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80
|
天下承平
|
天
|
tiān xià chéng píng
|
国家持久太平
|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七回:“内无吴蜀东西之忧,外无南北边防之患,天下承平,甲兵不用。”
|
TXC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太平盛世、四海承平
|
天下大乱、天下鼎沸
|
./NzF6Mg==.html
|
tian xia cheng ping
|
|
13555
|
海晏河清
|
海
|
hǎi yàn hé qīng
|
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比喻太平盛世。河:黄河;晏:平静。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潭州水西南台道遵和尚》:“一言启口,振动乾坤,山河大地,海宴河清。”
|
HYH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太平盛世、国泰民安、海宴河澄
|
海水群飞、兵荒马乱、鸡犬不宁
|
./MTg5dw==.html
|
hai yan he qing
|
|
9115
|
泰阿倒持
|
泰
|
tài ē dào chí
|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复可取。”
|
TED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太阿倒持
|
|
./OGlmeQ==.html
|
tai e dao chi
|
|
5611
|
夫倡妇随
|
夫
|
fū chàng fù suí
|
见“夫唱妇随”。
|
语出《关尹子·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唱,一本作“倡”。
|
FCF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夫唱妇随
|
|
./M2x4OA==.html
|
fu chang fu sui
|
|
9164
|
男唱女随
|
男
|
nán chàng nǚ suí
|
指女方必须附和男方。形容夫妻和睦
|
《孔丛子 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
NCN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夫唱妇随
|
|
./ZjAw.html
|
nan chang nu sui
|
|
18969
|
雄唱雌和
|
雄
|
xióng chàng cí hé
|
比喻相互附和。
|
清·戴名世《已卯科乡试墨卷》序:“而雷同剿袭,大抵老生腐儒之唾余,雄唱雌和,自相夸耀。”
|
XCC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夫唱妇随、一唱一和
|
|
./NWhidw==.html
|
xiong chang ci he
|
|
22038
|
此唱彼和
|
此
|
cǐ chàng bǐ hè
|
这里唱,那里随声附和。比喻互相呼应。
|
清 陈田《序》:“与前七子隔绝数十年,而此唱彼和,声应气求,若出一轨。”
|
CCB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夫唱妇随、前呼后应
|
前后矛盾、自相矛盾
|
./c2Nr.html
|
ci chang bi he
|
|
5051
|
夫妻反目
|
夫
|
fū qī fǎn mù
|
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指夫妻不和、吵架。
|
《周易·小畜》:“舆说辐,夫妻反目。”
|
FQF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夫妇反目
|
夫唱妇随、相敬如宾
|
./MTJzeQ==.html
|
fu qi fan mu
|
|
5208
|
夫妇反目
|
夫
|
fū fù fǎn mù
|
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指夫妻吵架不和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2回:“自此谭、巫夫妇反目难以重好。”
|
FFF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夫妻反目
|
恩恩爱爱
|
./NzRmbw==.html
|
fu fu fan mu
|
|
5632
|
夫贵妻荣
|
夫
|
fū guì qī róng
|
见“夫荣妻贵”。
|
唐·唐正辞《太子宾客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鱼轩象服,夫贵妻荣。”
|
FGQ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夫荣妻贵、夫荣妻显
|
|
./M202eQ==.html
|
fu gui qi rong
|
|
5052
|
夫荣妻贵
|
夫
|
fū róng qī guì
|
荣:本指草木茂盛;比喻兴盛显达。丈夫荣耀显达;妻子也跟着尊贵起来。
|
《仪礼 丧服》:“夫尊于朝,妻贵于室矣。”
|
FRQ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夫贵妻荣
|
|
./MTJ0OA==.html
|
fu rong qi gui
|
|
5661
|
夫荣妻显
|
夫
|
fū róng qī xiǎn
|
丈夫有了荣耀的地位,妻子也会随之显赫起来。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恨当初鸾只凤单,喜今日夫荣妻显。”
|
FRQ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夫贵妻荣、夫荣妻贵
|
|
./M21pbQ==.html
|
fu rong qi xian
|
|
23113
|
塞翁失马
|
塞
|
sài wēng shī mǎ
|
边塞一老人丢失一匹马;后此马归来;并带回一匹骏马。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但从长远看;也许会得到好处。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
SW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失之东隅、因祸得福
|
因福得祸
|
./MXlubQ==.html
|
sai weng shi ma
|
|
6720
|
当面错过
|
当
|
dāng miàn cuò guò
|
面对面地失去了机会。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道:‘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当面错过!’”明 洪应明《菜根谭 闲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道:‘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当面错过!’”明 洪应明《菜根谭 闲适》:“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当面错过。”...
|
DMC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失之交臂
|
|
./NjkwYQ==.html
|
dang mian cuo guo
|
|
17865
|
穷池之鱼
|
穷
|
qióng chí zhī yú
|
穷池:无水的池子。干涸池中的鱼。比喻处境艰难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何乃进不偶用,退不获安,呼吸若穷池之鱼,行止比失林之鸟,忧伤之心,不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何乃进不偶用,退不获安,呼吸若穷池之鱼,行止比失林之鸟,忧伤之心,不能亡已!”...
|
QC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失林之鸟
|
|
./N3MwYQ==.html
|
qiong chi zhi yu
|
|
20403
|
珠还合浦
|
珠
|
zhū huán hé pǔ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一》:“殊不知珠还合浦,乃后汉孟尝,不可以孟尝君迁就也。”
|
ZHH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失而复得
|
|
./MnZ2cQ==.html
|
zhu huan he pu
|
|
22772
|
楚弓复得
|
楚
|
chǔ gōng fù dé
|
喻失物复得。
|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此图久已失去,乱后,里人于灰烬中得之,复归其家……楚弓复得,颇非偶然。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此图久已失去,乱后,里人于灰烬中得之,复归其家……楚弓复得,颇非偶然。”...
|
CGF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失而复得
|
|
./M2FyMA==.html
|
chu gong fu de
|
|
4282
|
没魂少智
|
没
|
méi hún shǎo zhì
|
智:智慧。形容失魂落魄的样子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四回:“晃大舍因一连做了两个梦,又兼病了两场,也就没魂少智的。”
|
MHS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失魂落魄
|
|
./N3Q1ZQ==.html
|
mei hun shao zhi
|
|
13593
|
魂不守舍
|
魂
|
hún bù shǒu shè
|
舍:住宅;指人的躯体。灵魂离开了躯体。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
HB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失魂落魄
|
聚精会神
|
./MTkwYQ==.html
|
hun bu shou she
|
|
17931
|
销魂夺魄
|
销
|
xiāo hún duó pò
|
神魂颠倒,失去常态。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
|
XHD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失魂落魄、销魂荡魄
|
|
./MmZ1OA==.html
|
xiao hun duo po
|
|
9042
|
头上著头
|
头
|
tóu shàng zhuó tóu
|
犹言头上安头。比喻多余和重复。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云门山文偃禅师》:“诸和尚子,饶你道有什么事,犹是头上著头。”
|
TSZT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头上安头
|
|
./NmliMA==.html
|
tou shang zhuo tou
|
|
8969
|
头会箕赋
|
头
|
tóu huì jī fù
|
见“头会箕敛”。
|
《淮南子·氾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高诱注:“头会,随民口数,人责其税;箕赋,似箕然敛民财, 《淮南子·氾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高诱注:“头会,随民口数,人责其税;箕赋,似箕然敛民财,多取意也。”...
|
THJF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头会箕敛
|
|
./NTZnaQ==.html
|
tou hui ji fu
|
|
8813
|
头会箕敛
|
头
|
tóu kuàn jī liǎn
|
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苛刻。
|
《淮南子·氾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
|
TKJL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头会箕赋
|
|
./MmNvdw==.html
|
tou kuan ji lian
|
|
8998
|
途途是道
|
途
|
tú tú shì dào
|
指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
聂绀弩《题记一》:“女人的幸福是看他的丈夫怎样,应该先努力安排一个家等等,这样或者那样,说得途途是道 聂绀弩《题记一》:“女人的幸福是看他的丈夫怎样,应该先努力安排一个家等等,这样或者那样,说得途途是道。”...
|
TTS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头是道
|
|
./NTZ6ZQ==.html
|
tu tu shi dao
|
|
25203
|
有条有理
|
有
|
yǒu tiáo yǒu lǐ
|
有条理;有次序;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
《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
YT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头是道
|
乱七八糟、杂乱无章
|
./MnN4Yw==.html
|
you tiao you li
|
|
8428
|
头昏目晕
|
头
|
tóu hūn mù yūn
|
犹言头昏眼花。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3回:“贾政看了,气的头昏目晕。”
|
THM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昏目眩、头昏眼花
|
|
./NTZoMg==.html
|
tou hun mu yun
|
|
8970
|
头昏眼暗
|
头
|
tóu hūn yǎn àn
|
犹言头昏眼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3卷:“只见一伙人团团围住一个老者,你拉我扯,你问我问,缠得一个头昏眼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3卷:“只见一伙人团团围住一个老者,你拉我扯,你问我问,缠得一个头昏眼暗。”...
|
THYA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昏眼晕、头昏眼花
|
|
./NTZpNg==.html
|
tou hun yan an
|
|
8431
|
头昏眼晕
|
头
|
tóu hūn yǎn yūn
|
头脑晕乱,眼睛昏花。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5回:“李太师被张保背着飞跑,颠得头昏眼晕。”
|
TH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昏眼暗、头昏眼花
|
|
./NTZpcQ==.html
|
tou hun yan yun
|
|
7729
|
头晕目眩
|
头
|
tóu yūn mù xuàn
|
头发昏,眼发花。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
|
TYM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昏眼花
|
|
./MjhqNg==.html
|
tou yun mu xuan
|
|
8427
|
头昏目眩
|
头
|
tóu hūn mù xuàn
|
见“头昏目晕”。
|
乌兰巴干《草原上的驯马姑娘》:“我仿佛置身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有点头昏目眩。”
|
THM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昏眼花、头昏目晕
|
|
./NTZncw==.html
|
tou hun mu xuan
|
|
8018
|
头昏脑胀
|
头
|
tóu hūn nǎo zhàng
|
头脑发昏。形容人的繁忙或事物毫无头绪;使人厌烦。
|
叶圣陶《友谊》:“'她又不是发烧发得头昏脑胀的'。一个说,'只是那条腿不能走 叶圣陶《友谊》:“'她又不是发烧发得头昏脑胀的'。一个说,'只是那条腿不能走'。”...
|
THN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昏眼花、头昏脑眩
|
心明眼亮
|
./NTZodw==.html
|
tou hun nao zhang
|
|
8593
|
头眩眼花
|
头
|
tóu xuàn yǎn huā
|
头脑眩昏,眼睛昏花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卷:“半晌方上床,头眩眼花,倒在床上,四肢倦怠,百骨酸疼。”
|
TX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昏眼花、头晕眼花、头晕眼昏
|
|
./NzhsZQ==.html
|
tou xuan yan hua
|
|
8543
|
头晕眼花
|
头
|
tóu yūn yǎn huā
|
头发昏,眼发花。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八十七回:“方才外边的人,也都有些头晕眼花,闻了这香气,就清爽了许多。”
|
TY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昏眼花、头眩眼花、头眩目昏
|
|
./NmlidQ==.html
|
tou yun yan hua
|
|
8430
|
头昏脑眩
|
头
|
tóu hūn nǎo xuàn
|
见“头昏脑胀”。
|
鲁迅《呐喊·社戏》:“其中有一篇,大意仿佛说,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 鲁迅《呐喊·社戏》:“其中有一篇,大意仿佛说,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
|
THN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昏脑胀
|
|
./NTZobQ==.html
|
tou hun nao xuan
|
|
779
|
耳鸣目眩
|
耳
|
ěr míng mù xuàn
|
眩:眩晕。两耳作响,两眼眩晕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8回:“忽觉耳鸣目眩,支持不住。”
|
EMM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晕目眩
|
|
./NnB6eQ==.html
|
er ming mu xuan
|
|
8429
|
头昏脑闷
|
头
|
tóu hūn nǎo mèn
|
犹言头昏脑胀。
|
元·赵明道《斗鹌鹑·题情》套曲:“困腾腾头昏脑闷。”
|
THN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晕目眩
|
|
./NTZoYw==.html
|
tou hun nao men
|
|
8985
|
头眩目昏
|
头
|
tóu xuàn mù hūn
|
同“头昏眼花”。
|
明·袁宏道《锦帆集·尺牍》:“连日头眩目昏,呕血数斗,恐逐不能起,未免以墓文累大笔也。”
|
TXM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晕眼花、头晕眼昏
|
|
./NTZxaQ==.html
|
tou xuan mu hun
|
|
9058
|
头晕眼昏
|
头
|
tóu yūn yǎn hūn
|
头脑眩昏,眼睛昏花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回:“在水面上团团转转,自然头晕眼昏,故此问而不答。”
|
TYY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晕眼花、头眩眼花、头眩目昏
|
|
./NzhsNA==.html
|
tou yun yan hun
|
|
8978
|
头稍自领
|
头
|
tóu shāo zì lǐng
|
见“头梢自领”。
|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老姑娘手把着头稍自领,索什么嘱咐叮咛。”
|
TSZL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头梢自领
|
|
./NTZtdw==.html
|
tou shao zi ling
|
|
8022
|
头痛脑热
|
头
|
tóu tòng nǎo rè
|
见“头疼脑热”。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若果有此事,前日大棍打时,也该有些头痛脑热。”
|
TTN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疼脑热、头痛额热
|
|
./NTZwbw==.html
|
tou tong nao re
|
|
7870
|
头痒搔跟
|
头
|
tóu yǎng sāo gēn
|
头痒搔脚。比喻花了气力而于事无补。
|
汉 焦赣《易林》:“头痒搔跟,无益于疾。”
|
TY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痛医脚
|
|
./MmJnNg==.html
|
tou yang sao gen
|
|
8097
|
头痛治头
|
头
|
tóu tòng zhì tóu
|
指针对疼痛部位医治,不追究病因。比喻做事缺乏通盘计划,被动应付,不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
|
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语曰:‘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今虏祸方中于辽,辽以一镇当全虏 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语曰:‘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今虏祸方中于辽,辽以一镇当全虏之势,病在足之时矣。”...
|
TTZ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
|
./Nzhsbw==.html
|
tou tong zhi tou
|
|
7858
|
头疼脑热
|
头
|
tóu téng nǎo rè
|
泛指一般的小病。
|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一百日以里,但有头疼脑热,都是你。”
|
TTN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痛脑热
|
|
./MmI4eQ==.html
|
tou teng nao re
|
|
8441
|
头痛额热
|
头
|
tóu tòng é rè
|
见“头疼脑热”。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俺两口儿有些头痛额热,思想你时,见这半个衫儿,便是见您两口儿一般。”
|
TTE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痛脑热、头疼脑热
|
|
./NTZwZQ==.html
|
tou tong e re
|
|
8796
|
头童齿豁
|
头
|
tóu tóng chǐ huò
|
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豁:缺口。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
|
唐 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
TTC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白齿豁
|
|
./MmJyMA==.html
|
tou tong chi huo
|
|
8019
|
头昏眼花
|
头
|
tóu hūn yǎn huā
|
头脑昏晕,眼睛发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一气气得头昏眼花,饮食多绝了。”
|
THY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头眩眼花、头昏眼暗、头昏眼晕
|
|
./NTZpZw==.html
|
tou hun yan hua
|
|
15313
|
焦头烂额
|
焦
|
jiāo tóu làn é
|
头部和额部被烧焦、灼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狈窘迫。
|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令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
JTL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破血流、内外交困、狼狈不堪
|
万事亨通、称心如意
|
./MWczMA==.html
|
jiao tou lan e
|
|
8436
|
头破血淋
|
头
|
tóu pò xuè lín
|
见“头破血流”。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常常打得皮开肉绽,头破血淋,也再无一点退悔之念,一名怨恨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常常打得皮开肉绽,头破血淋,也再无一点退悔之念,一名怨恨之言。”...
|
TPX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破血流、头破血出、头破流血
|
|
./NTZsaQ==.html
|
tou po xue lin
|
|
8594
|
头破流血
|
头
|
tóu pò liú xuè
|
打破了头,血流满面。形容遭受惨败或严重的打击的样子
|
宋·刘彦明《敦煌实录》:“贼欲破棺,撰叩头、数请,头破流血,贼义而释之,由是显名。”
|
TPL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头破血流、头破血淋、头破血出
|
|
./NzhseQ==.html
|
tou po liu xue
|
|
8435
|
头破血出
|
头
|
tóu pò xuè chū
|
同“头破血流”。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44回:“一日,走到城隍庙门首,只见两个人打得头破血出,手扯手要上庙中赌咒。”
|
TPX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破血淋、头破血流、头破流血
|
|
./NTZsOA==.html
|
tou po xue 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