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51
|
目乱精迷
|
目
|
mù luàn jīng mí
|
眼花缭乱,神情迷惑。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令人惊异。
|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者,目乱精迷。”精,一本作“睛”。...
|
MLJ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乱睛迷
|
|
./NGZmZw==.html
|
mu luan jing mi
|
|
4150
|
目乱睛迷
|
目
|
mù luàn jīng mí
|
见“目乱精迷”。
|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者,目乱精迷。”...
|
MLJ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乱精迷
|
|
./NGZmNg==.html
|
mu luan jing mi
|
|
3546
|
目光炯炯
|
目
|
mù guāng jiǒng jiǒng
|
炯炯:明亮的样子。眼睛明亮有神。
|
晋 潘岳《寡妇赋》:“目炯炯而不寝。”
|
MGJJ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目光如炬、炯炯有神
|
黯然失色
|
./MXNrNg==.html
|
mu guang jiong jiong
|
|
23288
|
鼠目寸光
|
鼠
|
shǔ mù cùn guāng
|
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
清 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 清 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到辕门,盲称吓赞。”...
|
SMC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光如豆、目光短浅
|
神通广大、高瞻远瞩
|
./MjR6eQ==.html
|
shu mu cun guang
|
|
1154
|
不识大体
|
不
|
bú shí dà tǐ
|
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
《宋书 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馀,其不识大体如此。”
|
BSD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
目光如炬、高瞻远瞩、卓有远见
|
./M2tt.html
|
bu shi da ti
|
|
3612
|
目光如炬
|
目
|
mù guāng rú jù
|
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
《南史 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
MGR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光炯炯
|
黯然失色
|
./MXYycQ==.html
|
mu guang ru ju
|
|
15064
|
炯炯有神
|
炯
|
jiǒng jiǒng yǒu shén
|
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
晋 潘岳《秋兴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
|
JJY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目光炯炯、目光如炬
|
模糊不清
|
./YTY0.html
|
jiong jiong you shen
|
|
25872
|
眼皮子浅
|
眼
|
yǎn pí zǐ qiǎn
|
见识浅,眼光短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5回:“除非是这贱人的父母兄弟,嘴儿馋,眼皮子浅,往常蟠桃大会又够不上到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5回:“除非是这贱人的父母兄弟,嘴儿馋,眼皮子浅,往常蟠桃大会又够不上到席的资格,或者想趁这机会,特来偷摸几枚尝尝异味。”...
|
YPZ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光短浅
|
深谋远虑
|
./OG82Mg==.html
|
yan pi zi qian
|
|
3424
|
目光如豆
|
目
|
mù guāng rú dòu
|
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
孙中山《行易知难》第六章:“不图彼国政府目光如豆,深忌中国之强,尤畏民党得志而碍其蚕食之谋。”
|
MGR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光短浅、鼠目寸光
|
深谋远虑
|
./MW9qcQ==.html
|
mu guang ru dou
|
|
4227
|
目光如镜
|
目
|
mù guāng rú jìng
|
眼光像镜子一般明亮
|
宋·邹应龙《鹧鸪天》:“生日到,转精神。目光如镜步如云。年年长侍华堂宴,子子孙孙孙又孙。”
|
MGR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光锐利
|
|
./N2FjNg==.html
|
mu guang ru jing
|
|
4139
|
目见耳闻
|
目
|
mù jiàn ěr wén
|
亲眼看见,亲耳听到。
|
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MJE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击耳闻
|
|
./NGZjNA==.html
|
mu jian er wen
|
|
3665
|
目睁口呆
|
目
|
mù zhēng kǒu dāi
|
亦作“目瞪口呆”。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五回:“四方混杀,人人束手,个个归心。定安国舅气的目睁口呆,罔知所措。与众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五回:“四方混杀,人人束手,个个归心。定安国舅气的目睁口呆,罔知所措。与众等侍郎束手被擒。”...
|
MZK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定口呆、目瞪口呆
|
镇定自若
|
./NGZxMA==.html
|
mu zheng kou dai
|
|
4666
|
目窕心与
|
目
|
mù tiǎo xīn yǔ
|
眉目传情,内心相许。
|
汉·枚乘《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
MTX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成心许
|
|
./NGZqbQ==.html
|
mu tiao xin yu
|
|
3108
|
凭几据杖
|
凭
|
píng jī jù zhàng
|
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
PJJZ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指气使
|
|
./MXlrdQ==.html
|
ping ji ju zhang
|
|
4541
|
目使颐令
|
目
|
mù shǐ yí lìng
|
用眼睛、用下巴指使人。形容自命尊贵,摆大架子。
|
《新唐书 王翰传》:“家畜声伎,目使颐令,自视王侯,人莫不恶之。”
|
MSY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指气使
|
|
./MXRkdw==.html
|
mu shi yi ling
|
|
3404
|
目指气使
|
目
|
mù zhǐ qì shǐ
|
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指使人。形容态度骄横傲慢
|
西汉 刘向《说苑 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 西汉 刘向《说苑 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
|
MZQ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指颐令
|
谦虚谨慎
|
./Zm9n.html
|
mu zhi qi shi
|
|
4156
|
目染耳濡
|
目
|
mù rǎn ěr rú
|
见“目擩耳染”。
|
《太平天国·钦定士阶条例》:“至于诵习书史,博览篇章,目染耳濡,课学即求心之道。”
|
MRE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擩耳染、耳濡目染
|
|
./NGZoeQ==.html
|
mu ran er ru
|
|
4656
|
目断魂销
|
目
|
mù duàn hún xiāo
|
目断:竭尽目力所见。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因而内心十分悲痛。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亦作“目断魂消”。
|
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臣自离京国,目断魂销,每至五更朝谒之时,臣实制泪不得。”
|
MDH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断魂消
|
|
./NGY5Yw==.html
|
mu duan hun xiao
|
|
4689
|
目断魂消
|
目
|
mù duàn hún xiāo
|
因望不到而内心伤悲。形容离别的悲伤愁苦
|
明·无名氏《精忠记·辞母》:“只今别去,山长水遥,意匆匆远离膝下,目断魂消。”
|
MDH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断魂销
|
|
./N2FjZw==.html
|
mu duan hun xiao
|
|
4664
|
目牛无全
|
目
|
mù niú wú quán
|
《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因以“目牛无全”比喻技 《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因以“目牛无全”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
《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
MNW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
|
./NGZoZQ==.html
|
mu niu wu quan
|
|
8975
|
投刃皆虚
|
投
|
tóu rèn jiē xū
|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后因以“投刃皆虚”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
|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TRJ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
|
./NTZscw==.html
|
tou ren jie xu
|
|
4163
|
目无三尺
|
目
|
mù wú sān chǐ
|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
清·王士祯《居易录续谈》:“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余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
|
MWS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无王法
|
遵纪守法
|
./NGZrZw==.html
|
mu wu san chi
|
|
3400
|
目无法纪
|
目
|
mù wú fǎ jì
|
不把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
巴金《家》:“今天要检查日货,明天又捉商人游街,简直目无法纪。”
|
MWF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无王法、无法无天
|
遵纪守法
|
./Zm5j.html
|
mu wu fa ji
|
|
4665
|
目擩耳染
|
目
|
mù rù ěr rǎn
|
擩:通“濡”,沾染。因耳目经常接触而受到感染,影响。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 擩:通“濡”,沾染。因耳目经常接触而受到感染,影响。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
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耳染,不学以能。”
|
MRER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染耳擩、耳濡目染
|
|
./NGZpcw==.html
|
mu ru er ran
|
|
4179
|
目注心营
|
目
|
mù zhù xīn yíng
|
谓竭尽心力以赴。
|
严复《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凡其自毁齿至于白首,终其百年之身,所目注心营,劳苦险难。”
|
MZ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注心凝
|
|
./NGZyZQ==.html
|
mu zhu xin ying
|
|
4178
|
目注心凝
|
目
|
mù zhù xīn níng
|
犹言全神贯注。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阳目注心凝,对烛自鼓;久之,顿得妙悟,不觉起舞。”
|
MZX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注心营
|
|
./NGZyNA==.html
|
mu zhu xin ning
|
|
4688
|
目牛游刃
|
目
|
mù niú yóu rèn
|
游刃:刀刃游行于空隙之间。看到牛后游刃有余。比喻技艺精湛
|
《东阳夜怪录》:“诸公清才绮靡,皆是目牛游刃。”
|
MNYR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牛无全、游刃有余
|
|
./N2FiYw==.html
|
mu niu you ren
|
|
4133
|
目瞪心骇
|
目
|
mù dèng xīn hài
|
见“目眐心骇”。
|
《轰天雷》第十回:“当时土木工匠们弄得目瞪心骇,不知所为,都停着工看。”
|
MDX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眐心骇
|
|
./NGY4aQ==.html
|
mu deng xin hai
|
|
4171
|
目眩头晕
|
目
|
mù xuàn tóu yūn
|
见“目眩头昏”。
|
艾芜《都江堰的神话故事》:“仿佛石坡和楼阁,都会一下子冲倒似的,令人有些目眩头晕。”
|
MXT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眩头昏
|
|
./NGZteQ==.html
|
mu xuan tou yun
|
|
4170
|
目眩头昏
|
目
|
mù xuàn tóu hūn
|
犹头昏眼花。
|
林语堂《机器与精神》:“这种的枪花,不但是外国人所无,就是中国的宝贝武人耍出来之后,还要弄得外国记者 林语堂《机器与精神》:“这种的枪花,不但是外国人所无,就是中国的宝贝武人耍出来之后,还要弄得外国记者目眩头昏,眼花缭乱。”...
|
MXT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眩头晕、头昏眼花
|
|
./NGZtbw==.html
|
mu xuan tou hun
|
|
4222
|
目眩魂摇
|
目
|
mù xuàn hún yáo
|
眩:眼花;摇:摆动。眼花缭乱,心神不定。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
|
明·顾大典《青衫记·郊游访兴》:“顾盼之间,目眩魂摇。”
|
MXH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眩神夺、目眩神迷、目眩神摇
|
|
./N2E5bw==.html
|
mu xuan hun yao
|
|
4169
|
目眩神摇
|
目
|
mù xuàn shén yáo
|
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
明·郭勋《英烈传》第40回:“今来宝刹,得睹人间未见之珍,天下罕有之物,令人目眩神摇,不知身在何世。 明·郭勋《英烈传》第40回:“今来宝刹,得睹人间未见之珍,天下罕有之物,令人目眩神摇,不知身在何世。”...
|
MX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眩神夺、目眩神迷、目眩魂摇
|
|
./NGZtZQ==.html
|
mu xuan shen yao
|
|
4220
|
目眩心花
|
目
|
mù xuàn xīn huā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任道元抬头起来看见,惊得目眩心花,魂不附体。”
|
MXX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眩神摇
|
|
./N2E4dQ==.html
|
mu xuan xin hua
|
|
4221
|
目眩神迷
|
目
|
mù xuàn shén mí
|
眩:眼花。眼花缭乱,心神不定。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
|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有金银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顿时吓得出神。”
|
MXS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眩神摇、目眩神夺、目眩魂摇
|
|
./N2E5NA==.html
|
mu xuan shen mi
|
|
4686
|
目眩神夺
|
目
|
mù xuàn shén duó
|
眩:眼花。眼花缭乱,心神不定。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瞳人语》:“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尤生平所未睹,目眩神夺,瞻恋弗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瞳人语》:“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尤生平所未睹,目眩神夺,瞻恋弗舍。”...
|
MXS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眩神摇、目眩神迷、目眩魂摇
|
|
./N2E5ZQ==.html
|
mu xuan shen duo
|
|
4131
|
目瞪口歪
|
目
|
mù dèng kǒu wāi
|
形容气极时的神情。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贾政此时气得目瞪口歪,一面送那官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头有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贾政此时气得目瞪口歪,一面送那官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头有话问你!’”...
|
MDK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呆
|
|
./NGY3ZQ==.html
|
mu deng kou wai
|
|
4229
|
目瞪神呆
|
目
|
mù dèng shén dāi
|
瞪:眼睛发愣。眼睛发愣,神情呆滞。形容吃惊的样子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8回:“登时惊得目瞪神呆,惟恐他们盘问,就要出丑。”
|
MD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呆
|
|
./N2FkMA==.html
|
mu deng shen dai
|
|
4690
|
目瞪口哆
|
目
|
mù dèng kǒu duō
|
瞪:眼睛发愣;哆:张口的样子。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
宋·洪迈《夷坚丁志·荆山客邸》:“翻揭席荐,无所见而出,面色如墨,目瞪口哆,不能复言。”
|
MDK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呆
|
|
./N2FkYQ==.html
|
mu deng kou duo
|
|
11179
|
愣眼巴睁
|
愣
|
lèng yǎn bā zhēng
|
愣:呆,失神。由于吃惊而眼发直
|
|
LY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呆
|
|
./OHgybQ==.html
|
leng yan ba zheng
|
|
13107
|
口呆目瞪
|
口
|
kǒu dāi mù dèng
|
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
明·许仲林《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叫了几声将军长, 明·许仲林《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便把这些军士,叫得骨软筋酥,口呆目瞪,软痴痴作一堆麻,酥酥成一块,莫能动履。”...
|
KDM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呆、口呆目钝
|
|
./NDN2bQ==.html
|
kou dai mu deng
|
|
6433
|
呆头呆脑
|
呆
|
dāi tóu dāi nǎo
|
呆:痴呆、迟钝。形容傻乎乎的或迟钝的样子。
|
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
|
DTD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瞪口呆、张口结舌
|
天真烂漫、生龙活虎
|
./dWNp.html
|
dai tou dai nao
|
|
4654
|
目瞪舌强
|
目
|
mù dèng shé qiáng
|
同“目瞪口呆”。
|
宋·陈亮《众祭潘用和文》:“俄而于朋辈之中夺其一人而去,使其徒回皇四望,而目瞪舌强,不知所以为策。”
|
MDS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呆、目瞪舌挢
|
|
./NGY4OA==.html
|
mu deng she qiang
|
|
4691
|
目呆口咂
|
目
|
mù dāi kǒu zā
|
咂:用舌头抵住牙齿发出的声音。目光发呆,口中发出啧啧声。形容吃惊的样子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2回:“寨中这些兵卒,多是强盗出身,何曾看见如此礼物,见了个个目呆口咂,连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2回:“寨中这些兵卒,多是强盗出身,何曾看见如此礼物,见了个个目呆口咂,连尤俊达与连巨真亦啧啧称羡。”...
|
MDK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哆、目瞪口呆
|
|
./N2Fkaw==.html
|
mu dai kou za
|
|
4130
|
目瞪口结
|
目
|
mù dèng kǒu jié
|
同“目瞪口呆”。
|
王以仁《流浪》:“当他们要我在那张表上填写着我的职业和来杭的目的时,我真是目瞪口结的呆住了。”
|
MDK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张、目瞪口呆、目定口呆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
./NGY3NA==.html
|
mu deng kou jie
|
|
4129
|
目瞪口僵
|
目
|
mù dèng kǒu jiāng
|
同“目瞪口呆”。
|
郁达夫《迟桂花》:“我那忠厚老实的娘……一听了媒人的这一番说话,目瞪口僵,立刻就滚下了几颗眼泪来。”
|
MDK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结、目瞪口呆、目定口呆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
./NGY2dQ==.html
|
mu deng kou jiang
|
|
4132
|
目瞪口张
|
目
|
mù dèng kǒu zhāng
|
同“目瞪口呆”。
|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江泰登时甩开手,曾文彩目瞪口张地望着他。”
|
MDK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结、目瞪口呆、目定口呆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
./NGY3bw==.html
|
mu deng kou zhang
|
|
4134
|
目定口呆
|
目
|
mù dìng kǒu dāi
|
同“目瞪口呆”。
|
《说唐》第二一回:“惊得王小二目定口呆,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
|
MDK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结、目瞪口呆、目睁口呆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
./NGY4cw==.html
|
mu ding kou dai
|
|
4672
|
目怔口呆
|
目
|
mù zhēng kǒu dāi
|
同“目瞪口呆”。
|
茅盾《惊蛰》:“当下那霹雳似的一声,真把所有在场的贵客都吓得目怔口呆。”
|
MZK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结、目瞪口呆、目睁口呆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
./NGZwcQ==.html
|
mu zheng kou dai
|
|
4673
|
目眐心骇
|
目
|
mù zhēng xīn hài
|
因惊恐而楞住的样子。
|
清·藤谷古香《轰天雷》第八回:“六人从容就戮,不多时将六人尽数斩了,刽子手将血淋淋六个头颅献上,看的 清·藤谷古香《轰天雷》第八回:“六人从容就戮,不多时将六人尽数斩了,刽子手将血淋淋六个头颅献上,看的人都目眐心骇。”...
|
MZX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心骇
|
从容不迫
|
./NGZxYQ==.html
|
mu zheng xin hai
|
|
4653
|
目瞪舌挢
|
目
|
mù dèng shé jiǎo
|
同“目瞪口呆”。
|
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一报元征》:“向之主战者,乃始目瞪舌挢,神丧胆落,不敢出一语。”
|
MDS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舌强
|
|
./NGY3eQ==.html
|
mu deng she 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