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15
|
高屋建瓴
|
高
|
gāo wū jiàn líng
|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
GWJ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居高临下
|
|
./MTRzMg==.html
|
gao wu jian ling
|
|
15122
|
据高临下
|
据
|
jù gāo lín xià
|
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指凭仗优势地位足以控制别人
|
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边防一》:“盖有土垒,则据高临下,敌必不克骤攻。”
|
JGL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居高临下
|
|
./YmQ2.html
|
ju gao lin xia
|
|
11393
|
高高在上
|
高
|
gāo gāo zài shàng
|
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
《诗经 周颂 敬之》:“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
GG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居高临下、不可一世
|
打成一片
|
./MTRmYQ==.html
|
gao gao zai shang
|
|
13223
|
苦打成招
|
苦
|
kǔ dǎ chéng zhāo
|
严刑拷打,迫使无罪的人冤枉招认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苦打成招,不得见其天日,是好苦也!”
|
KDC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屈打成招
|
|
./ODIzYw==.html
|
ku da cheng zhao
|
|
16949
|
屈指一算
|
屈
|
qū zhǐ yī suàn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匆匆过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场的末日。”
|
QZ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屈指一数、掐指一算
|
|
./ODBoMA==.html
|
qu zhi yi suan
|
|
9947
|
寥寥无几
|
寥
|
liáo liáo wú jǐ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明 胡应麟《诗薮 内篇》:“建安以后,五言日盛,晋宋齐间,七言歌行寥寥无几。”
|
LL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屈指可数、九牛一毛、凤毛麟角
|
数不胜数、无穷无尽、比比皆是
|
./ZGQ0.html
|
liao liao wu ji
|
|
10486
|
寥若晨星
|
寥
|
liáo ruò chén xīng
|
寥:稀少或疏少;若:像。稀疏得像早晨的星星一样。形容非常稀少或罕见。
|
唐 韩愈《华山女》诗:“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
|
LRC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屈指可数、凤毛麟角
|
数不胜数、无穷无尽、车载斗量
|
./MW84bQ==.html
|
liao ruo chen xing
|
|
10103
|
历历可数
|
历
|
lì lì kě shǔ
|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清清楚楚;可以数得出来。
|
《旧五代史 明宗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
|
LLK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屈指可数、历历在目、一清二楚
|
漆黑一团、昏天黑地
|
./MW5uOA==.html
|
li li ke shu
|
|
1501
|
不可多得
|
不
|
bù kě duō dé
|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
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
BK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
比比皆是、多如牛毛、车载斗量
|
./bHdt.html
|
bu ke duo de
|
|
26595
|
屋下盖屋
|
屋
|
wū xià gài wū
|
比喻重复他人所为而无创新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9卷:“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上安床,滋惑矣。”
|
WXG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屋下作屋、屋下架屋
|
|
./ODhucQ==.html
|
wu xia gai wu
|
|
26989
|
屋下作屋
|
屋
|
wū xià zuò wū
|
同“屋下架屋”。
|
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古人讥屋下作屋,信然!”
|
WXZW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屋下盖屋、屋下架屋
|
|
./NWNjNg==.html
|
wu xia zuo wu
|
|
23769
|
屎流屁滚
|
屎
|
shǐ liú pì gǔn
|
同“屎屁直流”。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三回:“又闻得禁烟要用强硬手段,更急得屎流屁滚。”
|
SLP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屎滚尿流
|
|
./NHk0cw==.html
|
shi liu pi gun
|
|
2568
|
屏声静气
|
屏
|
píng shēng jìng qì
|
见“屏声敛息”。
|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门外两个白长衫黑缎子坎肩的仆人,屏声静气的在伺候传递着汤水。”
|
PSJ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屏声敛息
|
|
./NGo1dw==.html
|
ping sheng jing qi
|
|
2814
|
屏声敛息
|
屏
|
píng shēng liǎn xī
|
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 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连连~,不敢作声。”...
|
《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 《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
PSL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屏声静气
|
|
./NGo2Ng==.html
|
ping sheng lian xi
|
|
1626
|
屏声息气
|
屏
|
bǐng shēng xī qì
|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只见两三个小丫头都在这里,屏声息气齐齐的伺候着。”
|
BSX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屏气慑息
|
|
./MXkzMg==.html
|
bing sheng xi qi
|
|
899
|
屙金溺银
|
屙
|
ē jīn niào yín
|
比喻生存有术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2回:“常言道:养儿不要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
|
EJN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屙金尿银
|
|
./NXdz.html
|
e jin niao yin
|
|
7871
|
屠龙之技
|
屠
|
tú lóng zhī jì
|
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
战国 郑 列御寇《庄子 列御寇》:“朱评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
TLZ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屠龙之伎
|
|
./MmJoaw==.html
|
tu long zhi ji
|
|
8452
|
屠龙之伎
|
屠
|
tú lóng zhī jì
|
比喻虽有很高造诣却不切实用的技能。
|
唐·刘禹锡《何十赋》:“屠龙之伎,非曰不伟。时无所用,莫若履豨。”
|
TL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屠龙之技
|
|
./NTZ3Mg==.html
|
tu long zhi ji
|
|
1814
|
百战百败
|
百
|
bǎi zhàn bǎi bài
|
指每战必败。
|
《汉书 萧何传》:“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
|
BZ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屡战屡败
|
百战百胜
|
./NjdkZQ==.html
|
bai zhan bai bai
|
|
10148
|
累教不改
|
累
|
lěi jiào bù gǎi
|
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
|
LJB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屡教不改
|
知错就改
|
./MW9kbQ==.html
|
lei jiao bu gai
|
|
15198
|
几次三番
|
几
|
jǐ cì sān fān
|
三:一方面表示“多”;另一方面又是最少的多数;还可以作“几”解;番:遍数。好几次;或一次又一次。
|
鲁迅《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 鲁迅《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
JC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屡次三番
|
|
./MWUwdQ==.html
|
ji ci san fan
|
|
20205
|
再三再四
|
再
|
zài sān zài sì
|
重复好几次。
|
元 范康《竹叶舟》第二折:“今日我这道友再三再四的度脱你出家,你则不省悟。”
|
ZS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屡次三番
|
|
./MnNiNA==.html
|
zai san zai si
|
|
23218
|
三番五次
|
三
|
sān fān wǔ cì
|
形容次数很多。番:次数;遍数。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三番五次,缠的老和尚急了,说道:‘你是何处光棍,敢来闹我们!’”
|
SF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屡次三番、再三再四
|
绝无仅有、百年不遇
|
./MjNuMg==.html
|
san fan wu ci
|
|
23872
|
数见不鲜
|
数
|
shuò jiàn bù xiān
|
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慁公为也。”
|
SJ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屡见不鲜
|
|
./NTF1eQ==.html
|
shuo jian bu xian
|
|
23594
|
司空见惯
|
司
|
sī kōng jiàn guàn
|
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
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
SK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屡见不鲜、习以为常
|
绝无仅有、盖世无双、少见多怪
|
./MmFuYQ==.html
|
si kong jian guan
|
|
10390
|
累见不鲜
|
累
|
lěi jiàn bù xiān
|
形容数量多,见怪不怪
|
|
LJ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屡见不鲜、司空见惯
|
千载难逢
|
./OHJvcQ==.html
|
lei jian bu xian
|
|
10576
|
屡试屡验
|
屡
|
lǚ shì lǚ yàn
|
验:有效果。多次试验,都很灵验。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我祖上传得个落花返枝的法术,屡试屡验。”
|
LSL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屡试不爽
|
|
./NDZ4Mg==.html
|
lu shi lu yan
|
|
10166
|
屡试不爽
|
屡
|
lǚ shì bù shuǎng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言未已,驴已蹶然伏迫上,屡试不爽。”
|
LS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屡试屡验
|
|
./MW9yOA==.html
|
lu shi bu shuang
|
|
10216
|
屡战屡败
|
屡
|
lǚ zhàn lǜ bài
|
屡: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败。
|
《晋书·桓温传》:“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
|
LZL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屡败屡战、屡战屡北
|
百战百胜
|
./MXE1OA==.html
|
lu zhan lu bai
|
|
3601
|
盲人瞎马
|
盲
|
máng rén xiā mǎ
|
失明的人骑着瞎了眼的马。比喻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况中。也比喻乱闯瞎撞;非常危险。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
MRX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履冰临渊、履薄临深
|
|
./MXUxcw==.html
|
mang ren xia ma
|
|
10308
|
履险若夷
|
履
|
lǚ xiǎn ruò yí
|
见“履险如夷”。
|
《晋书·姚苌载记》:“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
LX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履险如夷
|
|
./NGM4Ng==.html
|
lu xian ruo yi
|
|
10132
|
履险如夷
|
履
|
lǚ xiǎn rú yí
|
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
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狱囚》:“而从此周道坦坦,履险如夷矣。”
|
LX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履险若夷
|
|
./MW8wdQ==.html
|
lu xian ru yi
|
|
10960
|
履险蹈危
|
履
|
lǚ xiǎn dǎo wēi
|
谓经历危险。
|
《明史·外国传·日本》:“外夷修贡,履险蹈危,来远,所费实多。”
|
LXD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履险蹈难
|
|
./NGM3dw==.html
|
lu xian dao wei
|
|
10954
|
履霜知冰
|
履
|
lǚ shuāng zhī bīng
|
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
东汉·王充《论衡·谴告》:“履霜以知坚冰必至,天之道也。”
|
LSZ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履霜坚冰
|
|
./NGM0dQ==.html
|
lu shuang zhi bing
|
|
11267
|
履霜坚冰
|
履
|
lǚ shuāng jiān bīng
|
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
《周易 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像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
LSJ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履霜知冰
|
|
./MWwzYQ==.html
|
lu shuang jian bing
|
|
24412
|
山容海纳
|
山
|
shān róng hǎi nà
|
形容胸怀宽广,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样容物。
|
唐·欧阳詹《送张尚书书》:“以尚书山容海纳,则自断于胸襟矣,岂在攸攸八行尺牍进退于人乎?”
|
SRH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包海容
|
|
./NHVmcQ==.html
|
shan rong hai na
|
|
7964
|
天外有天
|
天
|
tiān wài yǒu tiān
|
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也表示 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阅历不尽。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
|
《敦煌曲 何满子四首》其四:“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
|
TWY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外有山、人上有人
|
|
./Mnpidw==.html
|
tian wai you tian
|
|
24391
|
山包海容
|
山
|
shān bāo hǎi róng
|
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
宋·释惠洪《韩廉使奉御赞》:“究其心胸,山包海容,表里不隔,八窗玲珑。”
|
SBH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容海纳
|
|
./NHU1Zw==.html
|
shan bao hai rong
|
|
7634
|
地裂山崩
|
地
|
dì liè shān bēng
|
崩:倒塌。山岳崩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19回:“只听半空中一声大震,好似地裂山崩,抬头一看,依旧红日青天。”
|
DLS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崩地裂
|
|
./N214cw==.html
|
di lie shan beng
|
|
24395
|
山崩地陷
|
山
|
shān bēng dì xiàn
|
亦作“山崩地塌”。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忽然一声响,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
|
SBD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崩地裂、山崩地坼
|
|
./NHU2aw==.html
|
shan beng di xian
|
|
24393
|
山崩地坼
|
山
|
shān bēng dì chè
|
山岳崩塌,大地裂开。亦用以形容响声强烈巨大。
|
《宋书 五行志》:“六月,寿春大雷震,山崩地坼,家人陷死,上庸郡亦如是。”
|
SBD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崩地裂、山崩地陷
|
|
./NHU2MA==.html
|
shan beng di che
|
|
24394
|
山崩地塌
|
山
|
shān bēng dì tā
|
见“山崩地陷”。
|
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革命时代总要有许多文艺家萎黄,有许多文艺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冲进 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革命时代总要有许多文艺家萎黄,有许多文艺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冲进去。”...
|
SBD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崩地陷
|
|
./NHU2YQ==.html
|
shan beng di ta
|
|
23129
|
山崩地裂
|
山
|
shān bēng dì liè
|
山崩塌;地开裂。多为地震所引起。原用来指灾难性的巨大事变。后比喻声势之大;变化剧然。
|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天惟降灾,震惊朕师。”
|
SB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崩地陷、山塌地崩
|
岿然不动
|
./MjEyYQ==.html
|
shan beng di lie
|
|
24396
|
山崩水竭
|
山
|
shān bēng shuǐ jié
|
见“山崩川竭”。
|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蜀郡本汉所兴,今所起之地山崩水竭,殆必亡矣。”
|
SB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崩川竭
|
|
./NHU3NA==.html
|
shan beng shui jie
|
|
24392
|
山崩川竭
|
山
|
shān bēng chuān jié
|
亦作“山崩水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
SBC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崩水竭
|
|
./NHU1cQ==.html
|
shan beng chuan jie
|
|
13562
|
海啸山崩
|
海
|
hǎi xiào shān bēng
|
大海汹涌呼啸,高山崩裂倒塌。形容来势凶猛急速。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楚兵人人耀武,个个扬威,分明似海啸山崩,天摧地塌。”
|
HX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崩海啸
|
|
./MThpaQ==.html
|
hai xiao shan beng
|
|
19029
|
秀水明山
|
秀
|
xiù shuǐ míng shān
|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
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XSM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明水秀
|
|
./NjZidw==.html
|
xiu shui ming shan
|
|
23548
|
水秀山明
|
水
|
shuǐ xiù shān míng
|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
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SX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明水秀
|
|
./Mjk2cw==.html
|
shui xiu shan ming
|
|
23146
|
山清水秀
|
山
|
shān qīng shuǐ xiù
|
清:纯净;秀: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
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SQ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明水秀、山青水秀
|
穷山恶水
|
./MjF4ZQ==.html
|
shan qing shui xiu
|
|
25408
|
旖旎风光
|
旖
|
yǐ nǐ fēng guāng
|
旖旎:柔和美丽。柔和而美丽的韵致风采或自然风景。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霎时局已到齐,真正是翠绕珠围,金迷纸醉,说不尽温柔景象,旖旎风光。”
|
YNF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明水秀、锦绣河山、湖山如画
|
草木凋零、残山剩水、满目疮痍
|
./NW50cw==.html
|
yi ni feng gu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