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1882 陈陈相因 chén chén xiāng yīn 陈:旧;因:沿袭。原指皇家粮仓里;陈粮再加上陈粮;年年堆积。后用以比喻沿袭旧的一套;没有改进和创新。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CCX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萧规曹随 除旧布新、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cG1z.html chen chen xiang yin
11590 固步自封 gù bù zì fēng 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只是陈陈相因,固步自封,丝毫没有改革求进步的意思。” GBZ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墨守成规、抱残守缺 勇往直前、一往无前 ./MTdhMg==.html gu bu zi feng
11314 故步自封 gù bù zì fēng 故:过时的;旧:故步。原来的步伐;老步子;封:限制;自封: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指自己停滞在老 ... 清 梁启超《爱国论》:“妇人缠足十载,解其缚而犹不能行,故步自封,少见多怪。” GBZ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因循守旧 勇往直前、一往无前 ./Nnhn.html gu bu zi feng
26379 顽固不化 wán gù bù huà 化:改变。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固不化。” WGB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墨守陈规 迷途知返 ./NTd2Mg==.html wan gu bu hua
3609 墨迹未干 mò jì wèi gān 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说犹未了,思温抬头一看,壁上留题墨迹未干。” MJW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墨汁未干、口血未干 ./MXVyMg==.html mo ji wei gan
13104 孔席不暖 kǒng xí bù nuǎn 亦作“孔席不㈣”。谓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处奔走,每至一处,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 东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KXB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墨突不黔 ./NDN1cw==.html kong xi bu nuan
3496 墨汁未干 mò zhī wèi gān 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可是墨汁未干,将军们即奉命作成消灭边区的军事计划 ... MZW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墨迹未干 ./MXI4bw==.html mo zhi wei gan
23301 士饱马腾 shì bǎo mǎ téng 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唐 韩愈《平淮西碑》:“士饱而歌,马腾于槽。” SBM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士气高昂 人困马乏 ./MjU2bQ==.html shi bao ma teng
21403 壮士断腕 zhuàng shì duàn wàn 见“壮士解腕”。 唐·窦皐《述书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 ZSD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壮士解腕 ./NjQzYw==.html zhuang shi duan wan
980 抱负不凡 bào fù bù fán 抱负:远大的志向。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宋 楼钥《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于用。” BFBF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壮志凌云 鼠目寸光 ./enU=.html bao fu bu fan
10186 凌云之志 líng yún zhī zhì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汉书·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凌)云之志。” LYZZ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壮志凌云、凌霄之志 ./MXA3bQ==.html ling yun zhi zhi
12629 龟冷搘床 guī lěng zhī chuáng 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 ... GLZC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壮志未酬 ./NzI2.html gui leng zhi chuang
26410 未竟之志 wèi jìng zhī zhì 没有完成的志向。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今日之下,退守山林,却深望这个儿子,完我未竟之志。” WJZ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壮志未酬 ./NTkwNg==.html wei jing zhi zhi
7387 东声西击 dōng shēng xī jī 犹言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 明·李东阳《喻战送李永敷南归》:“子知战乎……神出鬼没,东声西击,变化而无常者,用也。” DSX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声东击西 ./M2d2aw==.html dong sheng xi ji
26153 围魏救赵 wéi wèi jiù zhào 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魏、赵:战国时的国名。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0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心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 ... WWJ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东击西 围城打援 ./MmRubQ==.html wei wei jiu zhao
6567 调虎离山 diào hǔ lí shān 设计让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3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 DHL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d3Ft.html diao hu li shan
24083 声誉十倍 shēng yù shí bèi 比喻声望名誉地位大大提高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 SYS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价十倍 名誉扫地 ./N3F6Yw==.html sheng yu shi bei
24087 声价倍增 shēng jià bèi zēng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指声誉和社会地位成倍增加,迅速提高 宋·洪咨夔《诸庄提举启》:“品题一出,声价倍增,四学士之名等华岳而俱重,六君子之选与日星而并垂。” SJB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价十倍 ./N3I0bQ==.html sheng jia bei zeng
24088 声价百倍 shēng jià bǎi bèi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提高 清·姜绍书《无声诗史·董其昌》:“碑碣铭志之石,非公笔不重,断楮残煤,声价百倍。” SJB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价十倍 名誉扫地 ./N3I0dw==.html sheng jia bai bei
6428 大张旗鼓 dà zhāng qí gǔ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 ... 清 张春帆《宦海》:“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DZQ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势浩大、大张声势、浩浩荡荡、轰轰烈烈 秘而不宣、不露声色 ./dWFh.html da zhang qi gu
26123 汪洋大海 wāng yáng dà hǎi 广阔无边;水波连天的大海。比喻事物的范围广阔;声势浩大。汪洋:水势深而广阔。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轰天炮响,汪洋大海起春雷;振地锣鸣,两仞山前丢霹雳。” WYD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势浩大、波澜壮阔 ./MmQ1aw==.html wang yang da hai
6391 大气磅礴 dà qì páng bó 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 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DQPB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气吞山河、气贯长虹 势单力薄、气息奄奄 ./dHdl.html da qi pang bo
3688 名誉扫地 míng yù sǎo dì 指彻底失去声誉 王朔《过把瘾就死》:“我也在一边坐下,喘出一口气,感到名誉扫地,威信扫地。” MYS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声名狼籍 名扬天下 ./N2p1bw==.html ming yu sao di
25201 遗臭万年 yí chòu wàn nián 臭:比喻恶名声;万年:指时间很长久。人死了;可是臭名却永远流传下去;遭人唾骂。 《宋史 林勋等传赞》:“若乃程珌之窃取富贵,梁本大李知孝甘为史欧远鹰犬,遗臭万年者也。” YCWN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声名狼藉、人所不齿、臭名昭著 万古流芳、永垂不朽、名垂青史 ./MnN3cw==.html yi chou wan nian
21954 臭名昭著 chòu míng zhāo zhù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CMZ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声名狼藉、臭名远扬 大名鼎鼎、赫赫有名 ./cXkw.html chou ming zhao zhu
23441 身败名裂 shēn bài míng liè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3回:“看来许多举人、进士做了官,往往因为几十两银子的贿弄,身败名裂。” SBM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声名狼藉、臭名远扬 名满天下、流芳百世 ./MjcwZw==.html shen bai ming lie
23737 声誉鹊起 shēng yù què qǐ 比喻声名迅速增高。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至洪班则声名鹊起。” SYQ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名鹊起、声誉大振 声誉扫地 ./NHgwcw==.html sheng yu que qi
10141 力竭声嘶 lì jié shēng sī 嗓子喊哑了,力气用尽了。形容拼命地叫喊。 清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 结论》:“度未有不索然气沮,力竭声嘶,一蹶再蹶,而吾丧我者。” LJ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嘶力竭 ./MW9hMA==.html li jie sheng si
15340 竭尽全力 jié jìn quán lì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JJQ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嘶力竭、尽心竭力 养精蓄锐 ./MWdpYQ==.html jie jin quan li
24084 声誉大振 shēng yù dà zhèn 声望、名誉大大提高 SYD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威大振、声誉鹊起 声誉扫地 ./N3F6bQ==.html sheng yu da zhen
23726 声气相投 shēng qì xiāng tóu 指朋友间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自然是声气相投,定行见用于世,各着功名,可胜欣赏。” SQX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气相通 ./NHd3Mg==.html sheng qi xiang tou
7891 痛哭流涕 tòng kū liú tì 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痛哭:尽情大哭;涕:眼泪。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TKL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泪俱下、痛不欲生 喜笑颜开、喜出望外 ./MmJ3dQ==.html tong ku liu ti
10173 泪如泉涌 lèi rú quán yǒng 涌:水从地下向上冒出。眼泪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形容十分悲伤的样子。 唐 刘损《愤惋诗》:“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LRQ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泪俱下、老泪纵横 捧腹大笑、纵声大笑 ./MW94bQ==.html lei ru quan yong
15182 疾言厉色 jí yán lì sè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 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JYL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声色俱厉 巧言令色、和颜悦色 ./MWRsMA==.html ji yan li se
12180 狗马声色 gǒu mǎ shēng sè 良犬、骏马、音乐、女色。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宋·张孝祥《宣州新建御书阁记》:“谓虽极天下之贵,而退朝燕息,从容娱乐者,独在于是,狗马声色技巧之奉 ... GMS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声色狗马 ./M3A0OA==.html gou ma sheng se
23364 声色犬马 shēng sè quǎn mǎ 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宋 苏辙《龙川别志》上卷:“不然,血气方刚,若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SSQ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色狗马、身败名裂 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MjV4aw==.html sheng se quan ma
24091 身价倍增 shēn jià bèi zēng 建立或增进个人的权威、影响或声望 SJB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誉大振 名声扫地 ./N3I4OA==.html shen jia bei zeng
23204 身价百倍 shēn jià bǎi bèi 身价: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指名誉地位一下子大大提高。 明 娄绍书《无声诗史》:“碑碣铭志之石,非公笔不重;断楮残煤,声价百倍。” SJB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誉鹤起、高人一筹 名声扫地、身败名裂 ./MjNmYQ==.html shen jia bai bei
18810 消声灭迹 xiāo shēng miè jì 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XSM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声销迹灭、消声匿迹、消声匿影 ./NWYwaw==.html xiao sheng mie ji
23409 声威大震 shēng wēi dà zhèn 声势威望急速增长;使人非常震动。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 SWD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震天下、名闻遐迩 默默无闻 ./MjZrMg==.html sheng wei da zhen
19320 笑貌声音 xiào mào shēng yīn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女辗转床席,绝而复苏者数次,迨至转危为安,笑貌声音,不殊常度,而言动举 ... XMS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声音笑貌 ./OGhsbw==.html xiao mao sheng yin
14927 壶中日月 hú zhōng rì yuè 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唐 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HZR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壶天日月 ./MWE4Ng==.html hu zhong ri yue
14580 壶里乾坤 hú lǐ qián kūn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明 朱有燉《神仙会》第一折:“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诸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 HLQK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壶天日月、壶中日月、壶中天地 ./NmJkYQ==.html hu li qian kun
14926 壶浆塞道 hú jiāng sāi dào 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HJSD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壶浆箪食 ./MWE3dw==.html hu jiang sai dao
14581 壶天日月 hú tiān rì yuè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金 长筌子《西江月》词:“返照壶天日月,休言尘世风波。” HTR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壶里乾坤、壶中日月、壶中天地 ./NmJkaw==.html hu tian ri yue
23034 处之晏然 chǔ zhī yàn rán 晏然:平静的样子。指遇到困难或紧急情况沉着镇定的样子 宋·秦观《圆通禅师行状》:“事虽交至错出,处之晏然。” CZY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处之泰然 ./N2N0Mg==.html chu zhi yan ran
23035 处之绰然 chǔ zhī chuò rán 处:对待;绰然:宽裕舒缓的样子。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能显得从容坦然 宋·程颐《明道先生行状》:“人皆病于拘碍,而先生处之绰然。” CZCR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处之泰然 ./N2N0Yw==.html chu zhi chuo ran
23033 处之怡然 chǔ zhī yí rán 处:处理;之:代词;怡然:安适愉快。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很安适愉快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至日,乃往荆州门下书佐家,处之怡然。” CZY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处之泰然、处之夷然 ./N2NzaQ==.html chu zhi yi ran
22044 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CRBP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处之泰然、视若等闲 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c2c2.html cong rong bu po
22936 措心积虑 cuò xīn jī lǜ 犹言处心积虑。谓长久考虑在心。 宋·何坦《西畴常言》:“逮迹其自为,则因循惰弛,罕克自强,措心积虑,甘心为小人,而不以为病。” CXJ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处心积虑 ./M2N4Mg==.html cuo xin ji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