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3251 槃根错节 pán gēn cuò jié 槃:同“盘”,盘旋;错:交错;节:枝节。树木的根盘屈,枝节交错。比喻事情的艰难复杂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PGC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盘根错节 ./OTNveQ==.html pan gen cuo jie
22933 错节盘根 cuò jié pán gēn 错:交错;节:枝节;盘:盘曲。树木的根枝盘旋交错。①比喻事情纷难 《后汉书 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CJP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盘根错节 ./M2N2eQ==.html cuo jie pan gen
12135 根株结盘 gēn zhū jié pán 树木的根与干盘曲相结。比喻关系错综牢固。 《宋史·奸臣传二·蔡京》:“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 GZJP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盘根错节、根结盘固 ./M29rOA==.html gen zhu jie pan
12127 根结盘固 gēn jié pán gù 比喻关系错综牢固。 《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根结盘固,牢不可脱。” GJP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盘根错节、根结盘据 ./M29oZw==.html gen jie pan gu
3262 蟠根错节 pán gēn cuò jié 错:交错;节:枝节。树木的根盘屈,枝节交错。比喻事情的艰难复杂 清·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然君以为章句细微,无关重轻,所贵乎学者,必当为世所倚仗,蟠根错 ... PGC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盘根错节、槃根错节 ./OTg5NA==.html pan gen cuo jie
16438 千丝万缕 qiān sī wàn lǚ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宋 辛弃疾《蝶恋花》:“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QSW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盘根错节、牵丝挂藤 一刀两断 ./MXVxOA==.html qian si wan lu
2686 盘石之安 pán shí zhī ān 形容极其安定稳固。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 PSZA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盘石之安 ./NGhuNg==.html pan shi zhi an
3046 磐石之安 pán shí zhī ān 形容极稳固。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PSZA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盘石之安 ./MXFycQ==.html pan shi zhi an
2687 盘石之固 pán shí zhī gù 比喻坚固不可动摇。 《晋书·陆机传》:“于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难,以成盘石之固。” PSZ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盘石之安、磐石之固 ./NGhuZw==.html pan shi zhi gu
16649 却之不恭 què zhī bù gōng 却:推辞;谢绝。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QZB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盛情难却、受之有愧 置之不理 ./MXplaw==.html que zhi bu gong
18215 烜赫一时 xuǎn hè yī shí 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烜赫:气势很盛;一时:一个时期。 宋 王安石《上杜学士书》:“虽将相大臣,气势煊赫,上所尊宪。” XHY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盛极一时、名噪一时、昙花一现 彪炳千古 ./MmwyYQ==.html xuan he yi shi
4900 飞扬跋扈 fēi yáng bá hù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霸道。原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现形容气焰嚣张;目中无人。 《北史 齐纪上 高祖神武帝》:“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FYB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盛气凌人 平易近人 ./MTB2cw==.html fei yang ba hu
6323 咄咄逼人 duō duō bī rén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 ...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DDB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盛气凌人、气势汹汹 和颜悦色、温文尔雅 ./Nmph.html duo duo bi ren
23311 煞有介事 shà yǒu jiè shì 真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宋 陆九渊《语录下》:“先生曰:‘某何尝不教人读书,不知此后煞有甚事。’” SYJ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盛气凌人、矫揉造作 落落大方、雍容大雅、若无其事 ./MjU5bw==.html sha you jie shi
25065 颐指气使 yí zhǐ qì shǐ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唐 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 ... YZQ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盛气凌人、趾高气扬、神气活现 唯唯诺诺、低三下四、奴颜婢膝 ./MnFqOA==.html yi zhi qi shi
23736 盛筵难再 shèng yán nán zài 比喻良机不易重逢。 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SYN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盛筵必散 ./NHgwaQ==.html sheng yan nan zai
23945 盛筵必散 shèng yán bì sàn 比喻无论怎样美好的事物,终必消散。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 SY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盛筵易散 ./Nmdsdw==.html sheng yan bi san
18501 许由洗耳 xǔ yóu xǐ ěr 许由:远古时代人名。许由洗自己的耳朵,指不想当官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间 ... XYXE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盥耳山栖 ./N2d2Zw==.html xu you xi er
4234 目不旁视 mù bù páng shì 视:看。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0回:“李玄此时一秉虔诚,目不旁视。” MBP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别视、目不斜视 瞻前顾后 ./N2FmaQ==.html mu bu pang shi
3621 目不忍视 mù bù rěn shì 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七卷:“钦宗听罢,不好回言,只是暗暗泪落,目不忍视。” MBR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不忍见、惨不忍睹 赏心悦目 ./MzBwYw==.html mu bu ren shi
3845 目不忍见 mù bù rěn jiàn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MBRJ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不忍视 赏心悦目 ./MzBwMg==.html mu bu ren jian
878 耳不旁听 ěr bù páng tīng 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专心致志的神态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到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斜视。 ... EBP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斜视 ./NnB5YQ==.html er bu pang ting
3557 目不转睛 mù bù zhuǎn jīng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MBZ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斜视 左顾右盼 ./MXNwZw==.html mu bu zhuan jing
3618 目不邪视 mù bù xié shì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妇人请竺同载。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 MBX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斜视 左顾右盼 ./MXZ5ZQ==.html mu bu xie shi
4121 目不别视 mù bù bié shì 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精神集中,专心致志。亦作“目不旁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 MBB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斜视 ./NGYzaQ==.html mu bu bie shi
4232 目不妄视 mù bù wàng shì 妄:胡乱。不随便乱看。形容遵守礼制 《仙传拾遗·杨通幽》:“护气希言,目不妄视,绝声利,远嚣尘,则可以凌三届,登太清矣。” MBW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斜视 ./N2FlZQ==.html mu bu wang shi
4123 目不暇给 mù bù xiá gěi 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 清·吴璿《飞龙全传》序:“于是检向时所鄙之《飞龙传》,为之删其繁文,汰其俚句,布以雅训之格,间以清隽 ... MBX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暇接 ./NGY0bQ==.html mu bu xia gei
25105 应接不暇 yìng jiē bù xiá 暇。空闲。风景好看;东西好而多;看不过来;或人、事物太多;来不及接待、应付。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YJB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暇接 应付裕如 ./MnI4aQ==.html ying jie bu xia
24786 眼花缭乱 yǎn huā liáo luàn 缭乱:纷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事物而发花、迷乱。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 YHL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暇接、头昏眼花、扑朔迷离 一目了然 ./Mm41YQ==.html yan hua liao luan
4122 目不识书 mù bù shí shū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第16卷:“目不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 MBS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不知书 学富五车 ./NGY0Yw==.html mu bu shi shu
4650 目不给赏 mù bù gěi shǎng 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清·戴名世《雁荡记》:“环左右前后而列者,争奇献怪,目不给赏。” MBG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给视 ./NGYzcw==.html mu bu gei shang
4692 目不给视 mù bù jǐ shì 给:供给。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又美又多 宋·周邦彦《汴都赋》:“沉沙栖陆,异域所至,殊形妙状,目不给视,无所不有。” MBJ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给赏、目不暇接 ./N2Fmcw==.html mu bu ji shi
1553 不识一丁 bù shí yī dīng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明 胡应麟《诗薮 六朝》:“嵇喜,叔夜之兄,吕安所为题凤,阮籍因之白眼者,疑其不识一丁。” BSY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识丁 学富五车 ./bWs4.html bu shi yi ding
4233 目不识字 mù bù shí zì 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 MBS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不识丁 满腹经纶 ./N2Flbw==.html mu bu shi zi
25359 一丁不识 yī dīng bù shí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旧唐书 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YDB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不识丁 学富五车 ./NW0xbQ==.html yi ding bu shi
25709 一字不识 yī zì bù shí 一个字也不认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主儿或是年老的,或是貌丑的,或是一字不识的村牛,你却不肮脏了一世。 ... YZB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不识丁 学富五车 ./NnM2MA==.html yi zi bu shi
18194 胸无点墨 xiōng wú diǎn mò 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旧指人没有文化。点:一点;比喻极小;墨:墨水;比喻学问。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师自赞曰:‘匙桃不上个村夫,文墨胸中一点无;曾把空虚揣出骨,恶声赢得满江湖 ... XWD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不识丁、不学无术、空空如也 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博古通今 ./MmtxMg==.html xiong wu dian mo
27345 未识一丁 wèi shí yī dīng 丁:“个”的讹字。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WSYD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NTliYQ==.html wei shi yi ding
1570 不学无术 bù xué wú shù 术:技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BXW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不识丁、胸无点墨 博古通今、博学多才 ./bXNh.html bu xue wu shu
4124 目不知书 mù bù zhī shū 见“目不识书”。 清·侯方域《豫省试第一》:“后赵石勒目不知书,然常使人读《汉书》,勒卧听之。” MBZ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识书 满腹经纶 ./NGY0dw==.html mu bu zhi shu
3399 目不斜视 mù bù xié shì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MBX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转睛 左顾右盼 ./Zm4y.html mu bu xie shi
4231 目不转视 mù bù zhuǎn shì 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清·黄宗羲《张南垣传》:“某树下某石可置某所,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 MBZ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转睛 左顾右盼 ./N2FlNA==.html mu bu zhuan shi
15124 聚精会神 jù jīng huì shén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JJH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转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心不在焉、神不守舍、心神不定 ./YmRx.html ju jing hui shen
4651 目不苟视 mù bù gǒu shì 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明·李贽《卓吾论略》:“吾大人何如人哉?身长七尺,目不苟视。” MBG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邪视、目不斜视 左顾右盼 ./NGY0Mg==.html mu bu gou shi
2463 旁若无人 páng ruò wú rén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PRW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中无人 众目睽睽 ./MXUyYw==.html pang ruo wu ren
3602 目空一切 mù kōng yī qiè 空:什么也没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但他恃着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MKY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中无人 虚怀若谷 ./MXUydw==.html mu kong yi qie
4164 目无下尘 mù wú xià chén 下尘:下风,比喻地位低下的人。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态度高傲,看不起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 ... MWX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中无人 ./NGZrcQ==.html mu wu xia chen
23338 盛气凌人 shèng qì líng rén 凌:欺压。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清 曾国藩《求阙斋语》:“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盛气凌我。” SQL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中无人、盛气临人 虚怀若谷、谦虚谨慎 ./MjVsYw==.html sheng qi ling ren
4676 目空余子 mù kōng yú zǐ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同“目中无人”。 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如果遇到对方有弱点,就更加盛气凌人,目空余子。” MKYZ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中无人、目无余子 谦虚谨慎 ./NmRzOA==.html mu kong yu zi
4552 目无余子 mù wú yú zǐ 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没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清 梁启超《新民说》:“目无余子,而我躬亦不知何存。” MWYZ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中无人、自高自大 谦虚谨慎 ./MXUzNg==.html mu wu yu 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