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8750 屠所牛羊 tú suǒ niú yáng 比喻临近死亡的人。 《大涅磐经·迦叶品》:“如囚趋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 TSN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待宰羔羊 ./MjlpZw==.html tu suo niu yang
7683 待机再举 dài jī zài jǔ 举:行动。等待时机然后再行动 穆欣《南线巡回·粤桂大围歼战》:“他曾妄想……保住残部待机再举。” DJZ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待时而举 ./OGY0cw==.html dai ji zai ju
7681 待时而举 dài shí ér jǔ 待:等待;举:行动。等待有利时机再采取行动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寡君知天运之盛衰,达时务之机变,所以养兵练将,待时而举。” DSE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待时而动 ./OGY0OA==.html dai shi er ju
12908 可乘之机 kě chéng zhī jī 乘:凭借;利用;机:机会。可以利用的机会。 《晋书 吕篡传》:“宜缮甲养锐,劝课农殖,待可乘之机,然后一举荡灭。” KCZ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待机而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无隙可乘 ./MWw5NA==.html ke cheng zhi ji
6438 待理不理 dài lǐ bù lǐ 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二大爷,你们这会子瞧我穷,回来我得了银子,就是个财主了。别这么待理不 ... DLB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待答不理 和蔼可亲 ./dWYw.html dai li bu li
19250 徇国忘己 xùn guó wàng jǐ 徇:为国献身。为国献身,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宋书·谢晦传》:“逮营阳失德,自绝宗庙,朝野岌岌,忧及祸难,忠谋协契,徇国忘己,援登圣朝,惟新皇祚 ... XGWJ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徇国忘家、徇国忘身 ./ODdmYQ==.html xun guo wang ji
19249 徇国忘家 xùn guó wàng jiā 徇:为国献身。为国献身,不顾个人家庭得失与安危 唐·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序》:“至若义感于内,诚动于中,徇国忘家,恤人忧己。” XGWJ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徇国忘己、徇国忘身 ./ODdmMA==.html xun guo wang jia
18255 徇私枉法 xùn sī wǎng fǎ 迁就私情而违反法纪。 王朔《人莫予毒》:“再说我们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难道我会徇私枉法?” XSW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徇情枉法 奉公守法 ./MnhwdQ==.html xun si wang fa
18240 徇私舞弊 xùn sī wǔ bì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舞弊,克减酒肉。” XSWB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徇情枉法、营私舞弊 大公无私、公事公办 ./Mm00bQ==.html xun si wu bi
18256 徇情枉法 xùn qíng wǎng fǎ 指曲从私情;歪曲和破坏法律;胡乱断案。徇:曲从;枉:使歪曲。 元 王謦《中书右丞相史公神道碑》:“使官吏一心奉公,而不敢为徇情枉法之私。” XQW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徇私作弊 执法如山、铁面无私 ./Mnh4Yw==.html xun qing wang fa
18531 徇私偏向 xùn sī piān xiàng 曲从私情,偏袒一方。指处事不公 XSP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徇私作弊 ./ODdnNA==.html xun si pian xiang
3907 卖法市恩 mài fǎ shì ēn 市:买。指玩忽法律而随意宽恕罪犯以求得好处。 元 白仁甫《梧桐雨》楔子:“某也惜你骁勇,但国有定法,某不敢卖法市恩。送你上京,取圣断,如何?” MFSE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徇私枉法 ./NDc1bw==.html mai fa shi en
27133 玩法徇私 wán fǎ xùn sī 玩:忽视;徇私:曲从私情。不顾公理王法,曲从私情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闻知你公正廉能,不肯玩法徇私……你与我把这事情用心问断。” WFX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徇私枉法 秉公执法 ./N3o3Zw==.html wan fa xun si
7700 贪赃枉法 tān zāng wǎng fǎ 贪赃:官吏接受贿赂;枉法:歪曲和违背法律。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TZW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徇私枉法、贪赃舞弊 清正廉明、廉洁奉公 ./MjdkOA==.html tan zang wang fa
16478 欺公罔法 qī gōng wǎng fǎ 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那太守就大怒道:‘这一班光棍奴才,敢如此欺公罔法。’” QGW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徇私舞弊 ./MXZ4MA==.html qi gong wang fa
18414 徇私作弊 xùn sī zuò bì 见“徇私舞弊”。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 XSZB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徇私舞弊 公事公办 ./NWk4eQ==.html xun si zuo bi
1928 半老徐娘 bàn lǎo xú niáng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BLX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徐娘半老 风烛残年 ./N2Q5Ng==.html ban lao xu niang
13554 海底捞月 hǎi dǐ lāo yuè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 ... HDL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徒劳无力、海底捞针、枉费心机 立杆见影、行之有效 ./MTg5bQ==.html hai di lao yue
7936 徒劳无益 tú láo wú yì 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 宋 袁燮《伐武冈林守进治要札子》:“夫溺于卑者,固不足论;而过于高者,徒劳无益。” TLW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徒劳无功 不劳而获 ./MmN2YQ==.html tu lao wu yi
13760 画蛇添足 huà shé tiān zú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HST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MWJpdQ==.html hua she tian zu
6909 担雪塞井 dān xuě sāi jǐng 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唐 顾况《行路难》诗:“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炊沙作饭岂堪吃。” DXS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徒劳无功、担雪填河 ./dW5t.html dan xue sai jing
22292 炊沙作饭 chuī shā zuò fàn 煮沙子作饭。比喻徒劳无功,白费力气 唐 顾况《行路难》诗:“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炊沙作饭岂堪吃?” CSZF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徒劳无功、炊砂作饭 ./NG5z.html chui sha zuo fan
7839 徒劳往返 tú láo wǎng fǎn 来来回回白跑。徒劳:白费力气。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若遣京军远涉边境,道路疲劳,未必可用,而沿途骚扰,害亦不细,倘至彼而虏已 ... TLW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徒劳无功、竹篮打水 马到成功 ./MmF6aQ==.html tu lao wang fan
9107 徒费无益 tú fèi wú yì 徒劳:白费力气。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或成效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1回:“赧王出兵一番,徒费无益。” TFW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徒劳无益 ./OGkwbw==.html tu fei wu yi
10925 镂冰炊砾 lòu bīng chuī lì 语本宋黄庭坚《送王郎》诗:“炊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字费工巧。”比喻徒劳无益。 语出宋·黄庭坚《送王郎》诗:“炊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字费工巧。” LBC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徒劳无益 ./NGJ0Ng==.html lou bing chui li
20373 竹篮打水 zhú lán dá shuǐ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唐 寒山《诗》:“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ZLD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徒劳无益 ./MnZnZw==.html zhu lan da shui
26051 为人作嫁 wèi rén zuò jià 原指贫穷人家的女儿没钱置备嫁妆;却年年为别人缝制嫁衣。后比喻白白为别人操劳;自己一无所得。 唐 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WRZ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徒劳无益、舍己为人 损人利己 ./MmI5aQ==.html wei ren zuo jia
8135 徒唤奈何 tú huàn nài hé 徒:徒然,白白地;奈何:怎么办。白白叫喊,无可奈何 冰心《往事》:“因为文字原是最着迹的,云霞却是最灵幻的,最不着迹的,徒唤奈何!” THN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徒呼奈何 ./OGkwNA==.html tu huan nai he
8649 徒呼奈何 tú hū nài hé 徒:徒然,白白地;奈何:怎么办。白白叫喊,无可奈何。形容一味着急,毫无办法 《星火燎原·黄洋界保卫战》:“陷入了我人马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徒呼奈何!” THNH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徒唤奈何 ./OGkwZQ==.html tu hu nai he
8651 徒陈空文 tú chén kōng wén 陈:陈述。指只说空话,并不实行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 TCK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徒托空言 ./OGkxOA==.html tu chen kong wen
8648 徒拥其名 tú yōng qí míng 徒:只。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清朝野史大观·清朝史料·军机领袖》:“军机大臣有时多至六七人,而权实操于领袖,新进者画诺奉行,徒拥 ... TYQ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徒拥虚名、徒有虚名、徒有其名 ./OGh6dQ==.html tu yong qi ming
7848 徒有虚名 tú yǒu xū míng 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 ... TYX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徒有其名、名不副实 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MmI0aQ==.html tu you xu ming
8453 土偶蒙金 tǔ ǒu méng jīn 在泥塑人像外面涂上金粉。比喻因袭模仿,徒有其表。 清·吴乔《答万季野诗问》:“宋诗如三家村叟,布袍草履,是一个人。明诗土偶蒙金。” TOMJ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徒有其表 ./NTZ3bQ==.html tu ou meng jin
3467 名不副实 míng bù fù shí 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指空有虚名。 三国 魏 刘邵《人物志 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MBF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徒有虚名 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MXFocQ==.html ming bu fu shi
8625 忝窃虚名 tiǎn qiè xū míng 忝:谦词,愧;窃:窃据。空有虚名 清·曾国藩《曾国藩日记》:“忝窃虚名,毫无实际,愧悔之至!” TQX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徒有虚名 ./N3pkdQ==.html tian qie xu ming
18568 虚名在外 xū míng zài wài 虚名: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名声。在外界有一个虚而不实的名声 XMZ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徒有虚名 ./OG90eQ==.html xu ming zai wai
26586 枉担虚名 wǎng dān xū míng 枉:徒然。白白占有名位,形同虚设;空有其名并无实际内容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现在这两位姨娘,也是枉担虚名的。” WDX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徒有虚名 名副其实 ./N3o1OA==.html wang dan xu ming
8461 徒拥虚名 tú yōng xū míng 见“徒有虚名”。 高阳《慈禧全传》:“兵部徒拥虚名,拟正名为陆军部,以练兵处、太仆寺并入,而海军部暂隶焉。” TYXM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徒有虚名、徒拥其名、徒负虚名 ./NTcwcw==.html tu yong xu ming
8445 徒负虚名 tú fù xū míng 见“徒有虚名”。 茅盾《子夜》:“我知道赵伯韬肯放款子,就可惜我这‘红头火柴’徒负虚名,和这位财神爷竟没有半面之交!” TFXM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徒有虚名、徒拥虚名、徒有其名 ./NTZzcQ==.html tu fu xu ming
8027 徒有其名 tú yǒu qí míng 光有它的名。指有名无实。徒:空;白白地;名:不符合实际的名声。 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铨选之门,徒有其名,莫责其实。” TYQ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徒有虚名、有名无实 名副其实、名实相符 ./NTcxMg==.html tu you qi ming
18036 虚有其表 xū yǒu qí biǎo 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好。虚:空;表:外表。 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虚有其表耳!’” XYQB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徒有虚名、秀而不实、有名无实 货真价实、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Mmh6Zw==.html xu you qi biao
8650 徒废唇舌 tú fèi chún shé 徒:徒然,白白地。白白耗费口舌,解决不了问题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妙用岂是人人能够了解的,向他们辩白,也不过徒废唇舌,不如省些精神罢。” TFC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徒费唇舌 ./OGkweQ==.html tu fei chun she
8797 徒托空言 tú tuō kōng yán 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TTK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徒陈空文 ./MmJyYQ==.html tu tuo kong yan
7194 得不偿丧 dé bù cháng sàng 见“得不偿失”。 金·王若虚《进士彭子升墓志》:“晚登一第,则到官未满而亡,仅予随夺,得不偿丧。” DBC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得不偿失 ./M2VvZQ==.html de bu chang sang
7749 贪小失大 tān xiǎo shī dà 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权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 ... TXS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得不偿失 乞浆得酒 ./MjkweQ==.html tan xiao shi da
24858 以珠弹雀 yǐ zhū tán què 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YZT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得不偿失 ./Mm8wZQ==.html yi zhu tan que
25743 一举两失 yī jǔ liǎng shī 举:举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 《纲鉴抄略》:“朝廷一举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道辅。” YJL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得不偿失 一举两得 ./NnU0dQ==.html yi ju liang shi
6691 得不酬失 dé bù chóu shī 见“得不偿失”。 《后汉书·西羌传论》:“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关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 DBC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乞浆得酒 ./M2Vvbw==.html de bu chou shi
7193 得不补失 dé bù bǔ shī 见“得不偿失”。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权遂征夷州,得不补失。” DBB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得不偿失、得不酬失 ./M2VvNA==.html de bu bu shi
23623 事倍功半 shì bèi gōng bàn 事:做事;功:功效。用成倍的力;只收到一半的功效。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孟子 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SBG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得不偿失、舍本逐末 事半功倍 ./MzE5dw==.html shi bei gong 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