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25
|
空心老大
|
空
|
kōng xīn lǎo dà
|
指装腔作势、无真实本领的人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苏联作家七人集序》:“读者自有确当的批判,不再受空心老大的欺骗了。”
|
KXL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空心萝卜
|
|
./ODI1dQ==.html
|
kong xin lao da
|
|
13004
|
空空洞洞
|
空
|
kōng kōng dòng dòng
|
空虚,空无所有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9回:“庭中空空洞洞,不设一物,惟种一株大桂树,树下放一个捣药的玉杵臼,臼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9回:“庭中空空洞洞,不设一物,惟种一株大桂树,树下放一个捣药的玉杵臼,臼旁养一个白色兔儿。”...
|
KK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洞无物
|
实实在在
|
./NDdsaQ==.html
|
kong kong dong dong
|
|
21842
|
长篇大论
|
长
|
cháng piān dà lùn
|
冗长的篇幅;大而无当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讲话过长;内容空泛。也作“长篇大章”、“长谈阔论”。
|
元 朱士凯《录鬼簿序》:“乐府小曲,大篇长什,传之于人,每不遗藁,故未以有就编焉。”
|
CP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洞无物、冗词赘句
|
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
./b3Jl.html
|
chang pian da lun
|
|
13027
|
空空荡荡
|
空
|
kōng kōng dàng dàng
|
形容冷冷清清,空无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
|
浩然《艳阳天》第121章:“屋子里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
KK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空如也、冷冷清清
|
|
./ODI2eQ==.html
|
kong kong dang dang
|
|
12885
|
空洞无物
|
空
|
kōng dòng wú wù
|
空虚;没有什么内容。形容言谈、文章等极其空泛;没有什么内容。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
KDW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空空如也、有名无实
|
名副其实、言之有物
|
./MWsweQ==.html
|
kong dong wu wu
|
|
24752
|
一无所有
|
一
|
yī wú suǒ yǒu
|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
《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
YW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空如也、身无长物、两手空空
|
无所不有、比比皆是、包罗万象
|
./Mm1yNA==.html
|
yi wu suo you
|
|
2107
|
别无长物
|
别
|
bié wú cháng wù
|
长物:多余的东西。再也没有别的多余的东西。形容因贫困而空无所有或因节俭而东西极少。也作“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再也没有别的多余的东西。形容因贫困而空无所有或因节俭而东西极少。也作“身无长物”、“一无长物”。...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
BWCW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空空如也、软囊羞涩、家徒四壁
|
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腰缠万贯
|
./azQ2.html
|
bie wu chang wu
|
|
12868
|
空室清野
|
空
|
kōng shì qīng yě
|
在对敌斗争时,把家里的东西和田里的农产品藏起来,使敌人到来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利用不上。
|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
KS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舍清野
|
|
./MWplcQ==.html
|
kong shi qing ye
|
|
13026
|
空谈无补
|
空
|
kōng tán wú bǔ
|
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于事没有帮助
|
《新笑史》:“少许胜人,空谈无补。”
|
KTW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言无补
|
|
./ODI2ZQ==.html
|
kong tan wu bu
|
|
12949
|
空口无凭
|
空
|
kōng kǒu wú píng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空口无凭的话,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
|
KKW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话无凭、无凭无据
|
铁证如山、白纸黑字
|
./MW13YQ==.html
|
kong kou wu ping
|
|
3480
|
满纸空言
|
满
|
mǎn zhǐ kōng yán
|
满纸都是废话。形容文章空洞,毫无内容。
|
张庸《章太炎先生问答》:“若二三文人,假一题目,互相研究,满纸空言,何以谓之扰乱治安?”
|
MZK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空话连篇
|
|
./MXFzYQ==.html
|
man zhi kong yan
|
|
13228
|
空言无补
|
空
|
kōng yán wú bǔ
|
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于事没有帮助
|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6回:“众喙哓哓,空言无补。”
|
KYW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谈无补
|
|
./ODI1MA==.html
|
kong yan wu bu
|
|
23984
|
说说而已
|
说
|
shuō shuō ér yǐ
|
非实质性的事物,空谈,闲谈
|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二回:“但是僚友必要耻笑于我,只好说说而已的了。”
|
SSE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谈阔论
|
|
./NnJpZQ==.html
|
shuo shuo er yi
|
|
13418
|
空谷跫音
|
空
|
kōng gǔ qióng yīn
|
跫:脚踏地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
|
明·宋濂《贞节堂记》:“《柏舟》之诗,不作久矣,余于妇庄,宁不若闻空谷跫音乎!”
|
KGQ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谷足音
|
|
./ODI3aQ==.html
|
kong gu qiong yin
|
|
1835
|
白费口舌
|
白
|
bái fèi kǒu shé
|
谈话一无所获
|
|
BFK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费词说、白费唇舌
|
|
./Nm9vZw==.html
|
bai fei kou she
|
|
16442
|
牵强附会
|
牵
|
qiān qiǎng fù huì
|
牵:拉;附会:把无联系的事物生硬地拉扯到一起。把不相干的事物硬拉在一起;说成彼此相干。
|
清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
QQF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穿凿附会、生拉硬扯
|
合情合理、顺理成章
|
./MXV4Ng==.html
|
qian qiang fu hui
|
|
1218
|
百步穿杨
|
百
|
bǎi bù chuān yáng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
|
BBC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穿杨射柳、百发百中
|
无的放矢
|
./aGwy.html
|
bai bu chuan yang
|
|
21698
|
穿红着绿
|
穿
|
chuān hóng zhuó lǜ
|
形容衣着鲜艳华丽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那颜俊虽丑陋,最好妆扮,穿红着绿,低声强笑,自以为美。”
|
CH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穿着打扮
|
|
./NDd5.html
|
chuan hong zhuo lu
|
|
2610
|
披红挂绿
|
披
|
pī hóng guà lǜ
|
披:穿着。穿着鲜艳的服装或带有喜庆气氛的装饰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54回:“你这臭淫妇,平白里又不赴席,又不拜年,披红挂绿是为什么?”
|
PHG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穿红着绿
|
|
./ODE0bQ==.html
|
pi hong gua lu
|
|
22236
|
穿着打扮
|
穿
|
chuān zhuó dǎ bàn
|
穿戴的服饰形式
|
|
CZD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穿红着绿
|
|
./OGZiNg==.html
|
chuan zhuo da ban
|
|
25523
|
引线穿针
|
引
|
yǐn xiàn chuān zhēn
|
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比喻从中联系、拉拢。
|
汉 刘向《说苑 善说》:“缕困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明 周楫《西湖二集》卷一 汉 刘向《说苑 善说》:“缕困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明 周楫《西湖二集》卷一二:“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做个穿针引线之人。”...
|
YX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穿针引线
|
|
./NXJmaQ==.html
|
yin xian chuan zhen
|
|
22239
|
穿靴戴帽
|
穿
|
chuān xuē dài mào
|
穿着衣服鞋帽的方式或习惯。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的前后硬加进一些例行的政治说教
|
《雍熙乐府》第五卷:“捷讥的扮官员穿靴戴帽,付净的取欢笑搽土抹灰。”
|
CXD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穿鞋戴帽
|
|
./OGZkNA==.html
|
chuan xue dai mao
|
|
22048
|
从天而降
|
从
|
cóng tiān ér jiàng
|
天上掉下来的。
|
东汉 班固《汉书 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
CTE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突如其来、从天而下
|
意料之中
|
./c2hr.html
|
cong tian er jiang
|
|
16636
|
窃玉偷香
|
窃
|
qiè yù tōu xiāng
|
比喻引诱妇女。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虽不能勾窃玉偷香,且将这盻行云眼睛儿打当。”
|
QYT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窃玉偷花、弄玉偷香
|
|
./MXo2OA==.html
|
qie yu tou xiang
|
|
9804
|
弄玉偷香
|
弄
|
nòng yù tōu xiāng
|
偷香:指晋代贾充的女儿偷窃西域奇香赠给韩寿。比喻男女私通
|
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五本第17折:“香馥郁销金帐,光灿烂白象床,俺两个破题儿待弄玉偷香。”
|
NYTX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窃玉偷香
|
|
./N3NmMA==.html
|
nong yu tou xiang
|
|
16800
|
窃窃私语
|
窃
|
qiè qiè sī yǔ
|
私:私下;背地里。指背着人悄悄地说话。
|
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时尚窃窃私语,未敢公然言之。”
|
QQ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窃窃私议
|
大声喧哗
|
./NG5tZw==.html
|
qie qie si yu
|
|
6229
|
低声细语
|
低
|
dī shēng xì yǔ
|
形容小声说话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时断时续,还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难为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时断时续,还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难为情。”...
|
DS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窃窃私语
|
粗声粗气
|
./NTE0.html
|
di sheng xi yu
|
|
16799
|
窃窃私议
|
窃
|
qiè qiè sī yì
|
窃窃:偷偷;私:私下;议:议论。背地里小声议论。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干人正在那里窃窃私议。”
|
QQ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窃窃私语
|
大声喧哗
|
./NG5sdw==.html
|
qie qie si yi
|
|
16975
|
窃窃细语
|
窃
|
qiè qiè xì yǔ
|
窃窃:偷偷;语:说话。背地里小声说话
|
|
QQ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窃窃私语、窃窃偶语
|
|
./OGF3dQ==.html
|
qie qie xi yu
|
|
15337
|
交头接耳
|
交
|
jiāo tóu jiē ěr
|
交头:头挨着头;接耳:嘴挨着耳朵。头挨着头;嘴对着耳朵。指凑在一起低声说话。
|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大小三军,听吾将令,甲马不许驰骤,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大小三军,听吾将令,甲马不许驰骤,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
JTJ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窃窃私语、窃窃私议
|
大声喧哗
|
./MWdnMg==.html
|
jiao tou jie er
|
|
16472
|
窃钩窃国
|
窃
|
qiè gōu qiè guó
|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
《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
QGQ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窃钩盗国
|
|
./MXZ0bw==.html
|
qie gou qie guo
|
|
18329
|
小家碧玉
|
小
|
xiǎo jiā bì yù
|
小户人家的女子;名字叫碧玉。后泛指小户人家年轻美貌的女子。
|
晋 孙绰《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
XJ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窈窕淑女、掌上明珠
|
大家闺秀
|
./NWV3NA==.html
|
xiao jia bi yu
|
|
3454
|
明窗净几
|
明
|
míng chuāng jìng jī
|
形容室内明亮、整洁。
|
宋 欧阳修《试笔 学书为乐》:“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
|
MC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窗明几净
|
|
./MXEwcw==.html
|
ming chuang jing ji
|
|
15702
|
净几明窗
|
净
|
jìng jǐ míng chuāng
|
净:干净;几:小桌子。形容房间干净明亮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2卷:“净几明窗不染尘,图书镇日与相亲。”
|
JJM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窗明几净
|
|
./ODJkbQ==.html
|
jing ji ming chuang
|
|
23245
|
上窜下跳
|
上
|
shàng cuàn xià tiào
|
比喻坏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
|
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上窜下跳,根据需要打出各种不同的旗号,把厂长的事情办成。”
|
SCX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窜上窜下
|
|
./MjQ5aw==.html
|
shang cuan xia tiao
|
|
13285
|
窥见一斑
|
窥
|
kuī jiàn yī bān
|
指只了解一二
|
《高子遗书 会语九八》:“一向不知阳明、象山学问来历,前在舟中似窥见其一斑。”
|
KJY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窥豹一斑
|
|
./Yzll.html
|
kui jian yi ban
|
|
11622
|
管中窥豹
|
管
|
guǎn zhōng kuī bào
|
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比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 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比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GZK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窥豹一斑、管窥所及、以管窥天
|
洞若观火、一目了然
|
./MTd6bQ==.html
|
guan zhong kui bao
|
|
10649
|
立国安邦
|
立
|
lì guó ān bāng
|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你看我立国安邦为相宰,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元·宫大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你看我立国安邦为相宰,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元·宫大用《七里滩》第一折:“自开基起运,立国安邦,坐筹帷幄,竭力疆场。”...
|
LGA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业安邦
|
|
./NDhsdw==.html
|
li guo an bang
|
|
6443
|
戴罪立功
|
戴
|
dài zuì lì gōng
|
身负罪责;争取立下功劳;借以赎罪。
|
《明史 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
DZL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功赎罪、改邪归正
|
负隅顽抗、顽抗到底、死不改悔
|
./dWl3.html
|
dai zui li gong
|
|
10563
|
立业安邦
|
立
|
lì yè ān bāng
|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同“立国安邦”。
|
元 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想五帝之世,求贤用士,立业安邦,你是不知也。”
|
LYA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国安邦
|
|
./NDZyaQ==.html
|
li ye an bang
|
|
11217
|
立地书厨
|
立
|
lì dì shū chú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
《宋史 吴时传》:“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
LDS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地书橱
|
一字不识
|
./Y2kw.html
|
li di shu chu
|
|
14084
|
毫不动摇
|
毫
|
háo bù dòng yáo
|
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
|
毛泽东《愚公移山》:“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
HB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场坚定、坚定不移
|
飘浮不定
|
./OHNzNg==.html
|
hao bu dong yao
|
|
9874
|
立此存照
|
立
|
lì cǐ cún zhào
|
立:立下;此:这个;指字据或文书;存:保存;照:察看;查考。立下字据;保存起来;作为凭证。
|
孙犁《谈头条》:“他所写的《立此存照》等短文,刊物也真的把它们作为补白,作者编者,均不以此为忤。”
|
LC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此为证
|
空口无凭
|
./Y2hx.html
|
li ci cun zhao
|
|
10327
|
立眉瞪眼
|
立
|
lì méi dèng yǎn
|
倒竖双眉,圆瞪二目。形容暴怒的样子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她退了两步,立眉瞪眼地用手枪朝哈叭狗一点:‘你别动!’”
|
LMD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立眉横眼、立眉竖眼
|
和颜悦色
|
./N2FycQ==.html
|
li mei deng yan
|
|
12941
|
空谷传声
|
空
|
kōng gǔ chuán shēng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
南朝 梁 萧衍《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
|
KG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竿见影
|
杳无音信
|
./MW1peQ==.html
|
kong gu chuan sheng
|
|
22001
|
吹糠见米
|
吹
|
chuī kāng jiàn mǐ
|
比喻见效快。
|
《人民日报》1975.7.8:“有人提出:多派些人到外地搞副业,抓现钱,说这个办法‘吹糠见米’,收效 《人民日报》1975.7.8:“有人提出:多派些人到外地搞副业,抓现钱,说这个办法‘吹糠见米’,收效快。”...
|
CKJ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竿见影
|
|
./cnF3.html
|
chui kang jian mi
|
|
18218
|
行之有效
|
行
|
xíng zhī yǒu xiào
|
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
西晋 张华《博物志 方士》:“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论养性法则可施用,大略云……武帝行之有 西晋 张华《博物志 方士》:“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论养性法则可施用,大略云……武帝行之有效。”...
|
XZY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立竿见影、卓有成效
|
劳而无功、徒劳无益
|
./Mmw2cQ==.html
|
xing zhi you xiao
|
|
20525
|
卓有成效
|
卓
|
zhuō yǒu chéng xiào
|
卓:卓越;突出。形容成绩效果显著突出。
|
明 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访劝谕著有成效者,县官备礼亲造其庐,重加奖励。”
|
ZYC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立竿见影、行之有效
|
无济于事、杯水车薪、劳而无功
|
./MnhuMg==.html
|
zhuo you cheng xiao
|
|
7022
|
咄嗟便办
|
咄
|
duō jiē biàn bàn
|
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
DJB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等可取、咄嗟立办
|
|
./eXJv.html
|
duo jie bian ban
|
|
20938
|
做人做事
|
做
|
zuò rén zuò shì
|
指在社会上立身处世
|
欧阳山《三家巷》:“咱俩都快要走进社会——做人做事了,你怎么还只管任性胡来呢!”
|
ZR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身处世
|
|
./OG5ncw==.html
|
zuo ren zuo 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