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45
|
大处着眼
|
大
|
dà chù zhuó yǎn
|
着眼:观察。指从整体;长远或大的方面观察;考虑。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儿子,延了安家的宗祀,大处着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儿子,延了安家的宗祀,大处着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
DC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处落墨
|
小处着手、斤斤计较
|
./dGZn.html
|
da chu zhuo yan
|
|
6897
|
大处着墨
|
大
|
dà chù zhuó mò
|
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0回:“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真正阔手笔!看你不出,倒是个大处落墨的!”
|
DCZ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处落墨
|
舍本逐末
|
./dGY2.html
|
da chu zhuo mo
|
|
6898
|
大大落落
|
大
|
dà dà luò luò
|
形容态度大方。亦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
李准《两代人》:“不能大大落落的,一定得认真负责,多向支部汇报,争取帮助。”
|
DDL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大咧咧
|
一丝不苟
|
./dGhl.html
|
da da luo luo
|
|
6401
|
大失所望
|
大
|
dà shī suǒ wàng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
DSS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大失人望
|
大喜过望、喜出望外、如愿以偿
|
./dHpx.html
|
da shi suo wang
|
|
23402
|
事与愿违
|
事
|
shì yú yuàn wéi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三国 魏 稽康《幽愤》诗:“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
SYY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大失所望、适得其反
|
得心应手、万事亨通、如愿以偿
|
./MjZnZw==.html
|
shi yu yuan wei
|
|
6770
|
大奸极恶
|
大
|
dà jiān jí è
|
指极为奸诈且作恶多端的坏人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9回:“而大奸极恶之人行事背理,亦不消说得。”
|
DJJE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大奸大恶
|
|
./NnluYw==.html
|
da jian ji e
|
|
7579
|
大慝巨奸
|
大
|
dà tè jù jiān
|
慝:邪恶。指邪恶奸险的人
|
明·文秉《先拨志始》下卷:“大慝巨奸,或燕处于园亭,或潜藏于京邸,奥援有灵,朝廷无法。”
|
DTJ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大奸极恶
|
|
./NnllZw==.html
|
da te ju jian
|
|
6774
|
大好山河
|
大
|
dà hǎo shān hé
|
山河:指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国土
|
曹靖华《安得一饮贡河水,九泉长眠愿亦足!》:“云山万里,遥望祖国的大好山河,被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黑天 曹靖华《安得一饮贡河水,九泉长眠愿亦足!》:“云山万里,遥望祖国的大好山河,被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黑天幕遮得连一丝微光也不透。”...
|
DH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好河山
|
残山剩水
|
./NnlwMA==.html
|
da hao shan he
|
|
15046
|
锦绣河山
|
锦
|
jǐn xiù hé shān
|
像锦绣一样美丽无比的祖国河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
唐 杜甫《清明二首》:“秦城数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
JX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好河山、锦绣乾坤
|
残山剩水、穷山恶水
|
./OXo2.html
|
jin xiu he shan
|
|
24590
|
一官半职
|
一
|
yī guān bàn zhí
|
一定的官衔职位。多指比较低微的头衔职称。
|
元 王实甫《西厢记》:“都则为一官半职,阻隔得千山万水。”
|
YG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官小吏、有职有权
|
黎民百姓、父老兄弟
|
./Mmpncw==.html
|
yi guan ban zhi
|
|
12630
|
闺英闱秀
|
闺
|
guī yīng wéi xiù
|
大户人家的才貌娇好的女子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
|
GYW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家闺秀
|
|
./NzJn.html
|
gui ying wei xiu
|
|
6271
|
大红大紫
|
大
|
dà hóng dà zǐ
|
形容显赫、得意
|
老舍《四世同堂》:“我看出来,现在干什么也不能大红大紫,除了作官和唱戏!”
|
DH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富大贵
|
默默无闻
|
./NWd5.html
|
da hong da zi
|
|
6372
|
大家风范
|
大
|
dà jiā fēng fàn
|
大家:旧指有声望地位的高门贵族。风范:风度、气派。出自高贵人家特有的气派。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8回:“叙起话来,问答如流,气度从容,真是大家风范。”
|
DJF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将风度
|
小家子气
|
./dHBn.html
|
da jia feng fan
|
|
6216
|
大展宏图
|
大
|
dà zhǎn hóng tú
|
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展:把卷着的画轴舒张开来;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或计划 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展:把卷着的画轴舒张开来;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或计划)。...
|
唐 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
|
DZHT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大展经纶、大有作为
|
无所作为、碌碌无为、庸庸碌碌
|
./NHZ1.html
|
da zhan hong tu
|
|
6431
|
大智若愚
|
大
|
dà zhì ruò yú
|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
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DZ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巧若拙、虚怀若谷、不露锋芒、深藏若谷
|
锋芒毕露、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
./dWJv.html
|
da zhi ruo yu
|
|
7595
|
大度汪洋
|
大
|
dà dù wāng yáng
|
大度:气量大;汪洋:深广。形容人有度量,能容人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3回:“妹子细观姐姐举止,直是大度汪洋,器宇不凡,将来必有非常奇遇。”
|
DDWY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大度豁达、大度包容、宽宏大量
|
小肚鸡肠、斤斤计较
|
./Nnlycw==.html
|
da du wang yang
|
|
7071
|
大廷广众
|
大
|
dà tíng guǎng zhòng
|
见“大庭广众”。
|
清·龚自珍《上大学士书》:“大廷广众,苟且安之,梦觉独居,胸弗谓是。”
|
DTG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庭广众
|
|
./M2RiOA==.html
|
da ting guang zhong
|
|
11571
|
广庭大众
|
广
|
guǎng tíng dà zhòng
|
广庭:宽大的场所。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
秦·孔鲋《孔丛子·公孙龙》:“尹文曰:‘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忠乎?’
|
GT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庭广众
|
|
./MTcyYQ==.html
|
guang ting da zhong
|
|
21000
|
众人广坐
|
众
|
zhòng rén guǎng zuò
|
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
《史记 魏公子列传》:“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
ZRG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庭广众
|
|
./MnptcQ==.html
|
zhong ren guang zuo
|
|
21950
|
稠人广众
|
稠
|
chóu rén guǎng zhòng
|
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场合。
|
东汉 班固《汉书 灌夫传》:“稠人广众,荐宠下辈。”
|
CRG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庭广众
|
荒无人烟、人烟稀少
|
./cXdj.html
|
chou ren guang zhong
|
|
11625
|
光天化日
|
光
|
guāng tiān huà rì
|
充满阳光的天空;化生万物的太阳。旧时比喻太平盛世;现在形容是非、好坏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场合。
|
《尚书 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
GTH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庭广众、众目昭彰、众目睽睽
|
暗无天日
|
./MTgwZw==.html
|
guang tian hua ri
|
|
12958
|
口诛笔伐
|
口
|
kǒu zhū bǐ fá
|
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伐:征讨。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
明 汪廷讷《三祝记 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
KZ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张挞伐
|
|
./MW4yNA==.html
|
kou zhu bi fa
|
|
17971
|
兴师问罪
|
兴
|
xīng shī wèn zuì
|
宣布对方罪状;发兵讨伐。形容群起而严厉斥责对方的过失。兴、动:发动;师:军队;众:大队人马。
|
宋 沈括《梦溪笔谈》:“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
XS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张挞伐
|
负荆请罪
|
./MmdtMA==.html
|
xing shi wen zui
|
|
6765
|
大锣大鼓
|
大
|
dà luó dà gǔ
|
形容大肆宣扬
|
邹韬奋《萍踪忆语》:“我们一方面看着有些人替罗斯福‘复兴计划’大锣大鼓地吹着,一方面再看看所谓‘御用 邹韬奋《萍踪忆语》:“我们一方面看着有些人替罗斯福‘复兴计划’大锣大鼓地吹着,一方面再看看所谓‘御用工会’的潜势力。”...
|
DLD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张旗鼓
|
悄无声息
|
./NnlrYQ==.html
|
da luo da gu
|
|
21652
|
扯旗放炮
|
扯
|
chě qí fàng pào
|
比喻公开张扬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她扯旗放炮来考工厂,考不上怎样回下堡村蛤蟆滩呢?”
|
CQF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张旗鼓
|
|
./M2Nr.html
|
che qi fang pao
|
|
24652
|
扬铃打鼓
|
扬
|
yáng líng dǎ gǔ
|
比喻大声张扬。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要是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乱折腾起来,不成道理。”
|
YLD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大张旗鼓
|
|
./Mmw1Mg==.html
|
yang ling da gu
|
|
23171
|
声势浩大
|
声
|
shēng shì hào dà
|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
SSH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张旗鼓、气壮山河
|
无声无息、偃旗息鼓
|
./MjJrZw==.html
|
sheng shi hao da
|
|
9989
|
雷厉风行
|
雷
|
léi lì fēng xíng
|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
|
宋 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戒,则雷厉风行。”
|
LLF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大张旗鼓、闻风而动
|
积重难返、拖泥带水、和风细雨
|
./MWtlaw==.html
|
lei li feng xing
|
|
10190
|
令行禁止
|
令
|
lìng xíng jìn zhǐ
|
令:命令。行:执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有令必行;命令发布就马上行动;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 令:命令。行:执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有令必行;命令发布就马上行动;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形容法令通畅而严明。...
|
《逸周书 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
|
LXJ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张旗鼓、雷厉风行
|
温文尔雅、和风细雨
|
./MXBicw==.html
|
ling xing jin zhi
|
|
8009
|
痛快淋漓
|
痛
|
tòng kuài lín lí
|
形容尽情尽意;非常畅快。淋漓:心情舒畅。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3回:“买了一票砖,害得人家一个痛快淋漓。”
|
TK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快人心
|
灰心丧气
|
./NTVvZw==.html
|
tong kuai lin li
|
|
19558
|
人心大快
|
人
|
rén xīn dà kuài
|
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立枷》:“东山受恩反噬,其罪盖浮于诸龙光。当时人心大快,佐以此得缙绅闻声,然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立枷》:“东山受恩反噬,其罪盖浮于诸龙光。当时人心大快,佐以此得缙绅闻声,然亦不云立枷。”...
|
RXD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快人心
|
|
./NHIyYw==.html
|
ren xin da kuai
|
|
20684
|
知遇之恩
|
知
|
zhī yù zhī ēn
|
给予赏识或重用的恩情。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
ZYZ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恩大德、雨露之恩、知遇之感
|
切骨之恨、血海深仇
|
./NjF1aQ==.html
|
zhi yu zhi en
|
|
23700
|
神经过敏
|
神
|
shén jīng guò mǐn
|
①症状名。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异常锐敏,神经衰弱患者大都有这种症状。②泛指多疑,好大惊小怪。
|
鲁迅《集外集·关于》:“倘仅有彼此神似之处,我以为那是因为同一厚书的译本,并不足异的,正不必如此神经 鲁迅《集外集·关于》:“倘仅有彼此神似之处,我以为那是因为同一厚书的译本,并不足异的,正不必如此神经过敏,只因‘疑心’而竟想入非非。”...
|
SJG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惊小怪、疑神疑鬼
|
|
./NHZ2ZQ==.html
|
shen jing guo min
|
|
6354
|
大动干戈
|
大
|
dà dòng gān gē
|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
DD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打出手、兴师动众、大张旗鼓
|
鸣金收兵、偃旗息鼓
|
./dGlz.html
|
da dong gan ge
|
|
6673
|
大放厥辞
|
大
|
dà fàng jué cí
|
亦作“大放厥词”。①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②大发议论(今多含贬义)。
|
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辞。”
|
DFJ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大放厥词
|
默默无言
|
./M2QweQ==.html
|
da fang jue ci
|
|
6366
|
大旱云霓
|
大
|
dà hàn yún ní
|
云霓:下雨的征兆。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
《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
DHY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旱望云霓
|
|
./dG5z.html
|
da han yun ni
|
|
23393
|
是非曲直
|
是
|
shì fēi qū zhí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汉 王充《论衡 说日篇》:“二论各有所见,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
SFQ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是大非、青红皂白
|
混淆是非、混为一谈
|
./MjZiNg==.html
|
shi fei qu zhi
|
|
6414
|
大显身手
|
大
|
dà xiǎn shēn shǒu
|
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
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
DX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显神通、大展经纶、大展宏图、大有作为
|
无能为力、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
./dTVh.html
|
da xian shen shou
|
|
6766
|
大露头角
|
大
|
dà lù tóu jiǎo
|
头角:指人的气概与才华;露头角:比喻人显露才能。比喻人很好地显露了一回才能
|
|
DLT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显身手
|
|
./Nnlraw==.html
|
da lu tou jiao
|
|
6415
|
大显神通
|
大
|
dà xiǎn shén tōng
|
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
DXST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
无能为力、一筹莫展
|
./dTVr.html
|
da xian shen tong
|
|
20186
|
智勇双全
|
智
|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
智:智谋。智谋和勇敢两方面都齐备。指既有智慧;又很勇敢。
|
元 关汉卿《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
|
ZYS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大智大勇
|
有勇无谋
|
./MnIyeQ==.html
|
zhi yong shuang quan
|
|
6444
|
单刀赴会
|
单
|
dān dāo fù huì
|
原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参加有危险的约会。含 原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参加有危险的约会。含有赞颂赴会者富有胆略的意思。...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吾来日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
DDF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智大勇、孤军深入
|
群策群力
|
./dWxv.html
|
dan dao fu hui
|
|
6394
|
大巧若拙
|
大
|
dà qiǎo ruò zhuō
|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
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
DQR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智若愚
|
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
./dHg4.html
|
da qiao ruo zhuo
|
|
7078
|
大勇若怯
|
大
|
dà yǒng ruò qiè
|
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
DYR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智若愚
|
|
./M2RkZw==.html
|
da yong ruo qie
|
|
7080
|
大智如愚
|
大
|
dà zhì rú yú
|
谓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DZR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智若愚
|
|
./M2RmNA==.html
|
da zhi ru yu
|
|
15820
|
假痴不癫
|
假
|
jiǎ chī bù diān
|
痴:傻,呆。癲:疯癫,癫狂。假装呆傻,实际并不疯癫。形容外表看似愚钝,而心里却十分清醒。
|
《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癲,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癲 《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癲,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癲者败。”...
|
JCB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智若愚
|
|
./MWY3bQ==.html
|
jia chi bu dian
|
|
22323
|
藏巧于拙
|
藏
|
cáng qiǎo yú zhuō
|
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
明·洪应明《菜根谭》:“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
CQ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智若愚
|
锋芒毕露
|
./bzJ5.html
|
cang qiao yu zhuo
|
|
26560
|
外愚内智
|
外
|
wài yú nèi zhì
|
智:聪慧。外形笨拙憨厚,内心机智聪明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攸传》:“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
|
WYN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智若愚
|
|
./Nzhpdw==.html
|
wai yu nei zhi
|
|
6424
|
大有可为
|
大
|
dà yǒu kě wéi
|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
DYK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有作为、前程似锦
|
无所作为、不堪造就
|
./dTh3.html
|
da you ke wei
|
|
25597
|
有所作为
|
有
|
yǒu suǒ zuò wéi
|
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
YSZ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有作为、大有可为
|
无所作为、碌碌无为
|
./NXRiMA==.html
|
you suo zuo w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