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7070 曲里拐弯 qū lǐ guǎn wān 形容弯曲多。 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第二章:“只能排成一串,曲里拐弯地通过走廊。” QLG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弯弯曲曲 笔笔直直 ./MjAxbQ==.html qu li guan wan
25618 迂回曲折 yū huí qū zhé 迂回:回旋,环绕。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常比喻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打破‘围剿’的过程往往是迂回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 YHQ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弯弯曲曲 径情直遂 ./NXVjcw==.html yu hui qu zhe
27350 委委佗佗 wěi wěi tuó tuó 雍容自得貌。《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 ... WWTT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弯弯曲曲 ./NTlmNg==.html wei wei tuo tuo
16932 曲曲弯弯 qū qū wān wān 形容很多曲弯之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回:“曲曲弯弯,越过前面山头,四处一看,果是无穷美景,一望无际。” QQW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弯弯曲曲、曲曲折折 笔笔直直 ./N2plYQ==.html qu qu wan wan
20069 如不胜衣 rú bù shèng yī 胜:能承受,能承担。身体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形容身体瘦弱。也形容谦退的样子。 先秦 荀况《荀子 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 RBS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弱不禁风 ./MjRtYw==.html ru bu sheng yi
19599 弱不胜衣 ruò bù shèng yī 瘦弱得连衣服都承受不了。 先秦 荀况《荀子 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 RBS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弱不禁风、质似薄柳 钢筋铁骨、年富力强 ./NHNzMA==.html ruo bu sheng yi
17382 强食弱肉 qiáng shí ruò ròu 同“弱肉强食”。喻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 明·刘基《瑞麦颂》:“元失其鹿,天下共逐,扰扰纷纷,强食弱肉。” QSR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弱肉强食 和平共处 ./NG41cw==.html qiang shi ruo rou
8500 脱手弹丸 tuō shǒu dàn wán 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后因以“脱手弹丸”形 ... 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 TSD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弹丸脱手 ./NTdsbQ==.html tuo shou dan wan
7119 弹丸黑子 dàn wán hēi zǐ 亦作“弹丸黑志”。喻极小。语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地惟黑子,城犹弹丸。” 语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地惟黑子,城犹弹丸。” DWH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弹丸黑志 ./M2R3bQ==.html dan wan hei zi
7103 弹冠振衿 dàn guàn zhèn jīn 见“弹冠振衣。”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DGZ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弹冠振衣 ./M2RwNA==.html dan guan zhen jin
7104 弹冠振衣 dàn guàn zhèn yī 整洁衣冠。语本《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后多以喻将欲出仕。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DG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弹冠振衿 ./M2RwZQ==.html dan guan zhen yi
12622 贡禹弹冠 gòng yǔ tán guān 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GYT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弹冠相庆 ./Nndt.html gong yu tan guan
27305 王贡弹冠 wáng gòng dàn guàn 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 ... 东汉·班固《汉书·萧育传》:“少与阵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 ... WGD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弹冠相庆 ./NThjYQ==.html wang gong dan guan
6458 弹尽援绝 dàn jìn yuán jué 弹药用光了;后援也断绝了。形容战事危急;陷于绝境。 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DJY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弹尽粮绝 兵强马壮 ./dXZv.html dan jin yuan jue
10081 粮尽援绝 liáng jìn yuán jué 粮食用尽,援兵断绝。比喻战斗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 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LJY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弹尽粮绝 粮多草广 ./MW5hZw==.html liang jin yuan jue
26166 瓮尽杯干 wèng jìn bēi gān 原指酒已喝尽。比喻钱已用完。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那时已弄得瓮尽杯干,只得收了心,在家读书。” WJB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弹尽粮绝、囊空如洗 ./MmR0Ng==.html weng jin bei gan
9139 弹筋估两 tán jīn gū liǎng 指过分仔细地斟酌掂量轻重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一卷:“故意走出屋檐,件件的翻复认看,言真道假,弹筋估两的在日光中炫耀。” TJG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弹斤估两 ./OHB4NA==.html tan jin gu liang
1223 百发百中 bǎi fā bǎi zhòng 百:形容多;发:发射;也指射箭;中:正对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术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标。②比喻料事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西周策》:“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 BFB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弹无虚发、百步穿杨、百无一失 无的放矢、百不一存 ./aG5r.html bai fa bai zhong
8274 弹斤估两 tán jīn gū liǎng 形容掂量轻重。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言真道假、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不住声的有人喝 ... TJG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弹筋估两 ./NTQyZQ==.html tan jin gu liang
1081 不懂装懂 bù dǒng zhuāng dǒng 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 王朔《我是你爸爸》:“我妈也比他强呵,起码不像她不懂装懂。我最恨不懂装懂像她那样的老师。” BDZ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强不知以为知 ./MmJj.html bu dong zhuang dong
17019 强颜为笑 qiǎng yán wéi xiào 强:勉强。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欢笑的样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柴俯不对。女肘之,柴始强颜为笑。” QYW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强为欢笑 ./OHdlcQ==.html qiang yan wei xiao
17025 欺行霸市 qī háng bà shì 欺压同行,称霸市场 王朔《橡皮人》:“老林他们就是这路人,低买高卖,欺行霸市,小型的‘欧佩克’。” QHB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强买强卖 公平买卖 ./OHdtaQ==.html qi hang ba shi
16523 强奸民意 qiáng jiān mín yì 反动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人民群众头上;硬说成是人民群众的意愿。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2回:“后来老袁强奸民意,凡政、绅、军、商各界,无不有请愿书。” QJM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强人所难 顺天应人 ./MXgyZQ==.html qiang jian min yi
17018 强做解人 qiǎng zuò jiě rén 强:勉强;解人:能够理解和通达其中意趣的人。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QZJ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强作解人 ./OHdlZw==.html qiang zuo jie ren
5123 富国强兵 fù guó qiáng bīng 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先秦 商鞅《商君书 壹言》:“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 FGQ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强兵富国 ./MTRsNA==.html fu guo qiang bing
17368 强兵富国 qiáng bīng fù guó 使兵力强大,国家富足。 清·王韬《上当路论时务书》;“西国之所以讲强兵富国者,率以尚器为先。” QBF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强国富民、富国强兵 ./NG16ZQ==.html qiang bing fu guo
16552 强弓劲弩 qiáng gōng jìn nǔ 强:强劲的,有力的。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韩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然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QGJ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强弓硬弩 ./MXhnYQ==.html qiang gong jin nu
17377 强弩末矢 qiáng nǔ mò shǐ 同“强弩之末”。 《旧唐书·李密传》:“又强弩末矢,理无穿于鲁缟;冲风余力,讵能动于鸿毛。” QNM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强弩之末、强弩之极 ./NG40NA==.html qiang nu mo shi
17378 强弩之极 qiáng nǔ zhī jí 犹强弩之末。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QNZ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强弩之末、强弩末矢 ./NG40ZQ==.html qiang nu zhi ji
6404 大势已去 dà shì yǐ qù 大势:指有利的局势。有利的形势已经失去;前途没有希望。 宋 朱熹《朱子语类》:“程子说天命之改,莫是大势已去。” DSY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强弩之末、落花流水、每况愈下、日暮途穷 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欣欣向荣 ./dTE0.html da shi yi qu
16706 强人所难 qiǎng rén suǒ nán 强:勉强。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清 李汝珍《镜花缘》:“百花仙子道:‘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阴阳,强人所难。’” QRSN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强按牛头、勉为其难 悉听尊便、挺身而出 ./MjEzbw==.html qiang ren suo nan
17367 强本弱枝 qiáng běn ruò zhī 强干弱枝。 《梁书·张缵传》:“所以居宗振末,强本弱枝,闻古今之通制,历盛衰而不移。” QBR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强本弱末、强本弱支 强枝弱本 ./NG16NA==.html qiang ben ruo zhi
17366 强本弱末 qiáng běn ruò mò 犹强干弱枝。 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 QBR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强本弱枝 本末倒置 ./NG15aw==.html qiang ben ruo mo
17384 强死赖活 qiáng sǐ lài huó 同“强死强活”。 谷峪《三十张工票》:“大国强死赖活地把她拉到地里。” QSL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强死强活 ./NG42Yw==.html qiang si lai huo
17389 强自取折 qiáng zì qǔ shé 见“强自取柱”。 《大戴礼记·劝学》:“强自取折,柔自取束。” QZQ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强自取柱 ./NG44YQ==.html qiang zi qu she
17381 强识博闻 qiáng shí bó wén 同“强记博闻”。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寿序》:“生平无他嗜好,以著述为性命,强识博闻,达于国家掌故。” QSB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强记博闻、博闻强记 ./NG41OA==.html qiang shi bo wen
17369 强词夺正 qiáng cí duó zhèng 同“强词夺理”。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但酒醒,硬打挣,强词夺正,则除是醉时节酒淘真性。” QCD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强词夺理 ./NG4wOA==.html qiang ci duo zheng
16591 强颜欢笑 qiǎng yán huān xiào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柴俯不对。女肘之,柴始强颜为笑。” QYH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强颜为笑 ./MXkzYw==.html qiang yan huan xiao
12915 苦中作乐 kǔ zhōng zuò lè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 宋 陈造《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KZ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强颜欢笑、自得其乐 ./MWxmaQ==.html ku zhong zuo le
11595 归心如箭 guī xīn rú jiàn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清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2回:“ 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是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GXR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归去来兮、归心似箭 浪迹天涯 ./MTdkbw==.html gui xin ru jian
11322 归心似箭 guī xīn sì jiàn 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想回家的心情十分急切。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4回:“不多时,穿过松林,渡过小溪,过了水月村,越过镜花岭,真是归心似箭。” GXS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归去来兮、归心如箭 浪迹天涯 ./NzFj.html gui xin si jian
12765 归去来兮 guī qù lái xī 回去吧! 晋 陶潜《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GQLX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归心似箭、告老还乡 浪迹天涯、四海为家 ./MTdkNA==.html gui qu lai xi
11790 归心如飞 guī xīn rú fēi 归心:回家的念头。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飞快。形容回家心情十分急切 宋·陈亮《复陆伯寿书》:“兼又新得罪于人,意况不佳,虽欲陪款语而归心如飞,破雨东渡,但剧怅仰。” GXR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归心如箭、归心似箭 ./N2JpeQ==.html gui xin ru fei
11645 归根到底 guī gēn dào dǐ 归结到根本上。 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还亏有钱使得鬼推磨。” GG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归根结底 ./MThobw==.html gui gen dao di
11994 归根结柢 guī gēn jié dǐ 归结到根本上。同“归根结蒂”。 清 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还亏有钱使得鬼推磨。” GGJ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归根结底、归根究柢、归根结蒂 ./MzBubw==.html gui gen jie di
11995 归根究柢 guī gēn jiū dǐ 追究底细。 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五幕:“归根究柢,害你哥哥的人,就是张大户。” GGJ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归根结柢、归根结底、归根结蒂 ./MzBueQ==.html gui gen jiu di
11666 归根结底 guī gēn jié dǐ 归结到根本上。同“归根结蒂”。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如今是人力世界,归根结底,还是靠做。” GGJ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归根结柢、归根结蒂、归根究柢 ./MzBuZQ==.html gui gen jie di
12388 归正返本 guī zhèng fǎn běn 归:回返。返归于根本之源 晋·常璩《华阳国志·李特雄寿势志》:“上书劝寿归正返本,释帝称王。” GZF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归正反本 ./N2JodQ==.html gui zheng fan ben
12389 归正反本 guī zhèng fǎn běn 归:回返;反:返回。返归于根本之源 晋·陈寿《三国志·马超传》:“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幕义。” GZF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归正返本 ./N2JpNA==.html gui zheng fan ben
12627 归正首丘 guī zhèng shǒu qiū 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礼,不忘其本。古之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GZSQ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归正邱首 ./NzFt.html gui zheng shou q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