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5079 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FJQ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引咎自责 兴师问罪 ./MTM2aw==.html fu jing qing zui
24980 引鬼上门 yǐn guǐ shàng mén 比喻招来坏人。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却叫得‘引鬼上门’,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罢了。 ... YGS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引狼入室 ./MnBnYw==.html yin gui shang men
25510 引狗入寨 yǐn gǒu rù zhai 犹言引狼入室。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抑且那家没胡姬妾,肯引狗入寨,都拒绝不留。” YGR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引狼入室 ./NXF4Ng==.html yin gou ru zhai
25519 引水入墙 yǐn shuǐ rù qiáng 比喻自招灾祸。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墙,开门揖盗么。” YSR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引狼入室 ./NXJkMA==.html yin shui ru qiang
25132 引虎自卫 yǐn hǔ zì wèi 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 ... YHZ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引狼自卫 ./MnJucw==.html yin hu zi wei
2524 抛砖引玉 pāo zhuān yǐn yù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PZ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引玉之砖、一得之见 ./MXd6Mg==.html pao zhuan yin yu
16437 千虑一得 qiān lǜ yī dé 虑:思考;得:收获。在千百次的考虑中;总会有正确的时候。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QLY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引玉之砖、抛砖引玉 千虑一失 ./MXVweQ==.html qian lu yi de
2478 旁征博引 páng zhēng bó yǐn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清 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 PZ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引经据典 理屈词穷 ./MXVtbQ==.html pang zheng bo yin
24889 引绳排根 yǐn shéng pái gēn 指勾结起来排斥异己。 东汉 班固《汉书 灌夫传》:“亦欲倚夫引绳排根生平慕之后弃者。” YSP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引绳批根 ./Mm9jbQ==.html yin sheng pai gen
24720 移船就岸 yí chuán jiù àn 就:凑近,靠近。改变原来主张,乘势凑上去办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来。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1回:“那薛蝌若有悔心,自然移船就岸,不愁不先到手。” YCJA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引船就岸 ./Mm1idQ==.html yi chuan jiu an
18678 洗颈就戮 xǐ jǐng jiù lù 把脖子洗净,伸到刀下受斩。比喻等待灭亡。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今且放汝回去,说与孙权:洗颈就戮!” XJJ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引颈就戮、坐以待毙、束手就擒 ./NWN5ZQ==.html xi jing jiu lu
23140 杀鸡取卵 shā jī qǔ luǎn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希腊《伊索语言 生金蛋的鸡》: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SJQ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引鸠止渴、因小失大 高瞻远瞩、一举两得 ./MjFvcw==.html sha ji qu luan
20372 张王赵李 zhāng wáng zhào lǐ 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梁书 儒林传 范缜》:“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ZW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张三李四 ./MnZmbQ==.html zhang wang zhao li
20626 张王李赵 zhāng wáng lǐ zhào ①四大姓氏。②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梁书·儒林传·范缜》:“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ZWL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张三李四 ./NXl3bw==.html zhang wang li zhao
21087 张甲李乙 zhāng jiǎ lǐ yǐ 犹言张三李四。 汉·张奂《诫兄弟书》:“不自克责,反云张甲谤我,李乙怨我,我无是过,尔亦已矣。”三国·魏·曹操《与王 ... ZJL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张三李四、张三吕四、阿猫阿狗 ./NXlxdQ==.html zhang jia li yi
6652 顿口无言 dùn kǒu wú yán 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3回:“骂得王庆顿口无言,插烛也似磕头求方便。” DKW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伶牙俐齿 ./eWpt.html dun kou wu yan
21099 张嘴挢舌 zhāng zuǐ jiǎo shé 犹张口结舌。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重庆道一见了他,也不暇多叙寒暄,便把领事的一番话述了出 ... ZZJ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张口结舌、张嘴结舌 ./NXl4cw==.html zhang zui jiao she
14942 急不择言 jí bù zé yán 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 鲁迅《华盖集 忽然想到》:“‘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 JB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张口结舌、急如星火、慌不择路 不慌不忙、谈笑自若 ./OHFn.html ji bu ze yan
10019 理屈词穷 lǐ qū cí qióng 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 ... LQC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义正言辞、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MWxnMg==.html li qu ci qiong
7435 杜口结舌 dù kǒu jié shé 犹言杜口吞声。 汉·焦赣《易林·比之咸》:“杜口结舌,心中拂郁,去灾患生,莫所告冤。” DKJ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张口结舌、杜口绝舌 ./M2hoaQ==.html du kou jie she
24570 哑口无言 yǎ kǒu wú yán 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YKW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张口结舌、默默无闻、理屈词穷 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口若悬河 ./MmhqbQ==.html ya kou wu yan
20443 张大其词 zhāng dà qí cí 张大:夸大。说话写文章将内容夸大。 唐·韩愈《送杨少尹序》:“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 ZDQ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张大其事、夸大其词 实事求是 ./MndndQ==.html zhang da qi ci
21083 张大其事 zhāng dà qí shì 张:夸张。把原来的事情夸大。形容言过其实。亦作“张皇其事”、“张大其辞(词)”、“张扬其事”。 唐·韩愈《送杨少尹序》:“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 ZDQ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张大其词 ./NXlwNg==.html zhang da qi shi
12232 挂灯结彩 guà dēng jié cǎi 悬挂红灯,系结彩绸。表示喜庆。 《荡寇志》第一一六回:“到了那日,鼓乐喧天,挂灯结彩,说不尽那绵绣荣华,一段富贵。” GDJ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张灯结彩 ./M3B2Ng==.html gua deng jie cai
13810 火树银花 huǒ shù yín huā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HSY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张灯结彩、灯火辉煌 漆黑一团、黑灯瞎火、昏天黑地 ./MWNmbQ==.html huo shu yin hua
27008 舞爪张牙 wǔ zhǎo zhāng yá 原形容猛兽的凶相,后常用来比喻猖狂凶恶的样子。 元·李文蔚《张子房祀桥进履》第一折:“那虎他舞爪张牙,将你来拦定。” WZ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张牙舞爪 ./NWNtZw==.html wu zhao zhang ya
15436 金刚怒目 jīn gāng nù mù 金刚: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称四大金刚。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刚努目”。 宋 庞元英《谈薮 薛道衡》:“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JGN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张牙舞爪、青面獠牙 温文尔雅、低眉俯首、眉清目秀 ./MWlnYQ==.html jin gang nu mu
24902 耀武扬威 耀 yào wǔ yáng wēi 耀:炫耀;夸耀;武:武力;扬威:显示威风。炫耀武力;显示威风;也作“扬威耀武”。 元 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俺这唐兵人强马壮,耀武扬威,真个是将勇兵骁也。” YWY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张牙舞爪、飞扬跋扈、作威作福 弃甲曳兵、丢盔弃甲、平易近人 ./Mm9odw==.html yao wu yang wei
20271 张三李四 zhāng sān lǐ sì 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百丈恒禅师法嗣》:“问:‘如何是佛?’师曰:‘张三李四。’” ZSL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张王赵李 ./MnR4Ng==.html zhang san li si
21670 瞠目结舌 chēng mù jié shé 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而一时无法对付的样子。也作“结 ...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CMJ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张目结舌、张口结舌 应对如流 ./M3d1.html cheng mu jie she
21091 张眉努眼 zhāng méi nǔ yǎn 扬起眉毛,瞪着眼睛。指善于作态。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四:“而今人所以知于人者,都是两边作得来,张眉努眼,大惊小怪。” ZMN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张眉努目 ./NXl1Ng==.html zhang mei nu yan
21090 张眉努目 zhāng méi nǔ mù 扬起眉毛,瞪着眼睛。喻粗犷浅露。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芙蓉道楷禅师》:“山僧今日向诸人面前,说家门已是不著便,岂可更去胞堂入室,拈槌 ... ZMN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张眉努眼 ./NXl0dw==.html zhang mei nu mu
3109 泼天大祸 pō tiān dà huò 泼天:形容极大。极大的祸害。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那些人见已经撞下了泼天大祸,口里叫了一声不好,就舍了袁伯珍,争门夺 ... PTDH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弥天大祸 ./MXlzbQ==.html po tian da huo
3604 灭顶之灾 miè dǐng zhī zāi 灭:淹灭;顶:头顶。像大水淹没了头顶一样的灾难。比喻致命的、毁灭性的灾难。 《周易 大过》:“过渉灭顶,凶,无咎。” MD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弥天大祸 洪福齐天 ./MXU5YQ==.html mie ding zhi zai
3649 迷天大罪 mí tiān dà zuì 形容极大的罪恶。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四折:“纵有那弥天罪,也难赎。” MTD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弥天大罪 盖世之功 ./NGU1Yw==.html mi tian da zui
7961 滔天之罪 tāo tiān zhī zuì 形容罪恶极大。 宋 苏轼《吕惠卿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稍正滔天之罪,永为垂世之规。” TT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弥天大罪 ./MnozdQ==.html tao tian zhi zui
9357 逆天大罪 nì tiān dà zuì 逆:违背。形容极大的罪恶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二则惟愿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众当竭力捐躯,尽忠报国,死而后已 ... NTD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弥天大罪 ./OGJmNg==.html ni tian da zui
3302 瞒天大谎 mán tiān dà huǎng 指天大的谎话。形容漫无边际的假话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把偏房说成正房,一味瞒天大谎,全无半点真实。” MTD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弥天大谎 肺腑之言 ./ZWFx.html man tian da huang
3334 迷天大谎 mí tiān dà huǎng 迷:通“弥”。极大的谎话 茅盾《子夜》:“她这临时诌起来的谎居然合式,她心里更加有把握了。她决定把这迷天大谎再推进一些。” MTD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弥天大谎 肺腑之言 ./ZW00.html mi tian da huang
3275 漫天大谎 màn tiān dà huǎng 弥天大谎,没有边际的假话 鲁迅《南腔北调集 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 ... MTD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弥天大谎、瞒天大谎 肺腑之言 ./ZTFh.html man tian da huang
4301 弥天亘地 mí tiān gèn dì 弥:满;亘:横贯。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数量很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允曰:‘董贼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 MTG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弥山亘野 ./ODFwcQ==.html mi tian gen di
4610 弥山亘野 mí shān gèn yě 满山遍野。 宋·洪迈《容斋随笔·王蕊杜鹃》:“二花在江东弥山亘野,殆与榛莽相似。” MSG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弥山遍野 ./NGU0OA==.html mi shan gen ye
24792 言外之意 yán wài zhī yì 言:语言;之:助词;相当于“的”。言语之外的意思。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也作“意在言外 ... 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下卷:“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YW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弦外之音、意在言外、音在言外 一针见血、一语道破、直截了当 ./Mm43OA==.html yan wai zhi yi
18309 弦外有音 xián wài yǒu yīn 弦乐器的弦上发出的声音以外还有声音。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南朝 宋 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耶!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不知所从而 ... XW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实话实说 ./NWUwNg==.html xian wai you yin
18310 弦外之意 xián wài zhī yì 弦:乐器上发音的丝线。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南史 范晔传》:“其中体趣,言之不可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XW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弦外有音、意在言外、弦外之音 ./NWUwZw==.html xian wai zhi yi
6277 大有文章 dà yǒu wén zhāng 指话语、文章、或已表露的现象之中;很有令人难以捉摸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艾虎听了,暗暗思忖道:‘这话语之中大有文章。’” DYW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弦外有音、话里有话 ./NWl3.html da you wen zhang
19241 弦歌之音 xián gē zhī yīn 弦歌:弦乐。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 XG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弦歌之声 ./N3lzcQ==.html xian ge zhi yin
19242 弦歌之声 xián gē zhī shēng 弦歌:弦乐。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XGZ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弦歌之音 ./N3l0MA==.html xian ge zhi sheng
4728 弭盗安民 mǐ dào ān mín 弭:平息;安:稳定。平息盗贼,稳定民生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像这盗贼横行,全不肯讲究一个弭盗安民的良法。” MDAM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弭盗安良 ./OGJyeQ==.html mi dao an min
16931 曲曲折折 qū qū zhé zhé 弯曲,形容事情遇到许多阻碍或受到挫折打击,不能顺利进行 曾朴《孽海花》第12回:“彩云不及细看,却被那妇人不由分说就扶上台阶,曲曲折折,走到一面大镜子面前, ... QQ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弯弯曲曲 一帆风顺 ./N2plMA==.html qu qu zhe z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