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6129 王孙公子 wáng sūn gōng zǐ 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晋 葛洪《抱朴子 崇教》:“若夫王孙公子,优游贵乐,婆娑绮纨之间。” WSG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纨绔子弟 平民百姓 ./MmQ4Yw==.html wang sun gong zi
27114 纨绮子弟 wán qǐ zǐ dì 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清·戴名世《汪河发墓志铭》:“然人无贤愚,皆向往河发,纨绮子弟或请纳交附河发为重。” WQZD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纨绔子弟 ./N2kwYQ==.html wan qi zi di
27115 纨绔膏粱 wán kù gāo liáng 膏粱:精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借指只知享受,什么事也不能干的富贵人家子弟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你是个纨绔膏粱,这也无怪你不知。” WKG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纨绔子弟 ./N2kwaw==.html wan ku gao liang
16560 千金之子 qiān jīn zhī zǐ 旧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QJ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纨绔子弟、公子哥儿 ./MXhrcQ==.html qian jin zhi zi
25073 游闲公子 yóu xián gōng zǐ 指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 《史记·货殖列传》:“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 YXG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纨绔子弟、公子哥儿 ./MnFtdQ==.html you xian gong zi
1126 不肖子孙 bù xiào zǐ sūn 不肖:不像。不像祖宗、父辈的贤良子孙。指品行不好;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 宋 邵雍《盛衰吟》:“克肖子孙,振起家门;不肖子孙,破败家门。” BXZ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纨绔子弟、后继无人 孝子贤孙、后继有人、继往开来 ./MnYy.html bu xiao zi sun
11952 膏梁子弟 gāo liáng zǐ dì 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 唐 颜师古《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GLZD 一般成语 纨绔子弟、膏粱纨绔 ./MTVyYw==.html gao liang zi di
27292 纨袴子弟 wán kǔ zǐ dì 纨袴:细绢做成的裤子,泛指华丽衣着。旧称浮华的富贵人家子弟。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上》:“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间,非其好也。” WKZD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纨绮子弟、纨绔子弟 ./NTd3Ng==.html wan ku zi di
22025 纯正无邪 chún zhèng wú xié 邪:不正当。纯洁真挚,没有一点邪念。 CZW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纯真无邪 ./czRp.html chun zheng wu xie
12351 纲挈目张 gāng qiè mù zhāng 指撒网时,举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网眼都张开。比喻抓住主要环节,以带动其余;或抓住要领,条理分明。同“纲 ... 清 魏源《道光丙戌海运记》:“于是南北并举,纲挈目张。” GQM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纲举目张 ./NmFzcQ==.html gang qie mu zhang
7769 提纲挈领 tí gāng qiè lǐng 抓住纲绳;提起衣领。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 TGQ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纲举目张、一针见血 不得要领、言不及义 ./Mjlmbw==.html ti gang qie ling
11833 纲常扫地 gāng cháng sǎo dì 纲常:三纲五常;扫地:比喻破坏无余。指纲纪、人伦等封建伦理道德破坏无余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7回:“史臣有《仇牧赞》云:‘世降道斁,纲常扫地。堂帘不隔,君臣交戏。’ ... GCS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纲常废弛 ./N3VxYw==.html gang chang sao di
9620 纳污藏垢 nà wū cáng gòu 纳:容纳;垢:污秽。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所最可痛者,旧病未去,新病复来,日积月涂,纳污藏垢,驯至良医束手, ... NWCG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纳垢藏污、纳污藏秽 ./N3N1YQ==.html na wu cang gou
20498 招贤纳士 zhāo xián nà shì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 ... ZXN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纳士招贤、招贤礼士 ./Mnhibw==.html zhao xian na shi
9750 纳履踵决 nà lǚ zhǒng jué 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 NLZJ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纳屦踵决 ./NGZzOA==.html na lu zhong jue
9618 纳污藏疾 nà wū cáng jí 纳:接受;疾:弊病,缺点。包藏容纳罪过缺失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NWC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纳污含垢 ./N3N0cQ==.html na wu cang ji
9619 纳污藏秽 nà wū cáng huì 纳:容纳;秽:肮脏,污秽。包藏容纳污浊肮脏的东西。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宋·叶适《东嘉开河记》:“故大川浅不胜舟,而小者纳污藏秽,流泉不来,感为疠疫,民之病此,积四五十年矣 ... NWCH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纳污藏垢 ./N3N1MA==.html na wu cang hui
9807 纳污含垢 nà wū hán gòu 纳:接受;垢:污秽。包藏容纳污秽的东西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NWH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纳污藏垢 ./N3N0Zw==.html na wu han gou
20870 纵情酒色 zòng qíng jiǔ sè 酒色:酒和女色。指沉迷于花天酒地和色欲之中 《剪灯余话·秋夕访琵琶亭记》:“武弁则纵情酒色,文吏则惟事空言。” ZQJ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纵情声色 ./N29mbw==.html zong qing jiu se
15457 举国若狂 jǔ guó ruò kuáng 举:全;狂:疯狂。指全国上下群情振奋;纵情欢乐不能自已;都像疯狂了似的。 西汉 戴圣《礼记 杂记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 JGR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纵情欢乐 ./MWl1cQ==.html ju guo ruo kuang
22351 沉湎酒色 chén miǎn jiǔ sè 沉湎:沉迷。沉溺于酒和女人中间。形容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毫无节制。 《尚书·泰誓上》:“沉湎酒色,敢行暴虐。” CMJ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纵情酒色 ./cGpn.html chen mian jiu se
21003 纵横开合 zòng héng kāi hé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柯灵《向拓荒者致敬》:“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而笔锋所至,纵横开合,娓娓而谈,从历史掌故…… ... ZHK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纵横开阖 ./MzBsZw==.html zong heng kai he
21596 纵虎出匣 zòng hǔ chū xiá 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同“纵虎出柙”。 明 唐顺之《咨总督都御史胡牌》:“若乘月黑潮满之夜,驾船冲出港门,及扛船随处下海……是纵虎出匣,祸岂 ... ZHC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纵虎出柙 ./Nm8wYQ==.html zong hu chu xia
8140 通观全局 tōng guān quán jú 通:全、遍。把事情整个地加以考虑、谋划 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面论。” TGQ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纵观全局 ./OGk0MA==.html tong guan quan ju
16890 全局在胸 quán jú zài xiōng 对于全盘棋的走法心中有数。比喻对整个形势非常了解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 QJZ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纵观全局 ./NnI2Zw==.html quan ju zai xiong
24701 扬汤止沸 yáng tāng zhǐ fèi 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卓未至,进败”裴松之注引《典略》:“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 ... YTZ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纵风止燎 釜底抽薪 ./Mm0wZw==.html yang tang zhi fei
25222 羽扇纶巾 yǔ shàn guān jīn 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YSG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纶巾羽扇 ./MnRoMg==.html yu shan guan jin
6167 纷纭杂沓 fēn yún zá tà 纷纭:交错;沓:重复。多而且杂乱。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虽然纷纭杂沓,仍自严肃整齐,只此一室之中,随从何止百数。” FYZT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纷纷攘攘 ./MTFxYw==.html fen yun za ta
5460 纷纷籍籍 fēn fēn jí jí 纷纷:众多。籍籍:杂乱的样子。纵横交错。形容众多而且杂乱的样子。 唐·韩愈《读荀》:“纷纷籍籍相乱,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 FFJ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纷纷攘攘、纷纷穰穰 ./M2thbQ==.html fen fen ji ji
5924 纷纷穰穰 fēn fēn rǎng rǎng 纷纷:众多;穰穰:纷乱的样子。形容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孔明端坐于帐上,只见蛮兵纷纷穰穰,解到无数。” FFR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纷纷攘攘、纷纷籍籍、纷纷扰扰 ./N3YwbQ==.html fen fen rang rang
4765 纷纷扬扬 fēn fēn yáng yáng 纷纷:众多。扬扬:飘落的样子。形容雪、花、叶等飘落的样子。也形容杂乱地传扬;议论纷纷。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时遇冬初,纷纷扬扬下着这一天大雪。” FF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纷纷洋洋 ./NmI4.html fen fen yang yang
5461 纷纷扰扰 fēn fēn rǎo rǎo 凌乱的样子。也形容思绪纷乱。 战国宋玉《神女赋 序》:“精神恍惚,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FFR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纷纷籍籍、纷纷穰穰、纷纷攘攘 ./M2thdw==.html fen fen rao rao
8853 沓来踵至 tà lái zhǒng zhì 指纷纷到来。亦作“踏来麕至”。 清林则徐《札南澳镇饬严办东路贩烟外国船只》:“倘敢抗违不遵,即照前札或用炮轰击,或用火烧,务使创巨痛 ... TLZZ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纷至沓来 ./NTN3YQ==.html ta lai zhong zhi
16387 麇至沓来 jūn zhì tà lái 犹言群集纷至。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自登甲科、入仕版,蛇神牛鬼麇至沓来。” JZT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纷至沓来 ./NDNjcQ==.html jun zhi ta lai
3370 绵延不断 mián yán bù duàn 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孔子家语 观周》:“涓涓不雍,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 MYB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纷至沓来、连续不断 昙花一现 ./ZmNp.html mian yan bu duan
20878 纸上空谈 zhǐ shàng kōng tán 指不切实际的空论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6回:“这位钦差年纪又轻,不过上了几个条陈,究竟是个‘纸上空谈’ ... ZSK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纸上谈兵 ./N29ydw==.html zhi shang kong tan
20342 坐而论道 zuò ér lùn dào 论道:谈论道理、学说、主张。坐着谈论各种事理。形容脱离实际;空谈理论。 《周礼 考工记序》:“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ZEL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纸上谈兵、徒托空言 身体力行、事必躬亲 ./MnV5bw==.html zuo er lun dao
4039 迷金醉纸 mí jīn zuì zhǐ 犹言纸醉金迷。 清·黄树仁《序》:“迷金醉纸开芳宴,豹舌熊蹯尝几遍。” MJZ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纸醉金迷 ./NGUwYw==.html mi jin zui zhi
24680 养尊处优 yǎng zūn chǔ yōu 养:指生活;尊:尊贵;处:居于;处于;优:优裕。处于尊贵的地位;过着优裕的生活。 宋 苏洵《上韩枢密书》:“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与天下为喜乐者也。” YZC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纸醉金迷、花天酒地、娇生惯养 含辛茹苦、节衣缩食、艰苦卓绝 ./MmxtYQ==.html yang zun chu you
25800 屹然不动 yì rán bù dòng 屹然:高耸的样子。像山一样高耸而坚定,不可动摇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十回:“全军却伏在营里,屹然不动。” YRB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纹丝不动 风雨飘摇 ./N2Z6OA==.html yi ran bu dong
26128 文风不动 wén fēng bù dòng 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 WFB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纹丝不动 东摇西摆 ./MmQ4Mg==.html wen feng bu dong
12955 岿然不动 岿 kuī rán bù dòng 高大挺立;难以撼动。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至德,道者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KRB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纹丝不动、巍然不动 风雨飘摇、摇摇欲坠 ./MW16Mg==.html kui ran bu dong
19246 细入毫芒 xì rù háo máng 毫芒:指极细微。形容细微到极点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唐初虽有山水,然尚精工。如李思训、王摩诘之笔,皆细入毫芒。” XRH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细不容发 ./N3l1eQ==.html xi ru hao mang
19248 细不容发 xì bù róng fà 容:容受;发:头发。比喻十分细小 《晋书·卫瓘传》:“焕若星陈,郁若云布。其大径寻,细不容发。” XBR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细入毫芒 ./N3l3Mg==.html xi bu rong fa
19247 细大无遗 xì dà wú yí 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舍弃 宋·曾巩《祭亡妻晁氏文》:“我扶我翼,共处穷羁,锄荒补漏,细大无遗。” XDW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细大不捐 ./N3l2aQ==.html xi da wu yi
1129 不厌其详 bù yàn qí xiáng 厌:嫌;详:详细。不嫌过于详细。指越详细越好。也作“不厌求详。” 宋 朱熹《答刘公度》:“讲学不厌其详,凡天下事物之理,方册圣贤之言,皆须子细反复究竟。” BYQX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细大不捐、纤悉不遗 语焉不详、简明扼要 ./Mnc2.html bu yan qi xiang
17896 细大不捐 xì dà bù juān 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唐 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XD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细大无遗 ./MmVoYw==.html xi da bu juan
1480 不急之务 bù jí zhī wù 务:事务。不紧迫的事务。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和传》:“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墓,其于名行,岂不善哉!” BJZ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细枝末节 当务之急、燃眉之急 ./bG8w.html bu ji zhi wu
17880 细微末节 xì wēi mò jié 末节:小事情,小节。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 古立高《初恋》:“为这些细微末节的事,张志诚感到伤脑筋。” XWM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细枝末节 ./MmRqZw==.html xi wei mo jie
15038 娇皮嫩肉 jiāo pí nèn ròu 指肌肤细嫩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可怜这朝奉是花月丛中长大的,近年有了几茎胡子,主人才差他出来押船, ... JPN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细皮嫩肉 ./OXYw.html jiao pi nen r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