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2
|
碍足碍手
|
碍
|
ài zú ài shǒu
|
同“碍手碍脚”。
|
|
AZA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碍手碍脚
|
|
./MzFwcQ==.html
|
ai zu ai shou
|
|
1982
|
绊手绊脚
|
绊
|
bàn shǒu bàn jiǎo
|
碍事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他认为田地是样‘绊手绊脚的东西’,不知道多少人安土重迁。”
|
BS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碍手碍脚
|
无拘无束
|
./ODVyMA==.html
|
ban shou ban jiao
|
|
120
|
碍难遵命
|
碍
|
ài nán zūn mìng
|
碍:妨碍;遵:遵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4回:“防务吃紧,兵不敷用,职守所在,碍难遵命。”
|
AN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碍难从命
|
|
./Nm9jOA==.html
|
ai nan zun ming
|
|
447
|
碍难从命
|
碍
|
ài nán cóng mìng
|
碍:妨碍;从:听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
|
《三打祝家庄》第一幕第一场:“你回去复李大官人,本当将时迁放回,怎奈他是梁山贼党,碍难从命。”
|
ANC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碍难遵命
|
|
./Nnk=.html
|
ai nan cong ming
|
|
17015
|
晴空万里
|
晴
|
qíng kōng wàn lǐ
|
晴空:晴朗的天空。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一点云彩
|
曹靖华《碧海墨林油香飘》:“这里却像中国仲秋的天气,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
QKW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碧空万里
|
乌云密布
|
./OHdhaw==.html
|
qing kong wan li
|
|
10629
|
磊落不羁
|
磊
|
lěi luò bù jī
|
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
|
宋·苏轼《及第后谢秋赋试官启》:“不泥于古,不牵于今,非有苛碎难知之文,将观磊落不羁之士,使天下知文 宋·苏轼《及第后谢秋赋试官启》:“不泥于古,不牵于今,非有苛碎难知之文,将观磊落不羁之士,使天下知文章诚可以致治。”...
|
LL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磊浪不羁
|
|
./NDhjNg==.html
|
lei luo bu ji
|
|
9846
|
磊瑰不羁
|
磊
|
lěi guī bù jī
|
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
|
宋 陈亮《祭薛士隆知府文》:“退而从磊瑰不羁之士,接杯酒之欢,笑歌起舞,往往自以为一世之雄。”
|
LG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磊落不羁
|
|
./YzEy.html
|
lei gui bu ji
|
|
2451
|
磐石之固
|
磐
|
pán shí zhī gù
|
比喻坚固不可动摇。
|
《晋书·陆机传》:“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难,以成盘石之固。”
|
PS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磐石之安
|
|
./MXRpYw==.html
|
pan shi zhi gu
|
|
12850
|
磕头如捣
|
磕
|
kē tóu rú dǎo
|
磕头:跪在地上头碰地。捣:捶打。磕头快得像捶打东西一样。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4回:“可汗磕头如捣蒜的说道:‘我等肉眼凡夫,不知天使系何等神佛。’”
|
KTR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磕头如捣蒜
|
|
./MWk5dw==.html
|
ke tou ru dao
|
|
13098
|
课嘴撩牙
|
课
|
kè zuǐ liáo yá
|
搬唇弄舌。课,用同“嗑”。
|
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连枝秀》:“锦心绣腹,宣扬《老子》经文,发科打诨,不离机锋;课嘴撩牙,长存道 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连枝秀》:“锦心绣腹,宣扬《老子》经文,发科打诨,不离机锋;课嘴撩牙,长存道眼。”...
|
KZL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磕牙料嘴
|
|
./NDNyZw==.html
|
ke zui liao ya
|
|
13173
|
嗑牙料嘴
|
嗑
|
kē yá liào zuǐ
|
多嘴多舌。
|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我这里道姓呼名,他那里嗑牙料嘴。”
|
KYL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磕牙料嘴
|
|
./NmRhcQ==.html
|
ke ya liao zui
|
|
12964
|
磕头碰脑
|
磕
|
kē tóu pèng nǎo
|
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3回:“这有何难?放着相大爷一个名进士,磕头碰脑,满路都是同年,这有甚么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3回:“这有何难?放着相大爷一个名进士,磕头碰脑,满路都是同年,这有甚么难处!”...
|
KTP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磕磕碰碰
|
|
./MW43eQ==.html
|
ke tou peng nao
|
|
1983
|
绊绊磕磕
|
绊
|
bàn bàn kē kē
|
形容路不好走或腿脚不灵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一人拖拉一双,在烂席片炕上绊绊磕磕跑着,高兴得呜呜直喊叫。”
|
BBK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磕磕绊绊
|
顺顺利利
|
./ODVyaw==.html
|
ban ban ke ke
|
|
4444
|
磨砺以须
|
磨
|
mó lì yǐ xū
|
磨快刀;等待着。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二年》:“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
MLY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磨刀霍霍
|
临阵磨刀
|
./ZXZr.html
|
mo li yi xu
|
|
4423
|
磨墨濡毫
|
磨
|
mó mò rú háo
|
濡:湿;毫:毛笔。磨好墨,把毛笔润湿。指动手写文章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3回:“亭亭正在磨墨濡毫,忽见红红、宛如从外面走来。”
|
MMR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磨墨吮毫
|
|
./OTZ5Zw==.html
|
mo mo ru hao
|
|
4422
|
磨墨吮毫
|
磨
|
mó mò shǔn háo
|
毫:毛笔。磨好墨,把毛笔润湿。指动手写文章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0回:“各生童磨墨吮毫,发笔快的,早已有了破题、承题、小讲。”
|
MM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磨墨濡毫
|
|
./OTZ5Ng==.html
|
mo mo shun hao
|
|
4084
|
磨杵作针
|
磨
|
mó chǔ zuò zhēn
|
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
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止忧》:“人非铁石,奚堪磨杵作针;寿岂泥沙,不禁委尘入土。”
|
MC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磨杵成针
|
|
./NGVubw==.html
|
mo chu zuo zhen
|
|
23211
|
水磨工夫
|
水
|
shuǐ mó gōng fū
|
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或耐心地做工作。
|
清 陈确《柬同志二首》:“学者且耐心于人伦事物,用些水磨工夫,他日经世之学,端不越此,又何性命之可言 清 陈确《柬同志二首》:“学者且耐心于人伦事物,用些水磨工夫,他日经世之学,端不越此,又何性命之可言乎?”...
|
SMG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磨杵成针、磨穿铁砚
|
粗枝大叶、操之过急
|
./MjNocw==.html
|
shui mo gong fu
|
|
23584
|
水滴石穿
|
水
|
shuǐ dī shí chuān
|
滴: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把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 滴: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把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自然会成功。...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SD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磨杵成针、绳锯木断
|
虎头蛇尾
|
./MmE1cw==.html
|
shui di shi chuan
|
|
4473
|
磨砖成镜
|
磨
|
mó zhuān chéng jìng
|
把砖石磨成镜子。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一曰:‘磨砖岂得成镜邪?’师曰:‘坐禅岂得作佛邪?’”
|
MZC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磨砖作镜、炊沙作饭
|
|
./MXBxOA==.html
|
mo zhuan cheng jing
|
|
4420
|
磨砖作镜
|
磨
|
mó zhuān zuò jìng
|
磨砖头成镜子。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
宋·陆游《仰首座求钝庵》诗:“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砖作镜未为愚。”
|
MZZ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磨砖成镜
|
|
./OTZ3cw==.html
|
mo zhuan zuo jing
|
|
4100
|
磨砻砥砺
|
磨
|
mó lóng dǐ lì
|
亦作“磨砻底厉”。亦作“磨礲砥砺”。①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②磨砺锻炼。
|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磨砻砥砺,未见其损。”
|
MLD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磨砻淬励
|
|
./NGV1Yw==.html
|
mo long di li
|
|
8358
|
铁砚磨穿
|
铁
|
tiě yàn mó chuān
|
铁铸的砚台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将棘围守暖,把铁砚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
TYM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磨穿铁砚
|
|
./NTVjaQ==.html
|
tie yan mo chuan
|
|
25879
|
寓贬于褒
|
寓
|
yù biǎn yú bāo
|
寓:寄托。在表面褒颂的词句下寓含讥讽的意思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8回:“又想文字付去未久,尚未刻镌,可即索回,另作一篇寓贬于褒之文便了。”
|
YBY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示贬于褒
|
|
./OHV0OA==.html
|
yu bian yu bao
|
|
10691
|
礼先壹饭
|
礼
|
lǐ xiān yī fàn
|
谓在礼节上自己年岁稍长。壹饭,犹言一顿饭,喻指极短的时间。《国语·越语上》:“句践对曰:‘昔天以越予 谓在礼节上自己年岁稍长。壹饭,犹言一顿饭,喻指极短的时间。《国语·越语上》:“句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韦昭注:“言己年长于越王,觉...
|
《国语·越语上》:“句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 《国语·越语上》:“句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亦作“礼先一饭”。...
|
LXY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礼先一饭
|
|
./NDkydQ==.html
|
li xian yi fan
|
|
11213
|
礼崩乐坏
|
礼
|
lǐ bēng yuè huài
|
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
清 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
LBY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礼坏乐崩
|
|
./YzRv.html
|
li beng yue huai
|
|
7748
|
投桃报李
|
投
|
tóu táo bào lǐ
|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
《诗经 大雅 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TT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礼尚往来
|
|
./Mjh2eQ==.html
|
tou tao bao li
|
|
24947
|
以礼相待
|
以
|
yǐ lǐ xiāng dài
|
礼:仪礼;应有的礼节;待:对待;接待。用应有的礼节来对待别人。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宋江以礼相待,用好言抚慰。”
|
YL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礼尚往来
|
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目中无人
|
./MnAwcw==.html
|
yi li xiang dai
|
|
10207
|
礼坏乐崩
|
礼
|
lǐ huài yuè bēng
|
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
《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
LHY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礼崩乐坏、礼乐崩坏
|
|
./MXB5YQ==.html
|
li huai yue beng
|
|
8673
|
推贤下士
|
推
|
tuī xián xià shì
|
推:赞许。指有地位的人能降格与有贤德的人交往
|
《梁书·徐勉传》:“当应推贤下士,先物后身,然后可以报恩明主,克保元吉。”
|
TX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礼贤下士
|
|
./OHBpeQ==.html
|
tui xian xia shi
|
|
11055
|
礼贤接士
|
礼
|
lǐ xián jiē shì
|
礼:表示敬意;接:接纳。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去结交或接纳
|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三年为蜀帅,惠化大行,不事威仪,礼贤接士。”
|
LX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礼贤下士
|
盛气凌人
|
./N2F2Mg==.html
|
li xian jie shi
|
|
16311
|
敬贤下士
|
敬
|
jìng xián xià shì
|
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敬贤下士,乐善不倦。”
|
JX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礼贤下士
|
|
./NDF4Yw==.html
|
jing xian xia shi
|
|
23133
|
三顾茅庐
|
三
|
sān gù máo lú
|
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SGM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礼贤下士
|
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
./MjFnNg==.html
|
san gu mao lu
|
|
8807
|
吐哺握发
|
吐
|
tǔ bǔ wò fà
|
哺:口吕咀嚼着的食物。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哺:口吕咀嚼着的食物。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
TBWF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礼贤下士、吐哺捉发
|
|
./MmNjbw==.html
|
tu bu wo fa
|
|
17204
|
祁奚之荐
|
祁
|
qí xī zhī jiàn
|
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 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后用为善于荐贤之典。...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
QX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祁奚之举、祁奚举午
|
|
./NGw0Ng==.html
|
qi xi zhi jian
|
|
17205
|
祁奚之举
|
祁
|
qí xī zhī jǔ
|
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
QX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祁奚之荐
|
|
./NGw0Zw==.html
|
qi xi zhi ju
|
|
17807
|
祁寒暑雨
|
祁
|
qí hán shǔ yǔ
|
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
《明史·陆昆传》:“陛下广殿细旃,岂知小民穷檐掊屋,风雨之不庇,锦衣玉食,岂知小民祁寒暑雨冻馁之弗堪 《明史·陆昆传》:“陛下广殿细旃,岂知小民穷檐掊屋,风雨之不庇,锦衣玉食,岂知小民祁寒暑雨冻馁之弗堪。”...
|
QH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祁寒酷暑
|
|
./N2prbw==.html
|
qi han shu yu
|
|
21473
|
祖宗法度
|
祖
|
zǔ zōng fǎ dù
|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
《宣各遗事》后集:“臣等谨按:蔡京罪恶最大……变乱祖宗法度,窃弄朝迁爵赏。”
|
ZZF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祖宗成法
|
|
./NjVobQ==.html
|
zu zong fa du
|
|
20751
|
祖宗成法
|
祖
|
zǔ zōng chéng fǎ
|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
宋朱熹《论差役利害状》:“此皆祖宗成法,至今为不刊之典,然而州县奉行,往往违戾。”
|
ZZC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祖宗法度
|
|
./NjVoYw==.html
|
zu zong cheng fa
|
|
12549
|
高曾规矩
|
高
|
gāo zēng guī jǔ
|
高曾:祖先;规矩:规则,礼法。指祖先的成法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商修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规矩。”
|
GZG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祖宗法度、祖宗成法
|
|
./OG0xNA==.html
|
gao zeng gui ju
|
|
17628
|
却病延年
|
却
|
què bìng yán nián
|
谓消除病痛,延长寿命。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修真养性,服食导引,却病延年。”
|
QBY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祛病延年
|
|
./NHE0cQ==.html
|
que bing yan nian
|
|
24475
|
神不附体
|
神
|
shén bù fù tǐ
|
形容心神不定。
|
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早是身体不快,又遇着这等人物,教我神不附体,何时是可也。”
|
SBF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不守舍
|
泰然自若
|
./NHZkdw==.html
|
shen bu fu ti
|
|
18020
|
心胆俱裂
|
心
|
xīn dǎn jù liè
|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俱:都;裂:破开。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大37回:“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叼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大37回:“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叼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
|
XDJ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神不守舍、惊恐万状、心惊肉跳
|
镇定自若、若无其事、悠然自得
|
./MmhwNg==.html
|
xin dan ju lie
|
|
23274
|
神魂颠倒
|
神
|
shén hún diān dǎo
|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着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态。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
|
SHD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神不守舍、魂不守舍
|
神色不动、若无其事
|
./MjRxaQ==.html
|
shen hun dian dao
|
|
1595
|
不知不觉
|
不
|
bù zhī bù jué
|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
BZ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不知,鬼不觉
|
惊天动地
|
./bjJh.html
|
bu zhi bu jue
|
|
24160
|
神秘莫测
|
神
|
shén mì mò cè
|
不可理解与预测的
|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苏福顺和古尚清领唐黎岘走到井口,往里边望望,黑洞洞阴森森的,神秘莫测。”
|
SMM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乎其神
|
|
./OGE5cw==.html
|
shen mi mo ce
|
|
11606
|
诡秘莫测
|
诡
|
guǐ mì mò cè
|
诡秘:隐秘难测;莫测:无法揣测。(行动、态度)。隐秘不可捉摸。
|
宋 刘克庄《后村集 卷十一 和实之续邸报之一》诗:“鬼谷从横舌,终南诡秘踪。”
|
GMM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出鬼没
|
|
./MTdrYw==.html
|
gui mi mo ce
|
|
24492
|
神飞色舞
|
神
|
shén fēi sè wǔ
|
犹眉飞色舞。形容兴高采烈。
|
曾朴《孽海花》第22回:“正想虔诵经文,却不知怎的心上总是七上八下,一会儿神飞色舞,一会儿肉跳心惊, 曾朴《孽海花》第22回:“正想虔诵经文,却不知怎的心上总是七上八下,一会儿神飞色舞,一会儿肉跳心惊,对着经文一句也念不下去。”...
|
SFS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动色飞、神动色飞、眉飞色舞
|
|
./NHZtaQ==.html
|
shen fei se wu
|
|
24483
|
神愁鬼哭
|
神
|
shén chóu guǐ kū
|
形容十分愁苦凄惨。
|
明·陆采《怀香记·飞报捷音》:“吴国内甚惊恐,每发兵来交锋败北,端的神愁鬼哭。”
|
SCGK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神嚎鬼哭
|
|
./NHZpbQ==.html
|
shen chou gui ku
|
|
24500
|
神号鬼泣
|
神
|
shén hào guǐ qì
|
见“神号鬼哭”。
|
陈毅《满江红·黄金海岸》词:“尽是黄金,这海岸,摩天壁立。任掠夺,大洋风雨,神号鬼泣。”
|
SHG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嚎鬼哭、神号鬼哭
|
|
./NHZxZQ==.html
|
shen hao gui 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