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9108 心志难夺 xīn zhì nán duó 心志:抱负;夺:强取。形容意志坚定,难以改变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XZN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矢志不移 ./NzBidw==.html xin zhi nan duo
23280 矢志不渝 shǐ zhì bù yú 表示永远不变心。 《晋书 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SZ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矢志不移 朝三暮四、见异思迁 ./MjR3bQ==.html shi zhi bu yu
15853 精卫填海 jīng wèi tián hǎi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小鸟名。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用 ... 晋 陶渊明《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JWT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矢志不移、愚公移山、移山倒海 ./MWlvMg==.html jing wei tian hai
23447 誓死不二 shì sǐ bù èr 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鲁迅《华盖集 夏三虫》:“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誓死不二。” SSBE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矢忠不二、誓死不贰、忠贞不渝 三心二意 ./Mjc0Mg==.html shi si bu er
19172 行之惟艰 xíng zhī wéi jiān 惟:是。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 《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XZW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N2gxMA==.html xing zhi wei jian
20247 知易行难 zhī yì xíng nán 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尚书 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ZYX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行易知难 ./MnRobQ==.html zhi yi xing nan
20409 知书达礼 zhī shū dá lǐ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群音类选 牧羊记 卫律说降》:“奈何所见不同,更不知书达礼。” ZSD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书识礼、知书明理、通情达理 愚昧无知 ./MncxYQ==.html zhi shu da li
20895 知书明理 zhī shū míng lǐ 有才学,懂礼仪 老舍《骆驼样子》:“仿佛谁都是混帐,只有他自己是知书明理的君子人。” ZSM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书识礼、知书通礼、知书知礼 ./N3g2ZQ==.html zhi shu ming li
7012 敦诗说礼 dūn shī shuō lǐ 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 ... 许地山《在费总理的客厅里》:“假使人来查办,一领他们到这敦诗说礼之堂来看看,捐册、帐本、褒奖状……他 ... DSS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书达理 ./eWlz.html dun shi shuo li
8401 通文达理 tōng wén dá lǐ 谓有学问懂道理。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二回:“周员外,依你这许多通文达理,我道为些什么,不过要我替丈夫娶妾么!” TWD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书达理 ./NTYwZQ==.html tong wen da li
8939 通书达礼 tōng shū dá lǐ 谓通诗书,懂礼仪。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原来田氏是东村田贡元的女儿,倒有十分颜色,又且通书达礼。” TSD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知书达理 ./NTV5Ng==.html tong shu da li
20434 知人之明 zhī rén zhī míng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祐传》:“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ZRZ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人之鉴 ./MndjNA==.html zhi ren zhi ming
20384 知人论世 zhī rén lùn shì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ZRL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人论事 ./MnZubw==.html zhi ren lun shi
21207 知地知天 zhī dì zhī tiān 地:地形:天:天气。了解地形,了解气候。 春秋·齐·孙武《孙子·地形》:“知地知天,胜乃可全。” ZDZ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天知地 ./NjBwZQ==.html zhi di zhi tian
21261 智小谋大 zhì xiǎo móu dà 谓能力低下而谋划很大。 《晋书·庾亮传论》:“智小谋大,昧经邦之远图;才高识寡,阙安国之长算。”《周书·李弼传》:“宇文夏州 ... ZXMD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知小谋大 ./NjFveQ==.html zhi xiao mou da
20327 知彼知己 zhī bǐ zhī jǐ 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先秦 孙武《孙子 谋攻》:“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ZBZ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己知彼 一问三不知 ./MnVzMA==.html zhi bi zhi ji
18370 心中有数 xīn zhōng yǒu shù 比喻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有底。 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XZ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己知彼、胸有成竹 心中无数、一无所知 ./NWdodw==.html xin zhong you shu
21260 知微知彰 zhī wēi zhī zhāng 微:细小。彰:明显。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亦作“ ... 《周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ZWZ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NjFvNA==.html zhi wei zhi zhang
24852 以德报德 yǐ dé bào yu 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YD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恩图报 恩将仇报 ./Mm54bQ==.html yi de bao yu
20663 知恩报恩 zhī ēn bào ēn 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就回报别人以恩惠。亦作“知恩报德”,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掩家里有信行,知恩报恩。” ZEBE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恩图报、知恩报德 恩将仇报 ./NjByYw==.html zhi en bao en
21211 知恩报德 zhī ēn bào dé 受别人的恩惠,心存感激意图报答 《群英类选·〈红蕖记·触身谐配〉》:“可怜见咱魂销尽,知恩报德情难混。” ZEB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恩报恩 ./NjByMg==.html zhi en bao de
20896 知情不报 zhī qíng bù bào 知道情况而不报告,特指没有犯罪的人主动地或被动地对当局隐匿别人的叛逆罪或重罪的行为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知情不报者,与坏人同罪。” ZQB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情不举 ./N3g5Ng==.html zhi qing bu bao
20771 知情不举 zhī qíng bù jǔ 举:检举。了解情况而不揭发。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我为巡城之职,理宜奏闻;若为朋友之情,匿而不奏,这知情不举的罪名,亦所 ... ZQ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情不报 ./Nm13dQ==.html zhi qing bu ju
25307 言无不尽 yán wú bù jìn 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北齐书·高德政传》:“德政与帝旧相昵爱,言无不尽。” YW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无不言 缄口不言 ./NWp0Mg==.html yan wu bu jin
4750 犯言直谏 fàn yán zhǐ jiǎn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FYZ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NjRr.html fan yan zhi jian
5791 犯颜直谏 fàn yán zhí jiàn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FYZJ 一般成语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NnNxYQ==.html fan yan zhi jian
20898 知根知底 zhī gēn zhī dǐ 指有较深入的了解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9回:“惟有第四件最难,必须知根知底之人前去出首;不但出首,还要单上开封府 ... ZGZ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根达底 ./N3hkbQ==.html zhi gen zhi di
20263 知足不辱 zhī zú bù rǔ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先秦 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ZZB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止不辱 ./MnRyMg==.html zhi zu bu ru
3525 明知故犯 míng zhī gù fàn 明知不对;却故意违犯。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问:‘一切生灵具有佛性,既有佛性,为甚么却撞入驴胎马腹?’师曰:‘知而故犯 ... MZG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知法犯法 知过必改 ./MXJ3MA==.html ming zhi gu fan
20788 执法犯法 zhí fǎ fàn fǎ 指执行法律的人违背法律 ZFF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知法犯法 ./NnNjeQ==.html zhi fa fan fa
20678 知疼着痒 zhī téng zháo yǎng 形容对亲人的关怀、体贴。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无奈二姐倒是个多情的人,以为贾琏是终身之主了,凡事倒还知疼着痒。” ZT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疼着热 ./NjFtcQ==.html zhi teng zhao yang
20897 知冷知热 zhī lěng zhī rè 关心痛养起居,照顾周到细致 孙力《都市风流》第八章:“生活上,张义民是最知冷知热懂事儿的孩子。” ZLZ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疼着热 ./N3hieQ==.html zhi leng zhi re
20974 知疼着热 zhī téng zháo rè 形容对人十分关心爱护(多指亲人)。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亲生的,正在乎知疼着热,才是儿子。” ZTZ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疼着痒 ./MnduaQ==.html zhi teng zhao re
20346 知白守黑 zhī bái shǒu hēi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先秦 李耳《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ZBS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知白守辱 ./MnYxNg==.html zhi bai shou hei
20989 知足知止 zhī zú zhī zhǐ 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 《周书·萧大阛传》:“况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也。岂如知足知止,萧然无尽。” ZZZ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MnphOA==.html zhi zu zhi zhi
478 安分知足 ān fèn zhī zú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人当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 AFZ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足常乐 ./Znow.html an fen zhi zu
20899 知错就改 zhī cuò jiù gǎi 知道自己错了就立即改正 王朔《刘慧芳》:“我这人缺点很多,知错就改便是其中之一。” ZCJG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知过必改 屡教不改 ./N3hmaw==.html zhi cuo jiu gai
21539 知过能改 zhī guò néng gǎi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论语 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ZGN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过必改 死不悔改 ./Nm13YQ==.html zhi guo neng gai
20200 知过必改 zhī guò bì gǎi 知道了过错;必定改正。 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ZGB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过能改、过而能改 将错就错 ./MnJ2MA==.html zhi guo bi gai
20894 知遇之感 zhī yù zhī gǎn 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感:感激。对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感激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ZYZ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遇之恩 刻骨仇恨 ./N3d6Zw==.html zhi yu zhi gan
24944 一误再误 yī wù zài wù 一次错了;二次又错。形容不接受教训;屡犯错误。 《宋史 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 YWZ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错不改 知错改错 ./Mm96eQ==.html yi wu zai wu
26116 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WYB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知错就改 时不我待、知错不改 ./MmQxeQ==.html wang yang bu lao
9649 逆流而上 nì liú ér shàng 逆:倒。逆水前进。比喻迎着困难而上 《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毛亨传:“逆流而上曰溯洄。” NLE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难而进 知难而退 ./OGJnYQ==.html ni liu er shang
9216 逆水行舟 nì shuǐ xíng zhōu 逆着水流行船。比喻在前进道路上要克服重重困难;也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鲁迅《且介亭杂文 门外文谈》:“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 NSX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难而进、逆流而上 知难而退、一帆风顺 ./MXNpaQ==.html ni shui xing zhou
11523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 ... GSL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音难觅 ./MTY4dQ==.html gao shan liu shui
16125 矫世励俗 jiǎo shì lì sú 矫世:纠正世风。励:鼓励。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 宋·王禹偁《四皓庙碑》:“远害全身,矫世励俗。清泉洗耳,紫芝充腹。” JSL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矫世厉俗 ./M3o4bw==.html jiao shi li su
21045 造作矫揉 zào zuò jiǎo róu 犹言矫揉造作。 郭沫若《女神·春蚕》:“蚕儿呀,你的诗可还是出于有心?无意?造作矫揉?自然流泻?” ZZJR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矫揉造作 ./NXk0Mg==.html zao zuo jiao rou
26720 枉矫过激 wǎng jiǎo guò jī 犹言矫枉过正。 明·文征明《铁柯记》:“昔刘器之不为枉矫过激之行,而耿挺特达,卓有建明。” WJG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矫枉过正 ./NThmYw==.html wang jiao guo ji
15355 矫枉过正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矫:纠正;枉:弯曲;过正:超过了限度。弯向另一方。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超过了限度而弯向另一方。比喻纠正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JWG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矫枉过直、过犹不及 差之千里 ./MWdxYw==.html jiao wang guo zheng
26058 无病呻吟 wú bìng shēn yín 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宋 辛弃疾《临江仙》词:“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WBS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矫柔造作 直抒脑臆 ./MmJpZQ==.html wu bing shen 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