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02
|
操身行世
|
操
|
cāo shēn xíng shì
|
犹言立身处世。
|
明 方孝孺《与卢编修希鲁书》:“痛以礼义自绳约,既率己之顽惰,又以化顽惰者,使之知操身行世之大方,孝 明 方孝孺《与卢编修希鲁书》:“痛以礼义自绳约,既率己之顽惰,又以化顽惰者,使之知操身行世之大方,孝亲忠君之大节。”...
|
CS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身处世
|
|
./MzdmMA==.html
|
cao shen xing shi
|
|
11046
|
立锥之土
|
立
|
lì zhuī zhī tǔ
|
立锥:插锥子。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能容身的极小地方
|
曹冏《六代论》:“子弟无尺寸之封,功臣无立锥之土。”
|
LZZ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锥之地
|
|
./N2FxMg==.html
|
li zhui zhi tu
|
|
15838
|
仅容旋马
|
仅
|
jǐn róng xuán mǎ
|
指住宅地方狭小。
|
《宋史·李沆传》:“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
|
JRX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立锥之地
|
|
./MWd6aQ==.html
|
jin rong xuan ma
|
|
19834
|
容膝之地
|
容
|
róng xī zhī dì
|
形容居室的狭窄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
|
RX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锥之地
|
|
./NHJ6eQ==.html
|
rong xi zhi di
|
|
21277
|
置锥之地
|
置
|
zhì zhuī zhī dì
|
置:放。锥:锥子。插锥子的地方。形容极小的地方。亦作“立锥之地”。
|
《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
ZZ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锥之地
|
|
./NjIwbQ==.html
|
zhi zhui zhi di
|
|
6459
|
弹丸之地
|
弹
|
dàn wán zhī dì
|
像弹子一样大的一块地方。形容地盘非常狭小。(弹丸:弹弓射击用的弹子)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
DW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锥之地、置锥之地
|
地大物博、地广人稀
|
./dXZ5.html
|
dan wan zhi di
|
|
1627
|
不值一驳
|
不
|
bù zhí yī bó
|
不值得批驳。
|
马识途《清江壮歌》第七章:“至于你哼哼唧唧地说那套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话儿,是不值一驳的。”
|
BZY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站不住脚
|
千真万确
|
./MzBpNA==.html
|
bu zhi yi bo
|
|
10328
|
立定脚跟
|
立
|
lì dìng jiǎo gēn
|
立:站。站稳脚跟。指脚踏实地地做事或立场坚定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71回:“你是个风流人儿,将来于这‘色’之一字,到要立定脚跟。”
|
LD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站稳脚跟、立场坚定
|
站不住脚
|
./N2FzdQ==.html
|
li ding jiao gen
|
|
21097
|
章台杨柳
|
章
|
zhāng tái yáng liǔ
|
比喻窈窕美丽的女子。
|
唐韩翃有姬柳氏,以艳丽称。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后韩使人寄柳诗曰:“章 唐韩翃有姬柳氏,以艳丽称。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后韩使人寄柳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
ZTY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章台之柳
|
|
./NXl3NA==.html
|
zhang tai yang liu
|
|
8051
|
童叟无欺
|
童
|
tóng sǒu wú qī
|
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
TSW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童叟不欺、公平买卖
|
|
./Nmk2YQ==.html
|
tong sou wu qi
|
|
23799
|
市无二价
|
市
|
shì wú èr jià
|
买卖没有两种价钱,买卖公道,不欺骗人。形容社会风气好。亦作“市不二价”。
|
《汉书·王莽传上》:“又奏为市无二价,官无狱讼。”
|
SWE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童叟无欺、市不二价
|
欺行霸市
|
./NHoxdQ==.html
|
shi wu er jia
|
|
8167
|
童言无忌
|
童
|
tóng yán wú jì
|
忌:忌讳。儿童讲话诚实,纵出不吉之言,无须见怪。讥人说话幼稚可笑
|
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 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门柱上。”...
|
TY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童口无忌
|
|
./OHZyZQ==.html
|
tong yan wu ji
|
|
21379
|
朱颜鹤发
|
朱
|
zhū yán hè fā
|
朱颜:红润的脸。红润的脸和像鹤羽毛一样白的头发。形容老年人精神焕发的样子。
|
明·陶宗仪《辍耕录·道士寿函》:“一老道士者,朱颜鹤发,延至其室。”
|
ZYH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童颜鹤发
|
|
./NjNuOA==.html
|
zhu yan he fa
|
|
13001
|
开足马力
|
开
|
kāi zú mǎ lì
|
比喻为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尽最大的努力,拿出全部力量去工作
|
|
KZM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竭尽全力
|
|
./NDdrbw==.html
|
kai zu ma li
|
|
17834
|
穷思毕精
|
穷
|
qióng sī bì jīng
|
毕:尽。用尽所有的精力
|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曾不得奏薄伎于从官之内,隶御之间,穷思毕精,以赎罪过。”
|
QS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竭尽全力
|
|
./N3JwNg==.html
|
qiong si bi jing
|
|
15437
|
尽心竭力
|
尽
|
jìn xīn jié lì
|
竭:用尽;尽:全部用出。费尽心思;用出全部力气。形容做事十分认真负责。
|
《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
JXJ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竭尽全力、不遗余力
|
敷衍了事、敷衍塞责
|
./MWlnaw==.html
|
jin xin jie li
|
|
16695
|
全力以赴
|
全
|
quán lì yǐ fù
|
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进去。
|
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
QLY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竭尽全力、全心全意
|
敷衍了事、三心二意
|
./MjBoNg==.html
|
quan li yi fu
|
|
15855
|
竭泽焚薮
|
竭
|
jié zé fén sǒu
|
竭:排水。薮:指草野。排干池水捕鱼,烧光草野捉兽。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
|
《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可,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 《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可,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
JZF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竭泽焚林
|
|
./MWowdQ==.html
|
jie ze fen sou
|
|
13484
|
涸泽而渔
|
涸
|
hé zé ér yú
|
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
《文子 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
HZE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
从长计议
|
./N3Z3.html
|
he ze er yu
|
|
15214
|
竭诚相待
|
竭
|
jié chéng xiāng dài
|
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
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
JC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竭诚相见
|
|
./MWVjOA==.html
|
jie cheng xiang dai
|
|
20358
|
正本清源
|
正
|
zhèng běn qīng yuán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起源上整理。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
《晋书 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
|
ZB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端本正源、正本澄源
|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MnZhYw==.html
|
zheng ben qing yuan
|
|
6633
|
端本正源
|
端
|
duān běn zhèng yuán
|
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晋书·殷仲堪传》:“端本正源者,虽不能无危,其危易持。”
|
DB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端本清源
|
|
./eTZ1.html
|
duan ben zheng yuan
|
|
7553
|
端本澄源
|
端
|
duān běn chéng yuán
|
犹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春秋之时,天王之使,交驰于列国,而列国之君,如京师者绝少。夫子谨而书之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春秋之时,天王之使,交驰于列国,而列国之君,如京师者绝少。夫子谨而书之,固以正列国之罪,而端本澄源之意,其致责于天王者尤深矣。”...
|
DBC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端本清源、端本正源
|
|
./Njludw==.html
|
duan ben cheng yuan
|
|
26870
|
武昌剩竹
|
武
|
wǔ chāng shèng zhú
|
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
|
《晋书 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作雪犹湿,于是 《晋书 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作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钉)装船。其综微密,皆此类也。”...
|
WCS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竹头木屑
|
|
./NWFtaQ==.html
|
wu chang sheng zhu
|
|
4698
|
芒鞋竹杖
|
芒
|
máng xié zhú zhàng
|
芒鞋:草鞋。穿着草鞋,拿着竹杖
|
唐·贯休《寒月送玄道士入天台》:“芒鞋竹杖寒冻时,玉霄忽去非有期。”
|
MXZ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竹杖芒鞵
|
|
./N2sxMg==.html
|
mang xie zhu zhang
|
|
23365
|
水中捞月
|
水
|
shuǐ zhōng lāo yuè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元 杨景贤《刘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
|
SZL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竹篮打水、徒劳无益
|
立竿见影、行之有效
|
./MjV5ZQ==.html
|
shui zhong lao yue
|
|
20469
|
竹马之友
|
竹
|
zhú mǎ zhī yǒu
|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
《晋书 殷浩传》:“少时吾与浩共骑竹马,我弃去,浩辄取之。”
|
ZM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竹马之交
|
|
./Mnd0Yw==.html
|
zhu ma zhi you
|
|
19056
|
啸傲风月
|
啸
|
xiào ào fēng yuè
|
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
茅盾《夜读偶记》五:“他们都是些逃避现实的无病呻吟的梦想家,或者是啸傲风月的隐士。”
|
XA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笑傲风月
|
|
./Nmpwaw==.html
|
xiao ao feng yue
|
|
22010
|
春风满面
|
春
|
chūn fēng mǎn miàn
|
春风:比喻笑容。形容情绪愉快;满脸高兴的样子。也作“满面春风”。
|
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四折:“春风满面乐醄醄,一声长笑海山高。”
|
CF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笑容满面、春风得意
|
愁眉不展、愁眉苦脸
|
./cndn.html
|
chun feng man mian
|
|
18007
|
喜逐颜开
|
喜
|
xǐ zhú yán kāi
|
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悦,满脸笑容。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那主人家得了些小便宜,喜逐颜开,一如前番,悄悄先打发他转身。”
|
XZYK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笑逐颜开
|
|
./MmhndQ==.html
|
xi zhu yan kai
|
|
17907
|
嬉皮笑脸
|
嬉
|
xī pí xiào liǎn
|
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
|
XP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笑逐颜开、嘻嘻哈哈
|
一本正经、正言厉色
|
./MmV5MA==.html
|
xi pi xiao lian
|
|
18286
|
嘻皮笑脸
|
嘻
|
xī pí xiào liǎn
|
脸上带着顽皮的或不正经的嘻笑。形容不严肃或轻浮的样子。
|
①《红楼梦》第三十回:“你要仔细!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② ①《红楼梦》第三十回:“你要仔细!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②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三:“金旺来了,嘻皮笑脸向小芹说:‘这会可算是个空子吧?”...
|
XP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笑逐颜开、嘻嘻哈哈
|
一本正经、道貌岸然
|
./NWQyMA==.html
|
xi pi xiao lian
|
|
3414
|
眉开眼笑
|
眉
|
méi kāi yǎn xiào
|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0回:“大盗一面看着,只喜的眉开眼笑。”
|
MK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笑逐颜开、眉花眼笑
|
愁眉不展
|
./MW8yaQ==.html
|
mei kai yan xiao
|
|
18017
|
喜笑颜开
|
喜
|
xǐ xiào yán kāi
|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常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人相见,喜笑颜开。”
|
XXYK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笑逐颜开、笑容可掬
|
愁肠百结、忧心忡忡
|
./MmhvMg==.html
|
xi xiao yan kai
|
|
4404
|
蜜里藏刀
|
蜜
|
mì lǐ cáng dāo
|
蜜:蜂蜜。表面很友好,暗里却藏着害人之心
|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妒律》:“尔乃蜜里藏刀,必欲花间逐蝶,狡亦甚矣,罚岂容轻!”
|
MLC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笑里藏刀
|
|
./OTNycQ==.html
|
mi li cang dao
|
|
17399
|
鞘里藏刀
|
鞘
|
qiào lǐ cáng dāo
|
刀室中藏着利刀。比喻暗藏杀心。
|
|
QLC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笑里藏刀
|
|
./NG5kYQ==.html
|
qiao li cang dao
|
|
19311
|
袖里藏刀
|
袖
|
xiù lǐ cáng dāo
|
袖中暗藏凶器。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
|
XLC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笑里藏刀
|
|
./OGhkdw==.html
|
xiu li cang dao
|
|
3489
|
绵里藏针
|
绵
|
mián lǐ cáng zhēn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当日说知心,绵里藏针。”
|
ML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笑里藏刀、口蜜腹剑
|
剑拔弩张
|
./MXIyYQ==.html
|
mian li cang zhen
|
|
17956
|
心怀叵测
|
心
|
xīn huái pǒ cè
|
心里藏着难以测度的恶意。形容用心险恶。心怀: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揣测;猜测。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
XHP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笑里藏刀、心怀鬼胎、居心不良
|
胸怀坦荡、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
./MmdjMA==.html
|
xin huai po ce
|
|
18558
|
笑处藏刀
|
笑
|
xiào chù cáng dāo
|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
清·李渔《蜃中楼·点差》:“威权震主,势焰薰人,笑处藏刀,毒性有如蜂虿。”
|
XCC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笑里藏刀、笑中藏刀
|
|
./OGhtaQ==.html
|
xiao chu cang dao
|
|
19319
|
笑中有刀
|
笑
|
xiào zhōng yǒu dāo
|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
唐·白居易《天可度》诗:“看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
|
XZY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笑里藏刀、笑处藏刀
|
|
./OGhraw==.html
|
xiao zhong you dao
|
|
18122
|
笑面夜叉
|
笑
|
xiào miàn yè chā
|
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
宋·陈次升《弹蔡京第三状》:“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
XMY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笑面虎
|
|
./Mmo3bQ==.html
|
xiao mian ye cha
|
|
18557
|
笑面老虎
|
笑
|
xiào miàn lǎo hǔ
|
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
李良杰《人生》:“现在,我算领教到他这微笑的厉害了——简直是笑面老虎。”
|
XML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笑面虎
|
|
./OGhsZQ==.html
|
xiao mian lao hu
|
|
19321
|
笑骂由人
|
笑
|
xiào mà yóu rén
|
任由人们去耻笑辱骂
|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假虎威古玩流殃》:“笑骂由人,只图一时快意。”
|
XMY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笑骂从汝
|
|
./OGhtOA==.html
|
xiao ma you ren
|
|
1999
|
笔底生花
|
笔
|
bǐ dǐ shēng huā
|
比喻文章写得生动、出色
|
谢冕《远方的星》:“有的同学则富于想象,笔底生花,具有当诗人的气质。”
|
BD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笔头生花
|
|
./OG5lYQ==.html
|
bi di sheng hua
|
|
1725
|
笔头生花
|
笔
|
bǐ tóu shēng huā
|
形容诗文写得绚丽多采,非常漂亮。亦作“笔底生花”、“笔下生花”。
|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BT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笔底生花
|
|
./MzQ3Zw==.html
|
bi tou sheng hua
|
|
1351
|
笔下超生
|
笔
|
bǐ xià chāo shēng
|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
|
BX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笔底超生
|
|
./amVt.html
|
bi xia chao sheng
|
|
1350
|
笔墨官司
|
笔
|
bǐ mò guān sī
|
笔墨:文字;官司:诉讼。写状子起诉。指书面上的辩论。
|
清 许叶芬《红楼梦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非仅为懵懂辈饶舌,打无谓笔墨官司也。”
|
BM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笔枪纸弹、笔诛墨伐
|
刀兵相见
|
./amRz.html
|
bi mo guan si
|
|
20114
|
如椽大笔
|
如
|
rú chuán dà bǐ
|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
宋 邵雍《大字吟》:“诗成半醉正陶然,更用如椽大笔抄。”
|
RCD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笔补造化、才高八斗
|
目不识丁
|
./NHM3cQ==.html
|
ru chuan da bi
|
|
1829
|
笔酣墨饱
|
笔
|
bǐ hān mò bǎo
|
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
秦牧《艺海拾贝 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 秦牧《艺海拾贝 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了。”...
|
BHM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笔饱墨酣
|
|
./NjdwbQ==.html
|
bi han mo b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