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4
|
转悲为喜
|
转
|
zhuǎn bēi wéi xǐ
|
转悲哀为喜悦。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良箴听了,不觉转悲为喜,再三道谢。”
|
ZB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涕为笑
|
|
./MnRybQ==.html
|
zhuan bei wei xi
|
|
20383
|
转嗔为喜
|
转
|
zhuǎn chēn wéi xǐ
|
由生气转为喜欢。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徐大军机一看,数目却比别的门生不同,因此方转嗔为喜,解释前嫌。”
|
ZC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涕为笑
|
|
./MnZuZQ==.html
|
zhuan chen wei xi
|
|
14172
|
回嗔作喜
|
回
|
huí chēn zuò xǐ
|
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
|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那客人回嗔作喜,收拾了刀杖。”
|
HC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涕为笑、回瞋作喜
|
|
./MWY2OA==.html
|
hui chen zuo xi
|
|
2825
|
破愁为笑
|
破
|
pò chóu wéi xiào
|
犹言转忧为喜。
|
南朝·陈·徐陵《答族人梁东海太守长孺书》:“又承书札,银钩甚丽,玉疏依然,开封伸纸,破愁为笑。”
|
PCW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涕为笑、转忧为喜
|
|
./NGphYw==.html
|
po chou wei xiao
|
|
2975
|
破瓜年纪
|
破
|
pò guā nián jì
|
破:劈开。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指少女十六岁时
|
清·翟灏《通俗编·妇女》:“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
PGN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瓜之年
|
|
./OGppaw==.html
|
po gua nian ji
|
|
3089
|
破瓜之年
|
破
|
pò guā zhī nián
|
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
|
宋·陆游《无题》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
|
PGZN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瓜年纪
|
|
./MXdjMA==.html
|
po gua zhi nian
|
|
2581
|
破烂不堪
|
破
|
pò làn bù kān
|
破破烂烂的不成样子。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一时风气大变,没有一个不是穿的极破烂不堪的。”
|
PLBK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破破烂烂
|
|
./NmU5Ng==.html
|
po lan bu kan
|
|
20370
|
张冠李戴
|
张
|
zhāng guān lǐ dài
|
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
|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
ZGL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破绽百出、似是而非
|
无可非议、毫厘不爽
|
./MnZmMg==.html
|
zhang guan li dai
|
|
10194
|
漏洞百出
|
漏
|
lòu dòng bǎi chū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现次数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说话、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
|
姚雪垠《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 姚雪垠《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
LDB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破绽百出、自相矛盾
|
滴水不漏、天衣无缝
|
./MXBkcQ==.html
|
lou dong bai chu
|
|
2507
|
破罐破摔
|
破
|
pò guàn pò shuāi
|
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改正,反而有意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
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真想破罐破摔,自暴自弃,可是一想到您,我就又觉得不应该那样做。”
|
PGP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破罐子破摔
|
|
./MXZ2dw==.html
|
po guan po shuai
|
|
2619
|
破碗破摔
|
破
|
pò wǎn pò shuāi
|
比喻已经弄坏了的事就干脆不顾
|
|
PWP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罐子破摔
|
|
./OGpkYQ==.html
|
po wan po shuai
|
|
2830
|
破觚斫雕
|
破
|
pò gū zhuó diāo
|
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后以比喻删繁杂而从简易,去浮华而尚质朴。
|
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
|
PG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觚为圆,斫雕为朴
|
|
./NGpjYQ==.html
|
po gu zhuo diao
|
|
2969
|
破矩为圜
|
破
|
pò jǔ wéi yuán
|
矩:画方形的工具;圜:圆。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圜,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圜,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内欢欣,人怀宽德。”...
|
PJW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觚为圜
|
|
./OGpnbQ==.html
|
po ju wei yuan
|
|
2976
|
破觚为圆
|
破
|
pò gū wéi yuán
|
觚:棱角。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缚虎手》:“又用事皆破觚为圆,挫刚成柔,如为有功者,昔人所谓缚虎手也。”
|
PGW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觚为圜
|
|
./OGpqNA==.html
|
po gu wei yuan
|
|
3075
|
破矩为圆
|
破
|
pò jǔ wéi yuán
|
把方的改成圆的。比喻将刑法去严从简。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圆,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圆,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内欢欣,人怀宽德。”...
|
PJW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觚为圜
|
|
./MXZ1aQ==.html
|
po ju wei yuan
|
|
3055
|
破觚为圜
|
破
|
pò gū wéi yuán
|
觚:主;圜:圆。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
《汉书·酷吏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斵琱而为朴,号为罔漏吞舟之鱼。”
|
PGW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觚为圜,斫雕为朴
|
|
./MXR6YQ==.html
|
po gu wei yuan
|
|
2978
|
破釜沉船
|
破
|
pò fǔ chén chuán
|
破:打破;釜:锅;沉:击沉。比喻下定必死的决心,不顾一切地战斗到底
|
梁启超《南学会叙》:“震撼精神,致心昄命,破釜沉船,以图自保于万一。”
|
PFC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釜沉舟
|
瞻前顾后
|
./OGprOA==.html
|
po fu chen chuan
|
|
4506
|
灭此朝食
|
灭
|
miè cǐ zhāo shí
|
此:代词;指敌人;朝食:吃早饭。意思是消灭了这伙敌人再吃早饭。表示消灭敌人的急切心情或对敌人的仇恨蔑 此:代词;指敌人;朝食:吃早饭。意思是消灭了这伙敌人再吃早饭。表示消灭敌人的急切心情或对敌人的仇恨蔑视。...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
MCZ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釜沉舟
|
|
./MXJtaw==.html
|
mie ci zhao shi
|
|
22628
|
沉舟破釜
|
沉
|
chén zhōu pò fǔ
|
釜,锅。打破饭锅,沉掉渡船。表示决一死战。
|
《孙子 九地》:“焚舟破釜,若驱羊而往。”《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 《孙子 九地》:“焚舟破釜,若驱羊而往。”《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
CZP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釜沉舟
|
|
./Mzh1ZQ==.html
|
chen zhou po fu
|
|
2828
|
破釜焚舟
|
破
|
pò fǔ fén zhōu
|
犹破釜沉舟。语本《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
语出《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
PFF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釜沉舟、破釜沉船
|
举棋不定
|
./NGpiZw==.html
|
po fu fen zhou
|
|
6148
|
焚舟破釜
|
焚
|
fén zhōu pò fǔ
|
釜:古代用的锅。烧掉船只打破锅。比喻坚决不能动摇的决心。
|
南朝·颜竣《为世祖檄京邑》:“支军别统,或焚舟破釜,步自姑熟,或迅楫芜湖,入据云阳。”
|
FZP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釜沉舟、破釜焚舟
|
|
./MTFiYw==.html
|
fen zhou po fu
|
|
1330
|
背水一战
|
背
|
bèi shuǐ yī zhàn
|
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原作“背水阵”;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 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原作“背水阵”;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
宋 秦观《将帅》:“韩信之击赵,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斩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宋 秦观《将帅》:“韩信之击赵,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斩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
BS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釜沉舟、背城借一、济河焚州
|
重整旗鼓
|
./ajM4.html
|
bei shui yi zhan
|
|
11341
|
孤注一掷
|
孤
|
gū zhù yī zhì
|
注:赌注;赌博时所押上的钱;孤注: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掷: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 注:赌注;赌博时所押上的钱;孤注: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掷: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
宋 辛弃疾《九议》:“于是乎‘为国生事’之说起焉,‘孤注一掷’之喻出焉。”
|
GZY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破釜沉舟、铤而走险、垂死挣扎
|
举棋不定、瞻前顾后
|
./N3N1.html
|
gu zhu yi zhi
|
|
5252
|
废铜烂铁
|
废
|
fèi tóng làn tiě
|
一堆破烂金属。借指无用的东西
|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残缺不全的凿岩机,卷扬机,糟电线,破桌子,铁锈斑斑的破罐笼,还有一堆堆废铜烂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残缺不全的凿岩机,卷扬机,糟电线,破桌子,铁锈斑斑的破罐笼,还有一堆堆废铜烂铁,没有一件完整的东西。”...
|
FTL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破铜烂铁
|
|
./ODRraQ==.html
|
fei tong lan tie
|
|
10288
|
连理分枝
|
连
|
lián lǐ fēn zhī
|
喻夫妻分离。
|
宋·孙光宪《清平乐》词:“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
|
LLF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镜分钗
|
比翼连理
|
./NDljdQ==.html
|
lian li fen zhi
|
|
10599
|
乐昌破镜
|
乐
|
lè chāng pò jìng
|
见“乐昌分镜”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妾有乐昌破镜之忧,汝兄被缧绁缠身之苦,为虏所惊。”
|
LCP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镜分钗、乐昌之镜、乐昌分镜
|
|
./NDgwaQ==.html
|
le chang po jing
|
|
2970
|
破镜重归
|
破
|
pò jìng chóng guī
|
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侯》:“破镜重归,盟心不改,义实可嘉。”
|
PJC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镜重合、破镜重圆
|
|
./OGpndw==.html
|
po jing chong gui
|
|
16983
|
缺月再圆
|
缺
|
quē yuè zài yuán
|
比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
明·无名氏《南牢记》第一折:“他既断弦再续,俺也缺月再圆。”
|
QY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镜重圆
|
离鸾别凤
|
./OGl0aw==.html
|
que yue zai yuan
|
|
2839
|
破镜重合
|
破
|
pò jìng zhòng hé
|
见“破镜重圆”。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破镜重合,古有其事,若夫再娶而仍元配,妇再嫁而未失节,载籍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破镜重合,古有其事,若夫再娶而仍元配,妇再嫁而未失节,载籍以来,未之闻也。”...
|
PJ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镜重圆、破镜重归
|
|
./NGpmMg==.html
|
po jing zhong he
|
|
25295
|
言归于好
|
言
|
yán guī yú hǎo
|
言:文言中用在句首的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归于:回到。指重新和好。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
YG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镜重圆、重修盟好
|
话不投机
|
./NWoxMA==.html
|
yan gui yu hao
|
|
10429
|
砺世磨钝
|
砺
|
lì shì mó dùn
|
激励世俗,磨炼愚钝
|
宋 秦观《官制下》:“爵禄者,天下之砥石,圣人所以砺世磨钝者也。”
|
LSM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砺世摩钝
|
|
./ZDdh.html
|
li shi mo dun
|
|
10683
|
砺世摩钝
|
砺
|
lì shì mó dùn
|
见“砺世磨钝”。
|
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深,所以砺世摩钝者废矣。”
|
LSM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砺世磨钝
|
|
./NDh5bw==.html
|
li shi mo dun
|
|
11231
|
砺带河山
|
砺
|
lì dài hé shān
|
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
LDH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砺山带河
|
|
./ZDcw.html
|
li dai he shan
|
|
13252
|
硁硁之见
|
硁
|
kēng kēng zhī jiàn
|
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
KK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硁硁之愚
|
|
./OGt1bQ==.html
|
keng keng zhi jian
|
|
13352
|
硁硁之愚
|
硁
|
kēng kēng zhī yú
|
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
KKZ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硁硁之见
|
|
./MW11bQ==.html
|
keng keng zhi yu
|
|
23868
|
硕大无比
|
硕
|
shuò dà wú bǐ
|
见“硕大无朋”。
|
曹禺《日出》第一幕:“下面的裤子也硕大无比,裤管总在地上磨擦着。”
|
SDW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硕大无朋
|
小巧玲珑
|
./NTFzZw==.html
|
shuo da wu bi
|
|
2442
|
庞然大物
|
庞
|
páng rán dà wù
|
庞然:高且大的样子。形容外表强大;事实上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第19卷:“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PRD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硕大无朋、大而无当
|
微乎其微、微不足道
|
./MXNybw==.html
|
pang ran da wu
|
|
6355
|
大而无当
|
大
|
dà ér wú dàng
|
当:底、边际。原指说话夸大没有边际。后用来表示虽然大;但不适用。
|
庄周《庄子 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 庄周《庄子 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
DEW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硕大无朋、庞然大物、华而不实
|
小巧玲珑、短小精悍、具体而微
|
./dGpt.html
|
da er wu dang
|
|
17634
|
确固不拔
|
确
|
què gù bù bá
|
见“确乎不拔”。
|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六》:“因他们都有确固不拔的自信,所以决不会理会偶像保护者的嘲骂。”
|
QGB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确乎不拔
|
|
./NHE2eQ==.html
|
que gu bu ba
|
|
6832
|
的的确确
|
的
|
dí dí què què
|
指真实的,毫无疑问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不然,早就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不然,早就补了缺了。”...
|
DD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确确实实
|
|
./ODR6OA==.html
|
di di que que
|
|
7248
|
的一确二
|
的
|
dí yī què èr
|
形容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怕不待的一确二,早招承死罪无辞。”
|
DYQ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确确实实
|
|
./M2ZhYw==.html
|
di yi que er
|
|
11184
|
碌碌庸流
|
碌
|
lù lù yōng liú
|
碌碌:平庸的样子。指才能平庸无能之辈
|
明·吾邱瑞《运甓记》:“遍观都下从事,皆碌碌庸流,琐琐凡辈。”
|
LLY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碌碌庸才
|
|
./OTFjOA==.html
|
lu lu yong liu
|
|
11185
|
碌碌庸才
|
碌
|
lù lù yōng cái
|
碌碌:平庸的样子。指才能平庸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4回:“汝碌碌庸才,非经济之具,不可滥厕冠裳也。”
|
LLY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碌碌庸流
|
|
./OTFjaQ==.html
|
lu lu yong cai
|
|
10232
|
碌碌无能
|
碌
|
lù lù wú néng
|
碌碌:平庸、无能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
宋 吴箕《常说》:“上书昭王,切而不迫;君臣纵谈,观者色变,此岂碌碌无能之人?”
|
LLW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碌碌无为、无所作为
|
大有可为、大显身手
|
./MXFvbw==.html
|
lu lu wu neng
|
|
10949
|
碌碌无奇
|
碌
|
lù lù wú qí
|
平凡,无特殊才能。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毛遂讥众,碌碌无奇。”
|
LLW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碌碌无才
|
|
./NGMydw==.html
|
lu lu wu qi
|
|
10196
|
碌碌无为
|
碌
|
lù lù wú wéi
|
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这样想: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去死!”
|
LL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碌碌无能、无所作为
|
大有可为、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
./MXBnOA==.html
|
lu lu wu wei
|
|
24589
|
湮没无闻
|
湮
|
yān mò wú wén
|
湮没:埋没。名声被埋没;不为人知道。
|
《晋书 羊祜传》:“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望远,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 《晋书 羊祜传》:“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望远,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
|
YMW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碌碌无闻、不见经传、默默无闻
|
赫赫有名、举世闻名、鼎鼎大名
|
./MmpmZQ==.html
|
yan mo wu wen
|
|
16588
|
情不可却
|
情
|
qíng bù kě què
|
情面上不能推却。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回:“闺臣、红蕖众姊妹也再再相留,紫菱情不可却,只得应允。”
|
QBK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碍于情面
|
|
./MXkwMA==.html
|
qing bu ke que
|
|
645
|
爱口识羞
|
爱
|
ài kǒu shí xiū
|
爱:吝惜。指怕羞而难以出口说话
|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潘文子契合鸳鸯冢》:“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爱口识羞,两相耽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潘文子契合鸳鸯冢》:“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爱口识羞,两相耽误。”...
|
AKS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碍口识羞
|
|
./Nm9haw==.html
|
ai kou shi xiu
|
|
121
|
碍上碍下
|
碍
|
ài shàng ài xià
|
碍:妨碍。妨碍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
|
|
ASA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碍手碍脚
|
|
./Nm9jaQ==.html
|
ai shang ai x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