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60
|
糊涂到顶
|
糊
|
hú tú dào dǐng
|
人头脑十分不清楚或不明事理
|
|
HTD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糊涂透顶
|
聪明绝顶
|
./NDdicw==.html
|
hu tu dao ding
|
|
9173
|
难得糊涂
|
难
|
nán dé hú tú
|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
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郑板桥曰:‘难得糊涂’。”
|
NDH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糊涂难得
|
糊涂一世
|
./ZjJp.html
|
nan de hu tu
|
|
3648
|
懵懵懂懂
|
懵
|
měng měng dǒng dǒng
|
糊涂,不明事理。形容什么也不知道。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拑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
MM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糊里糊涂
|
|
./NGR5bw==.html
|
meng meng dong dong
|
|
3763
|
懵里懵懂
|
懵
|
měng měng dǒng dǒng
|
指人糊里糊涂,神志模糊不清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人瑞惊觉,懵里懵懂的,睁开眼说道:‘呵,呵,信写好了吗?’”
|
MMD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糊里糊涂
|
|
./OTg5eQ==.html
|
meng meng dong dong
|
|
13959
|
糊糊涂涂
|
糊
|
hú hú tū tū
|
无感觉的,麻木的或茫然的状态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8卷:“口里糊糊涂涂,又说好些,总不过肉麻说话。”
|
HHT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糊里糊涂
|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NDdiaQ==.html
|
hu hu tu tu
|
|
18591
|
稀里糊涂
|
稀
|
xī lǐ hú tú
|
不明白,迷糊,不认真,随意
|
曹禺《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如果写他后悔,稀里糊涂自杀了,就没有多大意思。”
|
XLH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糊里糊涂
|
明明白白
|
./OHZlYw==.html
|
xi li hu tu
|
|
13856
|
浑浑噩噩
|
浑
|
hún hún è è
|
浑浑:厚厚;朴实厚道;噩噩:严正的样子。指浑厚而严正的样子。现多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
汉 扬雄《法言 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
HHE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糊里糊涂、混混沌沌、昏头昏脑
|
|
./MWRoZQ==.html
|
hun hun e e
|
|
13476
|
胡里胡涂
|
胡
|
hú lǐ hú tú
|
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
鲁迅《伪自由书 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 鲁迅《伪自由书 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
|
HLH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糊里糊涂、迷迷糊糊
|
一清二楚
|
./N2Y4.html
|
hu li hu tu
|
|
13787
|
患难夫妻
|
患
|
huàn nàn fū qī
|
患难:忧虑和灾难。指经受过困苦考验,能够同甘共苦的夫妻。
|
唐·元稹《遣悲怀·二》:“情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
HNF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糟糠之妻
|
|
./MWJ4MA==.html
|
huan nan fu qi
|
|
20615
|
糟糠之妻
|
糟
|
zāo kāng zhī qī
|
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1)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2)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 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1)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2)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糟糠,酒渣及穀皮,指粗劣的食物。糟:酒渣。糠:谷皮。贫穷时,与自己共尝糟糠的妻子。...
|
《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 《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ZK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糟糠之妻不下堂
|
|
./NXh4ZQ==.html
|
zao kang zhi qi
|
|
23598
|
素昧平生
|
素
|
sù mèi píng shēng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唐 段成式《剑侠传 郭伦观灯》:“素昧平生,忽蒙救护,脱妻子于危难,先生异人乎?”
|
SMP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素不相识、萍水相逢
|
莫逆之交、刎颈之交
|
./MmF0eQ==.html
|
su mei ping sheng
|
|
23597
|
素不相识
|
素
|
sù bù xiāng shí
|
向来不认识。素:平时;识:了解。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瑁传》:“及同郡徐原,爱居会稽,素不相识,临死遗书,托以孤弱。”
|
SB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素昧平生
|
一见如故
|
./MmFxMg==.html
|
su bu xiang shi
|
|
1938
|
白马素车
|
白
|
bái mǎ sù chē
|
素车:白色丧车。驾白马,乘素车。传说伍子胥被害后化作涛神乘白马素车来往于江水里。指钱塘江潮
|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
|
BM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素车白马
|
|
./N2Rkdw==.html
|
bai ma su che
|
|
12857
|
枯燥无味
|
枯
|
kū zào wú wèi
|
单调呆板;毫无趣味。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
|
KZW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索然无味、味同嚼蜡
|
津津有味、妙趣横生
|
./MWl2dQ==.html
|
ku zao wu wei
|
|
18018
|
兴味索然
|
兴
|
xìng wèi suǒ rán
|
一点兴趣也没有。索然:毫无兴趣的样子。
|
清 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
|
XWS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索然无味、心灰意冷
|
兴致勃勃、津津有味
|
./MmhvbQ==.html
|
xing wei suo ran
|
|
15506
|
紧打慢敲
|
紧
|
jǐn dǎ màn qiāo
|
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发在监里,紧打慢敲,怕他不来上钩。”
|
JDM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紧敲慢打
|
|
./MWp5Zw==.html
|
jin da man qiao
|
|
17752
|
切要关头
|
切
|
qiè yào guān tóu
|
关头:关口。比喻有关事情成败的关键或时机
|
清·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睹此切要利害关头,窃恐筑室通谋,一纵即不可复挽,不 清·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睹此切要利害关头,窃恐筑室通谋,一纵即不可复挽,不揣冒昧,谨再沥忱附片密陈。”...
|
QYG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紧要关头
|
|
./NzMwaw==.html
|
qie yao guan tou
|
|
3590
|
密锣紧鼓
|
密
|
mì luó jǐn gǔ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你走路也得当心呵,要带眼识人。”
|
ML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紧锣密鼓
|
|
./MXRrdQ==.html
|
mi luo jin gu
|
|
19077
|
须髯如戟
|
须
|
xū rán rú jǐ
|
髯:两颊上的胡子。戟: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杆头上附有月牙状的利刃。胡须又长又硬,一根根像戟似的怒张着。 髯:两颊上的胡子。戟: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杆头上附有月牙状的利刃。胡须又长又硬,一根根像戟似的怒张着。旧时形容丈夫气概。...
|
《南史 褚彦回传》:“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
|
XRR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紫髯如戟、苍髯如戟
|
|
./Nmsxcw==.html
|
xu ran ru ji
|
|
11286
|
累块积苏
|
累
|
lěi kuài jī sū
|
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功,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
|
LKJ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累苏积块
|
|
./MW01Mg==.html
|
lei kuai ji su
|
|
9863
|
唠唠叨叨
|
唠
|
lāo lāo dāo dāo
|
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
宋 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 宋 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
LLD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絮絮叨叨
|
干净利落
|
./Y2Qw.html
|
lao lao dao dao
|
|
6106
|
繁弦急管
|
繁
|
fán xián jí guǎn
|
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
唐 钱起《玛瑙杯歌》:“繁弦急管催献酬,倏若飞空生羽翼。”
|
FXJ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繁丝急管
|
|
./MTA0MA==.html
|
fan xian ji guan
|
|
5387
|
繁刑重赋
|
繁
|
fán xíng zhòng fù
|
过重的刑罚和繁多的赋税。亦作“繁刑重敛”。
|
宋·苏轼《东坡志林》第五卷:“齐景公不繁刑重赋,虽有田氏,齐不可取。”
|
FXZ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繁刑重敛
|
|
./M2pibQ==.html
|
fan xing zhong fu
|
|
6045
|
繁刑重敛
|
繁
|
fán xíng zhòng liǎn
|
繁:多;敛:征收。繁重的刑罚和赋税
|
明·张凤翼《红拂记·张娘心许》:“只为着土木疲民,况边庭黩武连年,繁刑重敛谁不怨?”
|
FXZ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繁刑重赋
|
|
./OTd3Mg==.html
|
fan xing zhong lian
|
|
6043
|
繁音促节
|
繁
|
fán yīn cù jié
|
繁:杂;促:急迫,急促。繁密的音调,急促的节奏
|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上卷:“乐府之妙,全在繁音促节,其来于于,其去徐徐。”
|
FYC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繁弦急管
|
|
./OTd2aQ==.html
|
fan yin cu jie
|
|
6047
|
繁丝急管
|
繁
|
fán sī jí guǎn
|
繁:杂;丝:弦乐器;管:管乐器。指管弦之音繁密而急促
|
唐·韦应物《酒肆行》:“桃花飘俎柳垂筵,繁丝急管一时合。”
|
FSJ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繁弦急管
|
|
./OTd3bQ==.html
|
fan si ji guan
|
|
4844
|
繁文末节
|
繁
|
fán wén mò jié
|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FWM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繁文缛节
|
言简意赅
|
./MTAzZw==.html
|
fan wen mo jie
|
|
6046
|
繁文缛礼
|
繁
|
fán wén rù lǐ
|
繁:杂而多;文:仪式;缛:繁重。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
唐·元稹《王永太常博士制》:“朕明年有事于南郊,谒清宫,朝太庙,繁文缛礼,予心懵然。”
|
FWR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繁文缛节、烦文缛礼、繁文末节
|
|
./OTd3Yw==.html
|
fan wen ru li
|
|
1018
|
百花争妍
|
百
|
bǎi huā zhēng yán
|
妍:美;艳。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形容繁花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
冯德英《苦菜花》第六章:“尽管外面是冰天雪地,屋内却是百花争妍,春光灿烂。”
|
BH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繁花似锦
|
残花败柳
|
./MWph.html
|
bai hua zheng yan
|
|
4743
|
繁荣兴旺
|
繁
|
fán róng xīng wàng
|
形容事业或经济状况发达昌盛;生机蓬勃。
|
|
FRX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繁荣昌盛、兴旺发达、欣欣向荣
|
满目疮痍、赤地千里
|
./NjJt.html
|
fan rong xing wang
|
|
4843
|
繁荣富强
|
繁
|
fán róng fù qiáng
|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
峻青《壮志录》:“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
FRF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繁荣昌盛、兴旺发达、蒸蒸日上
|
赤地千里、民困国贫
|
./MTAzNg==.html
|
fan rong fu qiang
|
|
22960
|
缠夹不清
|
缠
|
chán jiā bù qīng
|
缠夹:纠缠夹杂。杂七杂八搅在一起,弄不清楚。
|
鲁迅《孔乙己》:“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
|
CJB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纠缠不清
|
一刀两断
|
./NjhlbQ==.html
|
chan jia bu qing
|
|
9022
|
拖青纡紫
|
拖
|
tuō qīng yū zǐ
|
汉制,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公卿为青色。因以“拖青纡紫”比喻官位显贵。
|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今日华门一酸儒,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今日市门一岨侩,明日可以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今日华门一酸儒,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今日市门一岨侩,明日可以拖青纡紫矣。”...
|
TQY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纡青拖紫
|
|
./NTdsMg==.html
|
tuo qing yu zi
|
|
14667
|
红叶之题
|
红
|
hóng yè zhī tí
|
红叶上题的诗。比喻姻缘巧合或天赐良缘
|
明·张景《飞丸记·旅邸揣摩》:“毕竟是百年姻眷了,数当明白。相会有日,君不见红叶之题乎?”
|
HYZ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红叶题诗
|
|
./N2xpbw==.html
|
hong ye zhi ti
|
|
6883
|
戴绿帽子
|
戴
|
dài lǜ mào zǐ
|
比喻妻子有外遇的丈夫
|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九章:“只要不怕戴绿帽子,横竖有人巴结。”
|
DLM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红杏出墙
|
|
./OTd6bw==.html
|
dai lu mao zi
|
|
14894
|
洪炉点雪
|
洪
|
hóng lú diǎn xuě
|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佛印师四调琴娘》:“他原是明悟禅师转世,根气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炉点雪。”
|
HLD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红炉点雪
|
|
./MTlnNA==.html
|
hong lu dian xue
|
|
9973
|
绿女红男
|
绿
|
lǜ nǚ hóng nán
|
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
|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万寿寺》:“游人甚多,绿女红男,联蹁道路。”
|
LNH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红男绿女
|
|
./ZG9p.html
|
lu nu hong nan
|
|
10455
|
绿肥红瘦
|
绿
|
lǜ féi hóng shòu
|
绿:指叶;红:指花;肥:长得旺;瘦:枯萎。草木绿叶茂盛而花朵却萎凋稀少。形容暮春景色。
|
宋 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LFH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红瘦绿肥
|
|
./MWxuYQ==.html
|
lu fei hong shou
|
|
14673
|
红粉青蛾
|
红
|
hóng fěn qīng é
|
红粉:古代化妆的红色粉;青蛾:青色的娥眉。比喻美女
|
唐·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
HFQ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红粉佳人
|
|
./N2xtMA==.html
|
hong fen qing e
|
|
14365
|
红紫乱朱
|
红
|
hóng zǐ luàn zhū
|
古以朱为正色,紫为杂色。红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
《论语 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孟子注疏 赵岐 题辞》:“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 《论语 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孟子注疏 赵岐 题辞》:“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
|
HZL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红紫夺朱
|
|
./M3RnMg==.html
|
hong zi luan zhu
|
|
14671
|
红丝暗系
|
红
|
hóng sī àn jì
|
系:打结。比喻姻缘牵合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还不曾红丝暗系,先弄得白刃相加。”
|
HSA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红绳系足、赤绳系足
|
|
./N2xrYw==.html
|
hong si an ji
|
|
2130
|
薄命佳人
|
薄
|
bó mìng jiā rén
|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元·洪希文《书美人图》:“可怜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类如此。”
|
BMJ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红颜薄命
|
|
./a3dp.html
|
bo ming jia ren
|
|
8664
|
桃花薄命
|
桃
|
táo huā bó mìng
|
桃花:借指女人;薄命:命运悲惨。指女人命运多舛
|
清·阮大铖《燕子笺·写象》:“诸般不象,只是桃花薄命流终平康也,也与他出塞的苦没甚差别。”
|
THB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红颜薄命
|
|
./OGliaQ==.html
|
tao hua bo ming
|
|
15014
|
佳人薄命
|
佳
|
jiā rén bó mìng
|
指年轻美女命不好
|
宋 辛弃疾《贺新郎 送杜叔高》:“自昔佳人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
JRB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红颜薄命
|
|
./OWxh.html
|
jia ren bo ming
|
|
18281
|
癣疥之疾
|
癣
|
xuǎn jiè zhī jí
|
形容无关紧要的小毛病。也比喻容易解决的小问题或为害尚轻的小祸害。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直谏》:“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
|
XJ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纤介之疾
|
心腹之患
|
./NDZuMg==.html
|
xuan jie zhi ji
|
|
19202
|
纤毫无爽
|
纤
|
xiān háo wú shuǎng
|
纤毫:非常细微;爽:差。一点儿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确
|
《魏书·律历志》:“至于夕伏晨见,纤毫无爽。”
|
XH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纤毫不爽、纤芥无爽、丝毫不爽
|
天差地别
|
./N2htbw==.html
|
xian hao wu shuang
|
|
18506
|
纤毫不爽
|
纤
|
xiān háo bù shuǎng
|
纤毫:非常细微;爽:差。一点儿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确
|
南朝·梁·沈约《宋书·律历志》:“凡此四蚀,皆与臣法符同,纤毫不爽。”
|
XH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纤毫无爽、纤芥无爽、丝毫不爽
|
天差地别
|
./N2huOA==.html
|
xian hao bu shuang
|
|
11453
|
公子哥儿
|
公
|
gōng zǐ gē ér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见安公子那一番举动,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艰难,人情利害的一个公子哥儿。”
|
GZG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纨绔子弟
|
|
./MTVkcQ==.html
|
gong zi ge er
|
|
13538
|
混世魔王
|
混
|
hùn shì mó wáng
|
比喻扰乱人世的凶人或骄纵恣肆的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
HSM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纨绔子弟
|
|
./OG84.html
|
hun shi mo wang
|
|
13761
|
花花公子
|
花
|
huā huā gōng zǐ
|
指服饰华丽、不务正业、整天吃喝玩乐的富家子弟。
|
清 翟灏《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好好先生,花花公子。”
|
HHG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纨绔子弟
|
白面书生
|
./MWJqNA==.html
|
hua hua gong z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