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8
|
并驾齐驱
|
并
|
bìng jià qí qū
|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指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形容齐步前进;不分先后;也可指力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指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形容齐步前进;不分先后;也可指力量、水平、才能、程度等不相上下。...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福。”
|
BJ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并肩前进、齐头并进
|
背道而驰、迥然不同
|
./a2hp.html
|
bing jia qi qu
|
|
1945
|
并肩作战
|
并
|
bìng jiān zuò zhàn
|
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
柯岗《逐鹿中原》第四章:“我们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要在中原地区并肩作战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
BJ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并肩战斗
|
单枪匹马
|
./N25rYQ==.html
|
bing jian zuo zhan
|
|
2094
|
比肩而立
|
比
|
bǐ jiān ér lì
|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
|
BJE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并肩而立
|
|
./ajlt.html
|
bi jian er li
|
|
5094
|
芙蓉并蒂
|
芙
|
fú róng bìng dì
|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唐·皇甫松《竹枝词》:“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隔子眼应穿。”
|
FR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并蒂芙蓉
|
|
./MTNpaQ==.html
|
fu rong bing di
|
|
2280
|
并存不悖
|
并
|
bìng cún bù bèi
|
指同时存在而不冲突。
|
巴金《家》九:“但是风雅的事又怎幺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并存不悖呢?”
|
BCB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并行不悖
|
势不两立
|
./MzR5NA==.html
|
bing cun bu bei
|
|
17107
|
齐镳并驱
|
齐
|
qí biāo bìng qū
|
同“并驾齐驱”。
|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刘将军》:“吾尝览《后魏书》,见杨大眼者,武伎绝伦,战功居最,其妻潘氏,颇善骑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刘将军》:“吾尝览《后魏书》,见杨大眼者,武伎绝伦,战功居最,其妻潘氏,颇善骑射,至于攻战游猎之际,潘于戎装,齐镳并驱。”...
|
QBB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并驾齐驱
|
|
./NGp3MA==.html
|
qi biao bing qu
|
|
1564
|
不相上下
|
不
|
bù xiāng shàng xià
|
上下:比喻高低、好坏等。分不出高低。形容程度相等。
|
唐 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
BX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并驾齐驱、不分伯仲
|
天差地远、迥然不同
|
./bXEy.html
|
bu xiang shang xia
|
|
17179
|
齐驱并驾
|
齐
|
qí qū bìng jià
|
同“并驾齐驱”。
|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下卷:“气象廓然,可与《两都》、《三京》齐驱并驾矣。”
|
QQ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并驾齐驱、并辔齐驱、方驾齐驱
|
|
./NGt0Yw==.html
|
qi qu bing jia
|
|
10608
|
乐祸幸灾
|
乐
|
lè huò xìng zāi
|
犹言幸灾乐祸。谓以别人的灾祸为乐。
|
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攸之传》:“而攸之始奉国讳,喜见于容,普天同哀,己以为庆。此其乐祸幸灾,大逆 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攸之传》:“而攸之始奉国讳,喜见于容,普天同哀,己以为庆。此其乐祸幸灾,大逆之罪一也。”...
|
LHX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幸灾乐祸
|
兔死狐悲、同病相怜
|
./NDgzaw==.html
|
le huo xing zai
|
|
16623
|
曲径通幽
|
曲
|
qū jìng tōng yōu
|
弯曲的小路通到隐蔽幽深的地方。形容园林曲折幽深。
|
唐 常建《破峙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QJT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幽静山谷
|
繁华闹市
|
./MXl1dQ==.html
|
qu jing tong you
|
|
7635
|
地广人众
|
地
|
dì guǎng rén zhòng
|
指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虽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一个地广人众、历史悠久而富于革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虽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一个地广人众、历史悠久而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遗产的国家。”...
|
DGR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广土众民、地广民众
|
|
./N215bQ==.html
|
di guang ren zhong
|
|
12379
|
广开贤路
|
广
|
guǎng kāi xián lù
|
贤:有才德的人。指从多方开辟招纳贤才的路径
|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圣天子思求良辅,下弓旌广开贤路。”
|
GKX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广开才路
|
|
./Nnkxbw==.html
|
guang kai xian lu
|
|
7
|
爱才如命
|
爱
|
ài cái rú mìng
|
爱惜人才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1回:“本帅爱才如命,何必过谦?”
|
ACR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广开才路、招贤纳士、爱才若渴
|
妒贤嫉能
|
./NTA=.html
|
ai cai ru ming
|
|
11736
|
广开才路
|
广
|
guǎng kāi cái lù
|
指让有才干的人广泛得到任用
|
|
GKC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广开贤路
|
妒贤嫉能
|
./M3FidQ==.html
|
guang kai cai lu
|
|
11644
|
广见洽闻
|
广
|
guǎng jiàn qià wén
|
洽:广博。看的广,听的多。形容见识广博。
|
唐·杨炯《百泉县令李楚才神道碑》:“雄才壮思,首九奏而和八音;广见洽闻,披五年车而诵三箧。”
|
GJQW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广闻博见
|
孤陋寡闻
|
./MThoZQ==.html
|
guang jian qia wen
|
|
13541
|
海阔天空
|
海
|
hǎi kuò tiān kōng
|
阔:辽阔。像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没有边际。指天地宽广无边。原比喻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现常用来形容 阔:辽阔。像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没有边际。指天地宽广无边。原比喻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现常用来形容漫无边际的议论或随意漫谈;没有中心。...
|
唐 刘氏瑶《暗别离》:“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空不知处。”
|
HKT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广阔天地、无边无际、东拉西扯
|
弹丸之地、一隅之地、丝丝入扣
|
./MTdyMA==.html
|
hai kuo tian kong
|
|
21402
|
庄生梦蝶
|
庄
|
zhuāng shēng mèng dié
|
庄生:战国人庄周。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胡蝶。比喻梦中乐趣或人生变化无常。亦作“庄周梦蝶”。
|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
ZSM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庄周梦蝶
|
|
./NjQzMg==.html
|
zhuang sheng meng die
|
|
4376
|
梦里蝴蝶
|
梦
|
mèng lǐ hú dié
|
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情
|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
MLH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庄生梦蝶
|
|
./OHJjcw==.html
|
meng li hu die
|
|
20601
|
庄周梦蝶
|
庄
|
zhuāng zhōu mèng dié
|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
典出《庄子 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典出《庄子 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
ZZM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庄生梦蝶
|
|
./MnpiMg==.html
|
zhuang zhou meng die
|
|
17796
|
庆吊不通
|
庆
|
qìng diào bù tōng
|
庆:贺喜;吊:吊唁。不予贺喜、吊唁。指不与人来往
|
章炳麟《平等论》:“是四类者,庆吊不通,婚媾不遂,载在册府,世世无有移易。”
|
QDB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庆吊不行
|
|
./N2pmZQ==.html
|
qing diao bu tong
|
|
22849
|
床上施床
|
床
|
chuáng shàng shī chuáng
|
比喻多余和重复。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晋魏已来所着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CSS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床上叠床、床下安床
|
|
./M2JvMg==.html
|
chuang shang shi chuang
|
|
7716
|
头上安头
|
头
|
tóu shàng ān tóu
|
比喻多余和重复。
|
宋 黄庭坚《拙轩颂》:“何况头上安头,屋下盖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
TSA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床上安床
|
|
./Mjg0Ng==.html
|
tou shang an tou
|
|
27265
|
屋下架屋
|
屋
|
wū xià jià wū
|
比喻机构或文章结构重叠。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
|
WXJW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床上安床
|
|
./MmZ6aQ==.html
|
wu xia jia wu
|
|
6891
|
叠床架屋
|
叠
|
dié chuáng jià wū
|
床上叠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斅,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DCJW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床上安床、屋上架屋
|
删繁就简、简明扼要
|
./NXFv.html
|
die chuang jia wu
|
|
3724
|
眉下添眉
|
眉
|
méi xià tiān méi
|
在眉毛下面再画一道眉。比喻多余重复
|
明·李贽《四书评·大学》:“则第一章释‘明明德’,第二章释‘新民’,是本来已释过了,何必又释‘本末’ 明·李贽《四书评·大学》:“则第一章释‘明明德’,第二章释‘新民’,是本来已释过了,何必又释‘本末’?无乃眉下添眉耶?”...
|
MXT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床上安床、屋下架屋
|
|
./OGMwYQ==.html
|
mei xia tian mei
|
|
22975
|
床上叠床
|
床
|
chuáng shàng dié chuáng
|
比喻多余和重复。同“床上施床”。
|
明 徐渭《序》:“而传注讲章,转相缠说,未免床上叠床。”
|
CSD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床上施床、床上安床
|
|
./NjhvYw==.html
|
chuang shang die chuang
|
|
22976
|
床下安床
|
床
|
chuáng xià ān chuáng
|
比喻无谓之重复。同“床上施床”。
|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九:“[邵雍]平生不为训解之学,尝曰:‘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九:“[邵雍]平生不为训解之学,尝曰:‘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下安床,滋惑矣。’”...
|
CXA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床上施床、床上安床
|
|
./NjhvbQ==.html
|
chuang xia an chuang
|
|
9917
|
庐山面目
|
庐
|
lú shān miàn mù
|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
清 段雪亭《聊斋志异>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
LS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庐山真面目
|
|
./Y3o4.html
|
lu shan mian mu
|
|
1335
|
本来面目
|
本
|
běn lái miàn mù
|
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
|
宋 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
|
BL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庐山真面目、真相大白
|
涂脂抹粉、乔装打扮
|
./ajc0.html
|
ben lai mian mu
|
|
9918
|
庐山真面
|
庐
|
lú shān zhēn miàn
|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
清 杨伦《序》:“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
|
LS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庐山面目
|
|
./Y3pp.html
|
lu shan zhen mian
|
|
25043
|
应付裕如
|
应
|
yìng fù yù rú
|
应付:对付,处置。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
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他跟随白大夫将近一年的时间,见习过上千次的大小手术,许多许多大手术他都应付裕 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他跟随白大夫将近一年的时间,见习过上千次的大小手术,许多许多大手术他都应付裕如,很有经验了。”...
|
YFYR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应付自如
|
自顾不暇
|
./MnE4ZQ==.html
|
ying fu yu ru
|
|
23256
|
胜任愉快
|
胜
|
shèng rèn yú kuài
|
指有能力担当某项任务或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炎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
|
SRY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
无能为力、一无所能
|
./MjRmbw==.html
|
sheng ren yu kuai
|
|
15530
|
决断如流
|
决
|
jué duàn rú liú
|
决策判断就像江河下泻。形容处理问题果断敏捷。
|
《周书 斐汉传》:“汉善尺牍,尤便簿领,理识明赡,决断如流。”
|
JDR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应付裕如
|
优柔寡断
|
./MWtydw==.html
|
jue duan ru liu
|
|
25530
|
应付自如
|
应
|
yìng fù zì rú
|
处理事情从容不迫;毫不费力。
|
邹韬奋《经历 英文的学习》:“你在上课前仅仅查了生字,读了一两遍是不够的,必须完全了解全课的情节,才 邹韬奋《经历 英文的学习》:“你在上课前仅仅查了生字,读了一两遍是不够的,必须完全了解全课的情节,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
|
YF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应付裕如、游刃有余
|
应接不暇
|
./NXJvNA==.html
|
ying fu zi ru
|
|
25230
|
应天顺人
|
应
|
yìng tiān shùn rén
|
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
|
《周易 革》:“汤武革命,顺乎在而应乎人。”
|
YTS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应天顺民
|
|
./MnR1eQ==.html
|
ying tian shun ren
|
|
3616
|
目不暇接
|
目
|
mù bù xiá jiē
|
暇:闲暇;接:接收。可看的东西太多;眼睛都忙得看不过来了。
|
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之二》:“见其扬翬振彩,倏来倏往,目不暇给。”
|
MB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应接不暇
|
目不忍睹
|
./MXZnYw==.html
|
mu bu xia jie
|
|
17887
|
席不暇暖
|
席
|
xí bù xiá nuǎn
|
暇:空闲。连坐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
XBX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应接不暇、日理万机
|
无所事事、闲得发愁
|
./MmU3dw==.html
|
xi bu xia nuan
|
|
25543
|
应运而生
|
应
|
yìng yùn ér shēng
|
原意是顺应天命而产生的人或事物;后多指顺应适当的时机或时代要求而出现的人或事物。
|
汉 荀悦《汉纪后序》:“实天生德,应运建立。”
|
YYE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应时而生
|
生不逢辰
|
./NXM2Zw==.html
|
ying yun er sheng
|
|
1283
|
包罗万象
|
包
|
bāo luó wàn xiàng
|
包罗:收集、容纳;大范围的包括;万象: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形容内容丰富庞杂 包罗:收集、容纳;大范围的包括;万象: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形容内容丰富庞杂;无所不包。...
|
《黄帝宅经》上卷:“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
|
BL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应有尽有、无所不包
|
一无所有、空空如也、挂一漏万
|
./aWRl.html
|
bao luo wan xiang
|
|
25932
|
应对如流
|
应
|
yìng duì rú liú
|
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
《晋书 张华传》:“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
|
YDR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应答如流
|
笨口拙舌
|
./MnB5NA==.html
|
ying dui ru liu
|
|
3708
|
庙堂伟器
|
庙
|
miào táng wěi qì
|
庙堂:朝廷;伟器:大器。比喻有治理国事才能的栋梁之材
|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真乃天下英雄,诚为庙堂伟器。”
|
MTW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庙堂之器
|
无能之辈、酒囊饭袋
|
./ODFvbQ==.html
|
miao tang wei qi
|
|
12733
|
庚癸频呼
|
庚
|
gēng guǐ pín hū
|
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
|
《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 《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
GGP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庚癸之呼
|
|
./MTZuaw==.html
|
geng gui pin hu
|
|
14890
|
呼庚呼癸
|
呼
|
hū gēng hū guǐ
|
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
|
《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 《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
HGH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庚癸之呼
|
|
./MTlibw==.html
|
hu geng hu gui
|
|
9246
|
泥足巨人
|
泥
|
ní zú jù rén
|
比喻实际非常虚弱的笨大东西。
|
郭沫若《忆秦娥·歌剧重上舞台》:“多威武,泥足巨人,过街老鼠。”
|
NZJ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庞然大物
|
|
./MXUzcQ==.html
|
ni zu ju ren
|
|
23585
|
硕大无朋
|
硕
|
shuò dà wú péng
|
硕:大;朋:比。原指相貌健美;为人公平不偏。后多用来形容非常大;无与伦比。
|
《诗经 唐风 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
SDW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庞然大物
|
小巧玲珑
|
./MmE2Yw==.html
|
shuo da wu peng
|
|
2693
|
庞眉鹤发
|
庞
|
páng méi hè fā
|
同“庞眉皓发”。
|
宋·陈合《宝鼎记·寿贾师宪》词:“尽庞眉鹤发,天上千秋难老。”
|
PMH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庞眉白发、庞眉黄发
|
|
./NGhwZQ==.html
|
pang mei he fa
|
|
2692
|
庞眉皓首
|
庞
|
páng méi hào shǒu
|
同“庞眉皓发”。庞,用同“厖”。
|
唐·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往著。”
|
PMH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庞眉皓发、庞眉白发
|
|
./NGhwNA==.html
|
pang mei hao shou
|
|
2880
|
庞眉白发
|
庞
|
páng méi bái fà
|
庞:通“尨”,杂色。眉毛头发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
汉 张衡《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李善注引《汉武故事》:“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 汉 张衡《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李善注引《汉武故事》:“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辇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
|
PMB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庞眉皓发、庞眉鹤发
|
|
./NmU3OA==.html
|
pang mei bai fa
|
|
3061
|
庞眉皓发
|
庞
|
páng méi hào fà
|
庞:杂色;皓:洁白。眉发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
唐 王维《贺乐器表》:“圣祀逾崇,遍礼群仙,思祐九服,故得庞眉皓发。”
|
PMH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庞眉皓首
|
|
./MXVoYw==.html
|
pang mei hao fa
|
|
2694
|
庞眉黄发
|
庞
|
páng méi huáng fā
|
眉斑白,头发黄。指老人。庞,用同“厖”。
|
《北史·隋纪下·炀帝》:“朕永言稽古,用求至理,是以庞眉黄发,更令收叙,务简秩优。”
|
PMH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庞眉鹤发
|
|
./NGhwbw==.html
|
pang mei huang f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