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
|
张皇失措
|
张
|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
惊慌得不知怎么才好。
|
元 杨景贤《西游记》:“你看他胁肩谄笑,趋前退后,张皇失措。”
|
ZHS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慌失措、张惶失措
|
从容不迫、处之泰然、泰然自若
|
./MnRldQ==.html
|
zhang huang shi cuo
|
|
10191
|
狼狈不堪
|
狼
|
láng bèi bù kān
|
狼狈:疲惫、窘迫的样子;堪:忍受。指困顿窘迫的样子。
|
宋 朱熹《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卧,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
|
LBBK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
./MXBjYw==.html
|
lang bei bu kan
|
|
15054
|
惊惶失措
|
惊
|
jīng huáng shī cuò
|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
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JHS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慌失措、手足无措、心慌意乱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不动声色
|
./YTI4.html
|
jing huang shi cuo
|
|
16271
|
惊采绝艳
|
惊
|
jīng cǎi jué yàn
|
谓文采惊人,辞藻华美。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
|
JCJ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才绝艳
|
|
./NDFkdw==.html
|
jing cai jue yan
|
|
16305
|
惊涛怒浪
|
惊
|
jīng tāo nù làng
|
同“惊涛骇浪”。
|
宋·韩拙《论观画别识》:“巅崖峻壁之间,一水飞出,如练千尺悬洒于万仞之下,有惊涛怒浪,涌竑腾沸,喷溅 宋·韩拙《论观画别识》:“巅崖峻壁之间,一水飞出,如练千尺悬洒于万仞之下,有惊涛怒浪,涌竑腾沸,喷溅漂流。”...
|
JTN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涛巨浪、惊涛骇浪、骇浪惊涛
|
|
./NDF1YQ==.html
|
jing tao nu lang
|
|
16304
|
惊涛巨浪
|
惊
|
jīng tāo jù làng
|
同“惊涛骇浪”。
|
清·李调元《大风渡黄河歌》:“我闻黄河天上来,惊涛巨浪相喧豗。”
|
JT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涛怒浪、惊涛骇浪
|
|
./NDF1MA==.html
|
jing tao ju lang
|
|
12828
|
狂涛骇浪
|
狂
|
kuáng tāo hài làng
|
比喻剧烈的社会运动
|
清 梁启超《近代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其立于城上之罗兰夫人及狄郎的士党,遂不得不为狂涛骇浪之所淘尽 清 梁启超《近代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其立于城上之罗兰夫人及狄郎的士党,遂不得不为狂涛骇浪之所淘尽矣。”...
|
KTH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涛骇浪
|
风平浪静
|
./Yzhr.html
|
kuang tao hai lang
|
|
14194
|
骇浪惊涛
|
骇
|
hài làng jīng tāo
|
骇:使惊怕;涛:大波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
唐 田颖《玉山堂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
HLJ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涛骇浪、惊涛巨浪
|
|
./M3I3OA==.html
|
hai lang jing tao
|
|
16285
|
惊见骇闻
|
惊
|
jīng jiàn hài wén
|
见“惊耳骇目”。
|
清·刘大櫆《与王君书》:“以故凡厥所有,皆与世龃龉,只可自娱,不堪共质。间尝出以示人,惊见骇闻,非怒 清·刘大櫆《与王君书》:“以故凡厥所有,皆与世龃龉,只可自娱,不堪共质。间尝出以示人,惊见骇闻,非怒则笑。”...
|
JJH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耳骇目
|
|
./NDFrYQ==.html
|
jing jian hai wen
|
|
16275
|
惊耳骇目
|
惊
|
jīng ěr hài mù
|
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
|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须臾,云晦雷发,惊耳骇目。”
|
JEH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见骇闻
|
|
./NDFmYQ==.html
|
jing er hai mu
|
|
6269
|
大吃一惊
|
大
|
dà chī yī jīng
|
形容非常吃惊。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
DC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诧万分、大惊失色
|
心平气和、和颜悦色
|
./NWdl.html
|
da chi yi jing
|
|
16270
|
惊才绝艳
|
惊
|
jīng cái jué yàn
|
见“惊才绝艳”。
|
清·王晫《今世说·企羡》:“彭羡门惊才绝艳,词家推为独步。”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刘英初编修》:“英 清·王晫《今世说·企羡》:“彭羡门惊才绝艳,词家推为独步。”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刘英初编修》:“英初本惊才绝艳,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才尽。”...
|
JCJ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采绝艳
|
|
./NDFkbQ==.html
|
jing cai jue yan
|
|
16278
|
惊风怒涛
|
惊
|
jīng fēng nù tāo
|
喻生活中的艰辛险恶。
|
清·刘大櫆《谢氏妹六十寿序》:“回思三十年前,惊风怒涛,恍如梦寐。”
|
JFN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风骇浪
|
|
./NDFnNA==.html
|
jing feng nu tao
|
|
15527
|
惊魂未定
|
惊
|
jīng hún wèi dìng
|
惊魂:受惊吓的心灵。形容受惊吓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
宋 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
|
JHW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魂不定
|
从容不迫、若无其事、平心静气
|
./MWtxaQ==.html
|
jing hun wei ding
|
|
16282
|
惊魂落魄
|
惊
|
jīng hún luò pò
|
同“惊魂丧魄”。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3章:“左昆山久历戎行,也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断不会因吃了一次败仗就惊魂落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3章:“左昆山久历戎行,也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断不会因吃了一次败仗就惊魂落魄,不敢再战。”...
|
JHL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魂丧魄、惊魂失魄
|
|
./NDFpYw==.html
|
jing hun luo po
|
|
15606
|
惊魂失魄
|
惊
|
jīng hún shī pò
|
同“惊魂丧魄”。
|
《抗日歌谣·歌颂八路军》:“八路,八路……赛如猛虎;敌人一见,惊魂失魄掉屁股。”
|
JHS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魂丧魄、惊魂落魄
|
|
./NDFqNg==.html
|
jing hun shi po
|
|
16284
|
惊魂摄魄
|
惊
|
jīng hún shè pò
|
见“惊魂夺魄”。
|
《花城》1981年第1期:“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科学家们正付出艰辛的劳动和经历着惊魂摄魄的斗争。”
|
JHS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魂夺魄
|
|
./NDFpdw==.html
|
jing hun she po
|
|
16281
|
惊魂夺魄
|
惊
|
jīng hún duó pò
|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
老舍《四世同堂》:“当一个文化熟到了稀烂的时候,人们会麻木不仁的把惊魂夺魄的事情与刺激放在一旁,而专 老舍《四世同堂》:“当一个文化熟到了稀烂的时候,人们会麻木不仁的把惊魂夺魄的事情与刺激放在一旁,而专意到吃喝拉撒中的小节目上去。”...
|
JHD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魂摄魄
|
|
./NDFpMg==.html
|
jing hun duo po
|
|
20740
|
自相惊扰
|
自
|
zì xiāng jīng rǎo
|
自己人互相惊吓不安。
|
《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
ZXJ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魂未定、惊慌失措
|
泰然处之、泰然自若、满不在乎
|
./NjUyYw==.html
|
zi xiang jing rao
|
|
20984
|
自相惊忧
|
自
|
zì xiāng jīng rǎo
|
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
ZXJR
|
一般成语
|
|
惊魂未定、惊慌失措
|
泰然处之、泰然自若、满不在乎
|
./Mnh2bw==.html
|
zi xiang jing rao
|
|
16283
|
惊魂丧魄
|
惊
|
jīng hún sàng pò
|
形容十分恐惧。
|
明·李贽《四书评·论语·季氏》:“使季孙闻之,不惊魂丧魄也哉!”
|
JHS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魂落魄、惊魂失魄
|
|
./NDFpbQ==.html
|
jing hun sang po
|
|
26615
|
惘若有失
|
惘
|
wǎng ruò yǒu shī
|
惘:失意。神情颓丧,好像失去所爱所恋的样子
|
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精散思越,惘若有失,非敢羡宠光之休。”
|
WRY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惘然如失、惘然若失
|
|
./OHBmMg==.html
|
wang ruo you shi
|
|
27159
|
惘然如失
|
惘
|
wǎng rán rú shī
|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迷惘,好像失落了什么东西似的
|
宋·洪迈《夷坚丙志·蔡十九郎》:“次日,彷徨于案间,惘然如失。”
|
WRR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惘然若失
|
|
./OHBmYw==.html
|
wang ran ru shi
|
|
19427
|
若有所失
|
若
|
ruò yǒu suǒ shī
|
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似的。形容神情怅惘;心神不定的样子。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南朝 梁 刘孝标注:“怅然若有所失。”
|
RY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惘然若失、忐忑不安
|
若无其事、不动声色
|
./MjB0bw==.html
|
ruo you suo shi
|
|
18700
|
惜字如金
|
惜
|
xī zì rú jīn
|
谓极其节省文字,不多费笔墨。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文章所忌者,开口骂题。便说几句闲文,才归正传,亦未尝不可,胡遽惜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文章所忌者,开口骂题。便说几句闲文,才归正传,亦未尝不可,胡遽惜字如金,而作此卤莽灭裂之状也!”...
|
XZR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惜墨如金、惜墨若金
|
|
./NWRjdQ==.html
|
xi zi ru jin
|
|
17891
|
惜玉怜香
|
惜
|
xī yù lián xiāng
|
比喻对女子体贴爱护。
|
元 张可久《普天乐 收心》曲:“关心三月春,开口千金笑,惜玉怜香何时了。”
|
XYL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惜香怜玉、怜香惜玉
|
喜新厌旧、怜新弃旧
|
./MmVkNg==.html
|
xi yu lian xiang
|
|
26753
|
惟精惟一
|
惟
|
wéi jīng wéi yī
|
精纯专一。
|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WJW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惟一惟精
|
|
./NTh6dw==.html
|
wei jing wei yi
|
|
26412
|
惟利是命
|
惟
|
wéi lì shì mìng
|
犹言惟利是图。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那婆子本是愚顽之辈,兼之年近昏眊,惟利是命,一概情面不管。”
|
WLS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惟利是图
|
|
./NTkxaw==.html
|
wei li shi ming
|
|
26757
|
惟利是求
|
惟
|
wéi lì shì qiú
|
见“惟利是图”。
|
《通典·食货五》:“工部尚书苏孝慈等以为所在官司因循往昔,皆以公廨钱物出举兴生,惟利是求,烦扰百姓。 《通典·食货五》:“工部尚书苏孝慈等以为所在官司因循往昔,皆以公廨钱物出举兴生,惟利是求,烦扰百姓。”...
|
WLS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惟利是图、惟利是趋
|
|
./NTkyNA==.html
|
wei li shi qiu
|
|
34
|
爱财如命
|
爱
|
ài cái rú mìng
|
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
ACR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惟利是图、锱铢必较
|
仗义疏财、挥金如土
|
./YXUw.html
|
ai cai ru ming
|
|
26413
|
惟利是趋
|
惟
|
wéi lì shì qū
|
见“惟利是图”。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若以罪之大小而论,那宰牛的原算罪魁,但此辈无非市井庸愚,只知惟利是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若以罪之大小而论,那宰牛的原算罪魁,但此辈无非市井庸愚,只知惟利是趋,岂知善恶果报之道。”...
|
WLS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惟利是求、惟利是图
|
|
./NTkyZQ==.html
|
wei li shi qu
|
|
27041
|
惟利是逐
|
惟
|
wéi lì shì zhú
|
指惟利是视。
|
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这利己主义到了‘惟利是逐’的地步,却是非空虚到极点不可。”
|
WLS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惟利是趋、惟利是图
|
|
./Nml2dQ==.html
|
wei li shi zhu
|
|
27040
|
惟利是营
|
惟
|
wéi lì shì yíng
|
指惟利是视。
|
《金史 阿离方传》:“卿宗室旧人,乃纵肆败法,惟利是营,朕甚恶之。”
|
WLS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惟利是趋、惟利是逐、惟利是图
|
|
./Nml2aw==.html
|
wei li shi ying
|
|
26420
|
惟命是听
|
惟
|
wéi mìng shì tīng
|
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谓绝对服从。
|
西汉·司马迁《越王勾践世家》:“今君王举玉趾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
|
WMS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惟命是从
|
|
./NTk1cQ==.html
|
wei ming shi ting
|
|
26418
|
唯妙唯肖
|
唯
|
wéi miào wéi xiāo
|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巧妙,非常逼真。
|
老舍《赵子曰》:“这样从锣鼓中把古人的一举一动形容得唯妙唯肖。”
|
WM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惟妙惟肖
|
|
./NTk0dw==.html
|
wei miao wei xiao
|
|
26417
|
维妙维肖
|
维
|
wéi miào wéi xiào
|
形容描写或模仿非常逼真传神。
|
清 冯镇峦《读聊斋杂说》:“形容维妙维肖,仿佛《水经注》造语。”
|
WM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
画虎类犬
|
./NTk0bQ==.html
|
wei miao wei xiao
|
|
13854
|
惠然肯来
|
惠
|
huì rán kěn lái
|
惠:赐,敬辞。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
|
《诗经 邶风 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
HRK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惠然之顾
|
|
./MWRjeQ==.html
|
hui ran ken lai
|
|
3398
|
目不忍睹
|
目
|
mù bù rěn dǔ
|
睹:看。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
|
MBR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惨不忍睹
|
赏心悦目
|
./Zm1z.html
|
mu bu ren du
|
|
21645
|
惨不忍言
|
惨
|
cǎn bù rěn yán
|
惨:悲惨;言:讲,说。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
|
CBR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惨不忍睹
|
津津乐道
|
./Mzdh.html
|
can bu ren yan
|
|
21785
|
惨不忍闻
|
惨
|
cǎn bù rěn wén
|
惨:悲惨;凄惨;闻:听见。悲惨得不忍听下去。
|
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
|
CBR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惨不忍睹、惨绝人寰
|
喜闻乐见
|
./bnZn.html
|
can bu ren wen
|
|
776
|
耳不忍闻
|
耳
|
ěr bù rěn wén
|
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哭哭啼啼,耳不忍闻。”
|
EBR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惨不忍闻
|
|
./NnB5aw==.html
|
er bu ren wen
|
|
21784
|
惨不忍睹
|
惨
|
cǎn bù rěn dǔ
|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
CBR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惨不忍闻、惨绝人寰
|
喜闻乐见
|
./bnY2.html
|
can bu ren du
|
|
3503
|
灭绝人性
|
灭
|
miè jué rén xìng
|
灭绝:完全失去;人性:人的性情。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情感。形容极端残忍;像野兽一样。
|
傅抱石《郑板桥文集前言》:“一个是岳父灭绝人性,买通赃官,置无辜的女婿于死地。”
|
MJR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惨无人道
|
心慈面善
|
./MXJjdQ==.html
|
mie jue ren xing
|
|
22479
|
惨无人理
|
惨
|
cǎn wú rén lǐ
|
犹言惨无人道。指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严弄峻制,惨无人理。任法吏之妄为,丝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悬于法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严弄峻制,惨无人理。任法吏之妄为,丝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悬于法官之意旨。”...
|
CWR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惨无人道
|
|
./Mzc2bw==.html
|
can wu ren li
|
|
21787
|
惨绝人寰
|
惨
|
cǎn jué rén huán
|
惨:狠毒;残酷;绝:穷尽;人寰:人世;人间。世间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了。形容残酷凄惨到了极点。
|
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此一惨绝人寰之浩劫,实为我国内战史上空前所未有。”
|
CJR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惨无人道、惨不忍睹
|
仁至义尽
|
./bncw.html
|
can jue ren huan
|
|
17920
|
心狠手辣
|
心
|
xīn hěn shǒu là
|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
清 藤谷古香《轰天雷》:“唐敬宗之于刘克明,未尝欲诛之也,而克明卒弑之于饮酒烛灭时矣。刑余之人,心狠 清 藤谷古香《轰天雷》:“唐敬宗之于刘克明,未尝欲诛之也,而克明卒弑之于饮酒烛灭时矣。刑余之人,心狠手辣,自古然也。”...
|
XHS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惨无人道、残酷无情
|
心慈面软、菩萨心肠、心慈手软
|
./MmZmOA==.html
|
xin hen shou la
|
|
22676
|
惩一警百
|
惩
|
chéng yī jǐng bǎi
|
警:警戒,也做“儆”。惩罚一个人以警戒多数人。
|
语本《汉书 尹翁归传》:“翁归治东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庸庵笔 语本《汉书 尹翁归传》:“翁归治东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庸庵笔记 威丰季年三奸伏诛》:“用特惩一儆百,期于力振颓靡。”...
|
CYJ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惩一戒百、惩一儆众
|
|
./MzlleQ==.html
|
cheng yi jing bai
|
|
24703
|
严惩不贷
|
严
|
yán chéng bù dài
|
惩:处罚;惩处;贷:宽恕。严厉惩办;决不宽容。
|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有或违者,必罚不贷。”
|
YC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惩前毖后、绳之以法、杀一儆百
|
放任自流、姑息养奸、包庇纵容
|
./Mm0xaw==.html
|
yan cheng bu dai
|
|
714
|
遏恶扬善
|
遏
|
è è yán shàn
|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
EE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惩恶扬善
|
|
./ejZl.html
|
e e yan shan
|
|
1284
|
褒善贬恶
|
褒
|
bāo shàn biǎn è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 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
BSB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惩恶扬善
|
|
./aWU4.html
|
bao shan bian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