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5020 犹豫不决 yóu yù bù jué 犹豫:迟疑。迟疑动摇;拿不定主意。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YY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畏首畏尾、优柔寡断、举棋不定 当机立断、斩钉截铁 ./MnB4aw==.html you yu bu jue
7947 投鼠忌器 tóu shǔ jì qì 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老鼠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 汉 贾谊《治安策》:“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 ... TSJ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无所畏惧、肆无忌惮 ./MmQ3aQ==.html tou shu ji qi
27135 畏头畏尾 wèi tóu wèi wěi 畏:畏惧,害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除了朝廷治罪,没有砍头的,你不必畏头畏尾。” WTW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无所畏惧、当机立断 ./ODhvaw==.html wei tou wei wei
11133 留中不发 liú zhōng bù fā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5回:“武后临朝,心中郁闷,曾三上封章,劝其谨守妇道,迎主还朝,武后俱留中不 ... LZB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留中不下、留中不出 ./OGtlOA==.html liu zhong bu fa
11132 留中不下 liú zhōng bù xià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西汉·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四月癸未,奏未央宫,留中不下。” LZB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留中不发 ./OGtkeQ==.html liu zhong bu xia
11134 留中不出 liú zhōng bù chū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唐·元稹《唐穆宗文惠皇帝戒励风俗德音文》:“留中不出之请,益发其阴私;公论不容之词,实生于朋党。” LZB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留中不发、留中不下 ./OGtlaQ==.html liu zhong bu chu
9910 留有余地 liú yǒu yú dì 说话办事不走极端;留有回旋和变通的余地。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8章:“他们显然具有‘化大事为小事’的用心,为下一步‘打退堂鼓’留 ... LYY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留余地 不留余地 ./Y3dx.html liu you yu di
9930 略知皮毛 lüè zhī pí máo 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7回:“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切瞠目无语,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岂敢乱谈 ... LZP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略知一二、略识之无 ./ZDN5.html lüe zhi pi mao
9931 略知一二 lüè zhī yī èr 指稍微知道一些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5回:“我同骆府虽非本家,向有亲谊,他家之事,也略知一二。” LZYE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略知皮毛 ./ZDQ4.html lüe zhi yi er
10229 略识之无 lüè shí zhī wú 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最可笑的,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出了钱叫人代作了来 ... LSZ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略知皮毛、略知一二 学富五车 ./MXFtZw==.html lüe shi zhi wu
10137 略高一筹 lüè gāo yī chóu 筹:筹码,记数用具。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处数语,略高一筹耳。” LGY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略胜一筹 相形见绌 ./MW83OA==.html lüe gao yi chou
10467 聊胜一筹 liáo shèng yī chóu 略微高出一点儿。 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较之第四节所言‘污蔑原作的演出’,自觉聊胜一筹。” LSY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略胜一筹 ./MW4xMA==.html liao sheng yi chou
11376 高出一筹 gāo chū yī chóu 筹:筹码。比别人高出一个筹码。指比别人高明一些。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5回:“公系我国的政治家,一切设施,比文等高出一筹,文亦不必参议。” GCY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略胜一筹 ./MTQzbQ==.html gao chu yi chou
23160 稍胜一筹 shāo shèng yī chóu 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清·秋瑾《致秋誉章书》:“吾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 SSY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略胜一筹 稍逊一筹 ./MjJiMA==.html shao sheng yi chou
24153 胜人一筹 shèng rén yī chóu 占有优势,比较起来,胜过别人一点 SRY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略胜一筹 ./ODl4dQ==.html sheng ren yi chou
10757 聊表寸心 liáo biǎo cùn xīn 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早间曾以小匣托渔人奉致,聊表寸心,从此不复相见矣。” LBC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略表寸心 ./NDl5OA==.html liao biao cun xin
10582 略窥一斑 lüè kuī yī bān 比喻大致看到一些情况,但不够全面。同“略见一斑”。 明 张居正《答南列卿陈我度》:“孤虽不肖,其于人之贤否,略窥一斑,内不敢任爱憎之私,外不轻信誉之说。 ... LKY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略见一斑 一览无遗 ./NDcxaQ==.html lüe kui yi ban
21766 才疏学浅 cái shū xué qiǎn 才:才能;疏:空虚;浅薄。才能不高;学问不深。 元 柯丹邱《荆钗记 合卺》:“欲步蟾宫,奈才疏学浅,未得蜚冲。” CSX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略识之无、吴下阿蒙 博学多才、真才实学 ./bmo4.html cai shu xue qian
23215 稍逊一筹 shāo xùn yī chóu 比较起来,稍微差一点。 清 李渔《闲情偶寄 演习 脱套》:“才锋笔藻可继还魂,其稍逊一筹者,则在气与力之间耳。” SXY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略逊一筹 稍胜一筹、略胜一筹 ./MjNqNg==.html shao xun yi chou
15131 畸轻畸重 jī qīng jī zhòng 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丁与粮,无畸轻畸重之弊。” JQJ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畸重畸轻 ./MWJ1OA==.html ji qing ji zhong
607 暗香疏影 àn xiāng shū yǐng 暗香:淡淡的香气;疏影:稀疏的影子。梅花的香味和姿态。指称梅花。 宋 辛弃疾《和傅岩叟梅花》:“月淡黄昏欲雪时,小窗犹欠岁寒枝。暗香疏影无人处,唯有西湖处士知。” AXS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疏影暗香 ./Z2k2.html an xiang shu ying
26210 玩忽职守 wán hū zhí shǒu 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钱钟书《围城》:“高松年身为校长,出去吃晚饭,这时候还不回来,影子也找不见,这种玩忽职守,就该死。” WHZ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疏忽职守 忠于职守、兢兢业业 ./MmVrNA==.html wan hu zhi shou
23834 疏财重义 shū cái zhòng yì 见“疏财仗义”。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结棚避暑》:“而好接待四方之士,疏财重义,有难必救。” SCZY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疏财仗义 见财起意 ./NTA1dQ==.html shu cai zhong yi
25899 疑心生鬼 yí xīn shēng guǐ 指无中生有地乱猜疑,导致自己吓唬自己 宋·吕本中《师友杂志》:“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必无此理,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切要议论。” YXS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疑心生暗鬼 深信不疑 ./OTMxYw==.html yi xin sheng gui
3630 迷惑不解 mí huò bù jiě 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同“大惑不解”。 老舍《鼓书艺人》二十七:“她鞠了个躬,转身慢慢走进了下场门。掌声很热烈。听众瞧着她,迷惑不解。” MHB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疑疑惑惑、疑惑不解 ./NDdhbw==.html mi huo bu jie
7332 东猜西疑 dōng cāi xī yí 谓胡乱猜疑。 沙汀《柳永慧》:“当我正在东猜西疑的时候,拖拉机忽然停在我的身旁,柳永慧把我叫上去了。” DCX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疑神疑鬼 毫无疑问 ./M2c5bQ==.html dong cai xi yi
15576 见神见鬼 jiàn shén jiàn guǐ 好象看见了鬼神。比喻多疑。 唐 释惠然《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有一般不识好恶秃奴,便即见神见鬼,指东划西。” JSJ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疑神疑鬼 ./M3llZQ==.html jian shen jian gui
24938 疑事无功 yí shì wú gōng 工作信心不足,就不会有效果。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YSW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疑行无成 ./Mm93bQ==.html yi shi wu gong
22118 沉疴宿疾 chén kē sù jì 疴:病;宿:长久的。指重病和老病。也比喻积久而成,为害甚大的社会弊端。 清·秋谨《精卫石》第五回:“美雨欧风顿起沉疴宿疾;发聋振聩造成儿女英雄。” CKS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疑难杂症 ./Mzhvaw==.html chen ke su ji
11861 疙里疙瘩 gē lǐ gē dā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五回:“滋着一脸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丝绦,疙里疙瘩,光着两只脚,拖一 ... GLG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疙疙瘩瘩 ./ODRhOA==.html ge li ge da
11862 疙疙瘩瘩 gē gē dā dā 不平滑很粗糙。比喻办事遇到一些麻烦 沈从文《绅士的太太》:“见到大少爷在电话旁拿着耳机,说洋话,疙疙瘩瘩。” GGD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疙里疙瘩 ./ODRhaQ==.html ge ge da da
16164 疥癣之疾 jiè xuǎn zhī jí 疥、癣:轻度的皮肤病。比喻无关紧要,不碍大局的小毛病、小问题、小障碍。亦作“疥癞之疾”、“疥癞之患” ... 元·关汉卿《山神庙裴度还带》第二折:“我虽在人闾闾之下,眉睫之间,又不比斗筲之器,疥癣之疾。” JXZ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疥癣之病、疥癞之患、疥癞之疾 ./M3pyaw==.html jie xuan zhi ji
3598 满目疮痍 mǎn mù chuāng yí 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辛亥革命 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惟自武汉事起,各省响应,兵连祸结,满目疮痍。” MMC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疮痍满目 ./MXRzdw==.html man mu chuang yi
3209 疲于供命 pí yú gōng mìng 疲:疲乏,劳累。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第三卷:“邑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 PYGM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疲于奔命 ./OGpsdw==.html pi yu gong ming
3212 罢于奔命 pí yú bēn mìng 罢:通“疲”,疲乏;奔命:奉命奔走。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PYBM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疲于奔命 ./OGpuYQ==.html pi yu ben ming
2983 疲乏不堪 pí fá bù kān 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十回:“犯人一上梃棍,坐卧不得,只是局局促促地挤做一团,弄得疲惫不堪。” PFBK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疲惫不堪 生龙活虎 ./OGpuMA==.html pi fa bu kan
15736 疾恶好善 jí è hào shàn 憎恨丑恶,喜好善美。形容事非界线清楚 《新唐书·王珪传》:“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JEH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恶向善 ./OGxjeQ==.html ji e hao shan
12672 刚肠嫉恶 gāng cháng jí è 刚肠:性情刚直;嫉:憎恨。性情刚直,憎恨邪恶。 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刚肠嫉恶,轻肆直方,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 GCJE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疾恶如仇 ./MTRyOA==.html gang chang ji e
14949 嫉恶如仇 jí è rú chóu 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蔡木龛》:“嫉恶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语必刺入骨。” JER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恶如仇 善恶不分 ./OHNv.html ji e ru chou
23719 深恶痛绝 shēn wù tòng jué 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 ... SWT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恶如仇、痛心疾首、深恶痛疾 情深意重、爱不释手 ./NHdpNg==.html shen wu tong jue
23391 深恶痛疾 shēn wù tòng jí 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 ... SWT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恶如仇、痛心疾首、深恶痛绝 情深意重、爱不释手 ./MjZhMg==.html shen wu tong ji
1421 病魔缠身 bìng mó chán shēn 指长期患病。 《辞海 词语分册下》:“(病魔)谓疾病缠身。” BMC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疾病缠身 ./a2sw.html bing mo chan shen
750 二竖为虐 èr shù wéi nüè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 ... ESW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病缠身、病入膏肓 ./emxl.html er shu wei nüe
15245 积劳成疾 jī láo chéng jí 劳:劳累;疾:病。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疾,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 ... JLC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病缠身、鞠躬尽瘁、身心交瘁 养尊处优 ./MWYweQ==.html ji lao cheng ji
14947 疾声厉色 jí shēng lì sè 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 明 马愈《马氏日抄 胡宗伯》:“虽盛怒,未尝疾声厉色。” JSL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言厉色 ./OHJ1.html ji sheng li se
23397 声色俱厉 shēng sè jù lì 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晋书 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SSJ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言厉色、正言厉色 和颜悦色 ./MjZkbw==.html sheng se ju li
14943 急风暴雨 jí fēng bào yǔ 急:急促;暴:猛烈。又急又猛的暴风雨。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JF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风暴雨 和风细雨 ./OHFx.html ji feng bao yu
15550 疾风骤雨 jí fēng zhòu yǔ 疾:又快又猛;骤: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淮南子 兵略训》:“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JF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风暴雨、疾风横雨 和风细雨 ./M3djcw==.html ji feng zhou yu
19148 迅风暴雨 xùn fēng bào yǔ 暴:突然而猛烈。形容声势浩大,来势迅猛 宋·洪迈《夷坚丙志·舒州刻工》:“至午,黑云倏起西边,罩覆楼上,迅风暴雨随之。” XFB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疾风暴雨、疾风横雨、疾风骤雨 ./N2dvcw==.html xun feng bao yu
9949 烈火真金 liè huǒ zhēn jīn 烈火:熊熊大火;猛烈的火。真金不惧火炼;在烈火中可以鉴别出真正的黄金。比喻英雄本色不变;也作“烈火见 ... LHZ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风知劲草 ./ZGZj.html lie huo zhen 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