卷的,又都是些耸肩曲背的,酸的怕人。”
|
SJQ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耸肩缩背
|
|
./NTJzMA==.html
|
song jian qu bei
|
|
22721
|
耻与哙伍
|
耻
|
chǐ yú kuài wǔ
|
指不愿与粗鄙庸碌之人为伍。
|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初,韩信由楚王降封为淮阴侯,日夜怨望。有一次,他顺便去看望樊哙,樊哙跪拜送迎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初,韩信由楚王降封为淮阴侯,日夜怨望。有一次,他顺便去看望樊哙,樊哙跪拜送迎。出来后,韩信笑着说:‘生乃与哙等为伍。’”...
|
CYK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耻与为伍、羞与哙伍
|
|
./M2EzNA==.html
|
chi yu kuai wu
|
|
20233
|
志士仁人
|
志
|
zhì shì rén rén
|
志向宏伟、道德高尚的人。指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人士。(仁:仁爱;高尚)。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ZSR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耿介之士
|
无耻之徒
|
./MnQ5MA==.html
|
zhi shi ren ren
|
|
12535
|
耿耿在心
|
耿
|
gěng gěng zài xīn
|
耿耿:形容有心事。指心事牵萦回绕,不能释怀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0回:“当初我在苗家寨曾遇夜行之人,至今耿耿在心。”
|
GG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耿耿于心、耿耿在怀、耿耿于怀
|
|
./OGx1Ng==.html
|
geng geng zai xin
|
|
11458
|
耿耿于心
|
耿
|
gěng gěng yú xīn
|
耿耿:有所悬念而不能忘怀。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余拟为一诗,而其理精微,笔力不足以阐发,凡数易稿,皆不自惬,至今~。”
|
GG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耿耿于怀
|
|
./MTVmbw==.html
|
geng geng yu xin
|
|
20174
|
朝思暮想
|
朝
|
zhāo sī mù xiǎng
|
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恋情。
|
宋 柳永《倾杯乐》词:“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
ZSM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
置之脑后、抛于九霄云外
|
./cGF1.html
|
zhao si mu xiang
|
|
12536
|
耿耿在怀
|
耿
|
gěng gěng zài huái
|
耿耿:形容有心事;怀:心怀。老放在心里,不能忘怀,牵萦回绕
|
郭沫若《题画记》:“在日本时我也曾替他题过画,当时是更加没有把握,记得有一张《瞿塘图》,我题的特别拙 郭沫若《题画记》:“在日本时我也曾替他题过画,当时是更加没有把握,记得有一张《瞿塘图》,我题的特别拙劣,至今犹耿耿在怀。”...
|
GG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耿耿于怀、耿耿在心、耿耿于心
|
|
./OGx1Zw==.html
|
geng geng zai huai
|
|
12538
|
耿耿此心
|
耿
|
gěng gěng cǐ xīn
|
耿耿:形容忠诚。这颗心至忠至诚
|
清·黄宗羲《感旧》:“寒江才把一书开,耿耿此心不易灰。”
|
GGC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耿耿寸心
|
|
./OGx2MA==.html
|
geng geng ci xin
|
|
12537
|
耿耿寸心
|
耿
|
gěng gěng cùn xīn
|
耿耿:形容忠诚。这颗心至忠至诚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92回:“耿耿寸心,愿盟息壤,凡百君子,其敬听之。”
|
GGC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耿耿此心
|
|
./OGx1cQ==.html
|
geng geng cun xin
|
|
13054
|
堪以告慰
|
堪
|
kān yǐ gào wèi
|
堪:能,可以。可以感到或给予一些安慰。
|
魏巍《我们唾弃那种中国人》第二章:“近年来,我对此每每撰文加以表述,并获海内外广大读者的赞同和好评, 魏巍《我们唾弃那种中国人》第二章:“近年来,我对此每每撰文加以表述,并获海内外广大读者的赞同和好评,堪以告慰。”...
|
KYG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聊以告慰
|
|
./MWo2eQ==.html
|
kan yi gao wei
|
|
10204
|
聊以自娱
|
聊
|
liáo yǐ zì yú
|
聊:姑且。姑且用以自我娱乐宽慰。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南越列传》:“老臣妾窃帝号,聊以自娱,岂敢以闻天王哉!”
|
LY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聊以自慰
|
|
./MXB3Mg==.html
|
liao yi zi yu
|
|
11165
|
聊以慰藉
|
聊
|
liáo yǐ wèi jiè
|
聊:姑且;慰藉:安慰自己。姑且用来自我安慰
|
鲁迅《“呐喊”自序》:“有时候乃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
LYW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聊以自慰
|
|
./OHJsNA==.html
|
liao yi wei jie
|
|
20841
|
自我安慰
|
自
|
zì wǒ ān wèi
|
指自己安慰自己
|
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我看没有这种自我安慰的根据。”
|
ZWA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聊以自慰
|
|
./N2Rwaw==.html
|
zi wo an wei
|
|
11289
|
聊复尔耳
|
聊
|
liáo fù ěr ěr
|
姑且如此而已。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
LFEE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聊复尔尔
|
|
./MW01dw==.html
|
liao fu er er
|
|
10571
|
聊复尔尔
|
聊
|
liáo fù ěr ěr
|
姑且如此而已。同“聊复尔耳”。
|
明 刘璋《凤凰池》第一回:“那万生舞罢了,轻轻放在匣里,神色自若。那些看的人没一个不喝采。云生也大叫 明 刘璋《凤凰池》第一回:“那万生舞罢了,轻轻放在匣里,神色自若。那些看的人没一个不喝采。云生也大叫道:‘神乎技矣!’万生答道:‘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
LFE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聊复尔耳
|
|
./NDZ1aw==.html
|
liao fu er er
|
|
15365
|
接踵而至
|
接
|
jiē zhǒng ér zhì
|
踵:脚后跟;接踵:足跟相接。后头的人脚尖挨上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形容人特别多;络绎不绝。 踵:脚后跟;接踵:足跟相接。后头的人脚尖挨上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形容人特别多;络绎不绝。或事情连续不断地发生。也作“继踵而至”、“接踵而来”。...
|
《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下》:“是日唐主大军接踵而至。”
|
JZE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联翩而至、川流不息、接二连三
|
|
./MWd4YQ==.html
|
jie zhong er zhi
|
|
15126
|
聚众滋事
|
聚
|
jù zhòng zī shì
|
聚集了一伙人到处惹事;制造纠纷。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我生平最恨的就是这班刁民!动不动聚众滋事,挟制官长!”
|
JZ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聚众闹事
|
|
./YmVr.html
|
ju zhong zi shi
|
|
11018
|
累足成步
|
累
|
lěi zú chéng bù
|
比喻不断积累,便能成功。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故累足成步,著备成德。”
|
LZC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聚沙成塔
|
|
./NmRoeQ==.html
|
lei zu cheng bu
|
|
22810
|
出神入定
|
出
|
chū shén rù dìng
|
形容聚精会神。
|
康濯《东方红》第十章:“杨殿山和刘成旺都对这件事十分注意,一定要大家详细介绍那每一户、每个人的种种缘 康濯《东方红》第十章:“杨殿山和刘成旺都对这件事十分注意,一定要大家详细介绍那每一户、每个人的种种缘由,并且出神入定一般默默地听得十分严肃。”...
|
CSR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聚精会神
|
|
./M2I2aw==.html
|
chu shen ru ding
|
|
20365
|
专心致志
|
专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
ZX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聚精会神、专心一志、一心一意
|
心不在焉、心猿意马、魂不守舍
|
./MnZjdQ==.html
|
zhuan xin zhi zhi
|
|
1625
|
屏气凝神
|
屏
|
bǐng qì níng shén
|
屏气:抑制呼吸;凝神:凝聚精神。忍住呼吸;聚精会神。
|
清 刘鄂《老残游记》第二回:“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 清 刘鄂《老残游记》第二回:“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
BQN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
心不在焉
|
./MXhjZQ==.html
|
bing qi ning shen
|
|
15880
|
集萤映雪
|
集
|
jí yíng yìng xuě
|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
南朝 梁 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拥书成学,至乃集萤映雪,编蒲辑柳。”
|
JYY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聚萤映雪、聚萤积雪、积雪囊萤
|
|
./Mnp3Zw==.html
|
ji ying ying xue
|
|
22055
|
聪明一世
|
聪
|
cōng míng yī shì
|
表示一个人一辈子聪明。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我断不出此事,枉自聪明一世。每日退堂,便将画图展玩,千思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我断不出此事,枉自聪明一世。每日退堂,便将画图展玩,千思万想。”...
|
CM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
|
./c2pp.html
|
cong ming yi shi
|
|
1235
|
百伶百俐
|
百
|
bǎi líng bǎi lì
|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女工针指,却也百伶百俐,只是心肠有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女工针指,却也百伶百俐,只是心肠有些狠毒。”...
|
BL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聪明伶俐
|
笨手笨脚
|
./aHJn.html
|
bai ling bai 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