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78
|
绿鬓红颜
|
绿
|
lǜ bìn hóng yán
|
指年轻女子。同“绿鬓朱颜”。
|
清 洪楝园《后南柯 檀谋》:“霎时绿鬓红颜都成孤寡,并不劳挨门搜括。”
|
LBH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绿鬓朱颜
|
|
./NDZ6MA==.html
|
lu bin hong yan
|
|
10439
|
绿鬓朱颜
|
绿
|
lǜ bìn zhū yán
|
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借指年轻女子
|
宋 晏殊《少年游》词:“绿鬓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
|
LB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绿鬓红颜
|
|
./ZG11.html
|
lu bin zhu yan
|
|
2171
|
不赞一词
|
不
|
bù zàn yī cí
|
一句话也不说。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
BZ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缄口不言
|
|
./bjB3.html
|
bu zan yi ci
|
|
15413
|
缄口结舌
|
缄
|
jiān kǒu jié shé
|
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
明 张煌言《上延平王书》:“而所为若是,则其将何所依倚,故不敢缄口结舌,坐观胜败。”
|
JK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缄口不言
|
口若悬河
|
./MWh3aw==.html
|
jian kou jie she
|
|
16197
|
噤口卷舌
|
噤
|
jìn kǒu juàn shé
|
谓缄默不言。
|
宋·苏洵《谏论下》:“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
|
JK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缄口不言
|
|
./NDA5dw==.html
|
jin kou juan she
|
|
17079
|
钳口不言
|
钳
|
qián kǒu bù yán
|
钳口:闭口。闭着嘴不说话。
|
《庄子·田子方》:“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吾所学者,直土梗耳!”
|
QK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缄口不言
|
口若悬河
|
./MjBsMg==.html
|
qian kou bu yan
|
|
6494
|
道路以目
|
道
|
dào lù yǐ mù
|
人们在路上相遇;只是相互看看;心里有怒怨;可什么话也不敢说。形容反动统治暴虐;社会上没有言论自由。
|
《国语 周语上》:“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DL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缄口不言、三缄其口
|
畅所欲言、敢说敢做
|
./dmt5.html
|
dao lu yi mu
|
|
16041
|
缄口无言
|
缄
|
jiān kǒu wú yán
|
缄口:闭着嘴。闭着嘴,不说话。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师云:'汝若不会,老僧即缄口无言。'”
|
JKW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缄口不言、哑口无言
|
|
./M3k3cQ==.html
|
jian kou wu yan
|
|
23134
|
三缄其口
|
三
|
sān jiān qí kǒu
|
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或不开口。缄:封;闭。
|
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
SJQ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缄口不言、守口如瓶、默不做声
|
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
./MjFnZw==.html
|
san jian qi kou
|
|
16509
|
钳口结舌
|
钳
|
qián kǒu jié shé
|
钳口:嘴巴张不开;结舌:舌头转不动。形容紧闭嘴巴;不敢说话。
|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
|
QK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缄口不言、张口结舌、闭口不言
|
直言不讳、脱口而出
|
./MXd0cw==.html
|
qian kou jie she
|
|
20350
|
只字不提
|
只
|
zhī zì bù tí
|
只:一个。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
|
冰心《关于男人》:“至于儿女们的出生年月和名字,竟是只字不提。”
|
ZZ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缄口不言、绝口不提
|
|
./MnY0aQ==.html
|
zhi zi bu ti
|
|
15025
|
缄口不言
|
缄
|
jiān kǒu bù yán
|
缄:封闭;言:说话。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
《明史 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
|
JK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缄口无言
|
口若悬河
|
./OXBn.html
|
jian kou bu yan
|
|
15763
|
缄舌闭口
|
缄
|
jiān shé bì kǒu
|
缄舌:闭着嘴。闭着嘴不说话
|
元·亢文苑《一枝花·为玉叶儿作》:“看别人眼铺眉,笑自己的缄舌闭口。”
|
JSB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缄口结舌
|
|
./OHhmeQ==.html
|
jian she bi kou
|
|
15370
|
噤若寒蝉
|
噤
|
jìn ruò hán chán
|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
JR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缄口结舌、守口如瓶
|
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直言不讳
|
./MWgwMg==.html
|
jin ruo han chan
|
|
23671
|
姗姗来迟
|
姗
|
shān shān lái chí
|
旧时形容女子走路迟缓从容的样子。形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
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上 孝武李夫人》:“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
SS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缓不济急、蜗行牛步
|
争先恐后、捷足先登
|
./NHVnMA==.html
|
shan shan lai chi
|
|
16643
|
权宜之计
|
权
|
quán yí zhī jì
|
权:姑且、暂且。宜:适宜。计:计谋、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王允传》:“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王允传》:“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
QY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缓兵之计、权宜之策
|
百年大计
|
./MXpiaQ==.html
|
quan yi zhi ji
|
|
15464
|
金蝉脱壳
|
金
|
jīn chán tuō qiào
|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
元 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
JCT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缓兵之计、瞒天过海
|
瓮中捉鳖
|
./MWoxNA==.html
|
jin chan tuo qiao
|
|
16660
|
轻重缓急
|
轻
|
qīng zhòng huǎn jí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先秦 管仲《管子 国蓄》:“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
|
QZH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缓急轻重、有条不紊
|
齐头并进
|
./MXpwNA==.html
|
qing zhong huan ji
|
|
50
|
安步当车
|
安
|
ān bù dàng chē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
ABD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缓步代车
|
|
./YjIy.html
|
an bu dang che
|
|
14799
|
缓步当车
|
缓
|
huǎn bù dāng chē
|
缓:慢;步:步行。慢步行走以代乘车
|
明·方孝孺《友筠轩赋》:“乃缓步以当车,复谢崇而慕闲。”
|
HBD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缓步代车
|
|
./OHhtbQ==.html
|
huan bu dang che
|
|
15619
|
井中求火
|
井
|
jǐng zhōng qiú huǒ
|
在水井里去寻求火。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对,根本达不到目的。
|
|
JZQ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缘木求鱼
|
|
./NDI1ZQ==.html
|
jing zhong qiu huo
|
|
16061
|
煎水作冰
|
煎
|
jiān shuǐ zuò bīng
|
比喻不可能的事。
|
《三国志 魏志 高堂隆传》:“以若所为,求若所致,犹缘木求鱼,煎水作冰,其不可得,明矣。”
|
JSZB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缘木求鱼
|
|
./M3loZw==.html
|
jian shui zuo bing
|
|
16615
|
敲冰求火
|
敲
|
qiāo bīng qiú huǒ
|
敲开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
《大光明藏经》下卷:“敲冰求火,论功不遂。”
|
QBQ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缘木求鱼
|
|
./MXlsNA==.html
|
qiao bing qiu huo
|
|
20595
|
钻火得冰
|
钻
|
zuān huǒ dé bīng
|
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
《法苑珠林》第69卷:“窃闻声调响顺,形直影端,未见钻火得冰,种豆得麦。”
|
ZHD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缘木求鱼
|
|
./Mnl0YQ==.html
|
zuan huo de bing
|
|
22630
|
撑岸就船
|
撑
|
chēng àn jiù chuán
|
比喻颠倒主从,不合情理。
|
《水浒传》第二一回:“只见说撑船就岸,几曾有撑岸就船。你不来睬我,老娘倒落得。”
|
CAJ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缘木求鱼
|
|
./Mzh1eQ==.html
|
cheng an jiu chuan
|
|
24470
|
射鱼指天
|
射
|
shè yú zhǐ tiān
|
向天射鱼。喻虽劳而必无所获。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知度》:“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出。舜禹犹若困,而况俗主乎?”
|
SYZ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缘木求鱼
|
|
./NHZiZQ==.html
|
she yu zhi tian
|
|
20754
|
钻冰求火
|
钻
|
zuān bīng qiú huǒ
|
比喻徒劳无功。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2卷:“影离响绝,云销雾除,钻冰求火,探巢捕鱼,不足言其无也。”
|
ZBQ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缘木求鱼、徒劳无益、钻冰取火
|
|
./NjVpcQ==.html
|
zuan bing qiu huo
|
|
17392
|
敲冰索火
|
敲
|
qiāo bīng suǒ huǒ
|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第四卷:“若敲冰而索火,类缘木以求鱼。”
|
QBS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缘木求鱼、敲冰求火
|
|
./NG45bw==.html
|
qiao bing suo huo
|
|
26249
|
问道于盲
|
问
|
wèn dào yú máng
|
盲:瞎子。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
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
WDY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缘木求鱼、求道于盲
|
|
./MmY2Mg==.html
|
wen dao yu mang
|
|
22527
|
缠绵床褥
|
缠
|
chán mián chuáng rù
|
缠绵:纠缠不已,无法解脱。形容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也指沉溺于男女之事。
|
《宋史 十八朝演义》第二十回:“偏李妃生起病来,缠绵床褥,一病不起,竟尔去世。
|
CMCR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缠绵床第
|
不近女色
|
./MzdxZQ==.html
|
chan mian chuang ru
|
|
22993
|
缠绵床第
|
缠
|
chán mián chuáng dì
|
缠绵:情意深厚;第:床上的席子。指沉溺于两性之事
|
梁启超《新民说》第17节:“弱冠而后,则又缠绵床第,以耗其精力。”
|
CMC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缠绵床褥
|
不近女色
|
./Nm94Yw==.html
|
chan mian chuang di
|
|
4761
|
悱恻缠绵
|
悱
|
fěi cè chán mián
|
心绪悲苦而不能排遣
|
清 嬴宗季女《六月霜》第二折:“宁不愿风肆好,月常圆。乐融融,悱恻缠绵,堪媲美孟和桓。”
|
FCC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缠绵悱恻
|
|
./NmE0.html
|
fei ce chan mian
|
|
1979
|
抱头缩项
|
抱
|
bào tóu suō xiàng
|
项:颈的后部。形容畏缩不敢出斗的样子
|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着那俊才郎倒戈甲,抱头缩项。”
|
BT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缩头缩脑
|
|
./ODVuZQ==.html
|
bao tou suo xiang
|
|
23958
|
缩头缩颈
|
缩
|
suō tóu suō jǐng
|
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同“缩头缩脑”。
|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远远一条长街只看见三四个人,蹀躞着,缩头缩颈歪斜着走。”
|
STS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缩头缩脑
|
放荡不羁
|
./NmhodQ==.html
|
suo tou suo jing
|
|
24215
|
缩头缩脚
|
缩
|
suō tóu suō jiǎo
|
缩:收缩。形容畏缩、躲闪
|
清·觉佛《女英雄》:“你想这样缩头缩脚,反让金人耀武扬威,还能成为个国度吗?”
|
ST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缩头缩脑
|
大大方方
|
./OTNkYQ==.html
|
suo tou suo jiao
|
|
23566
|
缩头缩脑
|
缩
|
suō tóu suō nǎo
|
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头负责。
|
鲁迅《华盖集 “碰壁”之后》:“但是我也说明了几句我所以来校的理由,并要求学校当局今天缩头缩脑办法的 鲁迅《华盖集 “碰壁”之后》:“但是我也说明了几句我所以来校的理由,并要求学校当局今天缩头缩脑办法的解答。”...
|
STS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缩手缩脚、胆小慎微
|
放荡不羁
|
./Mjl2cw==.html
|
suo tou suo nao
|
|
1912
|
必不可少
|
必
|
bì bù kě shǎo
|
绝对需要,指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9回:“这拜阴寿更是必不可少的。”
|
BBK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缺一不可
|
可有可无
|
./N2QzYw==.html
|
bi bu ke shao
|
|
16864
|
缺衣少食
|
缺
|
quē yī shǎo shí
|
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
|
明李贽《焚书 复李渐老书》:“即此衣食之赐,既深以为喜,则缺衣少食之烦恼不言而知也。”
|
QY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缺吃少穿
|
丰衣足食
|
./NHFhaw==.html
|
que yi shao shi
|
|
16879
|
缺吃短穿
|
缺
|
quē chī duǎn chuān
|
指衣食困乏。同“缺吃少穿”。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三:“赤贫户缺吃短穿,多分粮食和衣裳,还得分劈硬实的牲口。”
|
QCD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缺吃少穿
|
|
./NmY2cw==.html
|
que chi duan chuan
|
|
16863
|
缺吃少穿
|
缺
|
quē chī xhǎo chuān
|
指衣食困乏。亦作“缺吃短穿”。
|
?
|
QC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缺吃短穿、少吃缺穿
|
丰衣足食
|
./NHE2NA==.html
|
que chi xhao chuan
|
|
16984
|
缺心眼儿
|
缺
|
quē xīn yǎn ér
|
缺乏心计或机智,尤指智力发育不健全
|
林海音《婚姻的故事》:“但是她那份逞能劲儿,也常常做出缺心眼儿的事体来。”
|
QXY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缺心少肺
|
诡计多端
|
./OGl0dQ==.html
|
que xin yan er
|
|
16985
|
缺心少肺
|
缺
|
quē xīn shǎo fèi
|
心:心眼。缺少智谋
|
|
QX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缺心眼儿
|
足智多谋
|
./OGl1NA==.html
|
que xin shao fei
|
|
6862
|
短斤缺两
|
短
|
duǎn jīn quē liǎng
|
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
|
|
DJQ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缺斤短两、短斤少两
|
童叟无欺
|
./OHlhOA==.html
|
duan jin que liang
|
|
17704
|
缺食无衣
|
缺
|
quē shí wú yī
|
缺少吃的和穿的。形容饥寒交迫的生活。
|
明 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一折:“先主在独树楼桑受困危,织履编席,缺食无衣,到处寻觅,挽菜挑虀。”
|
QSW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缺衣少食
|
丰衣足食
|
./NmY3Mg==.html
|
que shi wu yi
|
|
24026
|
少吃缺穿
|
少
|
shǎo chī quē chuān
|
缺乏衣食。比喻贫困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五回:“因此一个人养活一个人,年年还是少吃缺穿。”
|
SCQ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缺衣少食
|
丰衣足食
|
./NzJyZQ==.html
|
shao chi que chuan
|
|
25099
|
衣食不周
|
衣
|
yī shí bù zhōu
|
周:齐备。形容衣食缺乏,生活困窘。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十七:“我今衣食不周,无力婚娶,何不俯就他家,一举两得?”
|
YS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缺衣少食
|
丰衣足食
|
./MnI0dw==.html
|
yi shi bu zhou
|
|
24718
|
衣单食薄
|
衣
|
yī dān shí bó
|
衣裳单薄,食物很少。形容生活困苦。
|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例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军队,待遇最为菲薄,衣单食薄,弹药不继,医疗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例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军队,待遇最为菲薄,衣单食薄,弹药不继,医疗不备。”...
|
YD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缺衣少食、衣单食缺
|
丰衣足食
|
./Mm1hcQ==.html
|
yi dan shi bo
|
|
8297
|
汤去三面
|
汤
|
tāng qù sān miàn
|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汤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
|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
TQS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网开一面
|
|
./NTRlMg==.html
|
tang qu san mian
|
|
26228
|
网开三面
|
网
|
wǎng kāi sān miàn
|
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
WK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网开一面
|
严惩不贷
|
./MmV0YQ==.html
|
wang kai san mian
|
|
8034
|
推舟于陆
|
推
|
tuī zhōu yú lù
|
推船在陆地上行,比喻劳而无功。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
|
TZY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罔水行舟
|
|
./NTdjcQ==.html
|
tui zhou yu 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