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219 百川归海 bǎi chuān guī hǎi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BCG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势所趋、众望所盼 四分五裂、众叛亲离 ./aGxt.html bai chuan gui hai
7069 大厦将颠 dà shà jiāng diān 喻情势危急,频临崩溃。 隋·王通《中说·事君》:“[文中子]退而谓董常曰:‘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DSJD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大厦将倾 ./M2Q5dQ==.html da sha jiang dian
6413 大厦将倾 dà shà jiāng qīng 高大的房屋即将倒塌。比喻即将崩溃的形势。 明 梁辰鱼《浣纱记 论侠》:“我一身去国常回顾,若使齐事了便归乡土,只怕有大厦将倾,一木怎扶!” DSJ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厦将颠、危在旦夕 国运昌盛、稳如泰山、坚不可摧 ./dTRx.html da sha jiang qing
19568 日进斗金 rì jìn dǒu jīn 一天能收进一斗黄金。形容发大财。 《胡雪岩》:“这个职位,一望而知是日进斗金的好差使。” RJD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发其财、腰缠万贯 软囊羞涩、入不敷出 ./NHJldQ==.html ri jin dou jin
6347 大慈大悲 dà cí dà bēi 慈:仁爱;悲:怜悯。佛家用语。爱一切众生的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指爱人而与众生同乐;怜悯 ... 《法华经 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DCD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发慈悲、悲天悯人、与人为善、宽大为怀 惨无人道、铁石心肠、灭绝人性 ./dGdr.html da ci da bei
6359 大放厥词 dà fàng jué cí 厥:其;他的。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含贬义;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而且言不中肯。有时也指胡说八道。 清 赵翼《殴北诗话 苏东坡诗》:“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DFJ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发议论、说长道短 缄口结舌、默默无言 ./dGxh.html da fang jue ci
3746 满腔怒火 mǎn qiāng nù huǒ 满腔:充满心中;怒火:形容极大的愤怒。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 《我们的战友邱少云》:“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 MQN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发雷霆 喜笑颜开 ./OTE2NA==.html man qiang nu huo
6672 大动肝火 dà dòng gān huǒ 大怒。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一回:“毛虎听了,不觉大动肝火。” DDG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发雷霆 和风细雨、和蔼可亲 ./M2QwNA==.html da dong gan huo
10280 雷霆之怒 léi tíng zhī lù 雷霆:霹雳。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LT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发雷霆 ./NDhkaw==.html lei ting zhi lu
9241 怒发冲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冠:帽子。愤怒得头发竖起;顶着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NFC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发雷霆、怒形于色、怒火中烧 喜不自胜、欣喜若狂、喜形于色 ./MXR3OA==.html nu fa chong guan
4978 忿然作色 忿 fèn rán zuò sè 因忿怒而变了脸色。 孙膑《孙膑兵法 威王问》:“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日其急则也。” FRZ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大发雷霆、横眉立目、怒气冲天 心平气和、平心静气、和颜悦色 ./MTF1OA==.html fen ran zuo se
1309 暴跳如雷 bào tiào rú léi 暴:急躁;发怒。蹦跳发怒;好像打雷一样猛烈。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 BTR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发雷霆、火冒三丈、气急败坏 心平气和、奴不变容、和颜悦色 ./aXFx.html bao tiao ru lei
15679 叫叫嚷嚷 jiào jiào rǎng rǎng 大叫大嚷,吵吵闹闹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 ... JJR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叫大嚷、吵吵闹闹 ./N2I5cw==.html jiao jiao rang rang
2023 暴饮暴食 bào yǐn bào shí 又猛又急地大量吃喝,使身体失调 王朔《我是你爸爸》:“长得单薄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即使从现在起就牛肉牛奶地暴饮暴食,换出一身牛 ... BY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吃大喝 ./OTZhYQ==.html bao yin bao shi
6736 大酒大肉 dà jiǔ dà ròu 指菜肴丰盛,大吃大喝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一有钱钞在手,三兄四弟,终日大酒大肉同吃。” DJD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吃大喝 粗茶淡饭 ./NnA1NA==.html da jiu da rou
13014 狂饮暴食 kuáng yǐn bào shí 狂:纵情任性。大吃大喝 KY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吃大喝 ./N3RuZw==.html kuang yin bao shi
22207 吃吃喝喝 chī chī hē hē 指有目的的相互请吃饭,请喝酒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年纪一大把,乐得看开些,吃吃喝喝,四处八方去逛逛,让我也开开眼界 ... CCH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吃大喝 ./N25maw==.html chi chi he he
14091 湖吃海喝 hú chī hǎi hē 放肆地大吃大喝 HCH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大吃大喝、山吃海喝 忍饥挨饿 ./OHhuZw==.html hu chi hai he
15833 酒足饭饱 jiǔ zú fàn bǎo 酒喝个足;饭吃个饱。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JZF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大吃大喝、花天酒地、酒酣耳热 ./MWdoNg==.html jiu zu fan bao
10007 狼吞虎咽 láng tūn hǔ yàn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有一寸见方大小,和在饭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 LTH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吃大喝、饥不择食、食不甘味 细嚼慢咽 ./MWt4Zw==.html lang tun hu yan
15178 吉星高照 jí xīng gāo zhào 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古人以为吉祥之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借指能带来吉祥的人或事物。 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JXG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吉大利、吉祥如意、洪福齐天 天灾人祸、祸不单行 ./MWRldw==.html ji xing gao zhao
15170 吉人天相 jí rén tiān xiàng 吉人:有福气的善人;相:保佑;帮助。好人能得到天的保佑。这是一种宿命论者的观点。 元 无名氏《桃花女》:“你只管依着他去做,吉人天相,到后日我同女孩儿去贺你也。” JRT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吉大利、官运亨通 多灾多难、祸不单行、恶有恶报 ./MWQ0Mg==.html ji ren tian xiang
1337 本同末异 běn tóng mò yì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晋 卢湛《赠刘琨书》:“盖本同末异,杨朱兴哀。” BTM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同小异 天壤之别 ./ajdv.html ben tong mo yi
16532 求同存异 qiú tóng cún yì 寻求彼此的共同处;保留彼此的分歧处。 《人民日报》1965.3.23:“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QTC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同小异 求全责备 ./MXg2YQ==.html qiu tong cun yi
18817 小异大同 xiǎo yì dà tóng 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 南朝·宋·刘义庆《文心雕龙·檄移》:“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 XYD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大同小异 ./NWY2bw==.html xiao yi da tong
18317 相差无几 xiāng chà wú jǐ 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先秦 李耳《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XCW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同小异、不相上下 截然不同、天差地别 ./NWViaw==.html xiang cha wu ji
4513 名声籍甚 míng shēng jí shèn 比喻名声极大。 《史记·陆贾列传》:“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 MSJ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大名鼎鼎 默默无闻 ./MXJ2Ng==.html ming sheng ji shen
12510 鬼吵鬼闹 guǐ chǎo guǐ nào 乱吵乱闹 GCG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大吵大闹 安安静静 ./OGVhOA==.html gui chao gui nao
18149 轩然大波 xuān rán dà bō 高高涌起的巨大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轩然:高高的样子。 唐 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XRDB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大吵大闹 小事一桩 ./Mmptdw==.html xuan ran da bo
6419 大言不惭 dà yán bù cán 满口自吹自夸的话;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 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 ... DYB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大吹大擂、自卖自夸、出言不逊 不露锋芒、自惭形秽、妄自菲薄 ./dTZv.html da yan bu can
14700 吼三喝四 hǒu sān hè sì 大声吆喝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四回:“维持会这些人,每天就在一块肥吃大喝,纸烟不离嘴,见人开口就是‘妈的屄’, ... HSH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大吼大叫 ./N3VleQ==.html hou san he si
7055 大呼小喝 dà hū xiǎo hē 同“大呼小叫”。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答应道:‘老爷在这里,又不走了,大呼小喝做甚么?’” DHX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大呼小叫 轻言细语 ./M2QzcQ==.html da hu xiao he
6718 大喊大叫 dà hǎn dà jiào 大声叫嚷,形容大肆宣传,大造舆论。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59章:“吴毓鳞首先大喊大叫,‘内阁不能统一,我们不如及早下台。’” DHD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呼小叫、大喊大吼 无声无息 ./Njh3bw==.html da han da jiao
6772 大吼大叫 dà hǒu dà jiào 大声喊叫 梁实秋《懒》:“任谁看完报纸之后,必须折好叠好放还原处,否则他就大吼大叫。” DHD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喊大叫 轻言细语 ./NnlvNg==.html da hou da jiao
6775 大喊大吼 dà hǎn dà hǒu 大声叫嚷,形容大肆宣传,大造舆论 邓小平《重要的是做好经常工作》:“不是巩固这几年大喊大吼的东西,而是巩固原来长期积累下来的好经验、好 ... DHD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喊大叫 ./NnlwYQ==.html da han da hou
24501 神哗鬼叫 shén huá guǐ jiào 形容大喊大叫。 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四三个牢头忙上前来捉时,早被他一顿抽拔拳,都打得死去活转来,便就神哗鬼叫 ... SHG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大喊大叫 ./NHZxeQ==.html shen hua gui jiao
6272 大呼小叫 dà hū xiǎo jiào 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喊乱叫。形容呼喊吵嚷。 元 无名氏《谢金吾》:“是什么人在门口大呼小叫,我去看咱。” DHX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喊大叫、大吵大闹 无声无息、消声匿迹 ./NWg4.html da hu xiao jiao
23730 声嘶力竭 shēng sī lì jié 嘶:哑;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晚清文学钞 轰天雷》:“北山大哭,哭得声哑力竭,倒是嫂嫂劝住了。” SSL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喊大叫、大声疾呼 默默无言、心平气和 ./NHd5dQ==.html sheng si li jie
6400 大声疾呼 dà shēng jí hū 疾:急。急切地大声呼喊;以引起注意或警觉。现多指就某一问题向社会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唐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DSJ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喊大叫、摇唇鼓舌 默不做声 ./dHo2.html da sheng ji hu
23555 受宠若惊 shòu chǒng ruò jīng 宠:赏识。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宋 欧阳修《辞特转吏部侍郎表》:“受宠若惊,况被非常之命,事君无隐,敢倾至恳之诚。” SCR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喜过望 麻木不仁 ./Mjllaw==.html shou chong ruo jing
17959 喜出望外 xǐ chū wàng wài 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宋 苏轼《与李之仪》:“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XCWW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大喜过望、喜从天降 祸不单行 ./MmdkZQ==.html xi chu wang wai
19529 如获至宝 rú huò zhì bǎo 最珍贵的东西。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宋 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RHZ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喜过望、喜出望外 如丧考妣 ./MjR0dQ==.html ru huo zhi bao
6342 大材小用 dà cái xiǎo yòng 大器物派小用场;表示使用不当。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智。亦指人事安排不恰当而 ... 宋 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DCX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器小用、明珠弹雀、牛鼎烹鸡 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知人善用 ./dGUy.html da cai xiao yong
7047 大地春回 dà dì chūn huí 见“大地回春”。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六章:“楼三室的对联,引用了古人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头。 ... DDC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大地回春 ./M2N6dQ==.html da di chun hui
14163 回黄转绿 huí huáng zhuǎn lǜ 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世事的反复。 晋 无名氏《休洗红》诗:“回黄转绿无定期,世事返复君所知。” HHZ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大地回春 ./MWQybw==.html hui huang zhuan lu
21745 春满人间 chūn mǎn rén jiān 指生机勃勃的春意充满人间 宋 曾巩《班春亭》诗:“山亭尝自绝浮埃,山路辉光五马来。春满人间不知主,谁言炉冶此中开?” CMR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地回春 暮气沉沉 ./NHBn.html chun man ren jian
22408 春回大地 chūn huí dà dì 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CHD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大地回春 ./cnl5.html chun hui da di
22018 春暖花开 chūn nuǎn huā kāi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美丽的景色。比喻事物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机遇。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CNH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地回春、百花齐放 天寒地冻、冰天雪地 ./czAy.html chun nuan hua kai
6353 大地回春 dà dì huí chūn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2回:“阴历初三立春,当时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 DDH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地春回 ./dGlp.html da di hui chun
6344 大处落墨 dà chù luò mò 画画或写文章在重要部分多花笔墨;着意下功夫。也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抓住关键。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真正阔的笔!看你不出,倒是个大处落墨的!” DCL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处着眼、大处落笔 轻重倒置、小题大作、舍本逐末 ./dGV3.html da chu luo 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