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89
|
坐失良机
|
坐
|
zuò shī liáng jī
|
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
清 昭槤《啸亭杂录 木果木之败》:“若不审敌势,坐失良机,使兵心至于溃败。”
|
ZSL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坐失机宜
|
不失时机
|
./MnluNg==.html
|
zuo shi liang ji
|
|
11892
|
赶不上趟
|
赶
|
gǎn bù shàng tàng
|
落在后面或错过时机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6章:“中国的这类政策常常说变就变,往往一夜之间赶不上趟,就把人的命运改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6章:“中国的这类政策常常说变就变,往往一夜之间赶不上趟,就把人的命运改变了。”...
|
GB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失良机
|
|
./OG1oOA==.html
|
gan bu shang tang
|
|
23543
|
失之交臂
|
失
|
shī zhī jiāo bì
|
交臂:胳膊碰胳膊。指双方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
|
SZJ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失良机
|
机不可失
|
./Mjk1NA==.html
|
shi zhi jiao bi
|
|
21504
|
坐失事机
|
坐
|
zuò shī shì jī
|
同“坐失机宜”。
|
王闿运《丁锐义传》:“坐失事机,谁执其咎。”
|
ZS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失良机、坐失时机
|
|
./NjYzdQ==.html
|
zuo shi shi ji
|
|
21502
|
坐失机宜
|
坐
|
zuò shī jī yí
|
白白地失掉机会。
|
清·昭梿《嘨亭杂录·木果木之败》:“兵家之事,宜于乘锐直进。若不审敌势,坐失机宜,使兵心至于溃败。虽 清·昭梿《嘨亭杂录·木果木之败》:“兵家之事,宜于乘锐直进。若不审敌势,坐失机宜,使兵心至于溃败。虽欲振起,不易得也。”...
|
ZSJ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失良机、坐失时机、坐失事机
|
|
./NjYzYQ==.html
|
zuo shi ji yi
|
|
11620
|
观望不前
|
观
|
guān wàng bù qián
|
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
《史记·信陵君列传》:“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
GW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山观虎斗、徘徊不前
|
|
./MTd5aQ==.html
|
guan wang bu qian
|
|
4875
|
方寸不乱
|
方
|
fāng cùn bù luàn
|
方寸:指心。心绪不乱。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
|
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屈突蒋公通》:“……徇日,方寸不乱。”
|
FC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怀不乱
|
方寸已乱
|
./MTBnOA==.html
|
fang cun bu luan
|
|
1778
|
百城之富
|
百
|
bǎi chéng zhī fù
|
形容藏书极多,似拥有许多城市那样富有。
|
语出《魏书 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
BCZ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拥百城
|
|
./NjZ2Mg==.html
|
bai cheng zhi fu
|
|
20862
|
坐收其利
|
坐
|
zuò shōu qí lì
|
坐:不动。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
|
ZS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收渔利、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
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
./N254bQ==.html
|
zuo shou qi li
|
|
21506
|
坐树无言
|
坐
|
zuò shù wú yán
|
见“坐树不言”。
|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
ZSW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树不言
|
|
./NjY0ZQ==.html
|
zuo shu wu yan
|
|
21505
|
坐树不言
|
坐
|
zuò shù bù yán
|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后因以“坐树不言”、“坐树无言”谓功高而不自矜。...
|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
ZS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树无言
|
|
./NjY0NA==.html
|
zuo shu bu yan
|
|
19171
|
行坐不安
|
行
|
xíng zuò bù ān
|
行:走。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形容心情焦躁不宁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瑜闻大惊,行坐不安。”
|
XZBA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立不安
|
|
./N2gwZw==.html
|
xing zuo bu an
|
|
20268
|
坐不安席
|
坐
|
zuò bù ān xí
|
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
ZBA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坐立不安
|
|
./MnR0MA==.html
|
zuo bu an xi
|
|
15531
|
局促不安
|
局
|
jú cù bù ān
|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举止受约束、不自然、不安静的样子。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2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2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
JCB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立不安、忐忑不安
|
落落大方、无拘无束
|
./MWt5dQ==.html
|
ju cu bu an
|
|
22065
|
踧踖不安
|
踧
|
cù jí bù ān
|
恭敬而忐忑不安。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8回:“田氏踧踖不安,伸手出被,告罪请诊。”
|
CJB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立不安、忐忑不安
|
处之泰然、怡然自得、等闲视之
|
./c211.html
|
cu ji bu an
|
|
20578
|
坐卧不安
|
坐
|
zuò wò bù ān
|
坐不稳;睡不安。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
《坛经 行由品》:“房中思想,坐卧不安。”
|
ZWBA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坐立不安、惶恐不安、忐忑不安
|
心安理得、若无其事、满不在乎
|
./MnlpNg==.html
|
zuo wo bu an
|
|
19596
|
如坐针毡
|
如
|
rú zuò zhēn zhān
|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
《晋书 杜锡传》:“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
RZ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立不安、手足无措、局促不安
|
泰然自若、心安理得、从容不迫
|
./NHNvbw==.html
|
ru zuo zhen zhan
|
|
20446
|
纸上谈兵
|
纸
|
zhǐ shàng tán bīng
|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
老舍《四世同堂》:“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去实行。”
|
ZST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
|
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
./MndoeQ==.html
|
zhi shang tan bing
|
|
21501
|
坐视成败
|
坐
|
zuò shì chéng bài
|
见“坐观成败”。
|
《晋书·王敦传》:“臣备位宰辅,与国存亡……岂忍坐视成败,以亏圣美。”
|
ZSC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观成败
|
|
./NjYzMA==.html
|
zuo shi cheng bai
|
|
13448
|
害人不浅
|
害
|
hài rén bù qiǎn
|
给别人的损害非常之大。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5回:“即如今人凡遇小儿惊风,害人不浅。”
|
HR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坑人不浅
|
受益匪浅
|
./NzU4.html
|
hai ren bu qian
|
|
13020
|
坑坑坎坎
|
坑
|
kēng kēng kǎn kǎn
|
形容高低不平
|
欧阳山《苦斗》:“但是他又要十分小心地望着路面,避开哪怕是极小、极小的坑坑坎坎,以免胡柳受到哪怕是很 欧阳山《苦斗》:“但是他又要十分小心地望着路面,避开哪怕是极小、极小的坑坑坎坎,以免胡柳受到哪怕是很轻、很轻的颠顿。”...
|
KKK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坑坑洼洼
|
平平坦坦
|
./N3Rydw==.html
|
keng keng kan kan
|
|
12799
|
坑蒙拐骗
|
坑
|
kēng méng guǎi piàn
|
指以欺骗手段捞取钱财,陷害他人
|
《文汇报》1986.7.19:“坑蒙拐骗发不了大财,发了小财也长不了。”
|
KMG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坑绷拐骗
|
|
./YnFp.html
|
keng meng guai pian
|
|
13099
|
坑绷拐骗
|
坑
|
kēng bēng guǎi piàn
|
指以欺手段捞取钱财,陷害他人。亦作“坑蒙拐骗”。
|
魏风等《刘胡兰》:“整天价坑绷拐骗,每日里逛逛游游。”
|
KBG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坑蒙拐骗
|
|
./NDNzMA==.html
|
keng beng guai pian
|
|
13018
|
块儿八毛
|
块
|
kuài ér bā máo
|
一元钱或不足一元钱。指小钱
|
老舍《我这一辈子》:“假如从马粮钱里能弄出块儿八毛的来,孩子至少也可以去私塾了。”
|
KEB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块儿八角
|
腰缠万贯
|
./N3RyMg==.html
|
kuai er ba mao
|
|
11305
|
根深蒂固
|
根
|
gēn shēn dì gù
|
蒂:瓜、果和茎、枝相连的部分;固:牢固。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
|
先秦 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
GSD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不可摧、积重难返
|
摇摇欲坠
|
./NnNx.html
|
gen shen di gu
|
|
11450
|
根深柢固
|
根
|
gēn shēn dǐ gù
|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
韩非《韩非子 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
GSD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不可摧、积重难返
|
摇摇欲坠
|
./MTVjYw==.html
|
gen shen di gu
|
|
18221
|
信以为真
|
信
|
xìn yǐ wéi zhēn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
XY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信无疑
|
疑神疑鬼、将信将疑
|
./Mmw5OA==.html
|
xin yi wei zhen
|
|
10037
|
雷打不动
|
雷
|
léi dǎ bù dòng
|
形容决心和意志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动摇;或形容不可改变的规定和制度。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
|
LD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如磐石、坚韧不拔
|
含冤负屈
|
./MW0wdw==.html
|
lei da bu dong
|
|
64
|
安如泰山
|
安
|
ān rú tài shān
|
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
西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
AR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如磐石、岿然不动
|
岌岌可危、危在旦夕、不堪一击
|
./ZzRr.html
|
an ru tai shan
|
|
26302
|
稳如泰山
|
稳
|
wěn rú tài shān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来势不两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
WR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如磐石、纹丝不动
|
摇摇欲坠、惊慌失措
|
./Mmc4NA==.html
|
wen ru tai shan
|
|
14964
|
坚贞不渝
|
坚
|
jiān zhēn bù yú
|
坚守节操,决不改变
|
徐迟《牡丹》:“她们不屈不挠、坚贞不渝,任何考验不足以动摇她们。”
|
JZB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坚定不移、始终如一
|
|
./OHh5.html
|
jian zhen bu yu
|
|
11330
|
刚正不阿
|
刚
|
gāng zhèng bù ē
|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
GZBE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坚强不屈
|
阿谀奉承
|
./N202.html
|
gang zheng bu e
|
|
14963
|
坚韧不拔
|
坚
|
jiān rèn bù bá
|
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
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
JR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强不屈、坚定不移
|
摇摆不定、举棋不定
|
./OHhv.html
|
jian ren bu ba
|
|
15196
|
坚忍不拔
|
坚
|
jiān rěn bù bá
|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
宋 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JRBB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坚强不屈、坚定不移
|
摇摆不定、举棋不定
|
./MWR6Zw==.html
|
jian ren bu ba
|
|
1537
|
不屈不挠
|
不
|
bù qū bù náo
|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
BQBN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坚忍不拔、百折不挠、视死如归
|
卑躬屈膝、奴颜婢膝
|
./bWRr.html
|
bu qu bu nao
|
|
6964
|
动心忍性
|
动
|
dòng xīn rěn xìng
|
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DXR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持不懈
|
|
./eGU4.html
|
dong xin ren xing
|
|
14962
|
坚持不渝
|
坚
|
jiān chí bù yú
|
渝:改变。坚持到底;决不改变。
|
|
JC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持不懈
|
半途而废
|
./OHhl.html
|
jian chi bu yu
|
|
15181
|
坚定不移
|
坚
|
jiān dìng bù yí
|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
JD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持不懈
|
动摇不定、举棋不定
|
./MWRqMg==.html
|
jian ding bu yi
|
|
16565
|
锲而不舍
|
锲
|
qiè ér bù shě
|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QE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持不懈、坚韧不拔
|
半途而废、知难而退
|
./MXhuOA==.html
|
qie er bu she
|
|
16037
|
坚甲利刃
|
坚
|
jiān jiǎ lì rèn
|
见“坚甲利兵”。
|
东汉·班固《汉书·晁错传》:“坚甲利刃,长短相杂。”
|
JJL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甲利兵、甲坚兵利
|
|
./M3k1OA==.html
|
jian jia li ren
|
|
10594
|
牢甲利兵
|
牢
|
láo jiǎ lì bīng
|
犹坚甲利兵。泛指精良的武器。
|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当此之时,非有牢甲利兵,劲弩强冲也。”
|
LJL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甲厉兵
|
|
./NDd5MA==.html
|
lao jia li bing
|
|
16036
|
坚甲厉兵
|
坚
|
jiān jiǎ lì bīng
|
加固盔甲,磨砺武器。指作好战斗准备。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
|
JJL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甲砺兵
|
|
./M3k0eQ==.html
|
jian jia li bing
|
|
15232
|
艰苦朴素
|
艰
|
jiān kǔ pǔ sù
|
指吃苦耐劳、朴实节俭的作风。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
JKP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苦卓绝、艰苦创业
|
铺张浪费、穷奢极侈
|
./MWVzdw==.html
|
jian ku pu su
|
|
26144
|
威武不屈
|
威
|
wēi wǔ bù qū
|
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威武:权势;武力。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WWB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坚贞不屈、宁死不屈
|
奴颜婢膝、奴颜媚骨
|
./MmRnbw==.html
|
wei wu bu qu
|
|
15845
|
坚守不渝
|
坚
|
jiān shǒu bù yú
|
坚守约章或诺言,决不改变。
|
|
JS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贞不渝
|
|
./MWh4bw==.html
|
jian shou bu yu
|
|
16215
|
金石不渝
|
金
|
jīn shí bù yú
|
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
宋·欧阳修《除许怀德制》:“享爵禄之崇高,荷宠灵之优渥,挺金石不渝之操。”
|
JS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贞不渝
|
|
./NDBrNg==.html
|
jin shi bu yu
|
|
15238
|
坚强不屈
|
坚
|
jiān qiáng bù qū
|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
JQB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坚贞不渝、坚贞不屈、坚刚不屈
|
卑躬屈膝
|
./MWV2eQ==.html
|
jian qiang bu qu
|
|
22381
|
赤心相待
|
赤
|
chì xīn xiāng dài
|
赤心:真诚的心。真心诚意对待别人。
|
元·乔梦符《两世姻缘》第一折:“做了一程夫妻,彼此赤心相待,白首相期。”
|
CXX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坦诚相待
|
虚情假意
|
./cW9r.html
|
chi xin xiang dai
|
|
3094
|
披心相付
|
披
|
pī xīn xiāng fù
|
披心:披露真心;相付:给人家。形容真心待人。
|
《晋书·慕容垂载记》:“歃血断金,披心相付。”
|
PXX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坦诚相见
|
|
./MXdvaQ==.html
|
pi xin xiang fu
|
|
7244
|
低头丧气
|
低
|
dī tóu sàng qì
|
失意颓丧貌。
|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
DTS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垂头丧气
|
|
./M2Y4bw==.html
|
di tou sang qi
|