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34
|
论资排辈
|
论
|
lùn zī pái bèi
|
论:根据;资:资历;资格;辈:大小或前后顺序。根据资历深浅;辈分的大小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
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考组织路线来保证》:“现在有些地方对选进领导班子的年轻人,还是论资排 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考组织路线来保证》:“现在有些地方对选进领导班子的年轻人,还是论资排辈,发挥不了他们的作用。”...
|
LZP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循次进取、依流平进
|
破格提升、破格录用
|
./ZDVt.html
|
lun zi pai bei
|
|
20463
|
周而复始
|
周
|
zhōu ér fù shǐ
|
绕完一圈;又从头开始。指循环往复。周:环绕一圈;复:又、再。
|
《文子 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
ZEF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循环往复、终而复始
|
一去不复返
|
./MndxMA==.html
|
zhou er fu shi
|
|
53
|
安分守己
|
安
|
ān fèn shǒu jǐ
|
分:本分;守:保持;己:指自己活动的范围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节。指谨慎老实;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规矩;不 分:本分;守:保持;己:指自己活动的范围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节。指谨慎老实;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规矩;不越轨外求;亦指安于现状。...
|
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八卷:“自以为一己之能,万一人主见喜,则超臘奋迅何事不可为,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 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八卷:“自以为一己之能,万一人主见喜,则超臘奋迅何事不可为,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
AF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循规蹈矩
|
违法乱纪、为非作歹、惹是生非
|
./Znlx.html
|
an fen shou ji
|
|
5023
|
奉行故事
|
奉
|
fèng xíng gù shì
|
奉行:遵照办理;故事:老规矩、老章程。按照老规矩办事。
|
东汉 班固《汉书 魏相传》:“相明《易经》,有师法,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以为古今异制,方今务在奉行 东汉 班固《汉书 魏相传》:“相明《易经》,有师法,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以为古今异制,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
|
FX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循规蹈矩
|
推陈出新、独树一帜
|
./MTJkNA==.html
|
feng xing gu shi
|
|
11603
|
规行矩步
|
规
|
guī xíng jǔ bù
|
比喻行动谨慎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也比喻墨守陈规;不知变通。规、矩:原为测绘工具;这里比喻为原则 比喻行动谨慎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也比喻墨守陈规;不知变通。规、矩:原为测绘工具;这里比喻为原则、规矩。...
|
《晋书 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
GXJ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
别开生面、无法无天
|
./MTdpbw==.html
|
gui xing ju bu
|
|
1039
|
卑不足道
|
卑
|
bēi bù zú dào
|
道:说,讲。指卑下得不值一提
|
绍剧《龙虎斗》第三场:“此身卑不足道,惟恐奸贼心存异志,宋室难安。”
|
BBZ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微不足道
|
举足轻重
|
./MXJt.html
|
bei bu zu dao
|
|
3374
|
渺不足道
|
渺
|
miǎo bù zú dào
|
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
|
沙汀《老烟的故事》:“对于一个生活在空隙当中的人,却又是多么的渺不足道呵!”
|
MB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微不足道
|
举足轻重
|
./ZmVn.html
|
miao bu zu dao
|
|
18034
|
小小不言
|
小
|
xiǎo xiǎo bù yán
|
指细微的,不值得一提的。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4回:“彼此顾交情,留个脸,小小不言的事情,我也不追究了。”
|
XXB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微不足道
|
|
./Mmh5dw==.html
|
xiao xiao bu yan
|
|
26260
|
微乎其微
|
微
|
wēi hū qí wēi
|
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微:小。
|
清 杨伦《杜诗镜铨》眉批引蒋弱六云:“写妙技不觉说入自家语,微乎其微。”
|
WHQ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微不足道、不足挂齿
|
举足轻重、硕大无朋
|
./MmZkYQ==.html
|
wei hu qi wei
|
|
25749
|
一丁点儿
|
一
|
yī dīng diǎn ér
|
形容极少或极小
|
周作人《自己的文章》:“写文章也微微懂得一点苦甘冷暖,结果只有‘一丁点儿’的知。”
|
YDD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微乎其微
|
数不胜数、硕大无朋
|
./NnVnaQ==.html
|
yi ding dian er
|
|
26312
|
微不足道
|
微
|
wēi bù zú dào
|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谈。
|
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 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
WB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微乎其微、不足挂齿
|
举足轻重、硕大无朋
|
./MmdmbQ==.html
|
wei bu zu dao
|
|
10036
|
聊胜于无
|
聊
|
liáo shèng yú wú
|
聊:稍稍;稍微。比完全没有稍微好一些。
|
晋 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
LSY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微乎其微、屈指可数
|
不胜枚举、不计其数
|
./MWx4MA==.html
|
liao sheng yu wu
|
|
26747
|
微服私行
|
微
|
wēi fú sī xíng
|
微服:平民服装。私行:秘密出行。旧指皇帝或官吏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到民间探访民情或疑难重案。
|
明·无名氏《鸣凤记·鄢赵争宠》:“只是此行敛些光彩,不可喝道而去,只得微服私行罢了。”
|
WFS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微服私访
|
鸣锣开道
|
./NTh3MA==.html
|
wei fu si xing
|
|
21926
|
尺寸之功
|
尺
|
chǐ cù zhī gōng
|
尺寸:形容数量少。微末的功劳。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夫民劳而实费,又无尺寸之功,破宋肥仇,而世负其祸矣。”
|
CC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微薄之劳
|
|
./cWdz.html
|
chi cu zhi gong
|
|
27169
|
微言精义
|
微
|
wēi yán jīng yì
|
微:精深;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辞。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
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越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 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越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
WYJ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微言大义、微言大指
|
|
./OTA2YQ==.html
|
wei yan jing yi
|
|
27353
|
微言大谊
|
微
|
wēi yán dà yì
|
见“微言大义”。
|
清·魏源《序》:“所以发明西汉《尚书》今、古文之微言大谊,而辟东汉马郑古文之凿空无师传也。”
|
WYD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微言大义、微言大指、微言精义
|
|
./NTloeQ==.html
|
wei yan da yi
|
|
27170
|
微言大指
|
微
|
wēi yán dà zhǐ
|
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辞。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
清·龚自珍《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传山右阎氏之绪学,求二帝三王之微言大指,闵秦火之郁 清·龚自珍《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传山右阎氏之绪学,求二帝三王之微言大指,闵秦火之郁俨,悼孔泽之不完具。”...
|
WYD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微言大义、微言精义
|
|
./OTA2aw==.html
|
wei yan da zhi
|
|
18345
|
斜风细雨
|
斜
|
xié fēng xì yǔ
|
形容小的风雨。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细雨:小雨。
|
唐 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XF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微风小雨
|
狂风暴雨
|
./NWZiZQ==.html
|
xie feng xi yu
|
|
12048
|
高才大德
|
高
|
gāo cái dà dé
|
高才:有杰出的才能。大德:有极高尚的品德。才能和品德都很好。
|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贤弟,论你高才大德,博学广文,为何不进取功名。”
|
GCDD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德才兼备
|
|
./M25tYw==.html
|
gao cai da de
|
|
21759
|
才德兼备
|
才
|
cái dé jiān bèi
|
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
元 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
CDJB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德才兼备
|
无德无才
|
./bmZj.html
|
cai de jian bei
|
|
22297
|
才高意广
|
才
|
cái gāo yì guǎng
|
意:意愿;理想;广:广阔;远大。才学很高;志向远大;却难于成就大事业。
|
明 胡震亨《唐音癸签》:“大抵才高意广,如孔北海(孔融)之徒。”
|
CG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德才兼备
|
才疏意广、志大才疏
|
./bmgw.html
|
cai gao yi guang
|
|
25579
|
又红又专
|
又
|
yòu hóng yòu zhuān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同工农兵相结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作出了成绩……就整个说来,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
YHY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德才兼备
|
|
./NXN3dQ==.html
|
you hong you zhuan
|
|
2418
|
品学兼优
|
品
|
pǐn xué jiān yōu
|
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
PXJ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德才兼备、文武双全
|
德薄能鲜、不学无术
|
./Zjk2.html
|
pin xue jian you
|
|
6882
|
德薄望浅
|
德
|
dé bó wàng qiǎn
|
薄:轻微;望:名望,声望。品德低下,名望轻微
|
|
DBW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德薄望轻
|
德高望重
|
./OTYyOA==.html
|
de bo wang qian
|
|
7190
|
德薄才鲜
|
德
|
dé báo cái xiān
|
自谦道德修养不足,才能薄弱
|
|
DBC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德薄能鲜
|
|
./M2VuMA==.html
|
de bao cai xian
|
|
6690
|
德薄才疏
|
德
|
dé bó cái shū
|
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八回:“小弟德疏才薄,怎敢承当此位!若得居末,尚自过分。
|
DB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德薄能鲜、才疏学浅
|
德才兼备
|
./M2Vuaw==.html
|
de bo cai shu
|
|
7203
|
德容言功
|
德
|
dé róng yán gōng
|
见“德言容功”。
|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
DR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德言容功、德言工容、德言工貌
|
|
./M2VycQ==.html
|
de rong yan gong
|
|
7209
|
德言工容
|
德
|
dé yán gōng róng
|
见“德言容功”。
|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
DYG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德言工貌、德言容功
|
|
./M2V0eQ==.html
|
de yan gong rong
|
|
7196
|
德隆望重
|
德
|
dé lóng wàng zhòng
|
犹言德高望重。
|
《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
DLWZ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德隆望尊、德高望重
|
|
./M2VwOA==.html
|
de long wang zhong
|
|
7197
|
德隆望尊
|
德
|
dé lóng wàng zūn
|
见“德隆望重”。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
DLWZ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德隆望重
|
|
./M2VwaQ==.html
|
de long wang zun
|
|
6881
|
德高望尊
|
德
|
dé gāo wàng zūn
|
道德高,声望高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
DGW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德高望重
|
无名鼠辈
|
./OTYxbw==.html
|
de gao wang zun
|
|
7151
|
道高德重
|
道
|
dào gāo dé zhòng
|
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
艾芜《回家》:“水元伯伯打发人来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讲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为水元伯 艾芜《回家》:“水元伯伯打发人来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讲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为水元伯伯是这村里道高德重的人,没法子违反他的命令,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
DGDZ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德高望重
|
|
./M2U4aw==.html
|
dao gao de zhong
|
|
7153
|
道高望重
|
道
|
dào gāo wàng zhòng
|
犹言德高望重。
|
郑观应《与青城山人书》:“道高望重之人……一心一德,力行公天下之制,主张大同,联合世界异同之民族,组 郑观应《与青城山人书》:“道高望重之人……一心一德,力行公天下之制,主张大同,联合世界异同之民族,组织全球统一之政府。其所持之政纲,必以道德为本。”...
|
DGWZ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德高望重
|
|
./M2U5NA==.html
|
dao gao wang zhong
|
|
11695
|
功高望重
|
功
|
gōng gāo wàng zhòng
|
功:功劳,功绩。望:名望,声望。功劳和名望都很大。
|
明·孙梅锡《琴心记·相如受世》:“将军不必怨怅,你功高望重,不久自明。”
|
GGW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德高望重
|
|
./M29ycQ==.html
|
gong gao wang zhong
|
|
7851
|
泰山北斗
|
泰
|
tài shān běi dǒu
|
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
《新唐书 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
TSB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德高望重、众望所归
|
|
./MmI1dw==.html
|
tai shan bei dou
|
|
6512
|
德才兼备
|
德
|
dé cái jiān bèi
|
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兼备:都具备。
|
《元史 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
DCJ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德高望重、又红又专
|
德薄能鲜、德薄才疏
|
./dnVl.html
|
de cai jian bei
|
|
7213
|
德尊望重
|
德
|
dé zūn wàng zhòng
|
见“德高望重”。
|
《东周列国志》第七五回:“吾主以令尹德尊望重,故令某等献上良马,以备驱驰之用。”
|
DZWZ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德高望重、德深望重
|
|
./M2V2dw==.html
|
de zun wang zhong
|
|
9192
|
年高德劭
|
年
|
nián gāo dé shào
|
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
宋 周必大《跋金给事彦亨文集》:“是秋某以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同在后省,见公直谅多闻,年高而德劭。”
|
NG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德高望重、德隆望尊
|
|
./MXB0aw==.html
|
nian gao de shao
|
|
19113
|
心无二想
|
心
|
xīn wú èr xiǎng
|
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件事上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7卷:“既心无二想,故曰一志焉,盖上士所行也。”
|
XWE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不两用、专心致志、心无二用
|
三心二意、心不在焉
|
./NzBnMg==.html
|
xin wu er xiang
|
|
18493
|
心不由己
|
心
|
xīn bù yóu jǐ
|
不出于自己的本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那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见凤姐自和她说,何等体面,便心不由己的满口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那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见凤姐自和她说,何等体面,便心不由己的满口应了出去。”...
|
XB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不由主
|
|
./NzB0eQ==.html
|
xin bu you ji
|
|
18431
|
心不由主
|
心
|
xīn bù yóu zhǔ
|
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 张协贫女团圆》:“张协本意无心娶你,在穷途身自不由己。况天寒举目又无亲,乱与伊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 张协贫女团圆》:“张协本意无心娶你,在穷途身自不由己。况天寒举目又无亲,乱与伊家相娶。”...
|
XB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不由己
|
|
./Nmpycw==.html
|
xin bu you zhu
|
|
18394
|
胸中无数
|
胸
|
xiōng zhōng wú shù
|
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
|
XZW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心中无数
|
心中有数、胸中有数
|
./NWhpdQ==.html
|
xiong zhong wu shu
|
|
18395
|
胸中有数
|
胸
|
xiōng zhōng yǒu shù
|
指对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心里有底。
|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主意到它们的数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主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
|
XZ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中有数
|
心中无数
|
./NWhqZQ==.html
|
xiong zhong you shu
|
|
18453
|
心里有底
|
心
|
xīn lǐ yǒu dǐ
|
心中知道底细或内情而有把握
|
徐光耀《平原烈火》:“我们一见副政委精神就来了,跟着他,就觉着心里有底,腰里也硬。”
|
XL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中有数
|
心中没底
|
./NnJ4bw==.html
|
xin li you di
|
|
10176
|
料事如神
|
料
|
liào shì rú shén
|
料事:揣度事情的发展和结局。如神:形容极其奇妙灵验或预料事情非常准确。预料事情就如同神一样。形容对事 料事:揣度事情的发展和结局。如神:形容极其奇妙灵验或预料事情非常准确。预料事情就如同神一样。形容对事情的预料和事情发生的完全一样。...
|
宋 杨万里《提刑徽猷检正王公墓志铭》:“公器识宏深,襟度宽博,议论设施加人数等,料事如神,物无遁情。 宋 杨万里《提刑徽猷检正王公墓志铭》:“公器识宏深,襟度宽博,议论设施加人数等,料事如神,物无遁情。”...
|
LS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中有数、先见之明
|
鼠目寸光、目光如豆
|
./MW96aw==.html
|
liao shi ru shen
|
|
18220
|
心照不宣
|
心
|
xīn zhào bù xuān
|
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照:明白;宣:宣扬;公开说明。
|
清 曾朴《孽海花》:“张夫人吩咐尽管照旧开轮,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
XZ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中有数、心领神会、心心相印
|
一窍不通、百思不解
|
./Mmw4eQ==.html
|
xin zhao bu xuan
|
|
19119
|
心里有鬼
|
心
|
xīn lǐ yǒu guǐ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
XL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中有鬼
|
|
./NzBrOA==.html
|
xin li you gui
|
|
18175
|
心怀鬼胎
|
心
|
xīn huái guǐ tāi
|
心里隐藏着不可告人的事或坏主意。鬼胎:比喻不可告人的念头。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谁知素梅心怀鬼胎,只是长吁短叹,好生愁闷,默默归房去了。”
|
XHG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心中有鬼、存心不良、居心不良
|
心怀坦白、正大光明
|
./Mms5ZQ==.html
|
xin huai gui tai
|
|
18902
|
心绪如麻
|
心
|
xīn xù rú má
|
犹心乱如麻。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
XXR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乱如麻
|
|
./NWdkcQ==.html
|
xin xu ru ma
|
|
18364
|
心力衰竭
|
心
|
xīn lì shuāi jié
|
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 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
|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啊?心力衰竭?’天星把妹妹抱上病床,他的胳膊在抖,嘴唇也在抖,妹妹的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啊?心力衰竭?’天星把妹妹抱上病床,他的胳膊在抖,嘴唇也在抖,妹妹的病把他吓傻了,“她还不满十八岁,怎么会……衰竭?”...
|
XL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力交瘁、心衰力竭
|
|
./NWcyMg==.html
|
xin li shuai j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